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经济管理职称论文》基于“互联网+物流金融”的平台型物流企业研究

基于“互联网+物流金融”的平台型物流企业研究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0-02-12 10:34
扫码咨询

  摘要:物流金融顾名思义就是物流与金融的有机结合,随着物流行业与金融行业的蓬勃发展,这两个行业进行了有效的结合,这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两个行业更好地发展。同时随着互联网的不断进步,将互联网与传统的物流金融相结合,进而形成了平台型物流金融企业,在“互联网+物流金融”的推动下,平台型物流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并不断改变着物流金融的市场格局。该文就“互联网+物流金融”的平台型物流企业进行了研究,为今后该类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物流金融;平台型物流;互联网

基于“互联网+物流金融”的平台型物流企业研究

  1“互联网+物流金融”的平台型物流企业发展特点

  1.1物流结算电子化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物流结算方式逐渐被第三方支付所取代,物流企业在进行配送过程中,买卖双方可以直接进行交流,直接进行相应的收货结算等,由于第三方支付较为方便,同时也是当前结算的一个趋势,主要是采用支付宝、微信等,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在结算时采用这种方式支付,物流结算越来越呈现出电子化特点。

  1.2质押物虚拟化

  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深入我们的生活中,物流企业在运行中开始采用虚拟化的货币进行运作,其中包括电子现金、电子银行等。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应用互联网,一些实体型的企业为了扩大自身的销量开始在网上进行买卖。除此之外,物流金融中的质押物凭证、应收货款、应付货款等单据业在朝着虚拟化、电子化形式发展,这样物流企业只需要在信息系统上对质押物的信息加以确认便可,这极大地提高了物流企业的工作效率与安全性。

  2“互联网+物流金融”的平台型物流企业现状

  2.1模式存在问题

  虽然“互联网+物流金融”的平台型物流企业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其模式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方面是中小企业在进行融资上经常会出现各种困难,这样就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且中小企业业务规模较小,抵押的静态资产较为缺乏,其信用等级较低,这些均影响到其业务的长足发展。另一方面,业务风险难以控制,一些金融机构不能很好地对企业的信誉进行一一核对,造成信息不对称现象,同时对于一些物流企业的各种水平不能很好地进行监管,使得存在的一些风险不能被很好地把控。

  2.2银企间沟通的信息化水平低的问题

  各个物流金融企业需要对质押物的信息进行详细的沟通,虽然当前各物流企业与金融企业的信息系统较为完整,但在沟通上仍是以人工沟通为主,并没有实现信息系统的自动对接,使得在监管问题上效率较低,信息化的水平也低。

  3“互联网+物流金融”的创新发展对策

  3.1物流金融主体多元化

  当前随着互联网信息的发展,其不断向着开放性趋势发展,这就为物流金融主体的形成提供了极大的条件,其中物流企业、电商企业与制造企业等均成为了物流金融企业的主体,这些主体可以有效的对中小融资企业的货物进行严格的监管,并与金融机构进行信息交流,进而达到物流金融主体的多元化。多元化趋势使得物流金融的主体越来越多,主体之间的相关性也大大增强,这便提高了资金转化的速度,为各行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3.2建立虚拟质押模式

  传统的质押模式需要将质押物存放到指定的仓库,并实时对质押物进行监管,这样一来既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也给质押物的安全带来极大的风险,为此,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虚拟质押模式就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该模式是将质押物在物联网与大数据等技术下进行高度的信息化,将质押物与单据进行一一对应,采用物联网技术对动产进行实时监控,将质押物所需的信息通过互联网传到网络,逐步达到信息化与数据化的目的,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质押物在重复质押过程中出现的风险。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物流金融企业与互联网已经密不可分,主要体现在物流电子化、质押物虚拟化、服务多样化等,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此,需要加强对“互联网+物流金融”平台型企业的研究,并不断创新物流金融模式、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升风险防控能力等,从而切实保证物流金融企业在互联网的趋势下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万晓敏,米娜.用“互联网+物流金融”思维破解行业困局[N].现代物流报,2017-07-05.

  [2]谢泗薪,闫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基于“互联网+”的物流金融创新发展战略研究[J].价格月刊,2017(9):67-72.

  [3]程鹤.“互联网+”下物流金融创新模式的研究[J].江苏商论,2018(6):35-39.


《基于“互联网+物流金融”的平台型物流企业研究》
上一篇:基于“互联网+”下的物流创新设计
下一篇:基于“互联网+物流”视角的物流配送管理课程建设研究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