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
内容摘要:教育的使命是唤醒生命的价值。无论是从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出发,还是从学校“培养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学生”的育人理念着手,新高考改革的大背景倒逼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生涯教育,便成为新时代学校发展的又一抓手。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为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落实,语文课合理渗透生涯教育,可以让更多的孩子发现自身天赋优势,提升学习自主性,找到成长的原动力,快乐学习,幸福成长,更好地成就自己。语文课渗透生涯教育,让每个孩子的未来更美好!
关键词:小学语文 生涯教育 渗透
写小学语文教育的论文还有小学语文评职称论文准备要求规范,您可以免费浏览阅读。
我们总要求孩子成功,比别人强,考上最好的学校,但很少告诉他们,成功意味着什么,生活的幸福源自何处,什么最适合自己。教育被简化成了一条升学直线,所有的过程只为那个最后的结果而存在,如上北大、清华或上哈佛。
于是许多语文课教学,往往过于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追求熟练度、准确率和条件反射,把知识容量和能考高分做为教学最高境界和胜负标准;方法是反复讲练,挑战时间极限和身心极限,效果是身心疲惫、两极分化、无味无奈、分数瓶颈。人才培养模式?所给非所要(无趣),大水漫灌而非个性培养(无味)。主战场课堂教学灌输式非体验式(无奈)。
不能让孩子眼睛发亮的课堂,就不能算是成功的课堂!
生涯渗透语文课的目的,就是激发趣味,产生欲望,培养思维,形成素养,唤醒灵魂。
a)唤醒生涯意识(为什么学?为谁学?价值取向?)
b)提高规划能力(怎样学?小中大目标?教练技术)
c)激发学习动力(变被动学为主动学?目标清晰)
d)培养学科素养(核心能力?扬长补短)
e)促进快乐学习(学的轻松、高效?学校已和谐氛围)
下面,我就结合自身教学案例,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
一.恰当的活动创设——唤醒与发现(慧眼识珠)
通过巧妙设计、真实体验、互动活动、问卷调查等方式,帮助学生发现并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价值取向,从而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价值取向等。
比如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课后练习”。
教学目标:知道植物妈妈有多种不同的方法传播种子。
知识目标:能正流利地朗读课文,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的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生涯目标:了解植物的知识,激发学生乐于探索的欲望,体会独立生活的乐趣,培养留心身边的事物,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课后习题
同学们,千姿百态的植物点缀着美丽的大自然装扮着我们的生活植物,王国的骑士也十分有趣,读了《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你们知道了蒲公英、苍耳和豌豆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你还知道大自然中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呢?(板书:植物妈妈的办法)
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十页。
生涯设计意图是通过启发谈话,利用求知期待以激起学生乐意探索的欲望。
(二)师生互动介绍传播方法
生涯设计意图,上课前我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收集了一些有关植物播种的资料,还让学生准备了一些食物和图片。课上,对资料搜集的多或主动积极发言的小组给予加星奖励,这样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生涯渗透行业职责
注意:此时以兴趣类型分组,人以类聚,不同视角进行观点辩论,扬长避短,互相借鉴,共同提升,效果甚好。
二.巧妙的环节设计——激发并提升:(提高激趣设计)
根据不同的知能目标,设计巧妙的教学环节,提升学生学习动力。
比如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中,教学活动设计有四个板块:二是聚焦“新鲜”,交流读后感受。三是体会“特别”,畅谈校园生活。四是观察比较,规范书写生字。五是教学资源链接,拓展阅读不同的少数民族的风士人情和民俗习惯及吴然作品《孔雀舞》。
一是自读课文,归类学习字词;从欣赏歌曲《爱我中华》选段。激发阅读期待,引入新课学习。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这样一所小学,不处不同民族的孩子在这所学校里共同学习和生活,想不想去参观一下?三是体会“特别”,畅谈校园生活。在板块二中学生通过交流有新鲜感的句子对这所学校已有初步的感受,在这一基础上,鼓励学生用概括性语言反馈特别之处。通过5个连环板块,巧妙设计“引-思-探-提-梦”5环节,构成这节课的主线,一气呵成,环环相扣,即达成了知能目标的训练,又达成了生涯目标的激发与提升。
三.精心的问题铺设——台阶并引领
有梯度的问题串高设计,是激发并引领孩子们进行逻辑思维、趣味探索的源动力。
比如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教学中,让学生找有新鲜感的语句,以此句为例细读品味,“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体会表达的妙处。
句中有新鲜感的词语一般会说“触碰”,两个字换换位置,意思不变,但是感觉更美妙了。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作者把自然万物当作人来写?此问题的设计就是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发现作者不仅把花当人来写,树枝、绿叶、雷云也都像人一样,会互相触碰,会拍着大手。关注学生表达的同时,老师创设情境,迁移运用。首先是顺延上一个话题,交流句子“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你喜欢这样的表达吗?其次是以第第5、第第6自然段为例,研究作者是怎么表达的。第5自然段写“放假”,第6自然段就围绕“放假”,把事物当作人来写,把想象中的场景写具体了。同时依照课文第5、第6自然段写一写。清风一吹,他们……蝴蝶一来,他们……最后紧扣“新鲜感”,进行交流评价。
通过精心的问题铺设,使学生带着高昂的热情,投入到一个又一个问题讨论中,问题与梦想碰撞,自主学习动机不断生成,自我规划意识越来越浓,生涯渗透,尽显其中。
作者:李 勤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
- 职称论文刊发主体资格的
- 政法论文浅析工会法主体
- 化学在初中教学中的情感
- 中学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方
- 法治论文投稿法治型市场
- 杂志社论文发表浅析推动
- 新疆教育报投稿浅析学生
- 分男女招生录取的合宪性
最新优质论文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 职称评定需要发表什么样
- 论文发表三步曲
- 职称晋级论文检索才认可
- 新闻专业有哪些职称
- 如何提供职称论文的知网
- 医学领域cscd期刊怎么查找
- 教师类职称论文一般多少
论文发表问题热点
- 《教育探索》核心级教育
- 发表职称论文如何鉴别期
- 简述机械工程师基础考试
- 博士生毕业论文答辩技巧
- 毕业及职称论文发表需要
- 电力系统职称核心期刊怎
- 工程管理专业论文摘要准
- 硕士从助工晋升中级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