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教育职称论文》立德树人背景下语文科德育的成效、缺失与对策

立德树人背景下语文科德育的成效、缺失与对策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1-05-26 08:41

  摘要:随着十八大明确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关于学科德育的探讨也愈发热烈,语文科作为传承思想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学科德育中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在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大背景下,语文科德育在观念上和实践上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语文学科自身的性质和特点,语文科德育也存在教学目标不定、教学内容不明、教学方法机械化及评价模式不合理等问题。因此,应以科学认识语文核心素养和德育目标的关系、依据统编版教材确定德育内容、采用融合法进行德育及转变德育评价模式等方面加以完善。

  关键词:立德树人;语文科德育;融合法

  “学科德育的基本理念是要求各个学科的教师都要参与到德育工作当中,而不是将德育工作视为德育课或德育教师的专属任务。”[1]语文科德育就是从一般的学科德育出发,结合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将语文教学与德育相结合,使德育落实到日常语文教育活动中。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来,学科德育一直是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语文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材选入了大量文质兼美的优秀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中蕴涵着古今中外的优秀思想文化,与其他学科相比其本身就是德育的优良载体。因此,要想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就要把德育融入语文教学系统的各个要素中,但由于语文学科自身的性质和特点,语文科德育在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选择和使用以及评价机制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争议,这就客观上为语文科德育制造了一些缺失。因此,语文科德育切不可盲目模仿、嫁接其他学科的德育方式,必须与语文学科和语文教育的特点相结合。

立德树人背景下语文科德育的成效、缺失与对策

  一、语文科德育的成效

  语文科德育需要将德育融合到语文教学中,虽然德育课程的专业性以及语文科自身的特点和性质的影响,导致语文科德育在实施上一直步履维艰,但这也并不代表学科德育方面毫无建树。自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来,经过相关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语文科德育工作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效,具体表现为新课标的颁行以及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编写和使用两大方面。

  (一)新课标的颁行促使教育理念的更新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本身就承载了大量的德育内容,是德育的优良载体。但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以及缺乏统领性的语文科德育的理念指导,使得一线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导致德育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处于“附属品”的地位。十八大明确提出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根本问题的总思考可以说,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成了今后课程改革的核心。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018年1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将“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2]2。相较于2003版课标,2017版新课标将语文科的育人功能进一步凸显,同时也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课程理念作为人们对课程本质特征的深层揭示和运行目标的深切期望之高度综合而成的观念体系,它既反映了课程区别于其他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特征和运行规律,也反映了人们对课程规律的理性认识和理想追求[3]3。语文课程标准将坚持立德树人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了语文课程的追求以及立德树人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并据此在新课标中提出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就体现了语文课程在立德树人总目标下必须承担也能够承担的那一部分责任”[4]53。课程标准作为语文学科运行的准绳,其坚持立德树人基本理念的提出,就从规定上要求一线的语文教师必须更新传统的教育理念,将德育落实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融合到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

  (二)统编版教材的编制和使用

  在统编版语文教材颁布实施之前,我国语文教材的编写和出版主要采用“一纲多本”的形式,小学、初中以及高中三个学段均存在数套语文教材,可以说当时施行“一纲多本”的政策体现了教育民主和教育公平的诉求,是当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之路。但是“一纲多本”政策在多年的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学生学习负担加重以及教科书质量参差不齐等弊端。因此,基于多方面的综合考虑,2012年,教育部正式启动了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编写工作。至2019年秋季,统编版语文教材已经实现了小学和初中各年级的全覆盖,高中统编版语文教材也在辽宁、北京、上海、天津、山东和海南等六个省市的普通高中一年级投入使用,其他省市则根据新高考推进和各省实际情况陆续推进,2022年前也将全部使用新教材。据统编版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介绍:统编版语文教材编写的特色就是立意较高,处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立德树人的理念,并强调“整体规划,有机融合”,考虑尽可能地服务立德树人的目标,并注意把那些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材料融入文章选篇、内容安排、导语和习题的设计等诸多方面,让学生乐于接受,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5]。而统编版语文教材的最终呈现也确实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色,以2019年秋季投入使用的高中语文教材为例,其总体框架是以人文主题为线索组织单元,并以此确立了“乡土的中国”“良知与悲悯”“抱负与使命”等单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巧妙地融入其中。可以说,统编版语文教材的投入使用为一线语文教师实施学科德育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抓手,是语文学科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重要一步。

  二、语文科德育面临的问题

  语文科德育虽然在立德树人思想的指导下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效,但是这些成效仍是宏观性的、指导性的。因此,若要将语文科德育落实到教学设计和实践中,还必须结合语文科教学的性质和特点。但是,目前的语文科德育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机制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三、破解语文科德育缺失的对策

  面对语文科德育中的种种缺失,为了推进语文科德育的健康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教学中必须有针对性地从语文科德育的目标、内容、方法以及评价机制方面寻找对策。

  (一)科学认识语文核心素养与德育目标的关系

  新课标的颁行使得语文核心素养成为语文科中承担实现立德树人总目标的基点和抓手,但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宏观性和指导性不仅加深了一线教师的理解难度,也使得语文核心素养中蕴涵的立德树人的目标变得难以把握。因此,科学合理地认识语文核心素养,发现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德育因素,便成为制定语文德育目标的首要步骤。

  (二)依据统编版教材确定语文德育内容

  关于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问题,王荣生教授提出了一条非常精辟的论断,即“课程目标内容化、课程内容教材化、教材内容教学化”[9]153,也就是说要将课程目标转换为课程内容,将课程内容转换为教材内容,继而将教材内容转换为教学内容。这条论断同样适用于语文德育内容的确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总目标,提出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规定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语文课程能够学习到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并且指出了各项素养经过学习要达到的层级,诸如“建构与运用”“发展与提升”“鉴赏与创造”“传承与理解”等,这就从课程目标层面回答了“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即“课程目标内容化”的问题。伴随新课标同时出现的统编版语文教材则坚持立德树人的理念,在编写中处处注重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人文精神,尤其是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为强化立德树人教育,以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两条线索来组织单元,这就帮教师解决了“用什么教、用什么学”的问题,即“课程内容教材化”问题。

  余论

  实施语文科德育是个纷繁浩大的工程,从语文科德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方面讨论语文科德育仅仅是立足于教学层面,在语文科中实施德育还需要相关的标准和政策的支持,只有这两者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才能将更好地实施语文科德育,实现立德树人的总目标。

  参考文献:

  [1]叶飞.学科德育的实践意蕴及其实现途径[J].课程·教材·教法,2009(8):48-56.

  [2]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凌均卫,李忆华,李立生.大学理念:认知与践行[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9.

  [4]王宁,巢宗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邹佳叡


《立德树人背景下语文科德育的成效、缺失与对策》
上一篇:高中数学总复习模式探究
下一篇:浅论高考数学不分文理科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影响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