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教育职称论文》神经科学知识在教育中的迷思与解蔽

神经科学知识在教育中的迷思与解蔽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1-08-12 09:57
扫码咨询

  摘要:近年来,随着多模态神经影像技术为脑认知活动提供创新性见解,神经科学开始受到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的普遍关注,但同时也滋生了一些广为流传的迷思与悖论。这些迷思与悖论主要来源于原始的科学发现,且在术语差异和认知偏见的诱导下逐渐形成,而大众媒体是其传播与扩散的主要渠道。为有效甄别和规避此类问题,提升神经科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转化,亟需从教师专业发展入手,重构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增设教育神经科学课程并加强神经科学素养培训。

  关键词:神经迷思;神经科学知识;神经科学素养

  自从美国宣称1990—2000年为“大脑的十年”,并将神经科学提升为发展战略以来,神经科学一直备受各领域的关注,教育领域概莫能外。随着神经科学研究成果逐渐渗透教育领域,教育神经科学作为二者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开始重视神经科学知识在教育中的科学应用。虽然,人们对神经科学知识在教育中应用的研究兴趣日趋增长,但受限于人类大脑结构的复杂性以及神经科学研究成果转化迁移至课堂环境的难度,神经科学知识融入教学实践的努力目前仍存在较大的阻滞。[1][2][3]与此同时,当前许多媒体和学术出版物缺乏对神经科学研究发现之正确性的鉴别能力,常在没有考究或质疑其真实性的情况下进行接纳与传播。这导致教育界对神经科学知识多有误解,即本文所指的神经科学知识在教育中的迷思问题。有见及此,笔者尝试对教育中神经迷思的起源、现状及缘由进行剖析,在诠释与纠偏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对其的解蔽之径,以希冀为神经科学知识的教学实践转化带来些许反思。

神经科学知识在教育中的迷思与解蔽

  一、教育中神经迷思的起源与盛行

  大脑是人类学习的器官,其功能与结构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多项多模态神经影像技术研究发现,许多被称为“依赖大脑学习”的方法其实是神经迷思。[4]在当前教育领域,神经迷思已变成为神经科学知识教学实践转化中的重大问题,极有可能影响教师的教育抉择,从而实施未经科学论证的课堂教学。一般认为,当教育实践者缺乏对大脑的全面了解而不加审视地接纳神经科学发现时,极易受到神经迷思的误导。

  (一)神经迷思的内涵与起源

  20世纪80年代,神经外科医生AlanCrockard首次提出“神经迷思”(Neuromyth)这一术语,并用于特指医学文化中关于大脑的伪科学概念。[5]200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将其重新定义为,因曲解、误读或错误引用大脑及其功能信息而产生的迷思观念,并以此为教育或其他领域使用大脑研究成果提供依据与理由。[6]作为关于大脑功能的流行性说法,神经迷思通常出现在基于大脑的教学实践中[7];由于在科学上未经证实,其常包含大量的错误信息。

  虽然神经迷思是关于大脑如何参与学习的错误断言,但其主要源于神经科学的原始发现,并在演化过程中逐渐走向悖论。神经迷思的缔造者通常对原始研究缺乏敬畏感,为了达到宣传或营利目的,其惯于通过“过度包装”和借用权威话语来制造“玄谜”或断章取义。[8]正如Pasquinelli所说,神经迷思产生于对实验结果的不准确解释。[9]作为神经科学发现的曲解和过度概括化观念,神经迷思早已成为神经科学领域的热点议题。因其在教育中根深蒂固且常被视为理所当然,神经迷思影响着神经科学的自身发展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二)教育中盛行的迷思观念

  伴随教育研究者对神经科学应用的兴趣渐长,教育实践者运用神经迷思的相关文献也日趋增多。梳理已有神经迷思调查研究发现,在各国教育领域,无论是学前、中小学还是大学教师均普遍持有不同程度的迷思观念(表1)。

  许多跨国(地区)调查研究发现,无论学科领域和教学水平如何,一线教师常无法正确识别神经迷思与科学事实。在英国与荷兰,教育教学中有60%以上的神经迷思(比例)相近,且两国中小学教师所持有的错误观念无显著差异。[10]在拉丁美洲(阿根廷、智利和秘鲁),许多教师对神经科学存有严重误解;如90%以上的教师认为,VAK学习风格有益于学习效果的提升。[11]与欧亚其他相似,土耳其也有79%的中小学教师认可大脑半球优势有助于解释个体差异,并试图通过健脑方式来改善学生左右脑功能。[12]希腊97%的教师则相信充满刺激的环境可改善学前儿童的大脑。[13]而西班牙82%的教师较为认同读写能力与运动感知技能有关。[14]除此之外,我国华东地区(上海、山东、江苏以及浙江)有50%以上的教师同样认可与学习方式、大脑使用率以及左右脑优势等有关的神经迷思。[15]

  二、教育中神经迷思的诠释与纠偏

  神经科学在反复实验中不断进步。在此过程中,神经科学发现不免留有纠正先前科学结果的痕迹,这便为神经迷思的产生提供了契机。虽然神经迷思中的某些错误信息已被科学的演进历程所推翻,但事实证明,它仍顽固地存在于客观世界,并通过各种媒介传播至公众的脑海之中。由此,神经迷思不可豁免地错误解释了人类大脑的学习机制。根据OECD对大脑流行性假说的系统综述,教育中最为典型的神经迷思有五种:“10%的大脑使用率”“大脑学习的关键期”“左右脑半球优势”“VAK学习风格”以及“多元智能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这些神经迷思有利于教育的多样化发展;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其也会让教师迷失教学方向而产生不良后果,因此应予以诠释与纠偏。

  三、教育中神经迷思的形成与扩散

  洞悉教育领域中的神经迷思,不仅需要追溯其形成缘由,更需要挖掘其扩散因素。科学界对神经迷思形成与扩散的基本担忧主要表现在:首先,正如其他伪科学一样,由于具有一定科学基础,且通常对日常问题能进行直观、友好的解释;因此对公众而言,神经迷思往往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其次,神经迷思在教育群体中的传播风险很高,很有可能在正式或非正式教学中影响学习者认知。最后,当神经迷思被学校采纳时,极易引起财政资源与基础设施的滥用,从而导致大量时间与精力浪费在缺乏事实依据的教学之中。

  (一)神经迷思的形成路径

  神经迷思主要是在神经科学知识从实验室向学校流通中形成(图1)[40]。一是一些科学假说的产物,这些假说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有事实依据支撑,但会随着新证据的出现而被予以纠正。二是对科学事实的曲解,其主要源于对科学结果的过度简化。三是对实验结果的误读,即对科学事实的错误认知。在特定文化条件支撑下,神经迷思一般是在对正确信息(有一定事实依据)过分解读或简化的循进过程中生成。当大众媒体试图传播神经科学知识,却有意或无意地曲解科学事实时,就会助长神经迷思的传播;而学校工作者(校长和教师),极易在误读这些神经悖论时对教学变革产生负面影响。

  四、教育中神经迷思的甄别与规避

  教育工作者期待运用神经科学研究成果解决教育面临的育人难题,并在神经科学知识的指导下能够开展有效教学。然而,在解释和普及神经科学成果时,媒体对神经科学事实的夸诞,造成教育界产生了严重的迷思问题。课堂教学中广泛存在迷思观念,是由于教师缺乏神经科学素养而无法利用批判性思维方式体认神经科学知识。因此,为有效甄别和规避此类问题,亟需从教师专业发展入手,提升当代教师对神经科学信息的识别能力。

  (一)重构教师学科教学知识

  教师作为专业人员,胜任极具复杂性的育人工作,需以掌握不同时代的学科教学知识为前提。自20世纪80年代,Shulman针对美国教师教育体制缺乏认证而提出“学科教学知识”概念以来,PCK成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知识。因其具有本体性、默会性、动态性、整合性以及情境性等特点,其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动态视角出发,知识的整合与重构是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的本质特征。如从PCK到TPACK的整合过程表明,信息时代对教师专业发展诉求是学科教学知识重构的推动因素。而智能时代的到来,也促使教育从业者需集体关注人脑学习的神经机制,这为教师学科教学知识重构提出了新一轮挑战。

  (二)增设教育神经科学课程

  目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无法避免神经迷思,而教育神经科学又已被视为用于沟通教育学、心理学以及神经科学的新型前沿学科。那么,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通过增设教育神经科学课程来提升教师神经科学素养不失为一种新的取径。其实,这一举措早已是学界共识并在一些高校开始试行,如哈佛、剑桥以及我国华东师范大学为职前教师培育开设了此类课程。有研究表明,神经迷思有可能会与神经科学知识同时存在。[44]由此,从概念转变理论视角出发,神经迷思因内含错误概念特征而不能简单地用增补神经科学知识予以消除。为了有效、可持续地将神经迷思从教育系统中驱逐出去,需竭力整合神经科学、教育学以及心理学知识。这便需要教育神经科学课程将三门学科的专业知识紧密地统整起来,并将认知神经科学方法和研究成果纳入其中,让教师能用批判性思维方式去质疑关于人脑学习不完整或不正确的信息观念。

  (三)加强神经科学素养培训

  神经科学素养能避免神经科学与教育融合过程中出现的迷思观念,人们对大脑的一般性理解与识别神经迷思的能力呈正相关[10],这表明神经科学素养提升对甄别与规避神经迷思至关重要。为能使教师有效区分科学与伪科学,有必要通过神经科学素养培训进行教育干预。

  参考文献

  [1]DevonshireIM,DommettEJ.Neuroscience:viableapplicationsineducation?[J].TheNeuroscientist,2010,16(4):349-356.

  [2]JollesJ,GrootRHMD,DekkersHPJM,etal.Brainlessons:acontributiontotheinternationaldebateonbrain,learningandeducation,basedontheresultsofaninvitationalconferenceorganizedbytheNetherlandsOrganisationforScientificResearch(NWO)[J].Neuropsychologia,2006,21(3):241-244.

  [3]BowersJS.Thepracticalandprincipledproblemswitheducationalneuroscience[J].PsychologicalReview,2016,123(5):600-612.

  [4]CanbulatT,KiriktasH.Assessmentofeducationalneuromythsamongteachersandteachercandidates[J].JournalofEducationandLearning,2017,6(2):326-333.

  武志峰


《神经科学知识在教育中的迷思与解蔽》
上一篇:智能教育时代教师知识管理的新范式
下一篇:教师教育专业知识:生成、积累与课程转化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