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教育职称论文》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中教育改革探索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中教育改革探索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1-11-17 10:47
扫码咨询

  [摘要]在高中阶段,以聚焦志向与兴趣、激发潜能为导向的优秀创新人才早期培育,将志向、兴趣、潜能合一作为优秀创新人才早期培育的切入口,以促进学生个性化知识构成作为基本载体,以基于一定领域的探究性学习作为培育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人格的主要途径,以数字技术与专门领域的整合作为学生创新的重要激活方式,以与高校、科研院所等进行实质性合作为优秀创新人才早期培育的资源助推力,形成了具有一定普适性、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发展思路。

  [关键词]创新人才早期培育;学校课程图谱;高中教育;上海中学

  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缺乏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亟待教育工作者努力探索从小学到大学相衔接的优秀创新人才早期培育的多样路径。小学、初中阶段关注学生兴趣培育,高中阶段逐步聚焦学生志向与兴趣,大学阶段凝练学生专业志向,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新角度。创新人才有层次、类型之分,不要说高中阶段,即使到了大学阶段,也只能说是创新人才的早期培育阶段。因此,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学校需要基于自身实际情况与承担的使命,积极主动地寻找突破口,大力开展优秀创新人才早期培育的实践探索。本文主要阐述高中阶段(尤其是集聚了一批优秀学生群体的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推进优秀创新人才早期培育的探索。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中教育改革探索

  一、志向、兴趣、潜能合一是优秀创新人才早期培育的切入口

  优秀学生在不同领域的创新潜能不同,关键是要发现哪些学生在哪些领域有更强的创新潜能,并助其激发。以聚焦志向与兴趣、激发潜能为导向的优秀创新人才早期培育,正是致力于此方面的突破,个性化地培育学生的创新素养。

  (一)从分数引领、竞赛引领走向志向、兴趣、潜能引领

  创新人才的早期培育必须是个性化的。受高考评价和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学校往往更多地以学生在考试中取得高分或是竞赛中取得名次引领学生的发展,这种以学校为本的育人方式势必影响学生创新素养基础的夯实。志向、兴趣、潜能的引领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立足点,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针对学生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培育与研究。

  (二)关注学生的责任、思想境界与兴趣、潜能的匹配

  将志向、兴趣、潜能合一作为优秀创新人才早期培育的切入口,学校需要关注以下两个重要环节。一是提升优秀学生的责任感与思想境界,这是我们立足于优秀创新人才早期培育“为谁服务”必须思考的问题。智力水平相仿的学生,其志向、责任感和思想境界往往直接影响其未来发展与创新的高度。培养优秀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会活动能力与人文素养,不仅可以提升他们志向、兴趣聚焦的能力与水平,而且可以拓展他们创新追求的视野。二是促进学生兴趣与潜能的匹配。学生感兴趣的领域可能有很多,但并不一定都有内在潜能的支撑。学生在兴趣的激励下不断认识、开发自己的潜能,努力找到兴趣与潜能的匹配领域,逐步聚焦志向、兴趣,不但能使其发展内驱力得到增强,而且能促进他们主动追求更高层次的学习平台,更有利于其将来可持续发展。当然,学生志向、兴趣、潜能合一的探索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多次选择、互为激励、不断提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存在迷茫期、高原期和飞跃期。基于自身志向、兴趣的追求与潜能的认识、开发,会引导学生主动迎接挑战,利用各类平台激励自己不断突破迷茫期与高原期,走向持续飞跃。

  二、促进学生个性化知识构成是优秀创新人才早期培育的基本载体

  创新是个性化的,这意味着学生的知识准备与构成也应当是个性化的。有条件的高中在推进优秀创新人才早期培育的过程中,需要在创造性地实施课程、地方课程基础上,形成富有自身特点,高选择性,有利于学生志向、兴趣、潜能交融的现代学校课程体系,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知识构成。

  (一)个性化知识构成直接影响学生未来创新发展的指向性领域选择

  不同发展潜质、不同志向与兴趣的学生可以也应当有自己的个性化知识构成,个性化知识构成直接影响学生未来创新发展的指向性领域选择。在调研中,学生认为,对志向与兴趣聚焦有帮助的学校平台有三类:一是加深与拓广的基础型课程的学习;二是发展型(激活学生兴趣的选修课程)或专门课程(注重志向与兴趣聚焦领域的专业课程)的学习;三是课题研究性学习。发展型课程或专门课程学习与课题研究性学习这两类平台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知识构成方面作用更大,学生未来的专业选择与在校学习的课程、课题紧密相联。表1为2011届不同类型毕业班学生在校选择的课程及课题与他们大学所选专业匹配度的分析结果,我们对110名优秀学生成长的访谈与案例分析也有力地印证了这一结果[2]。

  (二)促进学生个性化知识构成需要构建合适的学校课程体系

  学生个性化的知识构成离不开学校课程体系的支撑。优秀高中生的创新潜力有多大很难界定,但现行统编高中课程却难以满足他们个性、潜能开发的客观需求。有条件的高中需要把握新课程改革精神,在创造性地实施与地方课程的同时,突破现有高中教育内容的范畴,不仅要着眼于现在,更要着眼于学生将来的可持续发展,从学生、学科、学校、社会发展四个维度进行需求分析,把握现代科技发展概貌,系统建构高选择性、现代性的学校课程体系,让不同潜质、不同需求的优秀学生在有选择的课程学习中明确志向、激活兴趣、认识与开发自己的潜能,让他们在课程现代性的体验中提升现代素养与体悟现代精神。基于上述思考,上海中学立足于学生的志向与兴趣聚焦、潜能开发,历时八年,构建了高选择性、现代性的学校课程系统,我们称之为“学校课程图谱”,包括“资优生德育课程图谱”“学习领域课程图谱”和“优势潜能开发课程图谱”三大板块。[4]

  三、基于一定领域的探究性学习是培育创新思维与创新人格的主要途径

  创新思维与创新人格的面上培育是重要的,但对于优秀创新人才的早期培育来说,只有在学生志向与兴趣聚焦的领域才能取得更大的成效。我们强调将基于一定领域的探究性学习作为培育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人格的主要途径。基于一定领域的探究性学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于感兴趣领域的发展型课程学习之上的主题探究;二是基于志向与兴趣聚焦领域专门课程学习之上的课题、项目研究。基于一定领域的探究性学习,对于内化学生以批判性与深刻性、跳跃性与缜密性为主要特征的创新思维,养成以钻研、痴迷、坚忍性为主要特征的创新人格具有重要价值。

  四、促进数字平台与专门领域的整合是当代高中生创新的重要激活方式

  现代科技进步引发的一个值得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数字技术的应用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其包括借助数字技术来推进人才培养内容、方式与手段的革新,促进基于数字平台的教师教学、指导与学生学习、探究等。在信息化社会,数字技术运用不仅成为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同时也是未来创新人才适应国际交流、合作、竞争的一种重要能力。学校教育在这方面能否有所反映以及如何反映,是高中推进优秀创新人才早期培育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

  五、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实质合作是优秀创新人才早期培育的资源助推力

  优秀创新人才的早期培育,不仅对校内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提出了挑战,而且对实质性利用校外师资力量与资源提出了迫切需求。学校需要充分把握优秀创新人才早期培育对教师专业素养提出的新要求,在提升校内教师专业素养上迈出实质性步伐,并且关注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实质性合作,充分发挥校外专家资源与其他相关资源的整合力量,为优秀创新人才早期培育寻求更多的人力资源助推力。

  [参考文献]

  [1]唐盛昌,冯志刚.数学英才的早期识别与培育初探:基于案例的研究[J].数学通报,2011(3):11-15.

  [2]唐盛昌.孩子怎样读名校:百名资优生成长故事与评述[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419-421.

  [3]唐盛昌.资优生教育:乐育菁英的追求[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373-378.

  [4]唐盛昌.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构建学校课程体系初探:以上海市上海中学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0(5):8-12.

  [5]郭桂英.学科群与学院制[J].高等教育研究,1996(6):45-49.

  [6]唐盛昌,李英.高际课程的实践与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342-439.

  唐盛昌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中教育改革探索》
上一篇:大数据时代下开放教育学生智能化学习路径研究
下一篇:基于文化渗透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研究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