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理工职称论文》地方本科院校机械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研究

地方本科院校机械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研究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赵编辑时间:2019-09-20 09:28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地方本科院校机械类专业也面临全面的改革。在当下地方本科院校机械类专业教育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理念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并无法满足学生学习、发展的需求。因此,基于教学改革的背景,地方本科院校机械专业教学需要结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来提升教学效果,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夯实基础。本文针对机械类专业教学中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策略进行探究。

地方本科院校机械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实践研究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 机械类专业教学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背景下,要求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形成良好的专业知识背景,还需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拥有较大的知识潜力,并成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应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结合有效的方式来提升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性,以此让学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

  1 地方院校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1.1 机械类专业教学人才培养方案无法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在逐渐发生变化,并且在当今社会,个体终身都在从事一种职业、一项工作的概率愈发变小。所以,人们的职业适应能力与迁移能力对人们适应自己岗位变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以及作用。也正是因为这样,人才的职业适应能力和迁移能力已经成为人才培养的首要思考内容之一。在现阶段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传统的培养方案已经不能顺应时代发展,无法满足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逐渐朝着模块化的方向不断发展着,可以细致划分为专业课程模块、选修课程模块、基础课程模块以及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其中,专业课程模式、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以及公共基础课程模块是学生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主要内容。而选修课程模块则可以帮助学生开拓自己的事业,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提供一些机械类方面的新技术与新理论。而在机械类的宽口径技术领域之中,却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没有认清专业发展的方向,缺少对学生职业化的培养[1]。

  1.2 机械类专业教学中实践教学环节相对缺少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需重视实践教学,以此来提升学生自身的实践运用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针对实际教学环节不能低于总学时的25%,而在实际教学中,地方本科院校的实际教学环节所占用的学时远没有达到要求的标准。并且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仍侧重于对理论教学的验证,学生在相关实验中自身创新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培养,且实验教学中,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手段也相对滞后[2]。

  1.3 学生自身缺乏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

  在当下地方本科机械类专业教学中,部分学生受到传统教学观念以及模式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仍依赖于教师,学习意识还停留在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层面上,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并缺乏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而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设计方面,观念相对落后,使得教学内容过于陈旧缺少创新,进而对培养学生自身的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产生影响,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严重阻碍[3]。

  2 地方本科院校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策略

  2.1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层次定位

  地方本科院校在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时,需要以区域经济为中心,在面向全国、全省时需要明确其服务领域。针对专业发展方向而言,需重点分析其区域经济发展对相关人才的需求,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与走向,来设置相关专业,并及时调整专业的方向,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及培养目标方面进行合理调配,进而在不断发展自身的同时,满足社会、市场的需求。基于此,地方本科院校应围绕工程应用型为核心,在技术性的视角下来健全、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注重优化教学内容[4]。将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与学生技术能力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以此来不断培养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2 注重优化课程体系结构

  机械类专业教学中所涉及到的课程包括专业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公共基础课程模块。这三个模式是学生学习知识理论体系的主要途径,让学生具有良好的知识理论结构,并为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和学习夯实基础。而针对专业选修模块,它具有一定的职业背景,其模块内容较为灵活与柔韧。在实际设置专业选修课程模块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需要以区域经济发展与市场环境需求为基础,对其体系进行不断更新和调整。例如机械类中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学习,针对专业选修模块可以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选修模块[5]。比如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模块、机械设计与自动化模块,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以及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进行选择。另外,在教学进度分布方面,可以设置为:1~6学期进行相应的专业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公共基础专业模块,而第7学期则进行相关的专业选修课程模块的学习,最后一个学期则是进行实习与专业论文的写作。

  2.3 创新教学环节

  学生的专业能力与技能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培育目标,也是机械类专业教学中的主要教学内容。

  (1)确保英语课程学习的有效性。

  针对机械类专业的学生而言,英语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所以在学生整个大学阶段中,除了相关的公共外语课程与专业教学课程之外,地方本科院校还可以进行,例如机械原理等双语言教学,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并提升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2)确保计算机学习的有效性。

  在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最基础的CAD操作、微机操作等,还是中期的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微机编程,还是到最后的单片机原理和三维实体等课程,地方本科院校应确保学生学习这些课程的有效性,以此让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跟紧时代推进的步伐。

  (3)确保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中,地方本科院校应将对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中。例如:制图测绘、机械设计、机械制造、零件设计以及工艺设计等,教师需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实践环节,并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创新设计与制作。以此来培养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创新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地方院校应不断加大改革力度,重点优化教学实践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秉承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此来提升地方本科院校培养专业人才的能力与水平,让机械类专业学生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与建设。

  参考文献

  [1] 张秀艳,程瑞.应用型本科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教师,2016(23):105 -106.

  [2] 李大胜,杨丽,王贤才.基于数控技术课程的机械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7(1):121-124.

  [3] 侯志伟,陈中.本科院校应用型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5):12-14.

  [4] 曹凤梅.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以银川能源学院机械类实践教学为例[J].科技资讯,2016,14(28):127-128.

  [5] 丁小兵,熊志宏.机械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西部素质教育,2017,3(5):96.

  《地方本科院校机械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研究》来源:《科技资讯》2018年9期,作者:钟利军。


《地方本科院校机械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研究》
上一篇:大学生创新设计与创新制造能力培养
下一篇:基于气动机械手控制的单流程控制实验教学设计——以《可编程控制器技术》课程为例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