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摘要:兴化垛田是江苏中部里下河地区一种特有的农业文化遗产。近年来,兴化垛田文化遗产旅游飞速发展,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类型,涉及其旅游开发研究相对薄弱。本文在分析了江苏兴化垛田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条件及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兴化垛田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对策,以便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好兴化垛田这一珍贵的农业文化遗产。
关键词: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兴化垛田;江苏
一、引言
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在进行农业生产并使自身适应环境的改变而逐渐产生的一种独特的遗产类型①,它见证了遗产地人民辛勤劳动的成果,代表了杰出的地域文化,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学者多关注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及特点②、价值③④、保护⑤⑥、开发风险评价⑦等。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作为农业文化动态保护的最有效途径之一⑧,旅游产业融合的新思路之一⑨,其相关研究较少:在开发理论方面,闵庆文等从农业文化遗产地的聚落属性、社会属性、经济属性、文化属性和生态属性等方面全面分析了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价值⑦;崔峰从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属性、旅游市场需求特征以及当前农业文化遗产面临的挑战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机理⑩;常旭等从空间布局、产品开发、环境保护和经营管理4个方面探讨了农业文化遗产地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輯訛輥。在开发案例方面,王欣、袁俊研究了浙江青田“稻鱼共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輰訛輥輱訛輥;贺剑武、李振民对梯田农业文化遗产①輥輲訛等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进行了研究,取得一定成果,研究范围和深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兴化剁田农业文化遗产
兴化垛田是江苏中部里下河地区独有的农业生态景观,垛田是当地人在湖荡沼泽地区或河网低湿地区,用开挖深沟或小河的泥土堆积形成的,总面积达到8~10万亩,以拥有4.8万亩垛田的兴化地区最为集中,下辖垛田镇保存2.4万亩,是兴化垛田保存最为完好、最为集中的地区輳訛輥。剁田由湖荡河沟地带众多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土坝不断抬高,再经历代兴化农民农耕作用而形成。每块垛田面积在0.2亩到3亩之间,垛面高出水面1.5m左右,四面环水,就像海面上的一座座小岛輴訛輥,所以人称“千岛之乡”。其次,垛田地势高、光照充足、排水良好、土壤肥沃,适宜各种旱作物的生长,尤其适合生产瓜果蔬菜,每到油菜花盛开的季节,垛田就呈现出一片壮丽的金黄色,让中外游客对此旖旎的景色流连忘返,所以兴化垛田也有“里下河地区的明珠”之称輵訛輥。
三、兴化垛田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条件
(一)资源条件独特兴化垛田大小不同、宽窄不一、长短曲折,虽然形态各异,但也有相同点,即垛田与垛田之间各不相连,被水阻隔开。垛田全镇有两万多亩独特的地貌,在中国甚至世界都极为罕见。每年清明节前后,油菜花开花季节,万亩垛田上一片金色,形成一道独特的自然美景,蔚为壮观。“垛田春色”被网友评为全球最美的油菜花海,与享誉世界的普罗旺斯薰衣草园、荷兰郁金香花海、京都樱花并称为全球四大花海,资源条件独特,具备旅游开发的基础。
(二)市场条件广阔兴化市地处长江下游北岸,座落在我国最大的客源地长江三角洲地区,为全国百强县,兴化剁田独特的乡村旅游资源和文化对喧闹的城市居民有很大的吸引力,能满足他们回归自然的旅游需求。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旅游消费能力较强,垛田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将此作为目标市场可行性高。其次,兴化市自2009年以来,已成功举办多届“千岛菜花旅游节”,旅游人数、旅游收入逐年递增,兴化的美誉度、知名度也迅速提升。再次,兴化垛田作为全球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知名度,能吸引国际游客,兴化垛田农业文化遗产旅游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4、结论
兴化垛田作为江苏省内唯一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独特的地貌、传统的农业文化形成了特有的农业生态景观资源;广阔的市场条件,良好的政策机遇形成了优越的旅游开发条件。但在旅游开发过程,仍存在开发程度较低、知名度不高;文化生态在消失、传承者在减少;居民生活方式在改变、保护积极性不高;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兴化垛田遗产旅游的开发。因此,在兴化剁田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需要深度挖掘旅游资源,突出特色提高知名度,保持原有农业生态,建立开放性生态博物馆;重视居民参与度,提高保护积极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接待服务水平,在开发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①贺剑武.广西少数民族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以桂林龙胜龙脊梯田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300—10302.
②闵庆文,孙业红.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特点与保护要求[J].资源科学,2009,31(6):914-918.
③孙业红,闵庆文,成升魁.“稻鱼共生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4):991-994.
④林贤彪,颜燕燕,闵庆文等.农业文化遗产非使用价值评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福州茉莉花种植与茶文化遗产为例[J].资源科学,2014,36(5):1089-1097.
《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 职称论文刊发主体资格的
- 政法论文浅析工会法主体
- 化学在初中教学中的情感
- 中学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方
- 法治论文投稿法治型市场
- 杂志社论文发表浅析推动
- 新疆教育报投稿浅析学生
- 分男女招生录取的合宪性
最新优质论文
- 舞蹈的地域特征论文发表
- 论文转投是什么意思
- 论文发ei需要润色吗
- 科学管理研究是评职称认
- 安徽体育科技发表论文要
- 医学论文投英文期刊怎么
- 经济全球化退与进论文发
- 水文水资源观测论文发表
论文发表问题热点
- 两会声音:解决基层医技
- 申报高级政工师发论文要
- 护理职称论文准备选题技
- 二级项目管理师评职资格
- 哪里有2018中文核心期刊目
- 什么样的职称论文才能通
- SCI论文投稿状态有哪些各
- 工程造价师职称资格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