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农业职称论文》我国现有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及国际经验借鉴

我国现有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及国际经验借鉴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0-03-31 08:51
扫码咨询

  摘要:生态循环农业是新型的农业发展方式,对于推动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积极效应。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可运用农业生态学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实践指导,我国实践中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有:种养加功能复合模式、立体复合循环模式及物质再利用模式三种。以美、日、德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做法可为我国提供借鉴之处:制定支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法律;重视农业科学技术与人才培养;以及积极引导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

  关键词: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国际经验

我国现有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及国际经验借鉴

  一、研究背景

  所谓生态循环农业,是指按照生态学、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国家农业部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于2016年12月印发《农业综合开发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指引(2017--2020年)》的通知,要求聚力建设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科学合理地选择发展模式,开展禽畜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预计到2020年建设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约300个f2l。十九大强调,要将建设生态循环农业立于突出位置,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现代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2014年底,先后两批建设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县100余个,带动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县500多个,建成生态农业示范点2000多处【3l。但同时,我国生态循环农业较发达国家来说,其发展尚在起步阶段,因此,研究及借鉴美国、13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对中国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二、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理论基础

  1、农业生态学理论农业生态学理论强调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将农业生物与其自然环境作为一个整体,促进农业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系统是以人类农业经济活动为中心、以农业生物为组成部分、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目标的生态系统,它是以作物、家畜、鱼类、林木、土壤为物质基础所构成的一个非闭合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体系。运用农业生态学理论,遵循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相互联系、协调发展规律,有助于科学地指导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实践。

  2、循环经济理论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保护性经济,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3R)作为行为准则,以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理论核心,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理论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按“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反馈流程来组织经济活动,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生态循环农业是循环经济理论在农业中的实践,按照循环经济思想发展生态农业,必须将传统“资源一农产品一废弃物”的单向流动方式转变为“资源一农产品一废弃物一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方式,达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我国现有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分析

  目前我国各地已经探索出了许多独特而实用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主要是种养加工复合模式、立体复合循环模式及物质再利用模式三种常见模式。

  1、种养加工复合模式该种植模式是以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为核心的种、养、加工复合循环农业经济模式(简称种养加工复合模式),其采用清洁生产来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加工增值和副产品的综合利用。该模式依托并整合当地优质的农业资源,大力发展“种植一养殖一农产品深加工”的循环经济,延伸价值链条,促进当地特色农业发展。种养加工复合的农业模式主要在中国水稻产区、小麦产区等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该模式主要适用于传统农产品的加工,如农户加工豆腐及磨粉后,将豆渣或粉渣作为喂养动物饲料,动物粪便排入沼池后,沼肥用于种植绿色水稻、蔬菜等;沼气用于烧饭、照明等。其特点在于能够实现农牧的高效复合,形成“粮一畜一肥一粮”的良性循环。例如,吉林省德惠市发挥该地农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将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核心企业,通过产业化进行农畜产品的转化和精深加工,实现“种植一养殖一加工”相配套,实现生产与生态的良性循环。其主要产品为肉鸡、肉牛、玉米、大豆、水稻。生产特点在于养殖肉鸡、肉牛产生的废弃物、粪便可用于肥田,目前公司已建立以粪便为肥料生产绿色大米的试验基地;农田产出的玉米、秸秆等又可作为鸡、猪的饲料,完成资源的多级转化利用,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立体复合循环模式该模式是以蚕桑业、种植业、养殖业为核心的丘陵山地立体复合循环农业经济模式,主要依托当地优质蚕桑资源和产业基础,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养殖蚕桑,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养殖,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缓解地区水、土资源短缺问题。立体种养的循环农业模式主要应用在我国西南部的山地丘陵地区。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一方面利用生物循环系统的建立,改善环境、培肥地力、增加产出,进一步挖掘农林、农牧、林牧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土地的集约使用,合理规划时间空间,实现土地生态系统综合效益的最优发挥。该模式的代表性案例是江苏东海县的生产实践。近年来,东海县积极探索实践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促进农业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5】。全县在82%以上的新栽桑树、林园中套种了大豆、花生等经济作物,同时放养鸡、鸭、羊,发展多层次立体循环农业。再如石湖乡的“桑一蘑菇一蔬菜”模式,将桑枝、桑叶做基料,选择多层架构立体栽培蘑菇等草腐型食用菌,再以其菌渣做基肥还田生产蔬菜,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四、发达国家生态循环农业主要模式及对中国的借鉴

  1、美国“减量化”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精准农业模式精准农业又称精确农业或精细农业,是一种基于信息和知识管理的现代农业生产系统,是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全面结合的新型农业,其核心是通过精确管理,最大限度地优化使用农业投入(如农药、化肥、种子等)以获得优质的高产出和高效益。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实施精准农业的国家之一,旱在1990年,美国将GPS系统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领域,在明尼苏达州农场进行了精确农业技术试验,试验成功后,精准农业开始在美国快速推广。“绿色之星”精准农业系统是美国精准农业技术系统的集大成者,“绿色之星”精准农业系统是基于GPS和GIS系统,同时结合物联网技术发展而成,广泛运用于大中规模农场的机械化生产中,节约了资源的使用。这种“减量化”的生产方式,使农场主能够充分利用科技的力量,根据每一农田的具体适用条件,精细调整各项土壤和作物管理措施,从而达到资源的有限利用。

  2、日本“资源化"生态循环农业模式该模式特点在于注重废弃资源的再利用,以提高农业生产环节中各产品的利用率。生态循环农业是日本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因地制宜、特色鲜明。例如,早在20世纪80年代,官崎县菱镇就制定了《发展自然农业条例》,规定禁止使用非有机肥料,并统一收集和处理农业生产的废弃物,然后制成有机肥料加以幂0用。菱镇将厨房垃圾、家禽粪便、稻壳等投入到发酵设备中,发酵后产生的甲烷气体用于发电,剩余残留物继续进行固液分离,固态部分通过干燥形成堆肥,液态部分经过处理后排放,从而实现了废弃物的“再循环”和资源化,如图1所示。

  参考文献

  【1】叶谦吉:生态农业——我国农业的一次绿色革命【c].全国农业生态经济学术讨论会,198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关于印发农业综合开发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指引(2017--2020年)的通知[EB/OL】.201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浙江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试点省建设等相关情况——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EB/OL】.2015.

  【4】张壬午、刘雪颖、姜福民等:种养加产业化生态农业模式——以吉林省德惠市为例L『】.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1998(4).


《我国现有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及国际经验借鉴》
上一篇:武威市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及其SWOT分析
下一篇: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困境探析及对策研究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