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短板与补偿机制构建
摘 要: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体系内,我国农村地区因生产方式落后和产业结构单一,使得生产力与生产水平的提升效果 不明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到全面脱贫与全面构建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农 村经济发展的任何短板或者盲区都将影响上述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鉴于此,文章从多个层面给出相对应的补偿机制,希望 借此为农村经济向更高层次的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短板;补偿机制构建;新时期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得到了显著提 升,以往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的时代 要求。只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关注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 变,才能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否则,不仅会带来农业资源 的浪费,甚至还会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构建[1]。在这一过 程中,和发达地区相比,贫困地区的农业经济存在诸多短板, 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的进步,也让不同地区间的协调可持续 发展遭遇极大阻碍。因此,有必要将更多科技成果与创新理 念以渐进形式引入到农村地区,通过跨界、渗透、辐射以及 融合的方式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升级与业态模式的转变。基于 这样的思考,对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借此构建补偿机制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政策谱系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惠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借助 多种方式增加农业投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现代化农业的 步伐,让新农村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2]。而实 际上,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就始终致力于以改革的形式 达到国民经济发展与生产力进步的目标。期间,农业一直是 我国进行改革的关键领域与试点路线。
1. 土地改革释放了农业生产力。建国以后,我国于 1950 年 6 月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真正实现了当家做 主的梦想。而土地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功,极大释放了农村生 产力,显著提升了农民收入,让农业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崭新 的阶段,同时也为我国财政经济状况的好转奠定了基础。到 了 1952 年之后,我国农产品产量连续多年不断递增,在很 大程度上缓解了当时社会产品供应的紧张状况,并为我国后 来的工业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2. 家庭联产承包激活了农村经济。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我党提出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诸多政策。在这之后,改 革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改革的重心也从城市逐渐向农村 地区转移。安徽凤阳小岗村开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 验,之后不久,这一做法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推广,极大激 发了农民积极参与的热情,让我国农业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 增长,农产品供给量也稳中有升,农村社会也更加和谐稳定。
二、新时期农业经济的发展短板
在新时期,我国正试图寻找一条独属于我国的农业现代 化道路,将改革开放的成果继续推向深入,让农民群体从中 获得更多改革的红利。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 我国很多地区的农业经济结构有待调整,经济发展能力亟待 培育。而究其原因,是由于其中存在着严重的劳动力短板、 科技短板、金融短板和要素配置短板。这些短板的存在,极 大限制了农民生活的改善、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进 步[3]。
1. 劳动力短板。当前,虽然在“乡村振兴”和“新农村 建设”的号召下,部分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回到了农村, 重新成为农村主要劳动力。但是,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在我 国很多大中城市中务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还是这些城市的重 要劳动力支撑。而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单纯依靠留在 农村的体弱多病的农民是不现实的,这不但无法进行农业生产的批量作业,也难以提升农业经济的生产效率。同时,因 为收益的不均衡、不确定,很多农村劳动力对先进农业技术 的深度开发和推广积极性不高,加之农业核心人才一直缺位, 科技人员的指导难以发挥实效,使得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正在 遭遇劳动力短板。
2. 科技短板。自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中央一号文件” 和大量事关“三农”政策的推动下,科技兴农政策得到了普 遍实施。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农民应用科技的整体水 平获得了提高,基层农技推广服务工作还是不健全、不完善。 比如,部分农村地区对科技投入缺位,机制灵活性较差,甚 至出现了技术人员专业不对口,新技术推广应用受限等问题。 所有这些不但会影响农业科技的推广,还会影响农业经济的 可持续发展。
三、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短板补偿机制的构建
当前乃至以后,加快农业发展,全面构建社会主义新农 村,将一直是值得全社会认真思考的问题[4]。尤其在新时期, 一方面要继续保证农业经营和农村经济取得更多成就,另一 方面,需要深刻理解其中存在的新矛盾与新症结,借助教育 培训补偿劳动力短板、借助互联网弥补科技短板、借助信贷 政策补偿金融短板、借助产业创新补偿要素配置短板,借此 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的整体飞跃。
1. 借助教育培训补偿劳动力短板。已有的经验表明,新 时期农业经济体系的构建需要以具有较高素质的农民群体为 依托,借此打造农村经济发展的软实力。具体做法就是进一 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力度,最大限度的提升农村劳 动力的整体素质。为此,当地政府需要为此出台相关政策, 让更多优秀知识分子充实到农村教育队伍当中。同时,要动 员更多社会力量,对农村地区的综合教育提供有力支撑。当 然,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以农村特色种植产业和支柱产业为 依托,以便为农民的增收增产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技术支持。
2. 借助互联网弥补科技短板。将“互联网”接入到农村 经济发展实践,不但可以推动农业经济创新发展,还能弥补 其科技短板。而为了实现这一点,就需要明确现代农业经济 发展的关键,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农业产业链,对农业经济发 展范式进行重新塑造,借此解决传统农业经济体系内的农产 品生产和销售脱节的难题。同时,还应最大限度的提升龙头 企业的带动作用,提高农产品网络信息的利用率,以保证农 业生产过程效率和质量同步进行。
四、结束语
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 展中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新时期,我国各级政府 需要以战略的眼光,以乡村振兴为指导,从农村经济的实际 出发,针对其发展中存在的困难,继续优化农村发展环境, 并在这一过程中,注重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确保农 业与农村经济获得持续而稳定的健康发展。当然,还应深刻 认识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要在注重 人才资源培养的同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让我国农业经济 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进入到更高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汤警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 2017(33):69-70.
[2]刘树磊,毕鹏,王欣兰 .“互联网+”视域下农业经济 发展创新机制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2016(7):7-9.
[3]史彰民 .产业结构变动视角下农业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J]. 农业经济,2017(9):15-16.
作者史彰民
《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短板与补偿机制构建》
- 职称论文刊发主体资格的
- 政法论文浅析工会法主体
- 化学在初中教学中的情感
- 中学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方
- 法治论文投稿法治型市场
- 杂志社论文发表浅析推动
- 新疆教育报投稿浅析学生
- 分男女招生录取的合宪性
最新优质论文
- 教师类职称论文一般多少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 新闻专业有哪些职称
- 论文发表三步曲
- 如何提供职称论文的知网
- 职称评定需要发表什么样
- 职称晋级论文检索才认可
- 医学领域cscd期刊怎么查找
论文发表问题热点
- 《教育探索》核心级教育
- 工程管理专业论文摘要准
- 博士生毕业论文答辩技巧
- 电力系统职称核心期刊怎
- 硕士从助工晋升中级职称
- 发表职称论文如何鉴别期
- 简述机械工程师基础考试
- 毕业及职称论文发表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