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发展中植物保护核心技术浅析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各领域生产经营建设目标从原有提升经济效益转至实现可持续发展方向,重点强调采用科学方式,推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农业发展期间,生态农业建设是贯彻落实可持续产业发展理念的重要方式,需要应用更加有效的植物保护核心技术,获得更高生态效益。本文就针对此,以在生态农业发展中应用植物保护核心基础的重要意义为切入点,阐述保护核心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实际应用,最后提出提升植物保护核心技术在生态农业发展中应用有效性的具体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理论性帮助。
关键词:生态农业;植物保护核心技术;实际应用;发展
就目前来看,农业依然在国民经济总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为尽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目标,推动生态文明社会主义建设进程,需紧抓生态农业建设工作,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核心,建立起生态农业新模式。生态农业需在保护周边环境不受破坏的前提下,稳定提升农作物产量的质量,因此应研发出更加先进的植物保护核心技术,加大病虫害防治力度,控制农药及化肥用量。
1植物保护核心技术在生态农业发展中的应用重要性
1.1植物保护核心技术概念
植护保护工作主要由植物病虫害专业演变而来,主要包括植物病虫害识别、农药安全使用、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内容。与其他植物相关工作相比,植物保护核心具有更加显著的跨学科特征,与农作物学、园艺学与农业资源利用学密切相连[1]。同时,在植物保护核心技术的实际应用期间,也会涉及动物学、植物生理学及细胞生物学等。
1.2植物保护核心技术的应用重要意义
就目前来看,我国农业建设逐渐趋向于生态化、可持续化发展,通过运用绿色循环经济理念,满足人民基本生存需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目标。生态农业建设工作需要以生态学为原理,通过将现代科学技术与农业管理策略有机结合在一起,增强农业生产建设期间的综合效益。相较于普通农业发展模式而言,生态农业需要经过系统设计,与林业、畜牧业、渔业等各级产业密切相连,最大限度提升农业经济生态效益。
2植物保护核心技术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2.1三诱技术
三诱技术主要就是指光诱、色诱以及性诱。其中,光诱主要就是利用频振式杀虫灯。为害虫提供特殊的光、色以及波等环境,使其能够聚集到指定区域,进行大规模消灭。此种方式属于物理防治手段,不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经过实际验证发现,频振式杀虫灯能够有效杀死吸果夜蛾、斜纹夜蛾、甜菜叶蛾与地老虎等害虫。在夏季高温季节最高能诱杀成虫700多头,杀虫范围广,效率高,被有效应用在生态农业建设之中[3]。对比传统喷洒农药灭害方式,使用频振式杀虫灯能够减少劳动强度、降低农药用量,对人畜均无明显损害,综合效益更高。
2.2无病种苗技术
植物保护技术通常也应用在农作物的有效在培育与养护中。具体来说,在选择农作物种植品种时,应当保障农作物的适宜性,结合当地气候条件以及土壤条件特征,选择生长效果最佳的农作物品种,切实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在农作物栽培种植前,需要做好种子处理工作,确保种植的种子均饱满均匀,增强提升农作物出苗率[4]。注重在植物种子处理期间控制处理温度,避免温度较高对植物造成额外损伤。在漫种过程中,需要保障种子被全面浸泡,增强种子灭菌效率。
3植物保护核心技术在生态农业发展中的应用管理对策为充分发挥出植物保护核心技术在生态农业发展中的应用中的重要意义,为实现生态农业综合利益最大化目标奠定坚实基础,相关部门需加强植物保护和新技术应用管理力度,充分分析实际生产地区情况,制定出具有较强针对性、专项性的植物保护核心技术应用方案,切实提升植物保护核心技术运用效果。
3.1秉持综合防治原则
在使用植物保护核心技术期间,需要秉持综合防治原则,尽量避免使用大量农药及化肥[6]。将多种农作物治理手段融为一体,制定出更加科学环保的植物保护方案,降低病虫害问题导致机遇,增强生态农业建设期间的经济效益。做好农作物生长全过程保护控制工作,切实把握农作物生长特征,对病虫害防治等核心保护方案进行不断优化及调整,切实提升农作物生长水平,增强生态农业建设期间的经济效益。
3.2构建病虫害预防体系
就目前来看,农作物病虫害问题仍然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规避,但可采用科学手段有效预防。通过构建起农作物各种害预防体系,可实现控制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概率,缩小病虫害影响范围的目标。随着农业技术发展速度不断加快,通过在植物核心保护工作中应用先进的病虫害检测手段,可以及时发现病虫害暴发隐患,立即采取有效解决措施。
在构建生态农业病虫害预防体系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因地制宜目标,细致分析地区农作物种植需求及土壤环境特征,运用多种手段控制农田生态系统,确保农作物产量不断提升。应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构建起病虫害预测网络系统,对农作物检测结果进行采集并充分分析,切实提升生态农业病虫害防治预测工作的精准性与全面性,尽早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4结语总而言之,生态农业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为切实提升生态农业综合效益,需充分认识到应用并发展植物保护核心技术的积极作用,加强植物保护核心技术研发投入力度。扩大关于植物保护核心技术的宣传覆盖面,完善现有生态农业建设体系,培育出更加优异的农作物新品种,确保植物保护核心技术能够得到高质高效应用,在尽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目标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庄军召.植物保护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河南农业,2016(14):124.
[2]李圣强.有机农业植物保护的核心技术及具体方式探寻[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12):25.
[3]周娟.生态农业发展中植物保护的核心技术及措施[J].吉林农业,2019(21):63.
[4]崔怀利.有机农业植物保护理念技术与发展策略研究[J].绿色科技,2019(23):261-262
祁恒佐
《生态农业发展中植物保护核心技术浅析》
- 职称论文刊发主体资格的
- 政法论文浅析工会法主体
- 化学在初中教学中的情感
- 中学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方
- 法治论文投稿法治型市场
- 杂志社论文发表浅析推动
- 新疆教育报投稿浅析学生
- 分男女招生录取的合宪性
最新优质论文
- 安徽体育科技发表论文要
- 经济全球化退与进论文发
- 论文转投是什么意思
- 科学管理研究是评职称认
- 论文发ei需要润色吗
- 舞蹈的地域特征论文发表
- 医学论文投英文期刊怎么
- 水文水资源观测论文发表
论文发表问题热点
- 申报高级政工师发论文要
- SCI论文投稿状态有哪些各
- 哪里有2018中文核心期刊目
- 什么样的职称论文才能通
- 工程造价师职称资格报考
- 护理职称论文准备选题技
- 两会声音:解决基层医技
- 二级项目管理师评职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