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农业职称论文》农业高校新型智库与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联动建设机制探索

农业高校新型智库与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联动建设机制探索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1-07-22 09:59

  摘要:当前我国高校新型智库建设已经进入新的历史机遇期。我国农业高校由于群体较大、行业特色明显,依托农业高校加快新型智库建设尤为迫切。但是,受传统智库观念影响,智库成果重理论、轻实践,限制了高校新型智库的作用发挥。另一方面,作为加快我国农技推广服务一主多元格局发展的改革试点项目,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也面临着战略研究功能发挥不强、理论指导水平不够等问题。由于二者依托主体一致、功能设计平行,因此将探索二者联动、协同的运行机制,扬长补短、扬长克短,从而实现共赢发展。

  关键词:农业高校;新型智库;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联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关于加强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出台,进一步明确了新型智库建设的重点与方向,同时为高校新型智库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我国现有独立设置的农业高校近80所。农业高校由于专业性特点、为三农服务的战略需要,使得依托农业高校的新型智库建设尤为突出,以现代农业、乡村振兴等为服务方向的农业高校新型智库迅速发展。

农业高校新型智库与新农村发展研究

  一、农业高校新型智库的优势特点

  高校智库的前身多为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或各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据调查,我国现有的农业高校基本都拥有此类研究基地,或已入选省部级智库培育计划。而随着建设的不断深入,高校智库的建设水平也逐年提升,入选智库索引的农业高校新型智库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例如,2019年有东北农业大学现代农业发展中心等5家农业高校新型智库入选,按涉农相关学科来看已有十余家的规模。农业高校在我国高校体系中的占有一定的比例,既具有高校新型智库的一般性,同时由于行业性及学科特点,又保持了其特殊性。

  (一)学科支撑

  农业高校虽然属于行业院校,但经过长期的建设与发展,在学科设置上,理、工、农、医、经、管、文、法、哲多学科均有涉猎,强大的学科支撑是其重要的优势之一。在实施的“双一流”建设计划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被确定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高校被确定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还有部分高校的涉农学科也进入了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长期以来形成的学科积淀为开展政策咨询提供理论支撑,打下扎实基础。

  (二)人才优势

  农业高校拥有我国两院院士百余人,是高端学术人才、知名学者集聚的重要平台,并形成了具有长期稳定学术方向的学科研究梯队。另一方面也培养了众多的知名校友。据校友网统计,农业高校拥有的杰出校友达400余人,并且所分布的行业范围十分广泛,这也为智库需要的旋转门机制提供了良好的人才资源条件。

  二、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功能设计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是落实精神,加快一主多元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模式发展的重要改革举措。虽然主旨是促进农业高校科技成果的推广与服务,但在功能设计上与推动智库作用的发挥相辅相成,这也是由农业服务的特点所决定的。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成立的初衷虽然是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为主,但随着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需求,建立以大学为依托、农科教相结合的综合服务模式,迫切需要高等学校与三农建设的融合发展。为此,政策方面对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提出了改革创新要求,目前获得批准建设的有39家。所赋予的职能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宏观战略研究

  三农问题涉及产业、县域、农村等多方因素,是系统工程,需要理论创新、政策突破。为此,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功能之一就是搭建平台载体,推动学科交叉,积极开展城乡统筹发展路径、农业产业体系规划、村镇建设优化设计等方面的研究,需要从新农村建设的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角度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二)建立新多种形式的新农村服务基地、资源共享平台

  为了建成长期稳定的科技服务平台,《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方案》中明确提出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要形成综合示范基地、特色产业基地和依托村镇的分布式服务站建设模式,同时要形成跨地区、跨学校的信息化网络服务平台,为信息产业指导、科技推广成果展示、农民培训提供综合服务。

  三、二者联动建设的必要性

  无论是高校智库还是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依托的主体都是农业高校自身。同时,从各自建设的需要来看,双方在功能设计和任务实施等方面具有完美的互补性。

  (一)高校智库建设存在成果转化不畅的问题

  作为农业高校的智库建设同样存在。农业高校智库在成果转化方面具有薄弱环节,这也是高校智库普遍存在的现实不足。受传统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研究的局限,农业高校智库的优势在于理论基础研究,导致了学理研究成分过重,或更注重倾向于理论逻辑架构设计,而高水平智库的作用,更应注重实践成果转化。从这个角度来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所设置的各种类型服务基地可以很好地为智库理论成果提供落地应用转化、评价实践。

  (二)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应以农技推广为活动宗旨

  虽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从建设之初就以农技推广为活动宗旨,但其作为研究院命名的机构,在理论研究上稍显逊色。各试点单位在职能设计上考虑了开展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研究功能,但从实际效果来看,理论研究的高度及深度还有不足,甚至是此项功能缺失。缺少学理支撑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是无本之木,与改革之初的合作共建办公室或是技术转移中心等机构没有分别。

  (三)高等农业教育提出了“新农科”发展的需要

  为推动学科有效交叉,实现农业科学与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工程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以及社会科学的深度融合,从而拓展传统农业学科的内涵,创新高等农业教育的新理念、新模式,尤其是为乡村振兴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服务,更需要农业高校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在运行机制上,都是以鼓励创新为目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是农业高校特色产物,完全可以在该领域探索建立新机制。高校智库的成果需要加强转化,需要从全局战略角度提供高质量的研究成果,研究成果要克服碎片化、零散化。二者同样掌握拥有高校的学术资源,这些资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充分共享。

  四、二者联动建设的体制机制探索

  本文提出将农业高校新型智库与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联动建设的想法,建设主体的前提是已经拥有新型智库和新农村发展院的农业高校,以更好实现功能互补和协调发展。因此,必须解放原有体制机制的束缚,理顺关键关节。

  (一)体制联动

  在管理体制上,应该统一领导、协调一致。鉴于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是改革试点任务,在设计职能当中,又涵盖了战略规划等传统智库研究的内容,因此,可以按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模式统一体制。

  (二)机制联动

  加强现有智库的组织方式、管理方式改革探索。智库和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由于依托的主体都是高校自身,相对于各类资源和条件,便于统筹和协调。例如,咨询委员会由多学科专家组成,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综合领域,可以根据农业高校二级学院院长岗位职务设定,其目的在于统筹协调多学科交叉融合。

  参考文献:

  [1]任恒.我国高校智库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创新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4):63-66.

  [2]陈俐,陈巍,等.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现状与对策[J].农业教育,2014,(5):1-6.

  [3]赵光军,梅士伟.涉农综合性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的思考[J].高教研究,2013,(9):1-6.

  孙占峰


《农业高校新型智库与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联动建设机制探索》
上一篇: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灌溉中的应用
下一篇: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与管理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