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小麦玉米机械化种植模式

摘要:通过调研山东75家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生产情况,分析规模生产条件下山东小麦玉米种植规格、各环节作业方式和机械配备等生产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一种适合规模化生产的小麦玉米机械化种植模式,并对各环节作业提出了技术要求。
关键词:小麦;玉米;机械化;种植模式
0引言
规模化生产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增加农民收益的重要措施。随着土地流转和农业机械化发展,我国农业现代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以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为基础的单户小规模与机械化生产大规模的需求越来越不适应,迫使土地经营方式发生了转变,形成了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现代农业[1]。
关于农业机械的论文范文还有机械职称有哪些专业,您可以点击并前往查看。
1生产现状
1.1调研对象基本信息
本次调研以农民合作社为主,占全部调查对象的92%,黄灌区、井灌区和旱作区均有涉及。调查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负责人全部为男性,文化程度以高中及以下学历为主,占全部调查人数的88%,文化程度偏低,这对经营规模、种植模式和装备配备等有直接影响。调研对象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调研发现,村两委成员领办合作社或者新型农业经营组织负责人参与村级事务管理较为普遍,村两委成员占调查人数的53.3%,说明农民合作社和新型经营组织在村级事务运行中发挥较大的作用。
1.2种植规格
种植规格是实现机械配备的前提[4]。由于各地资源禀赋不同和机械装备型号各异,山东小麦玉米种植规格多种多样:平作畦作共存、宽畦窄畦同在和行距大小不一。调研发现,黄灌区和井灌区大部分采取畦作和畦灌,小部分采取平作和喷灌;旱作区基本不灌溉,主要靠自然降雨,基本采取平作。黄灌区畦宽一般在2.8~5.0m;井灌区畦宽一般在1.8~3.0m,畦埂一般宽30~40cm,高20~30cm,呈梯形状。小麦播种分条播和宽幅播种2种:条播3行为1幅,行距12~18cm,幅间28~30cm,苗带宽2~4cm;宽幅播种苗带宽8~12cm,行距28~30cm。玉米播种行距60~65cm,个别采取大小行(45+75)cm行距。
2存在的问题
2.1种植规格多种多样,机具难适应多种作业规格
山东各地农业生产资源禀赋不同,种植规格多种多样,作业装备无法在多种规格下正常作业,规模经营组织为了获取更多订单,不得不购置多种动力和型号的作业机械,以完成不同规格的农田作业,大大增加了运营和维护保养成本。初步分析,由于种植规格的多样化,至少造成13以上的农业机械重复购置。在畦作区,由于种植规格不统一,机械耕作和播种时不能破坏畦埂或跨畦作业,机组有时须在不满幅情况作业,才能完成单户作业量,造成机械作业幅宽不能充分利用,降低了机组作业效率,甚至破环机组作业平衡,导致作业质量变差。调研中有17家新型经营组织存在机具不满幅和重复作业情况。
2.2机械配备不科学,盲目购机现象明显
2014年以来,受深松作业补助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影响,大型拖拉机发展迅速,规模经营组织纷纷购买大型拖拉机进行深松作业,导致市场上深松作业能力快速饱和,不少“无活可干”和“缺活可干”的机具只能闲置。同时,与深松作业相比,旋耕和播种等作业对动力需求相对较小,从小麦玉米作业全环节看,大型拖拉机使用次数不多,机具综合利用率不高,农机配置缺乏理性。
3小麦玉米一年两作推荐机械化种植模式
调研可知,在小麦玉米全环节生产中,动力机械参与大部分环节作业。其中,耕整地环节作业方式和作业组合形式较多,播种一般根据耕整地方式选择合适的作业方式。从表5可知,2018年小麦玉米秸秆离田率约为2.9%,且近年来受限于秸秆打捆成本上升、环保对秸秆造纸要求严格和造纸企业收储量大量减少等原因,离田面积持续下滑,秸秆处理环节仅考虑还田方式。
3.1主推种植模式及作业流程
以小麦玉米机械作业环节为基础,综合分析各个经营主体的生产技术模式和机械配套现实情况,立足节本、高效、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从简化种植模式、优化机械配置和便于复制推广的思路出发,归纳总结出一种适合规模化生产条件的机械化种植模式,作为山东小麦玉米一年两作机械化生产的推荐模式,即周期组合耕作种植模式。图1为4年1个周期的周期组合耕作种植模式作业流程。
3.2种植规格
通过对山东不同区域种植规格的调查,结合机械化发展现状,综合考虑耕作和灌溉方式以及高产高效措施等因素,并参考有关标准和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的推荐,确定小麦播种采用常规条幅播种和宽幅播种2种方式,常规条幅播种行距一般为12~18cm,苗带宽度3~4cm,宽幅播种行距28~30cm和苗带宽度8~12cm,玉米行距确定为60cm,如采用畦作,畦宽建议为240cm和360cm,畦埂高20cm,底部宽30cm,呈梯形[7]。图2为小麦宽幅和玉米等行距畦作种植模式。图3为小麦常规条幅和玉米等行距畦作种植模式。
结束语
为进一步提升山东小麦玉米机械化生产质量,确保粮食稳产增产和降本降耗,应以新型农业经营组织为载体,大力推行小麦玉米标准化种植,减少因作业规格不匹配带来的重复购置和机具浪费问题。应加强小麦玉米规模化生产农机装备系统优化配置研究,指导新型经营组织合理配备动力机械和农机具,统筹考量购机对外服务和购买社会化服务,考虑综合成本和收益[1,13]。应加强对基层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在关键作业季节前,对农机手和基层技术人员进行专题培训[14]。应加快智能农机监测设备试验选型与推广应用,让新型农业经营组织负责人和农业主管部门随时随地调度生产情况,及时对作业不合格地块进行返工[15]。
参考文献
[1]陈传强,王玉亮,杨然兵.小麦玉米规模化生产农机装备优化配置研究与探索[M].北京:农业出版社,2019:1-7.
[2]山东省统计局,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山东统计年鉴2019[EBOL].http:tjj.shandong.gov.cntjnjnj2019indexch.htm.
[3]山东省统计局,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2018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9(2019-03-01).ht-tp:www.stats-sd.gov.cnart201931art_6196_4699827.html.
[4]薛双喜,马根众.提高山东三夏农机作业质量的思考[J].农机科技推广,2017(8):30-31.
王博1,马根众1,蒋明波2,季晓毓1
《山东小麦玉米机械化种植模式》
- 职称论文刊发主体资格的
- 政法论文浅析工会法主体
- 化学在初中教学中的情感
- 中学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方
- 法治论文投稿法治型市场
- 杂志社论文发表浅析推动
- 新疆教育报投稿浅析学生
- 分男女招生录取的合宪性
最新优质论文
- 论文转投是什么意思
- 经济全球化退与进论文发
- 论文发ei需要润色吗
- 科学管理研究是评职称认
- 安徽体育科技发表论文要
- 医学论文投英文期刊怎么
- 水文水资源观测论文发表
- 舞蹈的地域特征论文发表
论文发表问题热点
- 二级项目管理师评职资格
- 哪里有2018中文核心期刊目
- 什么样的职称论文才能通
- SCI论文投稿状态有哪些各
- 工程造价师职称资格报考
- 申报高级政工师发论文要
- 护理职称论文准备选题技
- 两会声音:解决基层医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