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农业职称论文》广西农业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与思考

广西农业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与思考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1-08-23 10:35
扫码咨询

  摘要:广西农业高等教育发端于1932年,经历了新成立前、新成立后至20世纪末、21世纪初至今等三个时期。广西现有涉农高校14所,其中本科院校7所,高职院校7所;设有农学类博士学位点4个,硕士学位点11个,本科专业点16个,专科专业44个,形成了从中职、高职、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农科人才培养体系。但是,广西农业高等教育也存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农学类专业对学生吸引力不强,招生难、生源质量低;培养理念和模式滞后,培养人才质量有待提升;服务产业和社会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在发展方向上,应补足短板,形成结构合理的广西农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要加强政策支持,提高农学专业吸引力和办学能力;改革培养理念和模式,切实提升农类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广西;农业高等教育;历史回顾;现状;发展方向

  时光荏苒,到明年,离开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就整整有三十年了。今年是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建校55周年,应梁裕校长邀请,为校庆写下些许文字,作为庆祝和纪念。由于我一直从事农业高等教育工作,近年又有幸被聘为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植物生产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农艺类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和2019—2022年广西本科高等学校农林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对有关农业高等教育有些了解和思考,故成此文,是以致贺。

广西农业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与思考

  1广西农业高等教育历史回顾

  广西现代农业教育始于1906年创办于梧州长州的蚕业学堂,蚕业学堂也是广西第一所实业学校。1908年广西中等农业学堂设立,学堂先设预科,再分设农林、林业、蚕业和畜医四科[1]。广西农业高等教育可分为三个显著不同时期:新成立前,新成立后至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至今。新成立前这一阶段也可称为广西大学时期,为广西农业高等教育的诞生成长时期。1932年,广西大学成立农学院,此为广西农业高等教育之始。首任院长由广西大学副校长盘珠祁兼任。农学院设农学系、森林系,当年分别招生38人、26人。1936年首届学生40人毕业,其中农学系24人、森林系16人[2]。1937年农学院从梧州迁至柳州沙塘,1939年牧医系开始招生。沙塘时期,一大批知名专家到农学院任教。1940年,广西省高级农业职业学校在沙塘创办。专家们一边培养农业人才,一边大量开展项目科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沙塘也被誉为“战时农都”,著名英国学者李约瑟曾专门到沙塘考察讲学。台港澳三地最高农业行政首长何康、黄成达、李崇道曾于同一时期在沙塘学习过,此事一时被传为佳话。科学院院士沈善炯1938年在广西大学农学院借读。1944年,为躲避日寇,农学院疏散到贵州榕江坚持办学,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迁回柳州鹧鸪江,1946年又迁到桂林雁山。

  2广西农业高等教育现状

  目前,我区共有涉农学校68所,其中本科院校7所,高职院校7所,中职学校54所,已形成涵盖中职、高职、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各层次农科人才培养体系。全区设有农学类博士学位点4个,硕士学位点11个(见表1),本科农学专业点16个(见表2)、专科农学专业点44个。另有设农业专业的中职学校54所。此外,广西大学还设有作物学、植物保护、畜牧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专业布局上看,广西农业高等教育基本适应我区农业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3广西农业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广西农业是广西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GDP在全区经济中的占比超过14%。保持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大批农业人才,尽管我区农业高等教育已形成了完整链条,但仍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缺乏前瞻性,与社会需求变化联系不紧密[3];农学类专业对学生吸引力不强,招生难、生源质量低;培养理念和模式滞后,培养人才质量有待提升;服务产业和社会发展能力不足等。

  3.1补足短板,形成结构合理的广西农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从广西农业高等教育现状看,在专业设置、各层次规模上问题突出,如农学为14个学科门类之一,根据学位办2018年更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农学有9个一级学科、3个专业学位,广西在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林学、水产、草学一级学科上还没有博士授权点,尚无兽医专业硕士授权点,而草学尚无硕士授权点。同时,授权单位和授权点少,如农类学术型研究生学位授权点仅广西大学拥有。

  3.2政策支持,提高农学专业吸引力和办学能力

  受工作条件艰苦、待遇低等观念的影响,学生不愿意学农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应加大对高校农类专业的政策支持,一是参考公费师范生政策,对农类学生实行免费入学。浙江、山东、湖南、江西、四川等多个省份出台了基层农技人才(公费农科生)定向培养政策,每年计划招生200~500人,置于提前批招生。如山东省2019年定向培养360名农科生。学生免学费、住宿费,给予每生每年4000元生活补助费,毕业后到定向县域内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工作,合同期为5年。这一政策实施效果良好。2020年,广西也开始实施乡镇农技人员定向培养工作,可根据效果,适当扩大规模。二是加大对高校农类专业基础设施等的投入,增加体现现代化农业发展前沿的设备设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三是切实提高农业人才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落实及自治区对基层一线农业人才在转正定级、浮动工资等方面的政策,提高他们的乡镇补贴、有毒有害岗位津贴、艰边地区津贴等,在表彰、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倾斜,吸引农类大学生到基层就业。

  3.3改革培养理念和模式,切实提升农类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广西农业高等教育水平距离国际和国内发达地区仍有较大差距,如学生专业思想不够牢固;在校学生获得级竞赛奖项少,创新创业能力不足;毕业生实际工作能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成为著名科学家、企业家、社会活动家、政府官员的比较少等。这与我们培养理念滞后,缺乏模式创新等有很大关系。因此,我们一是应强化学生使命感和责任感教育,加强课程思政,组建多元化育人平台,增强学生服务“三农”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自豪感,做到学农知农爱农;二是结合新农科要求,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分类探索推行大类招生培养、“本硕博贯通”、联合或交换培养、国际合作、现代学徒制、“1+X证书”等模式,提升学生专业基本理论和技能,增强创新实践能力;三是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球普遍推广线上教学模式,使学生享受到了更多的优质教学资源,也促进了教学方法的变革。因此,应结合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加强实验实践教学,加强导师制或双师制实践,引庆祝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建校五十五周年专题导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

  总之,正如总书记、主席、军委主席习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中所言“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希望你们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粮食安全、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4]广西农业高等教育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为服务“三农”做出了积极贡献,但还存在规模小、水平不高等问题,需要多方支持,尽快壮大提升整体水平,培养大批高质量农业人才,服务广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蒋钦挥.广西大学史话[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傅硕龄.广西农业大学校史[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3]何龙飞,顾明华,郭亚芬,等.[J].广西农业本科教育专业设置和规划存在问题及对策.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S1):37-39.

  [4]新华社.习总书记回信寄语全国涉农高校广大师生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EB/OL].(2019-09-06)[2020-06-06].

  何龙飞


《广西农业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与思考》
上一篇:荷兰高等教育现状、特色及其对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启示
下一篇:我国高等教育农科类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