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的小农户振兴解析
提要:小农户是乡村振兴最重要的利益与价值主体,也是乡村地域系统结构—功能及形态建构主体。小农户振兴,即为适应当前乡村地域系统乃至城乡地域系统社会经济形态、地域结构—功能重构,通过对影响农户生计转型发展的内部要素和外缘要素的调控管理,实现小农户生计转型升级及其与乡村地域系统、城乡地域系统结构—功能演化融合协同发展的过程。文章基于小农户概念内涵,分析了小农户振兴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关系、小农户振兴与城乡地域系统演化发展的联结关系,提出应根据地域差异,在明晰小农户生计转型发展和城乡地域系统类型、要素组成、结构—功能、发展特征与模式的前提下,按“村域—乡村地域系统—城乡地域系统”不同尺度分区分类实施小农户振兴。重点关注小农户振兴与乡村地域系统结构—功能、乡村产业体系、乡村社会功能再组织化及乡村生态环境提质的耦合协同,加强小农户振兴与乡村资源管理、小农户振兴地域类型与特征、小农户振兴规划与政策、小农户振兴路径与模式等方面研究。
关键词:小农户;生计重构;小农户振兴;乡村振兴;乡村地域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乡关系及乡村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正由农业社会向工业化、城市化社会转型,乡村城镇化和农业外部劳动力市场持续扩大,务农机会成本增高、非农劳动力价格快速上升[1],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到非农经济部门就业[2]。乡村小农户生计完成了由严重依赖耕地的农业生计向农业副业化生计、非农生计转型[3,4]。但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等问题依然显著[5],农业地位下降、乡村人口流失、环境污染、耕地利用边际化及农民增收难等共性问题突出[1,6,7]。小农户生计分层分化加剧,农民合作社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迅速[8]。小农户作为乡村社会经济基本组织经营单元,依然是乡村发展的客观主体。截至2015年底,经营耕地面积小于0.67ha、2ha的小农户分别有2.1亿户和2.55亿户,占农户总数的79.6%和96.1%[9,10]。
2小农户振兴的概念与意义
2.1小农户概念内涵
FAO(1995)将农户定义为:“一个在单一管理模式下的农业生产经济单位,包括所有家畜和全部或部分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无论土地的权属、法律形式或规模如何[45]。”世界银行(WorldBank)将土地经营规模2ha以下的农户划定为小农户[46]。小农户指经营规模较小的农户或农场,与小农概念相关。小农指代一种生产关系[47],两者存在明显不同。受资源禀赋、社会制度、人文传统、经济发展及技术特征等因素影响,各国对小农户概念的界定差别较大。但均明确了其耕地经营规模较小的特征,除经营规模较小外,当前小农户一词还暗含着农户经营活动主要由家庭劳动力完成,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弱等内涵。根据小农户生计与农业生产相关性高低,可分为生计非农型农户、农业兼业型农户和农业专业型农户。小农户生产指以家庭(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家庭)为单位开展生产,或仅主要依靠家庭内部劳动力,从中获取的实物或现金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占有较高比例[45]。目前,小农户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农[48],生产中除生产规模较小,主要使用自有劳动力外,其它生产要素等基本市场化,具备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小农户已成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微观主体,本质上属于农户经济。基于国情,文章讨论的小农户是指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位,土地经营规模较小,主要依靠家庭自有劳动力组织生产,农业相关收入在家庭收入中占有相当比例,农业是家庭生计重要组成部分的新型农业经营微观主体。
2.2小农户振兴与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乡村地域系统要素重组、空间重构、功能提升的系统性过程[15,49],乡村振兴的本质是小农户振兴。小农户是乡村振兴的建设主体和价值主体,在乡村尺度上小农户振兴决定了乡村转型发展。小农户振兴,即为适应当前城乡地域系统社会经济结构、空间功能及格局重构,通过对影响农户生计转型发展的内部要素和外缘要素的调控管理,实现农户生计转型升级,并与城乡地域系统结构—功能演化协调发展的过程,其核心是农户生计转型升级。小农户振兴的根本是提升农户获取发展机会与资源的能力,促进农户生计与城市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形成农户生计内部和外部驱动协同的可持续发展机制,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解决小农户无法充分分享经济发展福祉的根本问题。小农户是乡村的基本组成单元。小农户生计发展决定了乡村人口、社区关系,乡村工农业经济、服务业,乡村文化、生态环境和乡村水土资源等演变发展。小农户生计转型发展推动了乡村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的耦合发展(图1)。小农户生计是建立在小农户能力、资产(拥有的物质资源、权利)和行动力之上的维持生活持续需要的手段或方式[50-52],并在小农户可行能力下反复实践中不断跃迁形成的动态平衡。通过小农户振兴,整体上实现小农户收入不低于同期城市雇佣劳动者的平均收入,使农民、农业成为一种新的职业选择。构建城乡等值发展空间,促进城乡人口、产业等生产要素双向流动,驱动新的人口、资金、产业、技术等流入乡村,在根本上遏制乡村生产要素流失,解决乡村空心化等乡村病。农户生计转型升级是推动乡村发展的内核,直接驱动乡村人—地—业的演化发展。同时,农户生计转型发展对乡村承载的粮食安全、社会稳定、生态产品供给和文化传承等多重功能具有重要影响。农户生计转型升级直接推动了乡村社会经济变迁,影响乡村自然生态系统演化,进而推动乡村地域系统形态、结构—功能演化(图1)。
3小农户振兴与乡村振兴耦合关系
3.1小农户振兴与乡村地域结构—功能演化
小农户振兴是乡村地域结构—功能演化的重要内源驱动因素。乡村地域系统具有多尺度、多层级、多类型的基本特征[49],在生态环境、村镇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人口流动和人口老龄化等方面存在显著地域分异。小农户振兴要因地制宜,注意与区域城乡地域系统发展的现实需求相衔接,分区分类有序推进。小农户生计是在特定乡村(镇)地域一定时间内,由农户自身条件、生态环境、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经济基础和文化习俗等内外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功能的动态平衡系统。小农户生计转型决定了乡村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作用方式,是乡村人地关系系统演化的主导驱动力,对乡村地域结构—功能演化具有重要影响,并进一步影响城乡地域系统的演化发展。小农户生计转型是在农户自身条件和乡村资源等内生影响因素及区域发展定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外生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因此小农户生计转型是构建“乡村—乡村群—城镇”融合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乡村发展地域差异格局显著,城郊及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乡村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而西部地区、生态脆弱区、丘陵山区及少数民族地区等乡村发展相对落后。不同地域乡村地域系统中小农户生计转型的内生影响因素、外生影响因素具有显著差异,小农户振兴应具有多样化的地域路径与模式。小农户生计转型类型划分是制定区域乡村振兴规划、发展路径与模式的重要依据。同时,乡村、城镇地域类型划分是制定探求差异化小农户振兴战略规划、路径与模式的前置条件和基础。
3.2小农户振兴与乡村产业体系振兴
小农户为乡村产业提供人力、土地及生产资料等资源要素和一定消费市场,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主体。乡村产业体系是联结农户生计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纽带,是乡村人居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快速城镇化、工业化中,受城乡发展要素流动、市场经济、生产技术革新、制度政策改革等影响,乡村地域空间格局、经济形态和经营主体都发生了深刻变化[39],乡村农业新形态、农业新业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大量涌现。乡村产业体系振兴,以乡村产业培育为核心重塑乡村经济发展新动力,主动改造活化乡村传统产业、积极培育乡村经济新业态[39]是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关键。乡村产业体系振兴的核心目标是解决乡村小农户“小生产”和“大市场”间的矛盾,将利润留在农村,留给农民,实现小农户生计、农村社会经济与城市社会经济的深度融合。全球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现代物流产生的“空间压缩”,为实现城乡经济融合、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物理基础。基于信息化互联网平台和高效物流网络,构建乡村产业的“产供销纵向产业化价值链”和以乡村农业生产为基础的集观光旅游、农事体验和康复疗养为一体的“农业横向融合产业化价值链”,重塑乡村小农户与大市场的联结关系[16],建构乡村产业与市场消费终端于一体的“全价值链”创新发展模式,推动城乡经济深度融合与城乡一体化发展。
4乡村振兴视域下的小农户振兴研究展望
4.1小农户振兴地域类型与特征
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要素地域差异显著,形成了具有特定要素构成、结构—功能的城乡地域系统。乡村地域系统是由人文、经济、资源与环境相互联系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功能和区际联系的地域多体系统,具有多尺度、多层级、多类型的特征[15,49]。小农户生计转型演化与乡村地域系统的转型发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小农户生计转型发展受乡村地域系统结构—功能的影响,同时小农户生计又是构成乡村地域结构—功能的细胞。因此,明确乡村小农户生计转型的地域类型、特征、分异格局、内生动力和转型演化机理,揭示小农户生计转型发展在区域乡村地域系统中的定位、功能、格局演变过程,是制定实施小农户振兴政策支持体系的前提。此外,应结合区域功能定位、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城乡关系,在明确区域乡村地域系统类型、结构、转型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根据小农户生计转型地域类型、特征,精确制度供给,制定促进小农户生产组织化、规模化,并与市场经济有机衔接的政策体系支持。
4.2小农户振兴与乡村资源管理
小农户生计多元化、乡村人口减少及老龄化等因素触发乡村耕地撂荒,农业灌溉等基础设施废弃等问题日益突出,实施乡村资源管理成为助推小农户振兴的重要基础。在小农户生计及经营方式多元化背景下,小农户同质性丧失,生产协作离散化。农户作为乡村独立决策经营单元,基于个人福利决策,在乡村灌溉、道路、环境等公共性资源管理上易出现个人理性策略与集体非理性结局的悖论。因此,如何实施乡村资源管理就成为小农户振兴及乡村振兴亟待解决的基础性问题。乡村资源管理可以村落或资源利用关联紧密的村域为基本单元,明确乡村资源管理主体并实现其组织化,因地制宜构建科学合理的乡村资源管理体制,推动乡村资源管理机能重组。同时夯实乡村特色资源型产业、特色地域产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乡村发展成本,为提升乡村内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力提供基础。
5结论与讨论
5.1结论
(1)小农户是建构乡村地域系统结构—功能及形态的主体。小农户生计转型驱动乡村地域系统结构—功能演化重构,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小农户振兴,即在城乡地域系统社会经济形态、空间结构—功能重构背景下,通过对影响小农户生计转型的内部要素和外缘要素的调控管理,实现小农户生计转型及其与乡村地域系统、城乡地域系统结构—功能演化的融合可持续发展。
(2)小农户振兴的根本目标是使农民、农业生产成为与城市就业“不同类但等值”的职业选择。通过实现小农户生计转型,促进城乡人口、产业、人才等要素的双向流动,加速优质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加速构建城乡等值发展空间,吸引人口、资金、产业、技术、人才等流入乡村,从根本上遏制乡村优质生产要素流失,解决乡村空心化、耕地利用边际化等乡村发展问题。整体上实现小农户收入不低于同期城市雇佣劳动者的平均收入,使农民、农业成为一种新的职业选择。
(3)小农户是乡村地域系统的内核。小农户生计对外界变化响应最为敏感,与城市社会经济系统联结最紧密,是驱动乡村地域系统演化的内源驱动因素。小农户生计在不同尺度不同层级上与区域乡村地域系统、区域城乡地域系统存在不同的耦合关系,是构建“乡村—乡村地域—城镇地域”融合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小农户振兴与乡村产业体系振兴、社会功能再组织化、生态环境转型及乡村地域、城镇地域结构—功能演化具有紧密联系,是乡村振兴最重要的利益主体、价值主体。
(4)区域发展差异显著,乡村振兴背景下,未来应加强小农户振兴与乡村资源管理,小农户振兴地域类型与特征,小农户振兴规划与政策,小农户振兴路径与模式等方面的基础性研究。
5.2讨论
城乡关系具有地域性、多维性显著的特点。小农户生计在不同尺度地域结构—功能系统中具有特定的空间分异、结构—功能演化过程。小农户振兴必须充分考虑地域结构—功能的差异性及动态演化背景。小农户生计转型发展要充分发挥小城镇、中小城市、区域中心城市等不同节点对小农户生计转型发展的直接带动作用,促进小农户生计转型发展与城市经济的深度融合,形成农户生计转型及乡村振兴“内源”驱动发展机制。文章重点讨论了小农户振兴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关系,以及未来小农户振兴重点研究领域,没有深入探讨其他乡村发展主体,以及小农户与其他乡村发展主体间的协同发展过程及其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小农户振兴是一个综合性复杂性问题。在城乡要素交互作用日益增强,乡村发展主体多元化背景下,小农户生计转型与乡村耕地利用重构,多功能多元价值乡村、农业发展与小农户生计转型,乡村发展新主体与乡村重构等诸多问题尚待明确,相关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其理论体系、研究范式等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加强。未来重点围绕村域尺度乡村振兴多元主体的协同发展,明确各利益主体、价值主体的需求,精确制度供给,寻求新的乡村发展路径,创新乡村振兴发展理论与模式。加强乡村地域系统演化发展与城市经济融合研究,构建城乡“不同类但等值”的发展空间,实现城乡等值与均衡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升发,李秀彬.山区耕地利用边际化表现及其机理[J].地理学报,2018,73(5):803-817.[LiShengfa,LiXiubin.Economicchar-acteristicsandthemechanismoffarmlandmarginalizationinmoun-tainousareasofChina[J].ActaGeographicaSinica,2018,73(5):803-817.]
[2]张佰林,高江波,高阳,等.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解析[J].地理学报,2018,73(3):503-517.[ZhangBailin,GaoJiangbo,GaoYang,etal.LandusetransitionofmountainousruralareasinChina[J].Ac-taGeographicaSinica,2018,73(3):503-517.]
[3]ZhangJunyi,DaiMinghong,WangLachun,etal.Householdliveli-hoodchangeundertherockydesertificationcontrolprojectinKarstareas,SouthwestChina[J].LandUsePolicy,2016,56(1):8-15.
张军以1,2,王腊春3
《乡村振兴视域下的小农户振兴解析》
- 职称论文刊发主体资格的
- 政法论文浅析工会法主体
- 化学在初中教学中的情感
- 中学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方
- 法治论文投稿法治型市场
- 杂志社论文发表浅析推动
- 新疆教育报投稿浅析学生
- 分男女招生录取的合宪性
最新优质论文
- 教师类职称论文一般多少
- 论文发表三步曲
- 新闻专业有哪些职称
- 职称晋级论文检索才认可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 职称评定需要发表什么样
- 医学领域cscd期刊怎么查找
- 如何提供职称论文的知网
论文发表问题热点
- 简述机械工程师基础考试
- 《教育探索》核心级教育
- 电力系统职称核心期刊怎
- 硕士从助工晋升中级职称
- 毕业及职称论文发表需要
- 发表职称论文如何鉴别期
- 博士生毕业论文答辩技巧
- 工程管理专业论文摘要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