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农业职称论文》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现状、问题及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现状、问题及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1-11-10 08:45
扫码咨询

  摘要: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要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努力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实现突破。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根本要靠创新驱动,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而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根本要靠人才。文章分析了四川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基于存在的问题构建适用于四川的科学有效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四川农业创新驱动科技人才培养体系

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现状、问题及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习总书记主席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必须大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四川是农业大省,是我国主要的农产品供给基地。目前,全省农业发展已进入创新驱动的发展阶段,依靠科技发展现代农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增长方式正从资源依赖型向科技依存型转变。无论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还是加快成果转化应用,都离不开高素质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因此,构建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培养体系,加速培养一批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是推动四川省农业科技水平进入国内先进行列、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关于农业科技的论文范文还有有农业科技管理科技论文投稿,您可以点击并前往查看。

  一、四川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现状

  1.农业科技人才队伍规模不断稳步壮大,结构不断优化。四川省现有省级农科院1所,市级农科院(所)14所。农业科研单位有各类农业科技人才2377人,其中:现有博士、硕士371人;研究员、副研究员490人;突出贡献专家及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163人;省优专家26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01人;四川省和成都市杰出贡献奖获得者4人;四川省创新人才奖获得者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和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级人选6人。

  2.农业科技财力投入稳步增长。科技财力投入是科技人才从事科技创新活动必要的物质基础,直接影响到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科技产出。“十一五”期间,四川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三农”工作,坚持走创新型农业发展道路。省政府建立了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农作物及畜禽育种攻关领导小组,农业科技工作得到显著加强。全省财政农业科技拨款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从2006年的0.17%增至2009年的0.21%。2009年,省、市、县三级地方财政农业科技拨款总计30.1亿元,居全国第14位,较上年增长16.5%,高于14.1%的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根据省财政厅统计,省本级农业科技投入从2007年的1.89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4.24亿元,年均增幅达到22.4%。

  二、四川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规模相对较小,配置和分布不合理。四川省目前农业科技人才在农村人口中的比重仅为0.53人/1万人,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以及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如:浙江省杭州市农业科技人员在农村人口中的比重为7.33人/1万人,在农村劳动力中的比重为28.73人/1万人,以色列为140人、美国为80人、日本为75人。四川省拥有高级职称的只占农业科技人才总数的21%。在配置上,拥有高级职称的农业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市、县(区)两级,而乡、镇一级则极为奇缺;在地域分布上,成都、绵阳等条件好的地区科技人才相对较多,而凉山、阿坝、甘孜州等条件差的少数民族地区则人才匮乏;在专业结构上,农学、畜牧类等传统产业的人才比例较高,而生物种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花卉苗木等新型产业、行业和新的领域,高层次人才则少而又少。

  2.高层次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缺乏。在四川省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中,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十分短缺。特别是具有战略视野,敏锐把握学科前沿,能带领团队开展重大科技攻关的农业科技杰出创新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匮乏,占农业科技人才总量的比例较小,有一定影响的高级专家和学术带头人较为缺乏。从学历层次看,全省农业科研人才中学历层次不高,研究生学历比例仅占16%;从职称结构看,中高级职称虽占到半壁江山,但高级职称比例仅为21%。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农业科技发展,学术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高素质人才更显得缺乏,阻碍了农业科技创新。

  3.缺乏稳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家队伍。现行科研单位考核和激励机制主要侧重科学研究原始创新(成果及论文)。尽管近年、省均把成果转化提升到重要位置,但对科技人员考核和激励机制尚未作出重大调整。长期在基层从事转化示范的科技人员,尤其是存在职称晋升和学术地位提升以及收入待遇的后顾之忧,专职或主要从事成果转化的主动性不高,转化成果的能力提升困难。目前转化工作成效突出的骨干,通常也是科研创新的骨干专家,在创新与转化双重工作的重负下,队伍难于稳定。

  三、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就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特定的培养主体对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设立明确的目标,为系统有计划地开展教育和培训的制度安排、投入保障、评价激励而采取的组织形式及运行机制的总称。从一般意义上看,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成的核心包括:培养目标设置、投入保障、激励机制、培养环境等内容,其中培养目标是核心,其他内容都是围绕培养目标而确定的。基于这个一般的理论框架,构建适合四川实际情况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一)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培养目标1.培养高层次农业科技创新驱动研发人才,推进四川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形成领军型拔尖人才、科研骨干和后备人才衔接有序、梯次配备的合理结构。

  (1)农业科技创新领军型拔尖人才的培养以农业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队伍建设为重点。通过和部门农业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建设,结合四川省实施的“天府英才”工程、“天府特支计划”等人才工程,以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建设等项目为载体,有计划、有重点地遴选支持一批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特别是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优势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并结合重大科技项目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以任务带动人才培养,加速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加快培养能够跟踪世界科技前沿的领军型农业科技创新拔尖人才。

  (2)农业科技创新骨干人才的培养以农业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四川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在农业科技创新团队中培养骨干创新人才。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四川,结合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英才开发计划”等项目,以中青年科技人才为重点,培养农业科技创新骨干人才。同时,以农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农业战略重点产品开发、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依托,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培养、引进农业科技英才。

  (3)农业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要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学科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农业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应通过业务培训、学历教育、学术交流、专题研修、挂职锻炼、访问、考察、外派等多种途径,进行个性化培养。同时,建立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定期进修制度,鼓励和支持在职农业科技人员脱产学习、在职进修、到国外研修深造。

  2.培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加快推进四川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1)以中青年农业科技人才为重点,依托现有的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型农业企业、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以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为载体,整合农科教、产学研各方科技资源,集成部门优势,统筹协调,形成农科教和产学研大联合局面,培养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同时,通过围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建设一批产业科技特派员团队;围绕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建设一批项目科技特派员团队,培养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

  (2)整合一支省、市、县、乡四级混合编队且较稳定的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队伍,构建基地稳固、上下联结、技术衔接、协同实施的全国一流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新体系;基本形成符合省情、机制先进、结构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与激励机制。强化顶层设计,整合示范基地的各级转化示范平台和渠道,诸如科技110、专家大院、技术协会、产业技术联盟、科技特派员以及课题研发基地等,集结省、市、县、乡技术人员队伍,混合编队,构建稳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团队和服务新体系,培养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

  (二)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培养的投入保障机制

  加强投入保障机制建设是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根本,应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整体投入水平。提高四川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投入,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农业重点领域紧缺、急需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设立创新创业基金,为培养、造就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建立人才科研经费预算机制,列出专项资金解决农业科技人才的科研和培训等问题。必须发挥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引导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增加人才培养投入,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优惠政策作扶持的全社会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投入格局。优先支持有国际影响的著名学术带头人、优秀青年学者和研究小组,促进基础研究与教育的结合,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发展环境。在农业科技创新的研发投入、研发机构组建、专利申请、新产品开发和科技合作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

  参考文献:

  [1]四川省统计局.四川统计年鉴[M].北京:统计出版社,2010-2013

  [2]郦解放.浙江省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体系的理论思考与对策建议[J].高教与经济,2009(3)23-30

  [3]马斌,李中斌.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的思考.经济与管理,2011(10)30-32

  [4]培养和激励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人民日报,2012-03-21

  [5]刘洪银.农业科技创新中人才约束与破解[J].浙江农业学报,2013,25(2)399-403

  万志玲向平唐江云


《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现状、问题及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上一篇:双柏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研究
下一篇:泗县玉米收割机当前推广现状分析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