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国小农”到智慧农业:机会、挑战与对策

摘要:随着互联网、智能技术等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农业发展进入了全新的智慧农业阶段。在劳动力短缺、耕地细碎化的双重约束下,进行了大胆尝试。但当前我国智慧农业的建设与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从智慧农业的产生与内涵出发,结合国情分析智慧农业在的演化路径和应用方向,就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及潜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智慧农业精准农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粮食安全
全球性粮食危机:智慧农业的产生与内涵
联合国2017年发布的报告预测,随着全球人口的急速增长,到2050年全球总人口数将达到98亿。人口增长随之而来的将是世界范围内粮食需求的增长、生产对能源价格的依赖、市场力量以及生产生物燃料或住房需求引发的土地使用方式的改变等。这些问题引发许多,尤其是部分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家开始关注其农业生产是否能在资源短缺情况下依旧满足日益增长的食物需求问题。与此同时,发达和其他发展家则在满足最低食物需求的基础上,将关注点放在了是否可以在不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情况下增加食物产量或改善食品质量上。
“大国小农”背景下智慧农业的实践
以农户家庭为单位的散点式经营模式仍是农业生产经营的最主要组织形式,对于农业降本增效、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的局限性日趋突出。小农户如何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现如今提升农业生产率和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现实难题。
在工业化、城镇化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至城市工业领域,导致农业劳动力不足,农村人口老龄化、农业女性化问题也日益严重,田间用工成本增加(陈锡文等,2011)。2001—2017年间,第一产业劳动力数量减少1.55亿,农村地区户均农业劳动力由2.73人缩减至1.98人。同时,土地细碎化程度严重、家庭生产规模小等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问题依旧存在。虽然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吸收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从事非农就业,但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人均耕地面积的大幅度提升。
挑战与对策:对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的再思考
利益博弈中的小农户
智慧农业通过智能技术能够实现农业全产业链各环节深度分工与纵向一体化,创造更多农业就业机会。然而,高昂的基础运作成本和维护费用导致高技术的采用更可能首先发生在大型农场或农业高技术企业,小农户限于资本与有限的知识技能则更倾向于将土地通过租赁、托管等方式流转至大户。这一方面将增加土地“非农化”“非粮化”等不可持续的集约化实践风险,同时,土地作为农民的“人格化财产”,会引起农民对于土地控制权的担忧从而降低采用高技术的意愿。另一方面,政府、企业、土地所有者、农场工人、个体农户等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在利益交叉的边缘地带不对称的权力关系会愈发明显。如何通过利益分配机制令作为弱势方的小农在这场博弈中分配到合理的报酬,不被挤出“游戏”,从而使技术切实被用于提高经济利润而不是“剥夺”利益链中更加不稳定的、脆弱的群体的剩余价值,将是政策制定者亟需考虑的重要问题。
高技能劳动力与低技能劳动力两极化
大量高技术进入农业后,可能进一步推动从工人到农民、在农民之间以及从农民到农业综合企业及其数字集合的资金流动。就像在任何技术过渡时期一样,都会有赢家和输家。尽管精通技术的人将有更好的就业机会,但必须考虑哪些人确实能够获得这些机会。同时,智慧农业的普及可能导致低技能工人净失业,也可能导致那些仍然有工作的低技能农民被边缘化。特别地,劳动力市场将出现“劳动力等级制度”:一方面,高技能、训练有素的工人可以通过使用数字农业技术来提高生产率;另一方面,在农场、温室、加工厂和仓库中的低技能工人将受到日益严格的效率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随着数字化在农业中的发展,对劳动力的影响已出现固有的等级化。尽管决策者、企业强调农业工人需要适应所谓“数字时代”的“破坏”,但“选择”和“灵活性”对弱势农民意味着什么?这一群体需要什么支持和资源才能真正参与并融入“智慧经济”?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思考。
为此,我们认为,可通过实行收入再分配,兼顾高、低技能劳动力成长机会,倡导包容性增长理念。一些智能化、自动化较发达的和地区,已开始呼吁降低农业部门中低技能劳动力的被边缘化程度。如果智慧农业获得更高报酬的技术和高技能劳动力是以牺牲低技能劳动力利益为代价,那么出于机会公平考量,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将智慧农业取得的部分“剩余”对低技能劳动力进行补偿。例如,以政府补贴、企业补贴等形式将收入返还给低技能劳动力,或以更多的养老、子女教育、医疗等福利权利进行补偿,亦或者提供额外的职业技能培训,从而使其有机会得到与高技能劳动力相同的机会。
参考文献
[1]Lioutas,EvagelosD.,andChrysanthiCharatsari."Smartfarmingandshortfoodsupplychains:Aretheycompatible?."LandUsePolicy94(2020):104541.
[2]陈锡文、陈昱阳、张建军:《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产出影响的量化研究》,《人口科学》,2011年第2期。
卫龙宝
《从“大国小农”到智慧农业:机会、挑战与对策》
- 职称论文刊发主体资格的
- 政法论文浅析工会法主体
- 化学在初中教学中的情感
- 中学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方
- 法治论文投稿法治型市场
- 杂志社论文发表浅析推动
- 新疆教育报投稿浅析学生
- 分男女招生录取的合宪性
最新优质论文
- 论文发ei需要润色吗
- 论文转投是什么意思
- 医学论文投英文期刊怎么
- 经济全球化退与进论文发
- 安徽体育科技发表论文要
- 舞蹈的地域特征论文发表
- 科学管理研究是评职称认
- 水文水资源观测论文发表
论文发表问题热点
- SCI论文投稿状态有哪些各
- 二级项目管理师评职资格
- 哪里有2018中文核心期刊目
- 两会声音:解决基层医技
- 申报高级政工师发论文要
- 护理职称论文准备选题技
- 工程造价师职称资格报考
- 什么样的职称论文才能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