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农业职称论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冬季农业发展研究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冬季农业发展研究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2-01-22 09:48

  摘要:发展冬季农业能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增加农业经济收入,提高农民的劳动积极性。通过文献查阅、知情人访谈和个别访谈等方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部分县(市、区)的冬季农业现状进行了综合调查,并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冬季农业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如政府不够重视;发展冬季农业的内容比较单一;产业化程度比较低等。并提出了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冬季农业的对策:巩固冬季种植业面积、抓好冬季种植业生产;发展冬季农业要因地制宜,在类型上要有所创新;利用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等。

  关键词:冬季农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位于江西省北部,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市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和鄱阳湖全部湖体在内,国土面积为5.12万km2,占江西省国土面积的30%,人口占江西省50%,经济总量占江西省60%。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还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等重要经济板块的直接腹地,是中部地区正在加速形成的增长极之一,具有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良好条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冬季农业,扩大冬种蔬菜、大豆、马铃薯等作物种植,可以增加市场供给,促进增产增收。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冬季农业发展研究

  二、冬季农业发展现状评价

  (一)冬季农业资源丰富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光、热、水资源充足,自然资源丰富,开发冬季农业具有诸多优势和有利条件。(1)冬季时间资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冬季气候资源条件非常丰富,可利用时间长。该区冬季积温为1737.0~2003.2℃,平均气温7.6~10.5℃,最冷月平均气温3.1~5.7℃,降水量570.7~856.6mm,太阳辐射1219.9~1669.5MJ/m2,可谓热量丰富,降水适宜,非常适合冬季作物的生长[9]。种一季稻的话,一季水稻收获后开始计算有7.5个月,占全年的62.5%。种双季水稻的话,从晚稻收割后开始计算有6个月,占全年的50%。(2)冬季气候资源。光能资源丰富。若从9月中旬(油菜育苗)至翌年5月中旬,太阳辐射总量为266.86kJ/cm2,占全年的53.9%;日照时数为1036.65h,达全年的54.5%。如按全国统一规定,冬生长季从11月至5月下旬,太阳辐射为225.58kJ/cm2,是全年的45.56%;日照时数832.2h,达全年的43.74%。可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冬生长季光能资源十分丰富,可以满足冬作物生长发育需要。

  (二)各县市主要冬季作物现状调查

  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冬季农业的发展状况,通过文献查阅、调查问卷和现场走访等方式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部分县(市、区)进行了综合调查。从调查情况看,2007—2011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除丰城市外),主要冬季作物均为油菜,且油菜种植面积远远超出其他冬季作物种植面积,由此看来,冬季占主导地位的作物仍然是油菜。冬季小麦种植不多,均分布在九江各县。

  (三)各县市冬季特色产业现状从表2可以看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主要冬季特色产业基本各不同,各县市均有自己的主推农业产业。如新建县生米镇的蕌头、安义的观光油菜、进贤军山湖的大闸蟹、乐平的蔬菜、余干辣椒、高安的油茶等。

  三、冬季农业发展模式分析

  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7个县(市、区)的调查发现,冬季种植业模式依然是目前冬季农业的主要模式,依靠土地的固有生产力来获得收益。目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冬季农业模式主要分为冬肥模式、冬菜模式、冬油模式、冬特色产业模式、冬季休闲农业模式等5种。

  (一)冬肥模式

  在冬闲田种植绿肥,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大幅度减少化肥施用量甚至不施化肥,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以紫云英为例,1hm2绿肥可固氮(N)153kg,活化、吸收钾(K2O)126kg,替代化肥的效果明显。化肥的合理使用是在有限的元素间搭配,难以解决作物的所有需求,特别是对于土壤综合肥力的需求;绿肥可以弥补这些不足。发展绿肥是实现有机无机配合的重要措施,不仅如此,绿肥是最清洁的有机肥源,没有重金属、抗生素、激素等残留威胁,完全满足现代社会对于农产品品质的需求。

  (二)冬菜模式

  随着农民对冬季农业的不断重视,冬种蔬菜逐渐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较为普遍的种植模式。冬季蔬菜种植是冬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两节”市场供给至关重要,因此,抓好冬季蔬菜生产意义重大。目前,包括万年县、余干县、东乡县、樟树市、丰城市、新干县、贵溪市、彭泽县、湖口县、武宁县、九江县、乐平市等众多县(市、区)都已经将冬菜模式作为冬季农业的重心来抓。

  (三)冬油模式

  油菜是冬季农业唯一油料作物,也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因此充分利用冬季的光温资源及冬闲田种植油菜既可满足人们吃植物油的需求,增加农民的收入,又可培肥土壤地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土资源丰富,适宜油菜的种植[10]。经过多年的发展,优势油菜产业已初步形成。在加快油菜生产发展中,推广新品种和油菜高效栽培技术,优势油菜特别是优势杂交油菜面积大幅增长。例如都昌县油棉双熟基地油菜平均单产逾2250kg/hm2;上饶、九江市实施水田油菜免耕直播综合配套等先进技术,产量大幅度增长;安义等县油菜平均单产达1500kg/hm2以上,最高达3000kg/hm2以上。

  (四)冬季特色产业模式

  利用大棚种植高效经济作物草莓,是近年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冬季农业开发中广泛推广的模式之一。草莓,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国外被誉为“水果皇后”。其鲜果为浆果,色泽鲜艳,汁多味香,甜酸可口,柔嫩多汁,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果肉中含蛋白质10g/kg、糖80~100g/kg、维生素C50~120mg/(100g),并富含有机酸及钙、磷、铁等矿物质,对肠胃病和贫血有一定疗效。草莓结果多,成熟上市早,成为水果淡季供应之佳品。冬季草莓温室生产,经济效益高,是农民致富的好项目。利用冬暖式大棚栽培草莓,一般年产商品果37500~120000kg/hm2,采收期为12月到翌年的5月,经济收入可达22.5万元/hm2以上。星子县等县市就利用部分耕地进行草莓种植。

  (五)冬季休闲农业模式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农业对的发展方式逐渐跟不上我国农业的发展步伐,而且人们的发展思路也在不断更新。在现代农业的指引下,如何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是目前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思路,因此,农业休闲观光模式应运而生。该模式是指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强化农业的观光、休闲、教育和自然等多功能特征,形成具有第三产业特征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安义县、浮梁县、武宁县、东乡县等为代表的冬季休闲观光农业模式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四、冬季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冬季农业的发展已有一定的基础,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政府政策扶持不够。政府在发展冬季农业时对冬季农业政策支持不够。例如,很多农民都不重视冬季农业,这就需要政府的宣传。另外政府对冬季农业的补贴不够。还有农民资金问题,农民生产支出会影响农业收入[11],农民没有资金解决一些农业基础设施问题。

  (2)生产效益低,农民积极性不高。冬种效益过低是影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冬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调查表明,由于生产资料涨价,种植小麦、油菜的经济效益下降。而对于种植紫云英,因为不能产生直接效益,农民没有意识到紫云英的好处。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冬闲田仍然很多,农民轻视冬季农业生产的观念仍然没有改变,对冬季农业生产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3)发展冬季农业的内容比较单一。冬季农业内涵广泛,除了冬季种植业模式外,还包括很多方面,例如,冬季休闲模式、冬季种养加结合模式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冬季农业局限于传统的冬种模式,例如冬种油菜、绿肥等,显得很单一,发展思路得不到解放,基本还局限在现有耕地上的粮、油、肥三大作物生产。

  五、冬季农业发展对策建议

  为确保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冬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冬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现状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巩固冬季种植业面积,抓好冬季种植业生产。油菜目前仍然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要冬季作物。要在抓好其他冬季作物生产的同时,巩固油菜种植面积,提高油菜生产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油菜种植面积大,可以考虑发展油菜加工业,提高油菜附加值,以提高农民收入。可以在巩固当前绿肥生产的基础上,扩大绿肥的种植面积。政府应当宣传绿肥生产的重要性,并在可能的情况下给予适当的补助,提高农民种植绿肥的积极性。

  (2)提高政府支持力度,增加投入,加强各种惠农政策。为了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冬季农业的发展,加快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战略的实施,必须下大力气增加投入,从根本上改变区域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政府不仅要在资金上加大投入,更要出台强农惠农政策。另外,各级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冬季农业生产的领导和指导,对冬季农业在政策上给予一定支持。要特别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灌溉条件,这对防御自然灾害尤其是水旱灾害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谢昌文.开发湖北冬季农业的意义———论湖北冬季农业的开发[J].湖北农业科学,1988(7):1-3.

  [2]郑金贵,范维培,余亚白,等.福建冬季农业开发研究[J].福建省农科院学报,1994,9(2):1-7.

  [3]江西省统计局,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江西统计年鉴2009[M].北京:统计出版社,2009.

  [4]朱红波.论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安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27(3):161-164.

  王淑彬,杨文亭,黄国勤*,周泉,陈慧亮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冬季农业发展研究》
上一篇:苹果树矮化密植栽培管理技术分析
下一篇:智能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应用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