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文史艺术职称论文》浅析晚明诗坛与晚明自然灾害

浅析晚明诗坛与晚明自然灾害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赵编辑时间:2019-11-25 09:42
扫码咨询

  摘 要 明朝末期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时期,其灾害的发生频率高于中国的任何一个朝代的任何一个时期。但是面对这样的情况,晚明诗人的诗歌创作在记叙灾害方面的灾害诗仍然比较少。讨论了晚明诗坛的概况;然后从晚明叙事诗记录的自然灾害的方面,关于雪灾、干旱、洪涝、饥饿等自然灾害的记录,加上对灾害史的考证;最后以陈子龙诗歌为例,浅谈晚明诗人对频发灾害的入诗程度以及自然灾害这样的社会题材在晚明诗坛的影响。

浅析晚明诗坛与晚明自然灾害

  关键词 明朝;诗歌;自然灾害;个人性情;雪灾;酷寒;干旱

  1 晚明诗坛的概况

  晚 明 诗 坛 不 同 于 明 代 前 期 的 诗 坛 讲 究 雍 容 典丽,缺乏生气,也不同于明代中期李梦阳、前后七子所引领的文学复古,晚明诗坛无论是在文学观念还是创作倾向上,都出现了新的特点。当时激进的思想家、文学家,接受了王阳明哲学理论的影响,站在王学左派的李贽,其文学观念和创作抨击伪道学与重视个性精神的离经叛道的色彩,对晚明的文坛具有启蒙作用。李贽的“童心说”,袁宏道为代表的公安派的“性灵说”,以钟惺、谭元春为首的竟陵派,力图将文学引入“幽情单绪”、“孤行静寂”的境界。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晚明文学激进活跃的精神趋于衰落的迹象。当然还有以陈子龙为代表的明末复社和几社的诸诗人,他们以“复古学”为宗旨,企图从文化上复兴传统精神,挽救明朝政府的危亡。

  晚明的政治的局势堪忧,国事多艰,自然灾害频发。文人墨客,从古至今都有作为读书人应肩负国家兴盛的使命感,愿意用自己的文字,倾诉自己的人生理想,反映国家现状,反映民生疾苦。晚明诗人面对残酷的社会的局势,更多是对官场抱着的是苦心屈辱,觉得仕宦生活给他们带来的是苦闷,更多的是想要挣脱官场的束缚而寄身于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他们更多的是用诗歌表现自己内心,在民生方面,特别是当自己身处晚明这个明朝的自然灾害发生最频繁的时期,他们以“诗”这种形式记载灾害,抒发忧国忧民之情怀的作品对于庞大的明诗群来说,就是凤毛麟角。晚明诗人的诗集中很少用充满感情的语言记述了晚明的旱涝、雪灾、蝗虫这些大型的灾害。

  2 明诗中晚明自然灾害

  2.1 晚明诗中的雪灾

  明代是我国古代自然灾害相当频繁的一个时期。明代自1368年 起 至1644年 止,共277年。明代,自然灾害 频 繁 程 度,前 所 未 有 并 且 种 类 相 当 繁多,危害十分严重。关于这一时期自然灾害的种类,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有水灾、旱灾、虫灾、地震、瘟疫、沙尘、风 灾、雹 灾、雷 击、霜 灾、雪 灾、冻 害 等 12种。[1]关于这一时期自然灾害的次数,邓 拓 先 生 曾言:“明代共历二百七十六年,而灾害之烦,则竟达一千零十一次之多,是诚旷古未有之记录也。计当时灾害之最多 者 为 水 灾,共 见 一 百 九 十 六 次;次 为 旱灾,共见一百七十四次;又次为地震,共见一百六十五次;再次为雹灾,共见一百十二次;更次为风灾,共见九十七次;复次为蝗灾,共见九十四次。而在明代末叶的后半期(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至明思宗崇祯十六年,1600-1642),进入中国历史上的第五个小冰河期,也就是中国历史上最寒冷,而且持续时间很长久的时期(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到清圣祖康熙五十九年,1600-1720),在西欧和北美也正值小冰河期中寒冷的时代,所以明代末叶的后半期,气候转酷寒,下雪连年,无任何冬无雪的记录。(刘昭民,1992年)从屠隆的《南滁大雪歌》[2]亦可管中窥豹:

  昨日何日故人一尊虎丘月,今日何日马头十丈南滁雪。

  昨日何日金陵管弦喧酒家,今日何日关山石裂穿寒沙。

  从来雨雪多江北,回首江南泪沾臆。

  所以古人惜河梁,昨日之尊那可得。

  西风太有权,浊酒都无力。

  冷如鬼手捉马鞭,狐裘蒙茸亦何益。

  寒山日落牛羊眠,往往茅屋见人烟。

  茅屋人家绝可怜,黄茅鹔出青松巅。

  自住山上屋,还耕山下田。

  童子捞鱼溪水边,女儿卖酒工数钱。

  三家五家自来往,年深不问城市迁。

  门前雪花大如手,万片琼瑶写枯柳。

  火煨榾柮啖蹲鸱,藜羹麦饭地黄酒。

  生游死葬寒山下,一生不向长安走。

  而我胡为冰雪中,马蹄踏破行千峰。

  繁华富贵转眼空,山中之人笑杀侬。

  诗歌虽然主写屠隆痛苦精神的流露,但是其写景的诗句,如“十丈南滁雪”、“冷如鬼手捉马鞭”正反映出当时大雪连绵不断,天气异常寒冷的气候。

  2.2 晚明诗中的酷寒

  晚明气候酷寒也可以由已下记载中,略知其当时的情形,明末冬天严寒,没有「冬无雪」的纪录,甚至连夏季都下雪,更有甚者,还有夏雪连年的状况。

  四川通志:“明熹宗天启三年(1623年)夏五月,四川天降大雪,积数尺,树枝禾茎尽折。”四川位於盆地地形之内,四面为高山所围绕屏障(北有大八山),不受北方寒冷气流的影响,因此,冬天气温较同纬度地区来的高 且 温 暖,故有天府之国的美称,物 产 丰富。可是向来以冬暖著称的四川,在明代文献记载当中,不但下起了雪,而且是在炎炎夏日,下了数公尺的雪。这不但证明了,气候的异常,亦显示出当时气候的异常寒冷。云南通志:“神宗万历四十六年冬十二月,广东雪,时恒阴,寒甚,白昼雪,下如珠,次日复下如鹅毛,历 六 日 志 八 日 乃 已,山谷之中峰尽壁立,林皆琼挺,父老俱言,从来未有,此后年岁皆稔。” 广东冬天并不下雪,在这样的情况,鹅毛般的大雪,对于当地的人民来说就是灾难,可见当时气候酷寒。明光宗泰昌元年冬,大雪数日,蒲州(山西省西南永济市蒲州县)河冻,车马可渡。陕西大雪,到仲春才停止,人多冻死。程嘉燧《冬至月下即事》[3]:去秋寒早天多雪,今夕冬暄月似春。淡境味长堪送老,醉乡户小恰 容 身。客 中 两 度 逢 南 至,酒 后 终 宵 向 北 辰。莫笑杞人忧国泪,时看云物一沾巾。

  2.3 晚明诗中的水灾

  明神宗万历三年,淮(今江苏淮安)、徐(今江苏徐州)、扬(今江苏扬州)、杭(今浙江杭州)、宁(今浙江宁波)、嘉(今浙江嘉兴)、绍(今浙江绍兴)、苏(今江苏苏州)、松(今上海松江区)、常(今江苏常州)、镇(今江苏镇江)、凤(今安徽凤阳)等地的水灾发生的时间从五月一直延续到九月。据《明 史》记 载:“四月,淮、徐大水。”“五月庚子,淮、扬大水,诏察二府有司,贪酷老疾者罢之。”“六月,杭、嘉、宁、绍四府海涌数丈,没战船、庐舍、人畜不计其数。”“是夏,苏、松、常、镇大水。”“八月,淮、扬、凤、徐四府州大水。”“九月,苏、松、常、镇 四 府 具 水。”[1]明神宗万历三十七年,归州(今湖北秭归)、福建、浙江、江西等地发生洪涝。《明史》卷 二 十 一《神 宗 卷 二》:“是 秋,福 建、浙江、江西大 水。”[4]可见吴地的水患基本年年都有。程嘉燧《清明舟中》[5]:

  清明寒食山头哭,到处犹传旧风俗。无 家 自 愧百年身,有情共伤千里目。

  汉阳渡口柳依依,江风作花雪打衣。经 旬 始 过道士洑,五日未离黄鹤矶。

  吴王庙前乌衔肉,又搅崩江作银屋。叉 鱼 艇 子不敢行,昼傍官船愁水宿。

  春光忽开三月三,红桃写镜江拖蓝。烟 花 才 下两孤北,松楸正在九华南

  。蟂矶亭亭落日孤,春原尽处是芜湖。青 烟 白 道人归去,纸钱挂树啼鸢乌。

  诗人主写清明时节的概况,“叉鱼艇子不敢行,昼傍官船愁水宿。”诗句,却反映出当时的的江浙一代的水涝的严重性。渔船都不敢出门,官船更是日夜担心这个水位的问题。

  诗人王稚登《大水谣》组诗,其四曰:阿侬黑头三十季,年年不得种湖田。前 年 倭 乱教骑马,今年大水学乘船。

  从一位农夫的角度深入反映了广大农民年年不得安居乐业,自然灾害降临的时,无法种田,以学乘船来应对水患。

  2.4 晚明诗中的干旱

  明朝后半期不但气候酷寒,而且旱灾情况也极为严重,《明 史》卷 二 十 一 记 载,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夏四月壬申,京师旱,敕修省”[1],汤显祖《闻都城渴雨时苦摊税》[3]:

  五风十雨亦为褒,薄夜焚香沾御袍。

  当知雨亦愁抽税,笑语江南申渐高。

  此诗 虽 是 讽 刺 明 王 朝 的 苛 捐 杂 税,其 中 的“雨稅”的提出,虽为讽刺,但是也从侧面发映当时处于一个久旱的状态,才会出现祈雨这样的事件。

  《明史》卷三十《五行三》记录了明神宗万历二十四年(1596 年):“二 十 四 年,杭、嘉、湖 三 府 旱”[1]。王稚登 的 《龙 母 庙》从 侧 面 反 应 了 当 时 吴 地 的 久旱[5]:

  松坞石林林,秋风万壑阴。泉清尘客耳,花照定僧心。

  龙去野祠破,鸟啼山竹深。苍生饥渴甚,朝夕望为霖。

  人生四喜,其一便是“久旱逢甘霖”,可见长久的干旱的对于百姓造成了很大的心理伤害。百谷此诗最后两句,正好突出了当时处于百姓处于久旱的状况。陕西通志:“熹宗天启二年至思宗崇祯二年,八年皆大旱不雨:崇祯六年西安旱灾,米脂大旱,斗米千钱,人相食。”

  由晚明后半期的旱灾记录来看,可见当时旱灾气候情况之严重,也证明寒冷气候可造成严重的干旱,现代科学家曾证明地球表明温度如果下降3℃,即将使大气中聚集的水分减少百分之二十,而导致严重灾害,故 晚 明 后 半 期 气 候 最 寒 冷,旱 灾 最 为 严重。历史 记 载,近 五 百 年 来 最 严 重 的 干 旱 发 生 在1637至1643年(思宗崇祯十年至崇祯十七年)尤以1638至1641年为甚(陈纬贞,1995年)通常旱灾一旦形成,就是寸草不生,赤地千里,影响范围相当大,而且旱灾过后,必然会引起蝗灾,蝗虫的灾害很容易蔓延戴旱灾以外的地区,因为蝗虫的灾害是移动性的,使得离旱灾极远的地方,都会遭到波及,而稻麦皆被 掠 食 光。1637年 至1641年 有 大 范 围 的 蝗 灾,有3年至4年发生饥馑。1640年至1641年饥馑遍及170馀县,饥民无力抵御天灾,连续的大寒大旱,加上各种灾害的发生,于是乃有明熹宗天启二年时的白莲教之乱;明思宗时,张献忠与李自成之乱;以及关外满清的南下扣关。

  在陈子龙的《小车行》与《卖儿行》中就写出了当时饥饿与蝗灾的残酷现状:

  小车班班黄尘晚,夫为推,妇为挽。出门茫茫何所之?青青者榆疗吾饥。愿得乐土共哺糜。风吹黄篙,望见垣堵,中有主人当饲汝。扣门无人室无釜,踯躅空巷泪如雨。[6]

  《小车行》描写饥民困于饥饿在绝望中挣扎,却无计可施、无路可走的悲惨境地,诗中刻画饥民之心理真切动人,令人感同身受,反映了当时无数在生死边缘挣扎的灾民的所承受的不幸,实为当时社会下层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

  高颡长鬣清源贾,十钱买一男,百钱买一女。

  心中有悲不自觉,但羡汝得生处乐。

  却车十余步,跪问客何之?

  客怒勿复语,回身抱儿啼。

  死当长别离,生当永不归![6]

  《卖儿行》选择卖儿鬻女这样一个更为典型的实例进行刻画,把困境中的忧患便显得痛彻心扉,催人泪下。

  石田不力耕,蒲稗供凫雁。陌上不植桑,荆榛任延蔓。

  岂不念饥寒,所得在闲散。租吏急追乎,我独忘忧患。

  悠悠北窗眠,山光变昏旦。晴睴满户庭,春风劝餐饭。

  名业丙身后,千秋亦云暂。仰彼百尺松,苍然覆清磵。[7]

  陈忱的《春日田居》意在说明一个关于饥饿的问题,陈忱已经是晚明清初的人,在公元1630年左右,百姓的饥饿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当然,战争也是原因,但是自然灾害的影响更加加剧了这种灾害的严重性。

  推荐阅读:期刊论文发表流程和职称论文投稿要求有哪些

  3 晚明自然灾害在晚明诗人创作的主题比例

  如上文说到的,晚明的诗坛,诗人在诗歌的创作上更多的是体现自己的内心,追求的个人情感的真实性,对于灾疫的抒写很少。

  李贽,晚明诗坛受其“性灵说”极大的影响,公安派、竟陵派等的创作受到他的影响更甚。但他生命的后半段(主要指公元1580-1602年),也是晚明自然灾害高度频发的时代,这段时间里明朝光是地震的就发生了大小不等的九十次,(只有明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年)没 有 发 生),其发生范围基本覆盖了整个明朝的版图。水灾更是年年都有,洪涝、坝崩等水灾大大小小发生了七十一次,主要发生在江浙意见珠江流域,松江流域也时常发生,基本覆盖都明朝所有的富泽之地,旱灾发生了三十八次,雹灾基本更是年年一次,瘟疫发生的频率不高,但是其覆盖范围广,因此病死、饿死的人不计其数,这些灾害都严重的影响了当时明朝人的正常生活,影响国家的正常运转,这些灾害的频频发生,也为明朝后期农民起义埋下了伏笔。面对这样频发的这然灾害,在这个时间段里的李贽在描写自然灾害的方面的诗歌几乎没有,至少笔者是没有找到。消极入世的李贽,在中年以后辞去官职,专意于著书讲学,不少内容“抨击道学,抉摘情伪”,成为当时的异端。这样一个与众不同扶的人,在面对自然灾害的时候,选择的是几乎漠视的态度。

  政局的混乱,国事多艰,晚明还有很多的农民起义,以袁宏道为代表的“公安派”的诗人,面临的不仅是壮志难酬,更多的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自己感到无能为力。诗歌创作上受到前后七子,归有光以及唐宋派的影响,创作理论收到哲学家王阳明、李贽的影响,使得他们在诗歌的写作中,很多时候忽视、规避甚至可以说是拒绝面对这样自然灾害频发的事实,他们更多的是愿意在书写自我的真实感情中寻找到自己的存在感与归宿感。

  明末诗人陈子龙,他的诗歌充满了现实主义精神,其有“诗史”品格和很高的思想性。面对明朝式微之际,社稷倾危,忧患丛生,他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匡世变俗省委愿望。但是在诗歌创作中,陈子昂两千七百多首诗歌中,写景诗、交游诗、边塞诗、咏物诗、悼亡诗,所占的比列高于咏怀诗,而在咏怀诗中关于自然灾害作为题材的的诗歌更是微乎甚微。

  当然,不只 是 李 贽,以袁宏道三兄弟为代表的 “公安派”,陈子龙,当时的主流学派,在诗歌创作上关注的也是各色各样个人情感与生活意欲的合理性或是“复古”的关注民生,力图挽救明朝政府的危亡,自然灾害作为主题入诗不是他们的主要内容,可见当时的文人对自然灾害入诗的程度远不及唐宋时期的诗人。


《浅析晚明诗坛与晚明自然灾害》
上一篇:浅谈中国陶瓷艺术
下一篇:非物质文化遗产助推武汉城市形象塑造的路径探讨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