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医学职称论文》敦煌医学重灸理论指导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敦煌医学重灸理论指导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1-08-04 10:26

  摘要:敦煌《灸经图》是现存较早的灸法专著之一,书中重灸治疗疑难杂症的临床疗效显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尚不明确,临床上治疗方法多样但效果并不理想,敦煌医学将之称为“冷痹”,《灸经图》采用的重灸疗法治疗本病疗效突出,本研究对该书中的重灸理论进行整理研究,旨在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可靠理论和方法,以期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敦煌医学;灸经图;重灸法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我国患病率约为0.2%~0.4%,西北、东北和中原地区多见,通常好发于30~50岁的女性,其疾病特征主要为慢性多关节滑膜炎最终导致骨关节的破坏,其临床发病原因尚无定论,患者致残率高达60%~70%,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巨大的威胁[1]。RA属中医学“痹证”的范畴,敦煌医学《灸经图》称其为“冷痹”,中医学对本病有独特的治疗理念与方法,大量临床及实验研究表明艾灸在治疗本病中有独特疗效,敦煌医学《灸经图》中重灸理论更为治疗RA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敦煌医学重灸理论指导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1敦煌医学治疗痹证的理论基础

  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众多文献中,敦煌《灸经图》是一部普及灸法治疗、绘有腧穴图谱的隋唐针灸古籍,是我国现存较早的灸法专著之一,亦是目前保存最古老的针灸图形实物[2],现藏于英国伦敦图书馆,编号分别为S.6262、S.6168,此书分段论述各类病症的名称、主治及其所应用的灸穴及壮数,每段文字后均绘有人体正面或背面的全身图,图上标记穴位,左右两侧标记穴名,图文相兼,每图外形轮廓均相似[3]。从这部著作的主治病症及所有灸穴可看出与其他的传世古针灸医书有不同的医疗经验,此书更为简明通俗、图像丰富,有助于当时灸法的普及和推广,在配穴方面也有其独到之处,史料价值极高。

  2敦煌医学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理论研究

  2.1《灸经图》中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选穴理论

  敦煌医学中提到痹证的内容有《灸经图》丙卷:“□痛,当灸发际。次灸两风府。□上从大椎至十三椎节两边,相去□”,“髓孔,在足外踝上三寸是,主冷痹”,其中“髓孔”为悬钟穴[4],《新集备急灸经》甲本甲卷:“患肩膊重,抬手不起,取左右膊井上灸各二七壮,名膊井穴”,其中“膊井”是肩井穴[4],“患腰脚重,冷风下化为冷痹,令人垂两手,中指头压股上是,灸三七壮”,其中“垂两手,中指压股上”为风市穴[4],“患手腕劳,疼痛不可忍,加手麻痹,兼风劳,手腕节灸七壮”,其中“手腕节”为阳池穴[5]。这些选穴既注重整体观念,又强调局部穴位的配合,从整体上扶助人体阳气,同时配合局部腧穴,驱除风寒湿邪,且这些穴位均为阳经穴,能进一步激发阳气、抵御外邪。

  2.2敦煌医学重灸理论灸法研究

  敦煌医学中,重灸思想是其显著特征,其灸法具有用灸壮数多、灸量大的特点,其所载灸方中,用灸之数从几壮、几十壮、几百壮甚至数千壮数,体现了唐时灸疗的特点。《医宗金鉴》亦云:“凡灸诸病,必火足气到,始能求愈”,这亦说明了艾灸要有足够的量才能达到治病的效果。现代灸法的循经传感研究表明,在灸至一定壮数时传感开始发生,首先为线状,继而为带状,速度由慢逐渐变快,这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非重灸不可实现。敦煌医学中的重灸不仅体现在壮数多,而且用灸壮数重视阳数,根据易经理论,以奇数1、3、5、7和9为阳数,偶数2、4、6、8和10为阴数,通常“以六数补阴,九数补阳”,而敦煌医学则采用七及七的倍数为灸壮数,这是与其他流派的不同之处[4]。同时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以及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中灸壮数也是二七壮,三七壮,七七壮,他们属相同的灸法流派,这一流派重视阳数,这是重灸理论更深层次的内涵,有待进一步研究。

  3讨论

  敦煌医学《灸经图》中治疗痹证方面的穴位分别是“悬钟”“风市”“肩井”“阳池”以及“大椎至十三椎节穴区”,且灸疗壮数多,有明显的重灸色彩。现代临床及实验研究也表明重灸在治疗痹证方面确有奇效。重灸思想的起源可追溯至西汉时期,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是强有力的证据,两部灸经均用灸法、不用针法,可见当时灸法的盛行。《灸经图》成书于隋唐时期,这一时期灸法的发展不仅在于壮数之多,如《灸经图》图四曰:“灸男子五劳七伤、失精、尿血。当灸发际,灸关元,灸两手髓孔,灸玉茎头,灸两脚五舟,灸两脚痹经,灸两脚中封,不两厢凡十一处,各灸一千壮”,更体现于扶阳之法,《扁鹊心书·住世之法》中有:“保命之法,灼艾第一”,把灸扶阳气放于首位,且这一时期的灸壮数重视阳数。这为研究当时的灸法提供了宝贵史料,更为后世治疗及研究此类病症提供了新的方向与研究思路。

  敦煌医学重灸思想不仅体现在壮数、灸量上,其选穴也独具特色,其在运用灸法治疗疾病时选穴少而壮数多,可以通过灸透穴位来刺激经络的传导,起到调节全身脏腑的作用。不同于现代临床在治疗RA的选穴上一般取足三里、命门、大椎、曲池、太溪和阳陵泉等穴位,《灸经图》中治疗痹证方面的穴位分别是“悬钟”“风市”“肩井”“阳池”以及“大椎至十三椎节穴区”,这些穴位、穴区都为阳经穴,重灸这些穴位、穴区可激发人体一身之阳气,补充人体正气,提高抗病邪能力。肩井、风市和悬钟归属于足少阳胆经,阳池归属于手少阳三焦经,少阳经病位在半表半里,《素问》有云:“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于经,留而不去,传于腑”,邪气侵袭人体时,往往先犯肌表,留于经络,再犯脏腑,RA患者以关节疼痛为主要表现,病位正是处于半表半里。而在论述足少阳胆经经脉病候时,《灵枢·经脉》亦云:“是主骨所生病者”,张介宾云:“胆味苦,苦走骨,故胆主骨所生病”,这为从少阳经来论治RA提供鲜明的理论基础[26]。

  《灸经图》中对于重灸治疗痹证的论述,在现代临床上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动辄几百壮甚至上千壮的灸疗方法在如今临床上却极少见到。艾灸的作用原理主要是通过温热效应、光辐射效应等取得疗效,其疗效与刺激强度有关[27]。艾灸的量效关系也表明不同的量学因素对疗效的影响不同,灸感的产生需要灸量的积累,这是一个量变达到质变的过程,因此艾灸时间对灸疗效果至关重要[28]。但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临床医生及患者为了节约治疗时间以及出于对艾烟安全性的考虑,重灸的实施在临床上存在一定的困难,运用现代科技对艾绒进行充分再加工势在必行,以期提高其质量,达到短时间艾灸与长时间艾灸同样的效果,从而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可以在敦煌医学重灸思想指导下从少阳经来论治痹证,这一理论为治疗RA提供了新思路,并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

  参考文献:

  [1]熊旭东.西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84-285.

  [2]张侬.敦煌《灸经图》残图及古穴的研究[J].敦煌研究,1995,15(2):146-170.

  [3]马继兴.针灸学通史[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288-293.

  [4]张侬.敦煌石窟秘方与灸经图[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174-238

  高佳星1,姚小强2,3△,郑先丽2,3,李鼎鹏4,周亚婕1,董莉莉2,3


《敦煌医学重灸理论指导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上一篇:医学图像融合技术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下一篇:2型糖尿病患者全科医学模式治疗效果分析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