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医研究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理论进展
摘要:神经根型颈椎病(CSR)与神经根受损的定位性症状及影像学表现相符,现代中医多根据发病诱因、临床症状及影像表现等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古代无神经根型颈椎病病名,然而今日临床中医治疗该病确实有效。随着现代中医的发展,中医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更加充分,现阶段主要从经筋理论、筋骨一体观、全息理论、筋膜系统等方面认识神经根型颈椎病。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现代中医;理论;进展
中医古籍中虽未记载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名,但各书所载症状如“颈肩不适”“颈痛”“项痛”“臂痛”“项强”“经筋病”等均可指代此病。随着中医学的发展,现代中医对颈椎病的认识不拘泥于单纯的经络辨证,而是更多地从经筋、筋骨、颈部肌肉等方面全面认识该病,本文简要阐述现代中医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理论研究。
关于中医的论文范文还有中医药类期刊审稿周期短的有哪些,您可以点击并前往查看。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经脉气血不通或不荣皆可引起疼痛,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因病机分为内因和外因,二者往往可同时致病。内因以虚为主,且与肝脾肾不足相关;外因分外邪和外伤,外邪指的是风寒湿邪为主的属于阴的六淫之邪侵袭皮肤经脉,阻遏气血,使筋脉拘急不通致痛。外伤即急性跌扑闪挫损伤或慢性长期劳损,均可致使筋脉气血错乱,不能荣养筋骨而引起骨错缝、筋出槽等症状发生。
现代中医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经筋理论:经筋理论源于《内经》,经筋走行具有结聚散络的特点,经筋是由肌肉、韧带、肌腱、筋膜、神经纤维等交错形成的软组织和神经系统的综合体,具有防御病邪、约束骨与肌肉、通调经脉的作用[1]。中医认为“背为诸阳之会,”手足六阳经与督脉精气汇聚于项背部,颈椎病与手足六阳经筋关系密切,经筋系统调畅经脉、约束骨骼的作用使经筋系统在维持颈椎的动态平衡上发挥重要作用。生理上,手足六阳经筋与督脉之阳气汇聚于颈项部,阳气是温煦维持生命的原动力,具有温煦、固摄、推动的作用,使颈项部经筋疏利,骨正而筋柔[2]。同时颈项部的枕下寰枢部肌群具有维持姿势、支持运动、传导张力的作用,枕下肌群与枕骨连接处形成的肌硬膜桥复合体活动正常方能能够维持头颈的正常功能[3]。病理上,颈椎病为慢性疾病,临床常可触及颈项部卵圆形或条索状紧张肌肉,即筋结点,位于十二经筋交汇、合、并、维筋相交、交汇于脊处,颈部肌肉筋骨受损时,经筋会出现一系列变化,概括为沫聚疼痛期、涩渗痉挛期、横络形成期[4-6]。寒湿之邪引起颈项部的拘急疼痛,主要责之于手足太阳经筋、手足少阳经筋,经筋受损不能正常运行气血出现筋急、筋纵等。李荣俊等认为可通过由长针演变而来的长圆针解结法可用来治疗经筋痹症形成的筋结点[7]。
全息理论:部分为整体的缩影是全息理论的核心思想,胚胎学认为受精卵内包含了双方父母赋予的全部生物学信息,发育中的细胞不断分裂,每个细胞又都含有与受精卵相同的生物信息,最后形成的机体的每个局部都包含了整个机体的全部信息,如耳穴分布呈倒置的胎儿,腹部神龟图对应机体各部位。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研究中涉及耳穴、腹针等的运用,这也为针灸进一步大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1]。(1)耳部全息:耳与脏腑经络联系密切,足三阳、手少阳、手厥阴的经脉、经别、经筋均与耳有一定的联系,当上述经脉及相互属络的脏腑经脉出现病变时,可在耳部找到相应的反应点。耳郭上分布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的细小分支,迷走神经分布在耳甲区的分支被探测到存在直接走向迷走神经感觉核-孤束核的投射,这些神经分支与中枢神经系统联系密切[12]。颈部脊神经是由高级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脊髓直接支配的外周神经,耳部与颈椎神经通路联系密切。研究者发现耳部全息理论指导治疗颈椎病有效,如王勤俭等通过耳针联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优的疗效[13],张莉等通过耳针沿皮透刺法发现其具有快速镇痛的作用[14],贾春生通过试验发现耳针沿皮透刺法比直刺疗效更优[15]。(2)腹部全息理论:腹部为足三阴经脉、任脉、带脉、督脉、冲脉、四海、气街所在之处,刺激腹部穴位可以达到几方面的作用:①直接调节脏腑气血,腹部为五脏六腑容积之处,刺激局部穴位,起到调和脏腑的作用,使脏腑产生气血精微输布有坚实的根基;②疏通经络,腹部为任脉、冲脉、带脉经气汇聚融通之地,更是手足阴经经气如环无端补充循行之地,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膻中为气海,脾胃为水谷之海,均位于上腹部,腹部有三海,海为气血融汇盛大之意,因此,刺激腹部穴位有助于气血生成运行,当然颈项部气血之源也当源于此处,腹部气血畅通,颈项部才能得到精血的濡养;③腹部有脐,脐为胎儿时期生命物质能量的通道,在胎儿娩出之后,脐通道才关闭,十四经脉开始发育成形运行气血,脐正中的穴位名为神阙,薄智云等研究发现脐周穴位能治疗多种疾病,推出神阙经络调控系统理论,即通过刺激机体原始母系统,激发机体本身的调节和修复功能,薄氏腹针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及血流动力学状态[16];④气街理论,腹气有街、胸气有街、颈气有街,可通过调节腹部之气使颈胸部气街条畅,而改善颈部的症状。赵江认为[17],颈部椎管内压力与胸腔、腹腔压力相互影响,临床发现颈腰椎患者腹部压力较正常人高,咳嗽、用力排便等可加重患者颈腰部疼痛症状,腹腔压力大时可传导至颈部,反射性引起颈部、腰背部肌肉紧张痉挛,椎管内及脊神经根鞘膜将承受较大的压力,促使炎症渗出物的增加,脊神经根在椎间孔的机械压迫刺激加大,症状加重。腹部取穴可有效缓解脊柱外周肌肉紧张痉挛,减缓胸腹腔压力,降低椎管内与脊神经鞘膜内的压力,缓解神经刺激症状。
筋膜理论:颈项部分布的肌肉、筋膜、韧带之间有规律地按层次形成具有神经传导特性和力学特性的肌肉筋膜复合系统,颈部不同肌筋膜链主持不同方向的用力,使颈部能够完成自如的屈伸、旋转、侧屈、环转等活动。足太阳经脉及经筋在头颈部的循行经过头夹肌、头半棘肌、枕后肌、斜方肌等项背部肌肉,与肌筋膜链的后表链相一致,保护身体的后部。筋膜理论认为人体的一条筋膜链上的肌肉出现挛缩,而另一骨骼肌系统是一个张力均衡的结构,由许多肌筋膜链组成,如果同一段或几段肌筋膜上的肌肉就会延长打破平衡状态,疼痛就会产生,患者常呈现圆肩驼背、含胸、挺腹体态,龚仕良认为这与颈后肌群紧张牵拉和颈前肌群如胸大肌胸小肌的挛缩有关,可用针刀松解胸小肌等方法治疗。
小结
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古籍中多与颈痛相类似,本文从现代中医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进行总结,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基础及中医理论提供更多的见解,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通过各类治疗、锻炼、物理等方法使颈项部筋骨平衡、肌筋膜链平衡、经筋条畅,为延缓颈椎退化及治疗颈椎病提供更多的中医诊疗思路。
参考文献
[1]梁龙,周帅琪,于杰,等.“筋”之生理病理及分期论治体系[J].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0,26(10):1427-1429.
[2]黄佩怡,梁靖蓉,曾天笑,等.基于《内经》阳气疏导理论探讨经筋痹治疗[J].北京中医药,2020,39(9):969-971.
[3]朱颖,陈家煜,包烨华,等.基于“通项入脑属目系”探讨枕下肌群与眼的关系[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3(4):77-80.
[4]赵霞云.壮医经筋手法结合改良分段整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疗效及血清PGE2影响的研究[D].广西中医药大学,2020.
[5]吴子棋,范郁山,乔赟,等.经筋疗法治疗颈椎病的应用概述[J].中医研究,2019,32(12):63-65.
[6]张悦,岳群,郭文辉.经筋理论指导小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7,33(11):43-46.
任金丽甘朋朋张仕年
《现代中医研究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理论进展》
- 职称论文刊发主体资格的
- 政法论文浅析工会法主体
- 化学在初中教学中的情感
- 中学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方
- 法治论文投稿法治型市场
- 杂志社论文发表浅析推动
- 新疆教育报投稿浅析学生
- 分男女招生录取的合宪性
最新优质论文
- 云南教育论文征稿都有哪
- 建筑高级职称论文发表期
- 评职称一般要求第几作者
- 一篇论文多少参考文献合
- 职称论文发表有什么要求
- 出版科学投稿要求
- hpv论文可以发表哪些期刊
- 北京泓泽文化发展有限公
论文发表问题热点
- 数学教师论文可投稿哪些
- 当代陕西咨询信箱是什么
- 简述什么是网络营销工程
-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格式准
- 教师评职称认可的专业类
- 大学生转专业需要发表论
- 简述土木工程师参加专业
- 进设计院工作对职称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