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政治法律职称论文》美国之于南海的“灰色地带”战略

美国之于南海的“灰色地带”战略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赵编辑时间:2019-09-02 10:16

  摘要: 美国“灰色地带”战略,希望在大国竞争过程中维护并增进国家利益,降低冲突成本,威慑对手进而维持美国主导下的国际秩序。美国凭借着在南海周边维持的优势,污蔑中国在南海进行所谓的“灰色地带胁迫”,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南海争端,对主权争端“不持立场”的同时反对中国的主张和行为并综合运用美国的能力遏制中国。特朗普政府虽然未出台明确的南海政策,但新政府正在试图改变美国的对华认知,对南海的军事介入程度增加,并已“常态化”等表现预示着美国有可能进一步干预南海事务。

美国之于南海的“灰色地带”战略

  关键词: 美国; “灰色地带”; 南海; 中国; 国际秩序

  “灰色地带”是介于和平( 白色) 与战争( 黑色) 之间的一种特殊状态。即主要是国家间竞争时围绕领土、安全、经济、网络等领域所出现的一种既非和平,亦非战争的一种特殊状态。“灰色地带”的竞争可能发生在不同的领域。在过去几年,“灰色地带”在美国备受关注,而“灰色地带”战略也频繁地被美国政府官员、学者所讨论。美国战略界单方面认为中国、俄罗斯、伊朗等国在“灰色地带”挑起冲突,并指责称这些冲突会危害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增加冲突的风险,从而破坏地区稳定。[1]一些学者认为,对手们的“灰色地带战略”会对美国构成巨大的战略风险,威胁美国的重大利益,甚至于关键地区的不稳定可能会颠覆国际政治或经济秩序; [2]这显然是将美国的角色粉饰为一个“被动的应对者”,甚至是世界和平的“维护者”。然而,这些言论也从凸显出美国对“灰色地带”的重视程度。从现实情况来看,美国在这些“灰色地带”从未缺席,美国的存在及其政策实施也常常对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产生负面影响。可以说,美国自身也一直在通过“灰色地带”战略维护并增进其国家利益。

  一、美国的“灰色地带”战略

  ( 一) 何谓“灰色地带”战略

  兰德公司阿罗约中心学者马扎尔( Mazarr) 认为,虽然关于“灰色地带”竞争的讨论常常与多种类型的冲突混为一谈———灰色、混合、不对称、非常规等冲突。但当我们把它看作是介于传统外交和公然军事侵略之间进行的、精心策划的行动时,这个概念就变得清晰了。[3]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学者巴诺( Barno) 和本萨尔( Bensahel) 认为“灰色地带”冲突不是正式的战争。如果把冲突设想成一条线,范围是从最左边的和平竞争到最右边的核世界末日,那么“灰色地带”冲突就处于这条线中心的左侧。然而两位学者也承认,这样的定义是比较模糊的。[2]

  美国官方也格外关注“灰色地带”。在 2015 年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发布的一份白皮书中,“灰色地带”挑战被定义为处于传统战争与和平二元之间的国家间以及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的竞争性互动。总体而言,“灰色地带”的挑战超出了正常的和平时期地缘政治竞争。[4]这一定义被美国学者及政府官员广泛引用,但国务院在其发布的报告中认为这种说法仍旧过于宽泛,几乎囊括了所有国际互动。同时,这份报告认为即使不寻求一个普遍而精确的定义也能描述这个问题。进而,“灰色地带”可以被描述为使用技术手段实现国家的目标,并通过使用权力工具挫败对手———通常是不对称和模糊的,这些手段不会直接使用公认的常规军事力量。[5]此外,美国美军战争学院在一份研究中称“灰色地带”是传统的战争与和平概念之间棘手的并令人不安的空间。[6]

  近年来,日本政府也对“灰色地带”展现出浓厚兴趣。2013 年,日本政府出台其战后首份《国家安全保障战略》文件,并将“灰色地带”战略称之为“灰色区域事态”,即对既非完全和平又非战争冲突的处于这两者中间的范围状况的描述。[7]从当时的亚太海上安全形势看,日本所谓的“灰色区域事态”显然指的是中日间的钓鱼岛争端。

  应当承认的是,当前国内外关于“灰色地带”的理论性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判断某个具体的对外战略是否属于“灰色地带”战略也没有现成标准。[8]不过,国外学术界,特别是美国对“灰色地带”已经做了较为丰富的研究。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 CSIS) 长期关注并研究“灰色地带”,并为美国政府建言献策,帮助美国政府应对“灰色地带”挑战。2017 年 5 月,CSIS 发布了一份长达 298 页的研究报告,这是一份较为详备的关于“灰色地带”威慑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本文沿用 CSIS 的定义,即“‘灰色地带’战略是一种或一系列超出稳定状态的威慑或保证的尝试,试图通过不使用直接、可观的武力以实现安全目标。在从事‘灰色地带’战略时,行为体寻求避免越过战争门槛”[1]。

  总之,国外学者关于“灰色地带”战略的理论性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虽然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即使从定义来看,符合这一战略的政策实践却古已有之。因此有人指出,近年来美国理论界重提“灰色地带”战略,其实是“对于已经存在于国际关系中几十年的观念进行重新概念化”[9]。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现有的理论成果,试图以美国为行为主体,褪去其“被动的应对者”外衣,进而分析美国在南海的“灰色地带”战略。

  ( 二) “灰色地带”战略的特征与手段

  就像美国国务院的报告中认为关于“灰色地带”战略的定义过于宽泛一样,“灰色地带”战略似乎如罗莎布鲁克斯( Rosa Brooks) 所称“一切都变成了战争”[10]。内森弗雷尔( Nathan Freier) 因此选择描述“灰色地带”战略,而不是去定义它。[11]虽然各国所采取的行动不尽相同,但几乎所有的“灰色地带”战略都符合以下特征。

  1.“灰色地带”战略的特征

  ( 1) 低于战争门槛

  低于战争门槛,即保持冲突的程度不至于引发战争,是“灰色地带”战略最重要的特征和原则。而不引发战争至少需要某种程度的威慑。虽然无论如何,如果不表现出愿意承受高昂的代价以接受风险,威慑就不太可能成功。[1]而且贝茨( RK Betts) 也认为,无风险的威慑是一种“矛盾的威慑”,这是一种危险的做法———同时传递出挑衅和软弱。[12]但是,成功的强制外交不仅需要一把利剑,还要有将剑插回鞘的能力。[13]简言之,接受风险是在“灰色地带”进行有效威慑的先决条件,然而政策制定者必须谨慎选择环境,需要考虑到不同对手有差别的风险接受程度,这也是“灰色地带”威慑的非常困难之处。因为一旦误判局势,造成冲突升级,将会承受高昂代价。

  ( 2) 模糊性

  在实施“灰色地带”战略时,一个国家的政策和目标在解读上会显得模棱两可。模糊性有许多明显的好处。首先,可以让对手无法探清自己的真实意图,从而不轻易冒险; 其次,当需要与对手进行和解时,模糊性战略能够留有余地。[14]此外,政策的模糊性也可以回避对盟友过多的承诺,免于不必要的责任。而一旦明确承诺,不仅对手可能囿于国内舆论压力难以让步,而且可能助长盟友气焰; 最后,如果国内群众的偏好与领导者不同,那么明确的承诺还可能产生额外的国内成本。[15]

  ( 3) 非对称性

  通常情况下,实力对比的非对称性优势的存在可以将局势维持在战争水平之下。对手则会因为实力较弱而判断冲突升级后的成本大于收益,因此可能会主动退缩。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能力越强就一定会取得胜利。利益和能力的不对称也会改变冲突的概率与过程。[16]所以尽管美国实力强大有可能在进一步的冲突中获胜,但是由于双方对利益的重视程度不同,相对较弱的一方如果愿意接受更大的风险,那么较弱的一方也有可能获胜。利益的不对称解释了为什么强国会在地区冲突中输给弱小的一方。[17]

  ( 4) 混合性

  “灰色地带”战略通常会被概括为混合战争。北约最高军事长官认为,“灰色地带”战略以出人意料的方式整合非常规且非公认的“武力”,以削弱对手的常规部队。[18]混合性战术包含多种战术组合,在工具选择上,可以挑选经济、军事、外交及法律等手段。在对抗领域上,也可能选在天空、陆地、海洋、空间以及网络等空间。[11]混合性意味着政策制定者会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付敌人,从而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2.“灰色地带”战略的手段选择

  在符合“灰色地带”战略的特征或原则的情况下,为了实现国家目标,政策制定者可以在“灰色地带” 运用一系列的战略工具,包括军事、准军事、外交、经济、法律等———只要符合低于战争门槛的原则。显然,对于一个超级大国来说,军事能力并非唯一明显的优势。除此之外,还有更多行之有效的手段可供选择,例如美国常常指责俄罗斯等国在灰色区域使用法律战争、基于计算机的网络攻击和间谍活动、通过社交媒体、民兵组织、犯罪组织、军事化的海岸警卫队和捕鱼船队以及散布虚假信息等手段。[19]事实上,这些反而是美国的惯用手段。除此之外,美国还常常选择各种渗透和破坏活动,代理人战争,特种部队行动,包括提供顾问、训练,甚至直接从事低烈度战事等。[8]这些手段的选择和运用只要不至于引发战争,都可以运用到 “灰色地带”战略中去。

  ( 三) 美国选择“灰色地带”战略的缘由

  值得注意的是,“灰色地带”战略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它至少已经存在上千年了。孙子兵法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可以被认为是早期的“灰色地带”战略。甚至整个冷战也被视为一场长达 45 年的“灰色地带”斗争。[20]正如肯尼迪 1962 年在西点军校演讲时所强调的,“这是另一种类型的战争,强度新颖,起源古老”[21]。

  一方面,美国很早就有施行“灰色地带”战略的历史传统。美国海军分析中心的分析家斯蒂芬·威尔斯( Steven Wills) 甚至称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为“灰色地带的战士”,以此描述在日本对珍珠港发动进攻之前,罗斯福让美国尚未正式成为交战国的时候,积极而热情地践行“灰色地带”斗争的艺术。[22]在美国正式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罗斯福综合利用海军、海军陆战队和海岸警卫队将德国海军从西大西洋驱逐出去,并保护被纳粹政权征服或威胁的盟国的海外领土,同时为盟国提供物质援助。所有这些目标都是在没有实际参战的情况下实现的。罗斯福在战前的努力是一个国家积极地利用常规海上力量来达到其战略目标的一个典型例子,并成为美国“灰色地带”战略的历史经验。

  另一方面,基于对全面战争甚至核战争的认知,美国不能接受冲突升级造成的破坏。特别是当对手是核大国时,美国战略学界认为,这种情况下的国际关系会存在明显的“稳定 - 不稳定悖论”。即战略层面的稳定可能带来常规层面的不稳定。[23]具体来说,稳定—不稳定悖论这一国际关系理论源于对核武器及其使用后果的考量。当两个国家各自拥有核武器时,它们之间直接战争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但它们之间发生轻微或间接冲突的可能性会增加。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理性行动者希望避免核战争,因此他们既不会主动挑起重大冲突,也不会让轻微冲突升级为重大冲突,从这个角度来看小规模冲突变得“相对安全”。

  现代大规模冲突甚至核战争的破坏性是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承受的。这种战争很可能会造成重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而且还可能导致国际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崩溃。二战后,美国在很大程度上设计了这个体系的规则和制度,它是美国获取力量和影响力并捍卫其生活方式的源泉。[19]因此,对美国来说,诸如极端恐怖主义之类的其他威胁与大国冲突造成的危害相比显得微不足道。在这样的认知基础上,美国在与大国竞争时也不得不选择在“灰色地带”作战。

  ( 四) 美国寻求“灰色地带”战略的目标

  1. 维护和增进国家利益。

  虽然一直以来美国都在指责其他国家实施“灰色地带”胁迫战略,而美国只是被迫回应。然而美国最为关注的“灰色地带”冲突中,例如俄罗斯在克里米亚的行动、中国在南海的维权活动,甚至于伊斯兰国在中东的野蛮扩张等,美国向来参与其中。以南海为例,美国长期声称在南海拥有所谓的国家利益,而且“亚太地区发生的事情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利益”[24]。正是由于这些所谓的利益存在,美国绝不会轻易放弃: “灰色地带”的斗争。

  2. 降低冲突成本。

  实施“灰色地带”战略至少代表了美国对遏制大国冲突的必要性的一种默认,即发生大规模冲突的代价将是巨大的。而即使是同伊拉克、阿富汗这样的小国进行战争,消耗也难以估量。同时,由于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众多盟友和合作伙伴,在“灰色地带”的冲突中不得不考虑盟友的利益。每个盟国都希望获得美国的承诺,而“灰色地带”战略的模糊性可以为美国的政策留有余地。这样一来,“灰色地带”战略可以使美国“来自联盟的安全保障最大化,同时使自己的义务最小化”[25]。

  《美国之于南海的“灰色地带”战略》来源:《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2018年12期,作者:刘金波。


《美国之于南海的“灰色地带”战略》
上一篇:科研资源分配与功利主义
下一篇:试论企业如何加强党建标准化建设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