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政治法律职称论文》基于哲学视角谈国家审计和国家治理的关系

基于哲学视角谈国家审计和国家治理的关系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0-12-17 08:54
扫码咨询

  【摘要】要想深入了解国家审计以及国家治理工作,需要具有良好的哲学思维能力​‍‌‍​‍‌‍‌‍​‍​‍‌‍​‍‌‍​‍​‍‌‍​‍‌​‍​‍​‍‌‍​‍​‍​‍‌‍‌‍‌‍‌‍​‍‌‍​‍​​‍​‍​‍​‍​‍​‍​‍‌‍​‍‌‍​‍‌‍‌‍‌‍​。以“事物发展的对立与统一”作为切入点深刻剖析国家审计工作环境以及审计工作与国家治理之间的辩证关系​‍‌‍​‍‌‍‌‍​‍​‍‌‍​‍‌‍​‍​‍‌‍​‍‌​‍​‍​‍‌‍​‍​‍​‍‌‍‌‍‌‍‌‍​‍‌‍​‍​​‍​‍​‍​‍​‍​‍​‍‌‍​‍‌‍​‍‌‍‌‍‌‍​。本文分析了如何在哲学框架中解读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哲学视角;国家审计;国家治理

基于哲学视角谈国家审计和国家治理的关系

  一、国家治理整体目标

  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对于“治理”概念进行过明确界定。在该概念中,将“治理”看作是各种公共或私人管理共同事务方式总和,通过治理达到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和谐共处。从职能方面来看,国家治理工作具有四种具体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政治职能以及社会职能,当某一个国家处于一定发展阶段当中,会以国家发展核心任务为基础,灵活使用这四种职能。现代化国家在运用这四种治理职能的时候,以安全稳定为基础,将治理目标设定为民主、法治、透明、公平、高效以及和谐,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公共权力配置方式以及工作方法发生了变化。而审计工作的内核是在治理过程中一种内部派生的具有预防以及抵御功能的国家治理免疫体系。审计是国家治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治理需求推动了审计的出现与发展,而治理目标则决定审计工作的道路。

  二、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含义

  所谓国家审计,一般是指审计机关遵照相关宪法以及法律,以特定的程序来核实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情况以及收支情况,若在审计中发现该单位的财务状况出现问题,审计机关要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相关规定,审计机关由国务院设立,其主要审计对象为各地方政府以及国务院所属各个部门,主要工作内容是对企事业单位以及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检查及监督,通过这种方式来保证国家经济秩序的稳定,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并推进廉政工作的开展。

  而国家治理的含义是在对社会活动以及国家活动进行管控的过程中,一套对控制权力进行优化的体系,借助这套体系对执政模式进行优化,提高统治阶级的执政能力,让权力的使用变得更加高效廉洁,最终达到保卫国家安全、维持社会和谐的目的。随着改革的持续深入,国家治理概念被反复提及,经过不断的研究与优化,将国家治理未来发展方向确定为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许耀桐教授曾经对国家治理现代化有过专业论述:借助多元化力量,即市场力量、法律力量、社会力量以及群众力量,全面推进德治、法治、以及自治工作的开展,通过这样的变化,让统治阶级针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手段变得更加民主化、程序化、制度化。从宏观层面来看,所谓的国家治理是利用完善的公共事务管理机制以及统治阶级执政机制对领导模式进行优化,提高处理公共事务的效率。这对于保障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从唯物辩证角度看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关系

  (一)审计目标由治理目标而定

  当一个社会处于不同的发展时期,治理目标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国家审计工作目标也会在不同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内容特点。在社会主义阶段,统治阶级的社会职能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变化集中体现在政府职能部门的角色定位上。在社会主义阶段,政府不再是对公共事务进行直接管理的部门,逐渐演化成为社会提供服务的部门。在这种背景下,国家治理的总目标也发生了变化,由维护统治地位转变为扩大民主范围,保障群众权利,促进社会发展。因此该时期的审计目标变为:帮助行政部门履行职责,承担责任,保证社会的安全稳定。

  (二)因治理需求产生审计

  国家审计机制的出现,是统治阶级在进行国家治理过程中,对于监督职能的一种迫切需要。审计长刘家义认为:国家政治制度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为了满足对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需求,而在原本的制度内派生出国家审计机制,可以将该机制看作是国家政治制度框架的免疫系统,它随着国家的进步而出现,并与国家的发展同步成长。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就出现了审计部门。早在奴隶社会阶段,为了确保财政收入能够投入到国防事业当中,负责监察的工作人员就要对各个部门官员的财政情况进行审计,避免出现侵占资源的问题。而封建社会的各个朝代也十分注重审计工作,通过高效的审计确保中央财政收入的稳定性。例如在西周时期设置的宰夫,隋朝设置的比部以及清朝设置的会考府。这些部门的核心工作就是对官员的财产进行核查,并且对各个部门的资金流向进行监控,确保财政资金用到需要的地方。从这一发展脉络中可以看出,在国家治理活动中,想要对官员的权力进行监督,必须采用高效的审计手段,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性。

  四、审计工作在国家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一)预防风险

  想要做好国家治理工作,就要兼顾社会发展的效率以及公平问题,而审计工作在这一工作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防范风险作用。在日常审计活动中,如果发现某个部门的资金使用情况出现异常,审计部门就会对该风险进行预警,并对其下一步工作进行针对性调整。在实际工作中,审计部门与被审计部门对于审计工作的作用都有清晰的认知,一方面,审计部门经过详细的调查,会了解到被审计部门在社会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被审计部门在开展日常工作时,也会清晰地意识到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风险,及时对工作方式方法做出调整,避免在被审计过程中暴露问题。审计部门为了预防可能发生的风险,会根据被审计部门所出具的财务报告判断出可能出现风险的工作环节并做出预警,从而降低该部门的损失。而被审计机关为了顺利通过审计,就会对可能存在风险的环节给予重点关注,在风险处于萌芽阶段及时处理,通过这种良性的互动来保证该部门财务状况的稳定。

  (二)限制公权

  对权力进行优化分配是国家治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想要完成这一任务就要构建一套高效的权力监督机制,而审计就是避免公共权力过于集中的一个有效方式,在开展各种公共事务管理工作时,各个部门要以相关的法律作为依据来行使自己手中的权力,同时要不断强化对于行政权力的监督与管理。审计部门通过对财政收入的监管,实现了对公共管理政策落实情况的高效跟踪,一方面审计工作属于一种数据认定,通过该方法可以客观地反映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揭露社会运行中所出现的违法违纪现象,另一方面,借助数据收集、数据认定以及既定标准对比等方法,对各职能部门的运行情况出具客观性评价与结论,并将该数据反馈给利害关系人,起到警醒作用。

  五、结语

  在国家治理工作中,国家审计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从唯物辩证法角度来看,审计工作因国家治理需求而生,并根据国家治理的目标改变而改变审计目标,借助高效的审计工作,实现对公共权力的有效制约,同时也能很好地预防政府部门工作中所出现的风险,为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唐娟.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关系思辨[J].前沿,2017(09):28-31.

  [2]肖遥.基于国家治理视角的国家审计实现路径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17).

  [3]戚振东,曹小春.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体系: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20(004):25-32.

  作者文/郭全芝


《基于哲学视角谈国家审计和国家治理的关系》
上一篇:浅析“胡杨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发展路径
下一篇:企业党建有效融入中心工作探究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