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人的信息身体”的维度探析
摘要: 信息身体的提出,是“从人的身体角度去关注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转向人的身体”的双向合力。信息身体的理论发展是从技术身体到信息身体再到数据身体的逻辑演进; 人的信息身体理论来源是哲学对世界本原本质和人的存在状况的终极探索; 人的信息身体的价值归属是从自然人向社会人再向信息人的升级和融合。现时代理解 “人的信息身体”,要从信息身体的大数据时代维度、信息身体的哲学维度和信息身体的信息人维度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大数据; 信息身体; 信息人; 哲学
生命体皆有身体,人也无例外,将人的身体作为直接存在纳入到哲学范畴来探究,也代表着古而有之的一种态势。自身体哲学出现以来,经历了玛丽·道格拉斯( Mary Douglas) “两个身体”的“身体观”,即“自然的身体”和“社会的身体”,又经历了唐·伊德( Don Ihde) 的“三个身体”的“身体观”,即物质身体、文化身体和技术身体,后来法国人类学家马赛尔·莫斯( Marcel Mauss) 又将技术身体进一步分为生产技术身体和信息技术身体,在莫斯看来,生产技术身体是从事“造物”的生产性身体,信息技术身体创造从事“造人”的具有交流性的身体,它们是有机统一的。
随着大数据、泛互联、新一代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的迅猛发展,信息身体又从基于小数据的信息身体演化为基于大数据的信息身体。可以说,“人的信息身体”的理论逻辑就是人对人及其身体的深化认识过程,“信息身体”的发展趋势是基于大数据的 “信息身体”的数字化。由此看来,信息身体具有三个方面的理论意义,即信息身体的大数据意义、信息身体的哲学意义和信息身体的信息人意义。
一、信息身体的大数据意义
人的信息身体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人的身体的信息技术化,主要是克服人的生理、身体的有限性,强调人身体的功能增强化、去不适化。即便是不好理解的身体现象,也可将其归为一种“基因”、“待发现的神秘力量”等信息,人类正是通过对身体需要的发展,满足人的身体需要,解决人的身体困惑。
现阶段,人身体的信息技术化主要是基于大数据的信息身体数字化。这具体可展开为人身体劳动能力、人身体需要、人身体社会关系、人身体自由的信息数字化技术增强、去不适。在这里,人的身体是核心,信息技术始终围绕着人的身体去拓展。
1. 人身体劳动能力的信息数字化
恩格斯曾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1〕374,信息身体形成于信息劳动。生理身体的劳动在于器官之间的相互作用,精神身体的劳动在于思想之间的磨合,信息身体的劳动在于内在要素与在外要素之间的沟通。在大数据时代,内在要素与外在要素之间的沟通形式发生了变化。基于“云计算”的问题在现时代突显出来。作为主体内在要素对客观外在要素的把握是以“云计算”和“云空间”为基础, “云计算”是即时快捷的大数据挖掘,“云空间”是海量的大数据仓库。
大数据挖掘的工具有文本挖掘、关联模式、回归分析、统计分析、聚类分析等工具。因大数据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一种方法是无法完成任务的。因此,一般系统采取的是聚类分析、关联模式等综合挖掘方法。显然,大数据“一切皆有可能”的价值功能拓展 了 人 的 信 息 身 体,提高了人身体的劳动能力。
2. 人身体需要的信息数字化
马克思指出,“需要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充实”〔2〕132,信息需要不断实现人的新证明。信息劳动、信息技术劳动、共享、虚拟等视角促生着信息身体信息需要,开始重新构建人的基本需要组成。在大数据时代,人的基本需要被 “量化”。这种“量化”以“数字人类学”为基础,是托马斯·克伦普( Thomas Crump) 在《数字人类学》中首次提出的。他指出: “数字的本质是人,数据挖掘就是在分析人类族群自身。”〔3〕28 众所周知,人和人的需要难以量化,因为人及人身体需要的独特性大都是杂乱无章的非结构性数据,而小数据时代传统的数据库不能处理海量的非逻辑的非结构性数据。这些非结构性数据大都被当作“数据废气”和 “数据垃圾”被舍弃,因此,小数据条件下的人文社会科学被很多人称为“准科学”。但在大数据时代,大数据赋予“定量人性”和人的身体需要以现实可行性,“量身定制”和“私人定制”将人的身体需要信息“量化”和“精准化”。精准化的定制甚至能记忆需求者的不同口味。在《大数据主义》一书中,史蒂夫·洛尔( Steve Lohr) 介绍了 IBM 阿尔马登研究中心开发的 KnowMe 软件系统,其“性格地图”工具能判断购买行为在哪些内在个性特点与需求的作用下发生的。〔4〕284
3. 人身体社会关系的信息数字化
马克思曾经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56信息关系形成了人的新的社会现实,信息关系不同于传统的血缘社会与人情社会,它更加灵活,更具弹性。在大数据时代,人身体社会关系的变 化,不 仅 具 有“云”形 态,还 有“微”形 态。 “微”形态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微群”,微群作为基于信息关系的社会关系存在,蕴含着信息资讯社会的动态张力理念,即每个群都通过意识中的影响力杠杆与另一个群发生关系。雷金纳德·范李( Reginald Van Lee) 等人认为,“群的建立旨在从它们之间自然存在的‘动态能力’中汲取能量和刺激,避免衰落和枯竭。”〔6〕37基于社交网络的“微群” 主要是在线存在的,这种在线存在大大拓展了人身体社会“关系网”,使人获得越来越多的“朋友圈”。 “朋友圈”中的连接关系一般有两类: 强联系和弱联系。大卫·伊斯利( David Esley) 等人认为,“在‘谁和谁讲话’的网络数据中显示出两个要素: 两两通信的人们之间形成的网络结构,以及通过两人谈话的一些情况看出他们的关系强度的指标,例如在所观察期间谈得越久,表明关系强度越高。”〔7〕37 - 38二是碎片化存在。碎片化是网络信息爆发式增长和传播速度火箭式推进的产物,也是人的社会交往关系网络化、群智化的产物。传统的人工智能试图通过知识工程建立专家系统来实现机器智能化的努力,在碎片化时代已经无能为力。“因此,如何对这些巨量的碎片化知识进行归纳重视与新知识的再发现,是当前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研究领域面临的重要科学问题。”〔8〕171
4. 人身体自由的信息数字化
马克思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9〕294。信息自由促使着人的身体发展并将人的本质纳入到一个新层面。大数据时代,信息自由是基于大数据的“超文本”。“超文本” 一词最早来源于范尼瓦·布什( Vannevar Bush) 提出的 Memex( 存储扩展器) 设想,Memex 是文本的一种非线性结构,1965 年美国学者德特·纳入逊( Ted Nelson) 第一次使用“超文本”一词。“超文本”是一种能将不同空间和不同格式的数据信息联结起来的网状文本,是线性和非线性以及逻辑与非逻辑的多界面信息呈现。随着大数据资源的广泛应用,以视频、音频、图片、聊天记录、浏览记录、表格等数字化格式呈现的“超文本”,不仅体量大而且还以数字符号和数字媒介表达文本。与此同时,数字语言成了补充文字语言的重要语义表达方式,正如 P·J· 戴维斯( P. J. Davis) 等人所说: “数学与其说是一门科学,还不如说是一种‘其他科学的语言’。”〔10〕343 超文本大大提高了数据资源、数据价值、数据体量的扩展性。这种信息数据质和量、结构和价值的全方位扩展,大大增强了人信息身体的信息自由度,伴随着网络和大数据,人的信息身体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信息和数据呈现出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泛在状态。
二、信息身体的哲学意义
站在哲学角度去思考,信息身体有没有解决人的具体需要问题? 解决了人的哪些具体需要? 信息身体有没有创造出新的人体需要? 诸如此类的信息身体之于人身体需要的具体问题叠加,促使着物理技术专业层面的信息身体正逐步走向哲学专业层面的信息身体。我们可将这种趋势理解为: “信息身体进入哲学视界”,也可理解为“信息身体哲学化”或者“哲学信息身体化”,在信息身体与哲学视界相互渗透、深度融合、交叉影响中,就会促生出一种信息身体哲学,这既是对信息身体的哲学反思,也是哲学在信息身体时代的新机遇、新形态。
1. 哲学关注信息身体
从哲学角度去关注信息身体,是因为哲学必须面向具体的人,尤其是时代最前沿的人———在当今时代来看,这是一个在“最有决定意义层面上”〔11〕4 ,信息技术重塑社会物质基础,进而建构出崭新社会结构、社会性质甚至人性观、宇宙观〔12〕1 、思维与人的潜能〔13〕420等诸多领域的集合体。“信息技术改变人生理”的同时,也是“信息技术改变思维、认知”的具体时代。从哲学角度去关注信息身体,就是对信息身体意义的再加工过程。
2. 信息身体转向哲学
信息身体转向哲学,原因在于信息技术在解决一些问题的同时,也促生出新的复杂问题。这些问题在传统视域内无法找到比较合理的解释,就必然促使信息身体转向哲学寻求答案。传统社会,人们主要关心的是人与现实世界的接触,强调主体人的经验感知诠释,强调现实世界的前所未有的变化。而在信息技术时代出现了一个“中间新实在”,那就是不得不引起人们关注的信息身体。自此,人们不得不改变先前的一切思考节奏,逐步在认识领域抬升了“介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中间地带”的地位。 “信息技术”这一存在,在特点上更为宽广、更为独特,正是在这种新的“解释学装置”〔14〕13 下,一些关于人和世界的问题才得以有更恰当的诠释,于是有人大声疾呼: “人就是一台电脑。”〔15〕1
三、信息身体的信息人意义
1. 信息技术之信息人
当前,思考一些最前沿的信息身体话题,将有助于深层次把握信息身体的核心内涵、现代特征以及未来趋势。“信息人”是信息身体的一种升级版。
( 1) 物联网技术的信息身体前沿探究。信息技术其中涉及纯粹的信息关联只是信息技术发展的 “初级阶段”,物物互联,这才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一种新境界。物联网,概念上主要强调借助于信息技术,逐步将各种物品在任何时间地点实现网络互联,进而满足人们的物品需求。简而言之,就是实物互联。物联网所带来的哲学思考主要集中在人的新生产方式、物的新存在方式、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融合的语境下,人究竟是一种解放? 还是一种新的异化?
( 2) 心联网技术的信息身体前沿研究。当前心联网以读心术等方式存在于网络空间。读心术实际上就是一种人与人理解的方式,很多人专注于人文读心术,在信息时代,还有一种读心术,即技术读心术,通过大数据了解人的认知世界,这可理解为心联网的准备阶段。通过脑影像、思维识别等技术,逐步实现对人的思维的精准认知、语义表达并最终呈现在计算机屏幕上。哲学上对于这种意识的采集与意识的加工会有什么样的回应呢?
四、结 语
不可否认的是,信息身体是个富矿,有着源源不断的新物质。辩证地分析,我们需要对信息身体进行“否定性分析”,也就是信息身体出现了哪些异化人的现象,这些信息身体对于人的束缚如何破解? 在大数据时代,人的信息技术或身体信息技术能力成为人类最重要的能力资本,这也是凝聚在人身上的“信息资本”。数据代表力量,大数据的内涵涉及数据的组合与分解,将人类身体信息的海量数据链接,从而发现人类的身体秘密,这正是解析大数据对于人的信息身体产生的哲学变革的关键所在。当集权化和全面信息化成为趋势时,一旦拥有全部身体信息,人类自身被控制就会易如反掌。推荐阅读:智能网络信息技术改革策略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4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42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9.
〔3〕克伦普. 数字人类学[M]. 郑元荐,译.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7: 28.
〔4〕史蒂夫·洛尔. 大数据主义[M]. 胡小锐,朱胜超,译. 北京: 中信出版社,2015: 284.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1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6〕雷 金 纳 德 · 范 李,等. 群[M]. 时 娜,译. 海 口: 南 海 出 版 社, 2010: 37.
〔7〕大卫·伊斯利,等. 网络、群体与市场[M]. 李晓明,等译.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37 - 38.
〔8〕汪建基,马永强,等. 碎片化知识处理与网络化人工智能[J]. 中国科学: 信息科学,2017,47( 2) : 171.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1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10〕戴维斯,赫什,等. 数学经验[M]. 王前,译.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343.
〔11〕肖峰. 哲学视域中的信息技术[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7: 4.
〔12〕卡斯特. 网络社会的崛起[M]. 夏铸九,等译.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
〔13〕Bynum T W. Philosophy in the information age[J]. Metaphilosophy,2010,41( 3) : 420.
〔14〕文森特·莫斯可. 数字化崇拜[M],黄典林,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3.
〔15〕BynumTW,Moor. J. The Digital Phoenix: How Computers Are Changing Philosophy[M].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1998: 1 .
〔16〕马歇尔·麦克卢汉. 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0: 46.
《大数据时代“人的信息身体”的维度探析》
- 职称论文刊发主体资格的
- 政法论文浅析工会法主体
- 化学在初中教学中的情感
- 中学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方
- 法治论文投稿法治型市场
- 杂志社论文发表浅析推动
- 新疆教育报投稿浅析学生
- 分男女招生录取的合宪性
最新优质论文
- 教师类职称论文一般多少
- 新闻专业有哪些职称
- 医学领域cscd期刊怎么查找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 职称评定需要发表什么样
- 职称晋级论文检索才认可
- 如何提供职称论文的知网
- 论文发表三步曲
论文发表问题热点
- 工程管理专业论文摘要准
- 简述机械工程师基础考试
- 硕士从助工晋升中级职称
- 《教育探索》核心级教育
- 博士生毕业论文答辩技巧
- 电力系统职称核心期刊怎
- 毕业及职称论文发表需要
- 发表职称论文如何鉴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