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电子信息职称》创新生态系统演进范式与构成运作研究 ———以西安软件园为例

创新生态系统演进范式与构成运作研究 ———以西安软件园为例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赵编辑时间:2019-10-10 09:33

  摘要: 通过对西安软件园的扎根理论分析对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范式、构成运作机制进行探索性研究,阐述西安软件园创新生态系统经过了孵化器集群向产业集群跃进、产业集群向联盟化平台跃进、联盟化平台共生关系进化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得到创新生态系统初步架构,以及物种内部创新惯例、物种外部传递惯例、网络惯例三个维度的运作机制,分析指出创新生态系统技术创新的开放性和无边界性,提出 “无围墙”创新概念,说明企业应进一步强化用户创新的作用,政府应强化 “守夜人”职能。

创新生态系统演进范式与构成运作研究 ———以西安软件园为例

  关键词: 创新生态系统; 演进范式; 构成运作; 西安软件园

  在创新被反复强调的今天,生态体系思想为创新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独特而有效的研究视角。创新生态如同商业生态一样是客观存在的,并且随着互联网革命的不断深入,创新生态又体现出不同于以往的发展态势。创新生态从被感知到理论研究,再到指导实践,关注重点也从企业层面、区域层面再到产业层面不断拓展。由于创新生态中包含的因素和联结关系众多,学者大多以系统方法进行研究,即以创新生态系统/体系作为研究主题。创新生态系统充分考虑了创新进程和环境嵌入性,把创新主体间的动态、交互的复杂关系组合看作一个生命体[1]。所有参与创新的主体和主体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主体与关系在创新过程的各个环节的交互行为,都暴露在复杂的动态的开放的环境中自组织、自平衡、自生长。一切因素和谐并存、相互适应、共同发展,不断创造创繁荣的新经济。

  创新生态系统有其独特性,是现实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配置创新资源的有效模式。由于理论基础过于庞杂,研究结论缺乏系统性。本文以演化经济学理论为基础,总结创新生态系统研究脉络。以理论知识为指导,运用西安软件园的案例进行扎根分析,对创新生态系统的演进范式和构成运作进行初步探索。研究目的在于能够为整合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创新生态系统培育等方面提供理论指导。

  1 文献回顾

  在 “创新生态系统”概念被提出之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对创新生态系统概念的解构,大多引入生物学理论。由于理论基础过于庞杂,学者们对创新生态的研究视角众多。本文对创新生态系统的源起、历史沿革进行简要的梳理。

  创新生态的概念源起于演化经济学的发展。演化思想最初存在于哲学领域,后来被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用来解释各种社会经济现象。后期在达尔文进化理论的支持下,演化经济学诞生了一批重要的思想家。其中,Schumpeter 被认为是创新研究的奠基人。其创新理论阐述中 “企业拟生物特性”的说法为技术创新与产业突变提供了理论解答。尽管古典经济学派的 Romer 等用内生增长模型来解释技术创新,但是只聚焦于经济增长而忽视了知识增长的问题。演化经济学中对于技术创新的讨论,克服了这个问题。Nelson 等将这种思想应用在企业演化研究,提出了组织中存在 “惯例”,其作用类似于生物界中的 “基因”,解释了知识增长问题。进一步,将视角扩展出组织外,提出了由微观至宏观的 “惯例 - 搜寻 - 环境选择”创新范式。从此,创新研究着眼于组织与环境的互动上。开放式创新理论[2]成为创新研究的主流理论。开放式创新理论不再局限于组织边界,而是聚焦于研发,注重组织内部研发过程中对于创意与知识的联系与运用[3]。同一时期的生物学家发现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是 “共生演化”而非传统观念的 “生存竞争”。生物学家的研究发现对演化经济学家给予一定的启示,相关研究也发现企业的发展非常类似于一种共生演化的生态系统。另一方面,关心组织的竞争优势问题的战略管理学派开始关注组织的竞争优势与所处的产业生态体系的关系。例如,Moore [4 - 5]认为商业生态系统内企业间形成的是一种 “竞合共生”关系,而不仅仅是竞争或合作。Iansiti 等[6]进一步佐证了生态体系对企业战略及创新的影响。创新生态系统作为企业资源的一种,被支持资源基础观的学者引入资源异质性对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中,得出结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反映在资源的属性以及与生态系统的共生关系上。

  另一方面,传统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7]是开放式创新理论的主要研究基础,同时也延伸出相关外部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创新理论,如 Etzkowita [8]提出的政府、企业和大学的 “三螺旋”概念等。随着互联网革命进程不断深入,学者们逐渐认识到用户的力量。Hippel [9]提出的用户导向创新理论逐渐引起重视,被纳入到创新范式研究中。对新的创新范式的深入研究中,原有的机械论方法无法有效解释创新主体间即时反馈与多边交互的复杂性,因此,生态位研究思想在技术能力与技术创新研究中逐渐扩散。如 Adner [10]以生物学隐喻来揭示创新的系统范式,强调市场需求的导向作用,认为多主体参与协同创新,形成了具有共生特征的生态系统。黄鲁成[11]利用生态学视角对区域技术创新系统进行了深入分析。

  创新生态系统的具体构成是其演化及发展的基础。关于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大部分学者根据自己的理论基础对其作出了阐释。Bloom 等[12] 认为,创新生态系统主要包括: 参与者和环境条件两方面。其中,参与者包括个体和组织等两个要素,而环境条件包括规范、法规和市场等三个要素。沙德春等[13]支持企业不再是封闭的,而是与外部组织组成一个共生共存的整体。此外,也有一些学者额外强调了联通的重要性。如 Ghemawat [14]认为,创新生态系统是由资源、能力和连通性 ( Connectivity) 组成的。因此,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可以抽象为两个维度: 创新主体、主体间的关联。创新主体包括参与者和环境两个方面。企业、消费者、供应商、分销商、外包企业、产品与服务制造商、技术提供者,环境包括市场及所处自然、社会和经济环境。创新主体是创新生态系统构成的基本要素,承担具体的技术创新活动和商业经济行为。创新主体之间充满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关联。正是关联中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创生并维持了创新生态系统的自适应、自调节和自组织功能。

  部分学者在对创新生态系统构成研究梳理总结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生态系统的特性。 Moore [5]强调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为 “共生进化”。 Adner [10]也强调了 “共生”的特征,此外还阐述了创新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和自我演化。李万等[15]将创新生态系统的特点总结为 “多样性共生” “自组织演化”“开放式协同”。杨荣[16]对创新生态系统进行了内涵结构,详细分析了创新生态系统的具体特性,包含复杂性、开放性、整体性、交互性、动态性、稳定性、层次性。

  由于对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讨论既立足于企业,又扩展至产业或者区域层面。具体的作用机制并未有统一的结论。国内赵放等[17]意识到这个问题,从微、中、宏多重视角阐述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及运作原理。李万等[15]在梳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创新生态系统的运作机制: 创新的过程被揭示为物种、种群乃至群落对环境变迁、扰动形成的应答过程。其中物种是企业一类的基本创新要素,群落由物种形成,物种和群落在共生竞合的相互作用中动态演化,并形成系统整体演化。陈健等[18]则归纳整理了创新生态系统运作的四类模式架构,分别是技术标准型、承包商型、集群型和平台型。

  创新生态系统有其独特性,是现实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配置创新资源的有效模式。国内外对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利用生态学隐喻的思路也得到广泛认可。但由于构成创新生态系统的要素过于庞杂,其作用机理的研究逻辑尚不严密。同时,对创新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创新系统 ( 如创新网络) 的性质尚未加以探讨。国内研究成果在 2013 年后突破增长,侧重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研究但视角分散。如曾国屏等[19]侧重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梳理。吴绍波等 [20 - 21]集中分析战略新兴产业的创新生态系统。胡京波等 [22]、欧阳桃花等[23]则关注在更为微观的商业和产品层面。相比较国外研究,国内研究结合中国现实发展实践,强调政府和社会资本的作用,对异质性创新主体的协同机理具有一定的揭示,有效地补充了技术创新理论。

  但是现有研究对于创新生态系统本土化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理论层面的梳理和归纳并未真正揭示本土创新生态系统的内部机理。在研究方法上,规范的案例分析数量不足,规模化的实证分析也未出现。这也说明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进程在中国才刚刚起步,亟需各个视角、各个层面的研究成果充实。因此,基于本土化研究需求,本文运用案例分析和质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创新生态系统做出探索性研究。

  2 研究设计与资料收集

  创新生态系统涉及因素众多,缺乏确定的共同理论作为基础,相关理论架构尚未形成。因此,以理论推演结合案例积累的研究方式适用于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本文选取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进行本次研究。Strauss [24]创立的扎根理论是一种基于建构思想的理论方法。扎根理论通过研究者与被研究对象之间互动得到经验资料,对经验资料进行深入、细致研究,深入挖掘事物现象本质的核心概念,进而将理论与经验,抽象与具体联系起来。扎根理论研究的目标在于从现象自身出发获得理论,用理论展示现象的本质和意义。扎根分析的核心是资料采集与剖析的过程,该过程既包括理论演绎又包括理论归纳。搜集资料和剖析资料是同时发生的,整个分析过程是连续循环的。扎根理论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适合本次研究。

  本研究选择西安软件园 ( 以下简称软件园) 作为研究案例。软件园成立于 1998 年,是西安高新区主导产业园区之一,是国家级软件行业专业园区之一。软件园充分发挥创新资源集聚和开发开放优势,加强创新平台及服务体系建设,现阶段已经聚集了各类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本以及各类高层次人才,同时与全球各个国家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交流。本文选择软件园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软件园经历了 20 年的发展历程,有一定的时间跨度,其创新模式也经历了多次变迁和演化,为研究创新生态系统生成演化提供了坚实基础; 软件园在推动技术创新、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在创新模式和创新实践方面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软件园发展成熟,可以从公开渠道中获得大量的公开资料,同时课题组已对软件园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实地考察与访谈资料收集,多重资料来源的建立,将确保数据的正确性与完整性。

  资料收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分析软件园的发展历程。搜集了软件园的内部工作报告、相关媒体报道以及产业报告等二手资料。同时以管理部门 1 人作为访谈对象,获取软件园创业与发展的历程,以及软件园区别于其他园区特色的看法。第二阶段,归纳软件园创新模式的变迁。对软件园负责规划与政策的 4 位工作人员进行实地访谈。这些工作人员了解软件园运营与发展规划的一手信息,不同程度地参与了创新模式的演化。第三阶段,选取中关村 e 谷、移动梦工场等孵化器与在孵企业 13 家进行实地观察,并对 34 个工作人员进行系列访谈,访谈问题涉及企业技术创新历程与现状、创新资源共享情况、企业之间协同创新现状与面临问题,以及对创新生态系统的认知。

  在进行上述资料搜集的同时,资料分析也在同步进行。在资料搜集过程中,将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和范畴不断地进行全方位的讨论。讨论对象包括研究团队成员、相关领域专家以及访谈对象,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可信度。通过资料搜集和分析的交替进行,新资料中没有新的概念、范畴出现,理论达到饱和。本研究对资料进行了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 3 个步骤。

  2. 1 开放式编码

  开放式编码是对原始资料按照研究主体的逻辑进行归类、比较和整合,得到对资料内涵信息初步概况的概念,包括概念化和范畴化两个阶段。第一步,概念化。原始资料包括收集到的各种文字资料、访谈录音以及各种工作记录。由于原始资料覆盖范围过大,本文先根据资料主题,将原始资料分解成四大类,分别是新闻报道、内部报告、政府文件、访谈文字。在每个大类中梳理出关键事件和重点信息,着重标示大类之间或具有延伸性的信息,进行 “贴标签”步骤。在标示过程中对单个资料进行了必要的分解和移动。通过 “贴标签”对原始资料初步整理及分类,共得到 262 个标签,整理后用 a 来表示。接下来对相关信息进行概念化。在这个过程中放弃原始资料的大类,重新 “标签”及其所属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类。在这个阶段即引入专家讨论,不断进行资料回顾和比较,确定概念的适当与准确性。整理后共得到 98 个概念,用 aa 来表示。

  第二步,范畴化。范畴化将概念进行进一步的理论抽象,将同一范畴的概念聚类提取核心涵义,并采用概括性更强、理论程度更高的语言来表征。经过范畴化的过程,本研究提炼出 51 个范畴,用 A 来表示。具体过程可参见表 1 中的部分例证。

  2. 2 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的主要目的在于发现与建立类属之间的关系,以表现资料信息内部的互相关联,对资料所呈现的现象形成更精确的解释。本文利用扎根理论常用方法典范模型对资料进行系统梳理。典范模型是主轴译码的有力工具,即产生所分析现象的条件、这个现象所具有的脉络、在现象中行动者为了执行、处理而采取的策略与采用策略后的结果,来帮助将各范畴连结起来。将开放性译码中的 51 个范畴聚类形成 7 个主范畴 ( 表 2) ,即孵化器集群、产业环境建设、产业集群、跨文化合作、战略转变、联盟化平台、共生创新。

  2. 3 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的主要目的在于找出 “核心范畴”,核心范畴可以系统地与其他范畴相互联系,形成以此为中心的相互支持的逻辑关系,这一逻辑关系 ( 也称之为 “故事线”) 可以用来说明整个研究的内涵。

  软件园的故事线可描述如下: 以孵化器为主要载体,通过前期的招商运营形成孵化器集群,同时在政府投入为主导力量的产业环境建设的努力下,具有强外部效应的软件产业集群形成。随着产业集群不断的成长,内部能力建设对集群外部学习的需求逐渐增大,通过国际层面上与其他文化背景创新主体的互联互通进一步提升了集群整体的自主创新能力,企业战略思想和政府职能定位随之改变,大量的合作与联盟行为不断出现,软件园从产业集群进化为联盟化平台。联盟化平台的创新主体间发生大量的研发合作、技术共享等互动,逐渐改变原有的创新模式。深入合作与紧密关系有利于现有价值链的延伸,以知识创造、回避政府干预为特征的创新网络形成。产消界限模糊的现实与个体社会网络发挥强有力的中介作用,在互联网 + 全渠道的催化下,整个软件园创新主体向共生创新的模式转变。

  3 创新生态系统的演进范式与构成运行

  根据对软件园创新模式演变的扎根分析,总结创新生态系统生成演化机制,探讨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和运作机制。原有的机械论方法无法有效解释共生关系中即时反馈与多边交互的复杂性。例如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无法有效解决异质创新主体目标不一致的困境,创新网络过于强调组织层面的互动关系,忽视了个体社会网络的功用。创新生态系统的生物演化过程类比隐喻能够对这些复杂性和随机性做出新的诠释。

  3. 1 创新生态系统的演进范式

  本文总结出软件园创新生态系统生成和演化的三个阶段: 基础阶段、成长阶段、进化阶段。基础阶段: 孵化器集群向产业集群跃进。产业集群是创新生态系统生成的必要基础,尤其是对于区域型创新生态系统。产业集群形成后,异质性创新主体间不断的摩擦与互动,促使知识累积、流动和创造。创新知识、创新惯例、创新文化等的产生不能脱离相互作用的创新主体而存在。在产业集群的载体上,创新模式同时在内外部作用下渐进演化。

  成长阶段: 产业集群向联盟化平台跃进。通过不断的外部学习和内部变革,产业集群中的主体互动更为频繁。原先的竞合关系也发生本质的改变,从生产合作、研发合作向技术共享、知识共享转变。外部知识产权等制度环境的逐渐完善进一步保证了共享收益的合理性,反过来促进了共享模式。

  进化阶段: 联盟化平台共生关系进化。随着互联网的无限渗透,知识交流绕过组织界限,不满足于组织间的简单共享,转而依赖于个体的社会网络。社会网络的发散特征一方面促使大量基础技术外部效应膨胀、价值压缩。另一方面提供了更便捷的通道使用户的知识创造信息传递到研发生产部门。如此广泛的联通下,创新生态系统中逐渐形成 “产学研用”四螺旋式的运行规律,同时具备对外界刺激反应的稳定机制。

  3. 2 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

  创新根据逻辑过程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商业化三个阶段。在基础研究阶段,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主的高校、科研机构,华为西安研究所等企业内独立研发团队构成研究群落。在应用研究阶段,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种群,与供应商种群、合作伙伴种群等共同组成了开发群落。开发群落内公益性研发平台等技术联动与信息共享更有助于新产品开发。商业化阶段,由用户主要构成了应用群落。

  推荐阅读: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系统结构模型及其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创新生态系统演进范式与构成运作研究 ———以西安软件园为例》
上一篇:基于PLC的数控机床电气控制
下一篇:地形测绘中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运用实现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