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经济管理职称论文》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军民协同创新激励机制研究

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军民协同创新激励机制研究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赵编辑时间:2019-08-17 09:39
扫码咨询

  《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打造一批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而军民两大创新体系协同发展是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军民协同创新涉及到多主体行为,需要有相应的激励机制作为保障,建立健全军民协同创新激励机制是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

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军民协同创新激励机制研究

  军民协同创新是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军民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实现协同创新要求各独立的创新主体拥有共同的目标以及内在动力,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因此,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军民协同创新具有以下特点:整体性、动态性、引导性和互补性。

  国防科技创新涉及国防建设,具有刚性需求。国防科技创新成果一旦应用于国防建设就能产生国防效能,一旦用于民用领域就具有经济与社会功能。因此,国防科技创新不仅是增强军事实力和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也是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首先,军民协同创新的激励机制作用的形成。激励机制是指在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通过激励因素与激励对象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调动其成员积极性的制度总和。该机制形成的出发点是促进装备研制技术创新,促进军民协同创新主体和谐发展,降低军民两大创新体系互动的交易成本。

  其次,军民协同创新的“挤出效应”与“溢出效应”。国防科技创新对国家科技创新的作用表现为:增加科技资本或研制能力的利用率创造总需求,形成溢出效应;减少用于国家科技创新投资挤出总需求,产生挤出效应;影响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发挥间接效应。因此,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可使总溢出效应大于挤出效应,进而使国防科技创新促进国家科技创新发展,实现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相互开放、渗透交融、优势互补和良性互动,产生融合效果。

  最后,发达国家军民协同创新激励机制建设的经验。如在波音707的研制中,从军用型号到民用型号的技术转移达到90%以上。

  军民协同创新激励机制建设还存在一些障碍,导致军民创新各主体之间难以良性互动,各要素之间难以自由流动。一是国防科技创新资源配置非均衡性。这主要是由于预算软约束、行政歧视和税收政策的不一致性。二是军民协同创新活动具有双边垄断性。具体表现为军队的买方垄断性和军工企业的卖方垄断性。三是军民协同创新主体目标非一致性。国防科技创新主体主要包括政府、军队和企业,政府是调控主体,军队是需求主体,企业是供给主体。政府主要关心将现有资源中的多少份额用于国防研发和用多少资源于非国防领域研发的问题,军队更关心如何更多地研发先进的武器装备,而企业除了关心国防研发合同的任务之外,还关心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四是国防科研资产产权界定非完整性。首先,国家直接投入所形成的国防资产,由集团公司总部代表国家管理和经营全部国有资产,但没有自行行使调整国防科研生产能力、实施资产重组的权力,不利于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其次,实行属地化管理的军工企业,其军工国防资产产权处于模糊状态,基本上以地方政府的利益取向实施产权管理,但在法律上地方政府不能作为国家投入所形成的军工国防资产的产权主体。最后,由一些特殊的专项投入资金所形成的军工国防资产,如国家近1〇〇家国防科技实验室,因为实行非法人实体管理的方式运行,难以开放共享。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因此,军民协同创新激励机制建设需解决以下三大问题:一是目标牵引,二是参与激励,三是约束相容。具体举措如创新国防科技管理体制、完善国防科技产权制度、采取适当的补贴政策、采用军民通用的规范和标准、引入市场化监管方式、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等。

  相关期刊推荐:《国防》National Defense(月刊)曾用刊名:战术研究;军事知识,1984年创刊,是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的机关刊,是组织进行国防和军队建设理论研究和开发国防动员宣传、教育以及信息交流的重要阵地,是普及国防知识、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阵地。


《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军民协同创新激励机制研究》
上一篇:国际河流水资源争端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下一篇:海洋环境污染损害中直接损失的识别及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