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那点事经济管理职称论文》创建激励考核模型 助力企业价值最大化

创建激励考核模型 助力企业价值最大化

来源:职称那点事作者:赵编辑时间:2019-08-27 09:42
扫码咨询

  摘 要:全生命周期产销协同是资源开采型企业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的重要路径。传统的经营者任期激励机制是造成经营者短期行为的重要原因,有针对性地完善资源开采型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创建基于全生命周期产销协同叠加经营者混改的全周期绩效评价考核激励体制、机制新模式,实现资源开采型企业资源价值最大化。

  关键词:激励模型 企业 价值最大化

创建激励考核模型 助力企业价值最大化

  通过创建基于全生命周期产销协同叠加经营者混改的全周期绩效评价考核激励体制、机制新模式,调整当前经营者的任期薪酬和远期兑现比重,由短期既得利益调整到长期更大利益,激励经营者在任期内要以矿井整个生命周期作为时间维度,统筹考虑整个矿井存续期的产销最优协同,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和国有资产的最大增值,体现基于新激励模式下的全新管理价值。

  1 全生命周期产销协同是资源开采型企业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的重要路径

  资源开采型企业的经济开采的产量和经济总投资是基本确定的,只有整个生产周期内资源的产量与资源销售价格正向协同,即在资源销售价格较高时产销量较大,资源销售价格较低时产销量较小,从而整个生命周期内产值最大,实现企业资源价值最大化。因此如何引导资源开采型企业实现产销协同、资源开采价值最大化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2 传统的经营者任期激励机制是造成经营者短期行为的重要原因

  传统的任期业绩考核激励机制无法引导资源开采型企业实现全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资源开采型企业经营者任期考核激励机制与全生命周期资源价值最大化存在期限错配,在时间维度上很难协同。从评价指标上看,传统评价指标对于估值类指标即企业整体价值评价较少,对于全生命周期经济价值评价等缺乏系统的、可操作性的考核,小周期和大周期上生产与市场脱节、产销不能协同。在考核评价实践中鼓励了经营者从自己的最大福利出发而不是从公司的长远价值最大化出发,做出利于完成任期内目标的决策。

  3 有针对性地完善资源开采型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既然传统的激励考核体系无法实现引导资源开采型企业实现全生命周期内资源价值最大化的目标,那么有必要通过创建新的考核激励模型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实践为激励模型的创建和应用提供了技术条件。

  3.1 探索创建资源开采型企业模拟混改激励模型和基于全生命周期价值评价模型

  3.1.1 模拟混改激励模型

  让经营者和其他员工共同参股企业,致力打造两个共同体,即国家、经营者和其他员工利益共同体、劳资命运共同体。

  通过模拟混改,实现国家、经营者及其他员工三者利益正相关,企业价值最大化也就是国家、经营者和其他员工利益最大化。

  对于资源开采型企业,鉴于当前制度尚未完全明确经营者和其他员工如何持股的情况下,可以探索采取以合同管理为核心、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市场化考核机制先行模拟持股操作,以契约规则模拟混改激励,等制度明确后可直接翻牌,再进行形式上的完善。比如可实行“明债实股”“短债长还”等虚拟股权形式。

  3.1.2 全生命周期价值评价模型

  在打造好两个共同体的基础上,实行全生命周期维度的价值评价激励机制,让企业资源价值最大化,从而股东价值最大化。

  资源开采型企业在成立时就注定其开采时间和数量有限,其资源产品产值最大化才能实现开采价值最大化。因此资源开采型企业应向经济价值开采转变,即根据市场调整生产,实现产销同频共振、解决生产与市场脱节问题,提高各矿井单位根据市场调整生产、实现经济开采、产值最大化的能力。

  全生命周期价值评价是产销协同理念在资源开采型企业整个存续期间的应用,是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产销协同。在总投入遵循经济可行原则下,实现大中短周期和谐同频正相关共振,才能实现最大限度产销协同,结合利润等传统指标综合考评,使开采产值最大化。

  3.2 基于新激励模型科学设计考核评价指标,激发经营者的积极性,致力于实现企业资源价值最大化

  (1)业绩考核重心合理调整是导向。只有把考核重点放到全周期下价值最大化开采、小周期服从大周期开采的方向上来,才能激励矿井单位通过产销协同,结合传统考核目标,突出资源回采率的考核,实现资源经济开采,向价值型开采转变。

  (2)生产系统满足设计产能是前提。资源性商品价格的变化有时速度快、幅度大,与资源产能的缓性释放存在矛盾。因此,合理优化、科学配套各子系统是经济价值开采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3)科学准确把握售价波动是关键。售价波动趋势是资源开采型企业全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生产经营的指挥棒,是最重要最核心的决策依据所在,但其预测过程也是最复杂最艰难的。建议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建立模型、聘请专家、充分论证、科学计算、系统预测、力求准确。

  (4)保持合理库存调剂销量是补充。短周期内保持合理库存,调剂销量,价格高时多销,低时少销,可强化产销协同效果,但因需占用资金,在综合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前提下可合理利用,作为补充手段,最大限度实现产销协同。

  (5)传统利润等业绩考核指标不可或缺。要想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产销协同后还需要各周期内利润最大化,其中包括降低成本、提高销售价格等,需要配合利润指标、成本指标等来综合考核评价,结合新旧动能转换指标,实现考核体系科学、系统、完整、价值最大化趋向。

  (6)强化契约精神规避政策风险是保障。建立以合同管理为核心、岗位管理为基础的市场化用工制度,让经营者的权益通过合法有效的合同或协议得到切实保障,才能让经营者充分信任并认真执行。

  4 新激励模型的重要意义

  4.1 新模型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各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和谐统一

  新模型让国家、经营者和其他员工成为企业存续期间的利益和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让企业价值在整个存续期内最大化,这与企业各股东的利益要求是和谐统一的。通过创新激励体制、机制新模式,创建科学激励模型,来驱动经营者的创造力,让经营者和其他员工对企业有了长远的、最大的价值追求,杜绝了他们的短期经营管理动机。

  在新时代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大趋势下,资源开采型企业混改模型解决了煤炭企业混改的主要问题,为煤炭企业集团整体混合所有制改革攻下重要堡垒和打下坚实基础,为下一步国有煤炭集团整体上市,提高国有资产证券化率做出有益探索。

  4.2 新模型可激发各资源开采型企业根据市场情况自觉调控产销量

  资源开采型企业全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评价模型,引入了市场的无形之手,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如果这种评价模式成功试行并推广至全国后,由资源开采的经营者自发进行市场供求判断,自发进行产销协同调整,会对我国大宗资源性商品的供求关系有自然平抑作用,可减轻国家对于资源性大宗商品宏观调控的压力和价格剧烈波动。该模型可彻底颠覆资源开采型企业的经营业绩任期考核评价模式,在资源开采型企业价值最大化考核评价方面做出创新性探索和尝试。

  4.3 新评价模型试点成熟后进行公司化运作

  新评价模型通过开发软件系统作为承载体并试点成熟后,可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资源开采型企业考核评价新商业模式,推进新评价模型由工具化、实用化、价值化向产业延伸化、技术服务化、模式商业化转变,为全国资源开采型企业创新激励机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贡献新方案,提升企业新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俊.煤矿企业管理中的激励机制浅析[J ].科 技与创新,2018(24).

  [2] 赵志权.国有企业员工人力资源考核与考核激励问题思考[J].现代国企研究,2017(20):56.

  [3] 张海云.绩效考核激励机制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0):59.

  《创建激励考核模型 助力企业价值最大化》来源:《科技资讯》2018年10期,作者:田大兴。


《创建激励考核模型 助力企业价值最大化》
上一篇:某粉沙质海岸深水航道的回淤分析
下一篇:达州市共享单车投放的优化模型研究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