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那点事经济管理职称论文》于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人居环境改善策略研究—以西岭村乡村规划竞赛为例

于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人居环境改善策略研究—以西岭村乡村规划竞赛为例

来源:职称那点事作者:田编辑时间:2021-05-14 09:21
扫码咨询

  摘要:乡村人居环境改善是我国现阶段乡村振兴的重头戏,因为乡村的居住环境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乡村改造也随之成为目前人居环境改善的主要途径。从乡村振兴战略入手,通过对山西阳泉西岭村乡村规划竞赛的剖析,从中总结乡村改造中人居环境改善策略。通过修缮村容村貌、合理重构空间、丰富空间层次、完善公共卫生系统等方式对目前乡村环境进行优化改善,在乡村规划改造中更高效地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关键词:乡村振兴;人居环境;乡村规划

于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人居环境改善策略研究—以西岭村乡村规划竞赛为例

  我国的乡村是具备多种特征的地域综合体,与城市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1]。但由于经济滞后、位置相对偏远、人口流失等因素,乡村的居住环境与城市相比整体较差,逐渐显露出无法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的现状[2]。在乡村地区人居环境改善方面,合理的规划方案是重要的一环,也是解决乡村人居环境的必要条件。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如何规划出能够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的方案成为今后规划设计中考虑的重点[3]。

  更新了一篇城乡规划相关的论文,如城市规划评职称的论文发表指导,您可以点击并前往查看。

  1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剖析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指出,乡村人居环境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乡村振兴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提供政策指导和保障,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侧重整体系统化的统筹部署,以实现生态宜居的可持续乡村发展[4]。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应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导向,以处理好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要目的,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5]。具体做法可总结为改善村容村貌、完善污染整治、建立长效机制3点。

  1.1改善村容村貌

  村容村貌的改善应从建筑、道路、环境3个方面进行综合整治。首先应科学规划村庄建筑布局,提升农房设计水平,突出乡土特色和地域民族特点。其次应加快推进通村道路及入户道路建设,基本解决村内道路泥泞、村民出行不便等问题[6]。最后要全面推进乡村绿化,建设具有乡村特色的绿化景观,完善村庄公共照明设施,整治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并且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集中连片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促进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

  1.2完善污染整治

  推进农村污染整治,应建立符合农村实际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包括厕所改造、垃圾处理、污水排放3项内容。村内厕所多为旱厕,夏天蝇虫乱飞,没有垃圾收集箱,缺少垃圾填埋池,存在清运不及时现象,部分村民将禽畜散养,严重污染了村庄环境[7]。按照实际情况推行垃圾就地分类及合理化利用,推进农村污水处理,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实施厕所改革,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2乡村人居环境优化策略及步骤

  2.1认识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

  各个村落存在不同形式、不同种类的人居环境问题,在乡村规划重构中,要尊重每个村落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和完善存在的问题。乡村建设过程中,对于建筑的改造必须要充分考虑当地实际状况,开展系统、全面的设计[8]。影响人居环境的因素主要是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2个方面(图1),在改造时应从这2个方面包含的若干影响因素中提取相对较差的因素进行改善,从而系统性地解决人居环境较差的问题。

  2.2确定乡村改造的最终定位

  针对不同乡村的不同情况,可探究出不同的乡村规划定位,以迎合不同地域文化特征的乡村环境,如现在较常见的传统民居示范村、现代化宜居示范村、特色观光旅游小镇等不同定位的乡村规划设计。设计时,可将居住空间、休闲空间、公共空间、旅游空间等不同的使用功能作为乡村规划定位中的设计重点,以突出不同乡村规划的特色,通过乡村内部不同空间的组合,衍生出不同定位的特色乡村规划(表1),表1中“√”为特色乡村规划定位中村内必须具有的某项元素。

  3西岭村乡村规划方案竞赛剖析

  3.1竞赛简介

  西岭村位于山西省阳泉市市区东约15km处,距太原与石家庄约为110km。现存传统窑洞建筑占村庄建筑总数的75%以上。现存建筑集中连片分布,风貌统一协调,保存完好,全部有村民居住使用,整个村庄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近年来,西岭村认真贯彻关于美丽新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精神要求,广泛征求广大村民和专家意见,开展靠山窑建设改造提升工程,收到初步成效。此次乡村规划竞赛由高校及企业共同举办,意在为村民打造更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时吸引外地游客前来参观古建筑以及村内遗留的剪纸、纸灯笼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3.2西岭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分析

  西岭村人文历史积淀丰富深厚,有独特的风貌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居住环境独具特色。但由于经济条件限制、交通闭塞、人口流失等原因,目前的人居环境并不尽如人意。经过问卷调查和分析,整治对象基本可总结为以下内容。

  4从西岭村乡村规划竞赛探究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策略

  图3特色民宿改造对比Fig.3Comparisonofthecharacteristichomestayrenovation4.

  1修缮村容村貌

  在人居环境改善中,建筑风貌的改善应是首先需要考虑的,我国自然村落有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建筑,其中一部分因建筑质量较差而逐渐衰败,直接导致了村容村貌整体较差,在村容村貌修缮过程中应对此类风貌较差的建筑进行统一修缮,包括建筑外表皮修复、门窗构件修复、屋顶修复等。此外还有私搭乱建、乱涂乱画等不文明行为造成的对村容村貌的破坏,也应在改造中加以处理。

  4.2合理重构空间

  除建筑风貌较差的建筑之外,还存在许多建筑风貌较好,但未经完全利用的传统风貌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浪费。而乡村的空间布局往往缺少系统的规划设计,这导致乡村人居环境中缺少满足人们需求的公共空间,如城市中的文化中心、广场、公园等,在重构规划时,应结合此类未经利用的传统风貌建筑,进行合理的空间重构调整,以满足多样的需求。

  5结论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乡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的步骤和策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视角下,建立并制定符合乡村发展的人居环境改善策略,科学合理地分析乡村人居环境中所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制定适当的策略,使改造后的环境与传统风貌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提升乡村人居环境的整体质量。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在人居环境改善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改造的主体及重点,确定规划的具体定位,设计相应的规划改造方案。在改造前期应充分地调研和分析当前乡村人居环境现状和问题,并从乡村振兴的视角出发,认识改造中的主要目标对象,从而确定人居环境的提升途径。要继续明确具体的改造目的、策略,并确保其具有可延续性,从乡村日后的发展定位出发,以可长久使用为目的,指定有针对性的人居环境改造策略。

  2)在实践方面,通过所提出的修缮村容村貌、合理重构空间、丰富空间层次、完善公共卫生系统4项策略,对乡村中的居住建筑、公共建筑、景观空间、卫生系统4个维度做出相应的规划改造手法。在修缮村容村貌方面,应实施适宜环境的改造方案,将我国不同类型、不同文化的乡村人居环境特点加以利用,避免形成千篇一律的改造方案;在合理重构空间方面,应采取切合实际的改造策略,使改造结果能够明显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在丰富空间层次方面,应选取多元、多层次的规划方案,在居住环境、景观环境、文化环境等多个方面改善乡村环境;在完善公共卫生系统方面,应构建生态友好型人居环境,与当前城市环境结合,共同构建和谐韧性社会。

  参考文献:

  [1]轩誉珂.九龙县伍须村乡村景观质量评价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8.XUANYK.ResearchonthequalityevaluationofrurallandscapeinWuxuvillageofJiulongcounty[D].Cheng-du:ChengduUniversityofTechnology,2018.(inChi-nese)

  [2]吴恺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苏北乡村人居环境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D].苏州:苏州科技大学,2019.WUKH.StudyonevaluationandoptimizingstrategyofruralhumansettlementinnorthernJiangsuunderthebackgroundofruralvitalization[D].Suzhou:Suzhou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2019.(inChinese

  李勤,周帆,崔凯,代宗育


《于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人居环境改善策略研究—以西岭村乡村规划竞赛为例》
上一篇: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城乡生态与环境规划》课程教学体系更新
下一篇:基于核心法律文本的粤港澳规划法规体系研究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