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返乡、要素配置和农业生产率
摘要:基于2014和2016年“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混合面板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系统考察劳动力返乡对农业产出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劳动力返乡提升了农业土地产出率,但对农业劳动产出率没有显著影响;劳动力返乡降低了农业内部种植业尤其是粮食作物的土地和劳动产出率,且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劳动力返乡通过土地流转和家庭劳动分工的两条要素重新配置的中介途径间接影响农业土地和劳动产生率,但借助农业资本配置影响农业产出率的路径不显著。当下鼓励外出劳动力返乡不利于传统农业的发展和现代化,劳动力返乡再就业亟需引导。
关键词:劳动力返乡;农业生产率;土地流转;要素配置;劳动分工
一、引言
人口红利窗口趋于关闭,劳动力供给态势转化,农村劳动力迁移呈现出外出打工与农民工返乡并存的“双向化”格局。近年来,党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公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20年10月,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21年“一号文件”明确,“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借助党和政策东风,大批进城农民工返乡择业,“城归”渐成规模,返乡再就业日益受到各界关注。
二、文献综述
学界对农业生产率的研究集中在农业生产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识别、农业生产效率提升两大方面,关注劳动力流出对要素配置进而对农业生产率的作用,但有三种大相径庭的认识。第一,农村劳动力外流阻碍农业劳动生产率提升。外流从供给数量、质量和结构上改变农村劳动力配置[7],农业劳动力弱质化[8],土地生产投资减少[9],耕种积极性下降、农地荒芜[10,11],给农业产出带来负面影响[12,13]。第二,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劳动力转移改善了农业资源配比关系[14],促进工农业良性联动[15],增加机械等替代性要素投入[16],缓解甚至消除了劳动力外流的负面效应[9],推动农业产出增加[17]。第三,劳动力非农转移对农业产出的影响不显著[18],或存在区域异质性影响[19]。现有研究结论存在分歧,但都认可的是:除直接影响外,劳动力外流还通过改变劳动力、资本、土地等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格局而间接影响农业生产率。
三、理论机制与研究假设
(一)劳动力返乡、农业投资与农业生产率
农业的资本密集型程度不断提升,资本积累及其深化是农业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因[27]。劳动力非农转出减少了家庭劳动力,拉动农户进行要素替代,增加农药化肥、农业机械和生产性服务购买等资本性投入[28]。同理,劳动力返乡引发的农民家庭劳动力数量、质量和结构变化,推动家庭禀赋各异的农户重新调配农业投资。
(二)劳动力返乡、农地流转与农业生产率
家庭人口迁移通过土地流转再配置改变农业生产率[29]。劳动力返乡改变了农户原有的人地比例和匹配关系,推动农户根据家庭禀赋优化配置家庭农地资源。第一,部分高端劳动力返乡并进入农业领域创业,亟需转入土地,开展规模化经营。第二,高龄劳动力返乡导致部分农民家庭劳动力过剩,为解决就业和维持甚至提高家庭收入,部分农户收回外出时转出的土地,并有意转入土地,扩大种植规模,进行精耕细作。第三,非农创业和因非农就业机会而返乡的农民工家庭,倾向于转出承包地,将更多家庭资源用于获取非农收入。
四、实证研究设计
(一)模型设定
如前分析,劳动力返乡通过农业资本投入、农地流转和家庭分工等途径,推动农户对资本、土地和劳动力等农业生产要素进行适应性调配,进而影响到农业生产率。根据研究目的,为探究劳动力返乡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及其背后的机制,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如下:Yi=a0+a1backi+a2Xi+ε1(1)medi=b0+b1backi+b2Xi+ε2(2)Yi=c0+c1backi+c2medi+c3Xi+ε3(3)其中,Yi为第i个农户的农业生产率,backi代表第i个农户是否返乡劳动力家庭,中介变量medi是第i个农户的农业投资、土地流转、家庭劳动分工等家庭生产要素配置行为,Xi是影响第i个农户劳动力返乡、家庭生产要素配置行为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控制变量。根据温忠麟、叶宝娟的研究,中介效应检验采取依次检验法。此外,采用自助法(bootstrap)进行稳健性检验以验证b1c2的显著性,进而判断中介效应是否存在。
(二)数据来源
本文选用中山大学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的相关数据。该调查采用多阶段、多层次、与劳动力规模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方法和轮换样本追踪方式,分个人、家庭和村居三部分,覆盖29省(直辖市、自治区),具有较高的权威性。根据研究需要,对数据进行如下处理:运用STATA14.1将CLDS2014与CLDS2016的个人、家庭和村居调查数据进行合并;对返乡劳动力家庭进行识别,抽取返乡劳动力数据,确认准则为:村居类型为“农村”、“具有半年以上外出务工(县外)经历”并明确表示“不再打算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有返乡劳动力者认定为返乡劳动力家庭;保留追踪家庭中有返乡劳动力的家庭样本,两期都有返乡劳动力的追踪家庭保留2016年样本;删除无农业收入的农户。经过数据处理,共得到合格家庭样本8302户(2014年4283户,2016年4019户),覆盖26省(市、自治区);其中,返乡劳动力家庭共计1483户,占全部样本的17.86%。
五、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劳动力返乡对农业产出率的总体影响
1.基准回归运用STATA14.1对(1)式进行回归。表2的回归1和3表明,与普通农户相比,返乡劳动力家庭的土地产出率显著提升,劳动产出率则显著下降。加入控制变量后,回归2和4显示,返乡劳动力家庭的土地产出率提高了0.178个百分点,对劳动产出率影响微小且不显著。从控制变量来看,家庭女性比例对农业土地产出率的负面影响不显著,却显著降低了农业劳动产出率。家庭抚养比和家庭生命周期对农业土地产出率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而对农业劳动产出率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表明当前的“老人农业”现象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家庭教育水平对农业土地和劳动产出率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加强农村教育等人力资本投资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农户“半工半耕”的兼业化经营对农业土地和劳动产出率都有着显著的负面作用。农地确权和农业专业化显著提升了农业的土地和劳动产出率;机械化耕作对土地产出率存在正向影响但不显著,对劳动产出率则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有第二、三产业的村庄,农业土地产出率显著提升,劳动产出率下降但统计上不显著;与丘陵和山区相比,地处平原的村庄劳动产出率显著提升,土地产出率存在正面影响但不显著。回归1-4均表明,返乡劳动力家庭的农业土地产出率和劳动产出率都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
2.内生性检验
外出劳动力的返乡决策并非随机行为,受家庭特征、村庄特征乃至地区特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家庭抚养负担重的外出务工者更容易返乡,即劳动力返乡存在自选择问题。劳动力返乡还可能受未能观测或不可观测因素的影响,没能控制某些应当控制的变量,遗漏变量的显性选择偏差与无法观测的隐藏选择偏差都会产生内生性,导致估计偏误。为降低估计偏误,本文采用基于“反事实框架”的倾向得分匹配法(PSM),找到与处理组样本(返乡劳动力家庭)尽可能相似的控制组样本(普通农户)进行匹配,用控制组样本模拟处理组样本的反事实状态,得到劳动力返乡影响农业生产效率的处理效应(ATT)。出于稳健性考虑,同时采用k近邻匹配、半径匹配和核匹配等三种方法进行匹配。以土地产出率核匹配平衡性检验为例,匹配后处理组和控制组匹配变量的标准偏差都降到10%以内,偏差消减幅度12.3%~99.6%,多数变量偏差消减70%以上;t检验表明,匹配后处理组和控制组变量不存在显著差异;整体平衡性检验结果显示,三种方法匹配后伪R2(Pseudo-R2)、χ2统计量、均值偏差和中位数偏差均显著大幅度降低,B值由44.2%降到25%以内,R值介于[0.5,2],处理组和控制组不存在显著差异。匹配平衡性得到满足,倾向得分偏差得到修正。不同匹配方法的平均处理效应在数值上略有差异,但得到了一致性的结论:与普通农户相比,返乡劳动力家庭的农业土地产出率显著提升,劳动产出率不存在显著影响;PSM结果证实基准回归结论是稳健的。
参考文献:
[1]胡枫,史宇鹏.农民工回流的选择性与非农就业:来自湖北的证据[J].人口学刊,2013(2):71-80.
[2]彭新万,张凯.中部地区农民工回流趋势与政策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2017(6):230-235.
[3]周伟.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回流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2020(3):81-83.
[4]任远,施闻.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迁移的影响因素和回流效应[J].人口研究,2017(2):71-83.
张凤兵1,王会宗2
《劳动力返乡、要素配置和农业生产率》
- 职称论文刊发主体资格的
- 政法论文浅析工会法主体
- 化学在初中教学中的情感
- 中学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方
- 法治论文投稿法治型市场
- 杂志社论文发表浅析推动
- 新疆教育报投稿浅析学生
- 分男女招生录取的合宪性
最新优质论文
- 建筑高级职称论文发表期
- 北京泓泽文化发展有限公
- 出版科学投稿要求
- 一篇论文多少参考文献合
- 职称论文发表有什么要求
- 云南教育论文征稿都有哪
- 评职称一般要求第几作者
- hpv论文可以发表哪些期刊
论文发表问题热点
- 进设计院工作对职称有要
- 简述土木工程师参加专业
- 简述什么是网络营销工程
- 教师评职称认可的专业类
- 数学教师论文可投稿哪些
- 大学生转专业需要发表论
- 当代陕西咨询信箱是什么
-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格式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