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经济管理职称论文》农村物流供应链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农村物流供应链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1-11-27 10:08

  摘要:农村物流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的好坏不仅影响农村经济发展成果,对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国农村物流发展较为滞后,不仅影响了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的其他经济活动,同时也降低了农民收入,加剧了城乡经济差距。因此,发展农村物流,建设现代化农村物流体系势在必行。本文从供应链视角出发,针对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及农村物流企业的技术能力,分析了我国农村物流供应链商业模式,分别从农业生产端、农产品流通端及农产品消费端和物流金融等子系统入手,探讨了我国农村供应链物流发展体系特征及优势。同时,依托互联网技术发展趋势,重新构建了我国新型农村供应链物流管理商业模式,并根据其发展需求,提出了具体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关键词:农村物流;供应链;商业模式;管理体系;农村经济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农村物流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现代化农村物流体系不仅可以推动我国农业信息传播,加速农业现代化技术普及和发展,还可以加固农业产业链之间的供需关系,促使我国农业朝向专业化、规模化与化方向转型与发展。农村物流是相对于市场物流概念而言且包含广泛,主要指为农村居民的生产、销售以及生活等其他经济活动提供运输、搬运、包装、加工、仓储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以及物流技术在农村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农村物流又引申出其他与农村物流息息相关的概念,包括农业物流和农产品物流,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关系如表1所示。

农村物流供应链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二、互联网技术对农村物流发展的影响

  互联网技术为我国农村物流发展与转型提供了必要的底层技术,依托云计算、大数据及物联网等现代互联网技术,农村物流可以实现农村式“智慧物流”发展模式,实现农村物流改革与升级,进而提升农村物流运作效率,增加农村物流企业经济效益。

  1.互联网技术缓解了农村信息非对称问题,实现农村物流

  信息化发展长久以来,农村经济发展较为滞后,许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导致农村信息资源获取渠道和传输渠道远低于城市。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无疑为农村经济以及农村物流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有利于助推农村物流产业实现“弯道超车”,通过“数字脱贫”方式缩小城乡之间的数字化及信息化发展鸿沟,实现城乡协同发展。在互联网技术的协助下,农村物流产业可以更加迅速便捷地获得政府对“三农”的扶持政策以及与农业技术发展相关的信息资源,有助于提升农村物流技术水平与服务水平,提高农村物流运营质量。同时,互联网技术还可以帮助农村向城市传播信息,通过信息的传播创造出更多农村物流服务形态,例如农村电商模式等,使城市居民更加了解更多农产品,实现市场供需对接,提升农村物流需求总量,实现农村物流范围扩张。

  2.互联网技术可实现农村物流资源最优化配置,解决农村物流

  “最后一公里”难题根据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物流产业总成本费用占据GDP比率为14.6%,每万元GDP所消耗的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460元。其中,运输费用达到6.6万亿元,占据社会物流总费用的54.7%,是我国物流社会总费用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而我国物流运输较高的重要原因在于,物流运输主要依靠人力资源。由于我国国土面积,物流企业想要实现物流服务全覆盖必须通过增加人力的方式实现。尤其是对于农村而言,由于交通不便且居民居住较为分散,无形中增加了农村物流企业的运输成本。但是,在互联网技术的引导下,物流企业可以通过重新组织资源和对物流资源的再分配方式,实现最优化农村物流运输。例如,根据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制定成本最小化的最优配送路线,防止重复配送以及绕路配送等问题。此外,由于互联网技术较人力资源而言,其成本更低、运营效率更高,因此在节约运作成本方面,互联网技术会减少农村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提升农村物流企业经济效益。

  三、农村物流供应链商业模式分析

  在传统农村物流模式下,农村物流企业只负责农产品的配送或者其它工业制成品的流通,几乎没有涉及农村生产端以及产品销售端。而在供应链管理理念的推动下,农村物流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农村物流运输、产品仓储、包装以及基本物料搬运等一系列活动将会影响农村物流企业总成本,即合理的供应链管理会剔除许多农村物流中间不必要的环节,为农村物流企业节约成本。同时,供应链管理还能拓展农村物流企业的服务领域及服务内容,为农村物流企业开发更多创新业务,提升农村物流企业经济效益。由于农村物流主要服务于农村,主要是负责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及运输等服务,因此一个完整的农村供应链物流商业模式应当涉及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产品消费以及农村物流供应链资金供给四个部分组成的子系统,具体商业模式示意图如图1,物流企业在供应链管理的协助下可以通过控制农业及农产品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重要资源,在新型互联网技术下实现农业和农产品供应者、生产者、分销者及消费者资源整合进而形成一个整体功能链,加速物流企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从而提升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

  1.农村供应链物流中的农业生产端

  在农村供应链物流生产端,主要分为生产前期、中期及后期三个子系统。其中,生产前期主要包括土地等资源的流转效率,该效率可以由互联网技术应用得到提升。例如,根据通过智慧农业生产等方式提升土地生产效率等。同时,农业生产前期还包括农资采购环节,例如农药、化肥、农膜及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工具等。在生产中期,主要是对整个农业生产端的管理,通过科学种植及养殖保障农作物及牲畜健康成长,其核心是提供基础农业服务。生产后期是农村物流企业的重点业务布局,主要包括仓储加工、包装及物流服务等。对于农村物流企业而言,仓储加工是提升服务价值的重要途径。例如,通过仓储加工服务来弥补生产端的原始产品不足、对农产品进行保护、更好地衔接其它运输方式以及实现生产-流通一体化服务等。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物流产业存在过度包装及包装回收率低等问题,因此农村物流企业在包装过程中,要尽量使用可回收包装材料,一方面对环境进行保护,另一方面保证农产品免受其它化学物质的污染。

  2.农村供应链物流中的农产品流通端

  农村供应链物流中的农产品流通端是整个农村供应链物流发展的重点与核心,它是在传统农村物流模式基础之上,逐步融入互联网技术而逐渐形成的现代化农村物流流通模式,其主要表现方式和模式为农村电商。目前,国内从事农产品流通端的企业主要是互联网电商企业以及某些大型物流企业,例如淘宝、京东、苏宁以及顺丰等,其具体运作方式和特征如表2所示。

  四、推动我国农村供应链物流管理体系发展的对策

  1.重塑农村供应链物流管理商业模式,实现农村物流一体化服务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居民居住较为分散,因此在重新构建农村供应链物流商业模式时,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跨地域特性,将分散的农村居民在互联网网络的覆盖下实现聚合,保证农村物流企业的主干线和最后一公里无缝整合,实现物流交易、业务、财务和金融的智慧一体化服务,具体商业模式如图3所示,由三部分组成,包括底层技术、服务内容以及参与主体。相比于传统农村物流供应链体系而言,新型农村供应链物流管理商业模式在技术方面得到有效提升,例如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在服务内容方面则更加全面,在资源整合方面除了农业生产者和资金提供者之外,还增添保险等保障性机构,为农村供应链物流提供更多保障。在参与主体方面,除了基本的农村物流企业、客户及农业生产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外,还可以通过网络途径将农村闲散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共享经济资源的方式为农村物流提供更多物流资源,一方面提升农村物流服务质量,另一方面提升农民经济收入

  2.加强农村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合理使用互联网等新型现代化技术

  当前,信息化技术在物流产业应用较为普及和广泛,尤其是诸如运输、仓储、包装、装卸以及加工和客户服务等复杂作业流程均离不开物流管理系统和软件。然而,对于农村物流而言,并不是所有信息化技术都适用于农村物流产业。如果农村物流企业采用了不合理或者不合适的物流管理系统与软件,不仅不能达到科学高效治理的目标,同时还会花费大量资金和人力成本,造成农村物流运作效率低下问题。因此,农村供应链物流信息化建设应当根据自身能力和需求,选择合理的信息化发展路径。

  第一,因需制宜,根据自身企业发展需求进行具有针对性的信息化改良和建设。由于农村经济较为薄弱,许多农村物流企业自身实力不足,所以不能盲目跟进,不能贪大求全,否则将对农村物流企业自身造成较大成本压力。对此,建议中小型农村物流企业根据自身技术、业务优势,进行分类信息化建设。例如,主要从事农村仓储的农村物流企业,重点开展仓储信息化建设。主要从事运输配送的农村物流企业,着重开展运输平台信息化建设等;

  第二,农村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要注重整体信息化建设,不可出现信息孤岛问题,造成农村物流信息闭塞。对此,建议农村供应链物流体系建设应当由各地政府牵头,以省为单位建立各省农村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同时联通各地农村物流企业实现农村物流信息共享,提升农村物流发展质量和运作效率,防止农村物流信息资源浪费;

  第三,加强农村物流人才培养,为农村供应链物流体系建设和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基础。虽然我国物流产业高速发展,各大院校和培训机构不断培养出许多优秀的物流从业人员。但是,对于信息化、智慧化的农村物流发展趋势而言,目前的物流人才培养机制和数量显然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尤其是具有互联网技术和物流技术的复合型高级物流人才更是奇缺。同时,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失衡问题严重,许多物流人才普遍流向珠三角、长三角及环渤海海湾等经济发达地区,致使农村地区物流人才匮乏。对此,建议政府以政策形式吸引物流人才流向农村地区。同时,加强农村物流企业和社会教育机构合作,通过协作共同培养等方式培育充足的农村物流人才。

  3.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问题,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农村供应链物流体系

  虽然我国物流产业发展迅猛,但是社会物流成本却居高不下。究其原因除了物流运输费用较高以外,物流产业的浪费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物流产业的过度包装问题尤为突显。因此,对于经济实力不足且市场竞争力不强的农村物流企业而言,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建设环保型农村供应链物流体系势在必行。对此,建议在构建农村供应链物流体系时,要考虑逆向物流系统和闭环物流系统的建设,通过对物流资源的再使用、再生产、再回复以及再循环等方式实现农村物流产业绿色发展。具体实现方式包括:生产高质量农产品,尽量避免客户退货行为;合理分配逆向物流资源,缩短逆向物流活动周期,压缩退货时间,增加农产品回收价值;积极引入第三方企业,对于基础设施、经验或者资金不足的农村物流企业而言,考虑使用第三方企业管理和运营逆向物流;科学合理布局退货中心,根据地理位置选择最佳退货场所,促进农村物流网络的流动性。

  【参考文献】

  [1]黄福华,周敏.封闭供应链环境的绿色农产品共同物流模式研究[J].管理世界,2007(4).

  [2]周洁虹,李凯.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中农户生产档案记录行为的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2013(5).

  [3]徐琪.供应链物流金融集成化协同服务创新管理[J].流通经济,2009(8):29-32.

  [4]袁学国,邹平,朱军等.我国冷链物流业发展态势、问题与对策[J].农业科技导报,2015(3):7-14.

  [5]任海深.抓好产业链推进产业化——烟台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J].农村经济,1995(10).

  吴永春


《农村物流供应链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上一篇:赣州区域物流人才培养研究
下一篇:齐齐哈尔市城市中心区步行交通系统构建研究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