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教育职称论文》浅谈城乡结合部小学务工人员子女家校结合的教育策略

浅谈城乡结合部小学务工人员子女家校结合的教育策略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0-11-21 10:38
扫码咨询

  摘要:济源市正值发展提升阶段,大批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务工,尤其是城乡结合部学校,大量务工子女的流入,给学校教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惑。老师们积极组建家校联系“互助群”,发挥其培训、指导、调查、反馈等作用,为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保驾护航。本文在分析城乡结合部小学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城乡结合部小学务工人员子女家校结合的教育策略,进而总结了城乡结合部小学务工人员子女家校结合教育策略初探的成效。

  关键词:务工子女;家校结合;教育策略;课题研究

  济源市正值发展提升阶段,大批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务工,尤其是城乡结合部学校,大量务工子女的流入,给学校教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惑。众所周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有很多:他们的行为习惯差,缺乏规范意识;他们普遍学习习惯差,缺乏基本的自学能力,基础知识薄弱。

浅谈城乡结合部小学务工人员子女家校结合的教育策略

  一、城乡结合部小学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认真研讨,制作了学生、家长、教师三种调查问卷,涉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家校结合、学生习惯等方面,发放学生问卷40份,家长问卷40份,教师问卷12份。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如下结论。

  1.家长因务工,缺乏陪伴孩子的时间

  对家长调查问卷数据统计显示,65%的务工子女的生活和学习通常由爷爷奶奶或托教机构来照顾,务工人员子女的家长大多早出晚归,陪伴孩子的时间只有早上和晚上,但劳累了一天只盼着能好好休息而且还得做家务,所以常常忽略孩子。

  2.家长教育理念陈旧,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

  家长调查问卷数据统计显示,80%的家长表示,劳累一天回到家,孩子分享在校的经历时,自己是很乐意听的,希望了解孩子成长的点滴。同时表示,听到孩子犯的错误时,往往态度不佳,或批评或指责或攀比,不懂得如何引导,也缺乏耐心,久而久之,造成孩子少言寡语、性格内向、缺乏自信等现象。

  学生调查问卷数据统计显示,当孩子成绩出现退步时,50%的学生表示家长会直接指出不足并要求改正,22%的家长不由分说直接很严厉的批评孩子,10%的家长则完全没沟通。所以,90%的务工子女表示希望自己的家长能腾出时间陪伴自己,能对自己温柔些,多关心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3.家校联系极少,沟通交流不及时

  80%的班主任教师表示务工子女的家长极少与老师交流,75%的班主任认为务工子女在行为习惯方面普遍表现不好,50%的班主任表示只有一半的务工子女在上课表现积极。所以,所有的班主任都表示希望务工子女的家长能和老师们多沟通交流学生们的日常表现,不要因为忙于工作而忽视孩子,要尽量多陪伴孩子。

  同时调研发现,60%家长希望以后能用社交软件来和老师们交流,比如:微信、飞信等,使得家校沟通能随时产生,沟通更及时便捷高效。

  二、城乡结合部小学务工人员子女家校结合的教育策略初探

  1.组建教师“互助组”,发挥团队研讨交流的作用

  (1)首先调查家长需要哪些方面子女教育的指导。

  (2)教师们搜集相关文章,进行学习、对比后挑选出最合适的文章推荐给家长。

  (3)通过微信群把文章发送给家长学习。

  2.组建家校联系“互助群”,发挥其培训指导和反馈的作用

  教师组建家校联系微信群,一周发放一篇教育文章供家长学习,发放统一的笔记本,家长认真写“学习记录”和“观察记录”,教师写“教师寄语”。

  (1)家长写“学习记录”。家长认真学习文章,并从中摘录些感受深刻的句子。

  (2)家长写“观察记录”。记录读了家庭教育方面的文章后,自己思想上有什么改变;家长如何要求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学生表现如何。

  (3)教师写“教师寄语”。教师根据家长的观察记录和学生在校表现,给予评价或指导。

  3.搭建多渠道的家校联系平台,为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保驾护航

  (1)教师和家长平时可以用微信随时联系,来交流学生的表现;

  (2)根据具体情况相机召开家长会,交流自己参与学习的收获,分享学生的进步和个性、共性问题,讨论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4.事例说明:

  教师推荐文章:《把一件事坚持30天(结果惊人)》

  教师推荐理由:前期给家长推荐了一些教育文章,比如有:《小学阶段家长陪读就是“抓习惯”》、《每天6个“一分钟”,多给孩子一些爱和关注》、《小学重点在阅读》等文章。家长们也非常认同这些教育理念,但不能坚持下去,所以推荐这篇文章希望家长们持之以恒,坚持下去。

  家长学习笔记:

  (1)家长的“学习记录”:

  ①给自己列一份计划,坚持完成。

  ②越到最后,越关键。拼到最后,拼的不是运气和聪明,而是毅力。

  ③要记住,所谓改变,指的并不是“脱胎换骨”。改变就像蒸桑拿,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治治病。由外到内,由浅到深,由皮肤到肌理。改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改变不必急功近利、不必追求立竿见影,只要每天能比前一天有一点突破、一点改善,而且朝着正确的目标持续地做下去,就一定能成功。

  (2)家长的“观察记录”:

  坚持是什么?往小了说就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往大了说就是意志力的诠释。希望孩子能学会坚持,从一而终。这种品质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教育过程中,经过锻炼和培养逐渐形成的。

  孩子做事情小有成就时,我们要充分鼓励,与孩子一起制定下一阶段的目标,一小步一小步慢慢来,认同孩子,孩子就会树立起信心。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们要不断地说:“坚持住!别放弃!加油!”坚持住,一切终将美好。

  让孩子遇事能坚持,最好的方式就是家长陪着一起坚持,家长以身作则的坚持,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3)教师的“教师寄语”:

  您说得真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您是我们家长中的老师啊!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们要不断地说:“坚持住!别放弃!加油!”我们要和孩子一起坚持!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

  三、城乡结合部小学务工人员子女家校结合教育策略初探的成效

  1.通过此次家校合作,让家长们拿起了笔和本,把家长变成了学习者,要交作业,奇妙的拉近了家校距离、亲子距离,增进了家校、亲子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使得家校关系、亲子关系更为融洽,促进了务工子女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

  2.转变了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提高了家长家校结合的意识,初步学到了一些家庭教育的方法,为孩子营造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3.提高了教师对务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关注度和研究意识,提高了教师教育学生的能力和指导家长的能力;

  总之,本次城乡结合部小学务工人员子女家校结合教育策略的初探,在理论上帮助教师掌握了更多的教育方法,帮助家长摆脱了家庭教育的无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务工子女在学习能力、心理素质和生活习惯方面的教育效率,确保了务工子女能够接受良好、公平的教育,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的育人模式做出了尝试和努力。

  参考文献

  [1]顾梦君;浅谈外来务工子女教育问题;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7年8期.

  作者王娟翟会敏

  


《浅谈城乡结合部小学务工人员子女家校结合的教育策略》
上一篇:合作学习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及效果分析
下一篇:高校上课教室最优规划与TOPSIS评价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