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力”训练 课外阅读指导之路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改革背景下,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受到了高度重视。聚焦课外阅读指导,加强语文核心素养“四力”训练,即让学生感受汉字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表达力;让学生在阅读中促进自身思维的发展,训练思维力;让学生感受不同类作品的文化魅力,增强学生对于美的感悟,培养审美力;让学生理解不同文化作品的独特韵味,培养传承力。课外阅读的“四力”训练,能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对学生的成长大有裨益。
【关键词】课外阅读;核心素养;“四力”训练
语文核心素养“四力”是依据温儒敏的语文核心“四要素”提出来的,包含了“语言表达力”“思维发展力”“审美鉴赏力”与“文化传承力”四种能力。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掌握课内必要的语文知识,还要将课内阅读拓展延伸到课外阅读,找出不足,不断总结经验,在课外阅读教学模式上进行大胆创新,帮助学生拓宽视野,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语言技能,积淀深厚的文化素养。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四力”训练是课外阅读教学的新思路[1]。
一、聚焦课外阅读,反思不足
(一)学生缺少引领
大多数小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缺乏一定的是非分辨能力,依照自己的兴趣爱好,看一些低水平的漫画书、故事书等。其在选择课外阅读书目时,既没有教师的推荐也没有家长的引导,有可能对一些糟粕性质的书籍上瘾,反而有害无益。为此,教师应当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为学生推荐真正有助于其身心发展的书籍,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
(二)家长缺乏认识
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大部分家长希望看到孩子每天都在学习课本,做练习题,认为学生看课外书是不务正业,耽误学习,只要看到孩子在读课外书,就直接没收,直接扼杀了小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兴趣。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师要引导家长对课外阅读有正确的认识,而不应盲目阻止孩子参与课外阅读活动。家校配合,才能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
(三)方式有待提高
与传统教学观念不同的是,现代化的教学形式更注重灵活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结合实际条件和学生的理解能力,把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2]。
二、基于核心素养,训练“四力”
(一)积累语言,加强“语言表达力”
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阅读的根本。引导学生进行丰富的语言积累,感悟文本表达的特点和方法,对提高学生的语言构建与运用能力是有效的。“语言构建与运用能力”大多来源于课外阅读的积累。在阅读中,学生能够通过书中的内容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把从书中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先,要在课外阅读中渗透写作知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的写作秘妙,在课外阅读中唤醒学生写作的潜意识,进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其次,可以培养学生一边阅读一边记笔记的习惯。学生做笔记的内容要不拘泥于形式,可让学生自由选择:可以是书中的名人名言,可以是书中的精彩段落,也可以是能够引起学生共鸣的优秀素材。最后,在学生摘记后,教师就可以充分运用早读晨诵的时间,引导学生互相交流笔记、进行记忆,加强积累[3]。
如在学生阅读《鼹鼠的月亮河》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书中的语言多加研究,引导学生对于书中描写友情的语句摘抄并背诵积累。在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摘抄鲁滨逊的经典语录,学习鲁滨逊在逆境中乐观向上的精神,从中体会人生哲理,积累写作素材。在学生阅读《繁星·春水》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背诵其中最有感触的小诗,并鼓励学生试着仿写小诗,让学生在一次次的阅读中学以致用,潜移默化地将优秀的语言表达方式真正运用到自己平时的语文学习中。
(二)引导思考,提高“思维力”
真正的阅读教学不是“读读课文,谈谈感想”那么简单。真正的阅读教学要从培养学生的思维入手。小学生还处在具体思维阶段,因此,教师在课外阅读教学中,要以帮助学生养成思维习惯为目标。在不断完善学生思维的基础上,逐渐实现学生各方面学习能力的提升,进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首先,学生在读一本课外书时,要用系统的思维分析文章内容,不能以单一的零碎的思维进行阅读分析,要循序渐进地养成从整体角度分析书本内容的思维。
如在指导学生阅读《城南旧事》这本课外书时,教师先要自己读懂书中的人物,再引导学生从人物的正面、侧面等角度的描写进行分析。如教师可以事先设计以下话题:①“秀贞到底疯没疯?”②“小偷是不是坏人?”③“宋妈爱不爱小栓子和小丫头?”对于这些问题,书中没有直接的答案,学生必须经历一番思考,联系写作背景,通过整体分析后才能得出结论。①秀贞不疯。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理解与爱心走进人物内心,这样就能理解秀贞了。②“小偷”是好人还是坏人,其实书中的表达并不是那么清晰。小说中的人物是多面的、立体的、复杂的,引导学生学会阅读与分析,使学生明白,当他们不再用简单的“好人或坏人”的二分法眼光看待人时,他们就成长了。③对于宋妈爱不爱小栓子和小丫头的讨论,要引导学生从小说中找到相关内容,前后关联,这样才能了解一个生活在底层的劳动妇女的痛苦和无奈。学生是否向阅读的更深处漫溯,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外阅读指导的过程中,巧妙地设计有效的话题,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发学生思考,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学会鉴赏,提升“审美力”
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经典名著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阅读指导中既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也要重视美的教育,重视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正确的审美观。关于美的教育,需要的是潜移默化的熏陶。教师在课外阅读指导中,要唤醒学生潜在的审美意识,引导学生形成一种正确的审美观,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具备良好而有个性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认知。
如共读《骑鹅旅行记》时,可以引导学生在读懂故事内容,了解尼尔斯的顽皮淘气的同时,欣赏他成长后美的一面;在感受情节波折的同时,体验人物情感的真实变化;在学习作者构思艺术性的同时,了解瑞典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的优美。共读冰心的《繁星·春水》一书时,可以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特点,学会鉴赏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韵律美等;使学生明白诗歌不在长短,而是重于意象的塑造、情感的表达、主题的升华。学会鉴赏诗歌的美,学生就能受到美的熏陶。又如共读鲁迅的《故乡》时,可以引导学生把自己代入每一个故事中去,鉴赏书本中优美的语言和文字,当学生的阅读达到一定的量以后,就有能力创造出自己的作品了。
(四)学习文化,培养“传承力”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底蕴深厚,古人留给我们的知识也是无穷的。选择传统文化书籍与生共读,不仅能提升学生对国家文化及发展的了解,而且很大程度上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要多选择“传统文化教育”系列书籍,借助历史故事,与学生共读,通过传统文化的力量助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4]。
如第一学段的小学生可以共读《三字经》《笠翁对韵》,第二、三学段的小学生则可以共读《论语》《唐诗三百首》以及《宋词》。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穿插这几本古代传统文化书籍知识的讲授。①利用“出口成章”软件要求学生正确诵读《三字经》《笠翁对韵》,了解对子特点,感受古文韵味。可以组织关于《三字经》主题的历史故事会,让学生学习古人的为人处世,接受古人思想道德的熏陶。②在《唐诗》《宋词》的阅读中,要求学生背诵经典诗句,深刻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感情。③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或引导学生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使学生对我国文化的精髓有较为深入的学习。④开展“班级诗词大会”。通过活动,带动学生学习,深化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可以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深层次的塑造。可以让家长为学生购买带拼音和注释版的四大名著,这便于小学生阅读和理解。共读过程中,教师的点拨不容忽视,让学生联系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介绍等开展阅读,更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联系看过的影片,配合剧情理解名著,或者在课后利用多媒体组织班级学生一起观看经典片段,这都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可。每一部经典,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力量,值得人们传承,而教师就是传承的中坚力量。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指导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模块,借助核心素养的四要素,有效进行课外阅读的“四力”训练,不仅能帮助学生学好语文、积累知识、拓宽视野,还能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课外阅读习惯。伴随着核心素养“四力”训练的深入,坚持科学的课外阅读指导,能使学生在真正的课外阅读中学习知识,提升能力,获得成长。
【参考文献】
[1]赵文丽.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与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探讨[J].内蒙古教育,2018(20).
[2]潘彩霞.浅析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的课外阅读指导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5).
段龙娥
《“四力”训练 课外阅读指导之路》
- 职称论文刊发主体资格的
- 政法论文浅析工会法主体
- 化学在初中教学中的情感
- 中学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方
- 法治论文投稿法治型市场
- 杂志社论文发表浅析推动
- 新疆教育报投稿浅析学生
- 分男女招生录取的合宪性
最新优质论文
- 论文发表三步曲
- 如何提供职称论文的知网
- 教师类职称论文一般多少
- 新闻专业有哪些职称
- 职称评定需要发表什么样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 职称晋级论文检索才认可
- 医学领域cscd期刊怎么查找
论文发表问题热点
- 《教育探索》核心级教育
- 硕士从助工晋升中级职称
- 发表职称论文如何鉴别期
- 博士生毕业论文答辩技巧
- 简述机械工程师基础考试
- 电力系统职称核心期刊怎
- 工程管理专业论文摘要准
- 毕业及职称论文发表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