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教育职称论文》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中有效渗透及问题研究

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中有效渗透及问题研究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1-04-20 10:09
扫码咨询

  摘要随着国家大力倡导弘扬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促使其进入学校的宣扬之下,全国各地的学校纷纷响应,火热开展各类形式的传统文化教育。本文对传统文化的定义及其价值进行了明确的解析,在实践中对小学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情况做了调查研究,并对其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为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中有效渗透提供对策。正是在现有国家政策之下,深入对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有效渗透到小学教育中进行研究,系统归纳和整合,望得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渗透措施。本文同时通过文献研究法、访谈法、调查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对小学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在校长,教师和学生的帮助下,在这三个方面实践研究。在对现有小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现状中发现问题,对这些问题运用理论知识和实践总结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相应的原因。在对现实情况的种种问题的分析之下,研究出解决小学教育中传统文化渗透遇到问题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小学教育;传统文化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管理

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中有效渗透及问题研究

  绪论

  一、研究背景

  进入21世纪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对传统文化给予越来越高的重视,传统文化教育问题已经引起教育界普遍的关注。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①发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②中明确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③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为核心的领导下、党委和政府更加自觉,更积极地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总书记习近平④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悠久历史,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的最深的精神追求,代表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独特认同。”习近平同志也指出⑤:“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读优质传统文化的书籍,是含金量高的文化阅读。”他还指出,要认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本质,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掘与分析,使其成为中国人民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从而适应当代文化和现代社会和谐发展。

  更新了一篇教育的论文,如技工教育相关论文发表期刊,您可以点击并前往查看。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中应该扮演重要角色。这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但是,因为该项工作处于一个探索阶段,没有很完善的规范化文件可以参考,因此在现时各个小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情况和效果并不一致。所以,本论文以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为研究对象,并希望达到以下目的:

  1.通过调查,发现小学教育中传统文化渗透的现状。

  2.通过渗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出小学教育进行传统文化渗透时产生,问题的原因并进行归因分析。

  3.在对现实情况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探寻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中有效渗透的对策。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格,即培养受教育者的健全人格,真正的教育必须着眼于发展人性,培养人格,改善人生。传统文化①作为我国思想道德的核心组成部分,能在推行素质人才建设中发挥重要,小学阶段更是打好基础的关键。因此,对传统文化与小学教育进行研究,能进一步验证推行素质教育的作用和意义,丰富深化相关概念。本研究所得出的问题及有针对性的分析和对策也为思想道德教育的提高提供了理论依据。使与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有关的理论更加完整,具有建设性的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首先,本文得出的理论和对策,能有利于各小学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使小学生对国家和传统文化有更深刻、更正确的认识。在现时的“全球化”局面下,中国该以什么样的形式参与全球文化合作和竞争,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重视和思考的问题。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参与世界文化合作和竞争最有力的筹码和武器。而学习、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必须从娃娃抓起,所以完善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得出可行性的建议和对策,是提高整体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三、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

  1.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研究当今,党和国家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和弘扬高度重视,陆续颁布各类文件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落实提供有力保障。为加大深入开展小学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难能可贵的发展机会。相应的关于传统文化和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日渐增多,国内的许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纷纷系统地阐述了传统文化的特性。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之下,众多用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经典古籍经过编译面向于世。现在的情况是,有宏观政策的方向以及各级部门支持都来推动传统文化教育的外部因素,此时的外部因素已经发挥很大程度的作用了,而内部因素的质量,就要看一看各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的行动了。进入21世纪以来,全国学术界对传统文化与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高度重视。不断对现有研究进行的科学梳理,寻找出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新的契入点,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关于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研究传统文化教育对小学教育培养人才发挥的至关重要作用,是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中渗透的的价值所在,也是当前学术界理论研究的重点内容。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下面几种:第一种观点从个人层面探讨了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如,黄济提出在本世纪以来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正确面对的各类问题、挑战和艰难,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传统文化①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精神内容,对于小学教育中的价值观具有重大的价值和作用。石中英指出,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明古老的古国,具有繁荣富强,繁荣昌盛的传统文化内涵。大公无私,孝敬父母,团结友善,敬老爱老,诚实守信,以人为尊,乐于助人,尊重他人。社会道德是有序的,纪律严明的,诚实正直的为人民,学习是有效的,道德和正直是重要的,它还需要通过小学教育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第二个观点从社会国家层面探讨了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例如,董丽提出,小学教育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冯勤认为,加强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是建立传统文化体系,促进发展必要的内容,深化中国特色教育的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必经之路。小学生是我们国家的未来,祖国的希望,重视和加强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这将有助于促进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有助于促进文化创新,帮助形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二)国外相关研究

  从整个外国学者的著作和文献,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其中大多数是从宏观视角的教育改革去探索和讨论的。有代表性的作品有《80年代的中国教育改革》、《1949年来的中国教育》等。这些作品,主要观点有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不同层次、多角度的进行变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作用。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被称为历史文献方法,是收集和分析现有文献相关内容,选择有联系的资料,达到一定的学习积累和研究目的。本论文研究通过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优秀硕博士论文库、中国人民网等资料库中查找相关论文和期刊文献,大量收集关于小学教育中传统文化渗透的相关研究资料,进行科学分类整合,深入分析小学教育中传统文化相关方面的内容,探究小学教育中传统文化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建构本课题的理论框架,遵循相应的逻辑关系,进行整理归纳记录使之成为一个整体,从而形成本研究的相关综述基础。

  (二)访谈法

  访谈法,就是研究型交谈。在抽样上,采用强度抽样。本研究的访谈对象主要是小学的校长和教师。在访谈过后,对访谈的内容进行整理和记录,很好的充实了本研究的内容,增强可信度。

  第一章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其价值

  第一节概念界定

  一、传统文化何谓文化?人类长期实践过程中积累和创作出来的在物质、制度、精神等方面的产品及其成果。传统文化的涵义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经过历史的沉淀和选择后保留下来的更具价值的优秀的物质、制度、精神等方面的文化遗产及成果。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中国与华人地区存在的文化体系,中国传统文化发源于黄河流域,经过与“蛮夷戎狄”周围地区少数民族的不断融合,形成了华夏文明(中华文明)。“文化”是人类生活在社会中,通过人的智慧和劳动创造出来的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它是一个不断变化地运动过程。“文化”一词来自西汉刘向①提出的,“文化不改,然后加诛。”用道德和文化教育人们,便会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祖先传到现在的珍贵的历史遗产。它经历了中国文化诞生和发展的过程。渗透到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中,它影响着中国人的世代价值体系和行为。此外,中国传统文化对亚洲整体影响深远。

  第二节传统文化本身的价值

  一、德育的价值

  (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礼仪,美德,民族精神,诚信,和睦等内容,都是传统的中国道德教育资源。传统文化为小学德育带来了入夜润无声的渗透作用。显然在学校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中,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是核心,积极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为基本目标,学校应该明确传承经典文化培养健全的人格、道德教育教育指导思想,使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真善美的精神食粮。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并发展成为一个稳定的文化,包括中国古代先辈的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等诸多内容丰富,都是小学道德文化教育的充足资源。小学道德教育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形式的教育具有中华民族崇高的精神和优良传统美德。其中有各种的人生哲学、精神价值、道德信仰习惯的各个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传授是传统文化道德的内容,通过传统文化对学生影响,达到对学生良好的道德教育。

  (二)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教育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礼仪,美德,民族精神,诚信,和睦等内容,都是传统的中国道德教育资源。传统文化带给夜校德育的渗透。显然,在学校德育的指导思想中,传统文化教育应以此为核心,积极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为基本目标,学校应该明确传承经典文化培养健全的人格、道德教育教育指导思想,使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真善美的精神食粮。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并发展成为一个稳定的文化。包括古代祖先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等丰富内容,都是小学德育文化教育的充足资源。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形式下的小学德育教育具有中华民族的崇高精神和优良传统美德。其中有各种的人生哲学、精神价值、道德信仰习惯的各个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传授是传统文化道德的内容,通过传统文化影响学生,实现学生良好的德育。

  二、智育价值

  (一)人格优化,身心健康经常阅读经典文章的孩子,会习惯孝顺父母,变得礼貌,认识礼仪,培养良好的习惯。这是因为传统文化中包含了“礼、孝、仁、义”等崇高的思想,并且一直为世人所尊崇、遵守。孩子在阅读相关典故的过程中,就能得到精神上薰陶,并自动调整人格上的缺陷,而且在面对困难和问题时,会比一般孩子更懂得如何应对和处理。另外,这些孩子们的生活品味和生活的内涵在更高的起点上达到,从而不仅仅会让孩子变幸福,而且会使孩子以后成功的机会明显增加。

  (二)专注力提高那些定期进行古典阅读训练的孩子们,逐渐会把注意力练习到集中,自然而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效率,提高学习质量。这是因为要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就必须跨越千年的时空阻隔,潜下心来每字每句地进行研究。在此过程中,孩子的浮燥会慢慢减少,传统文化的薰陶也能让孩子明白专心致志的作用所在,所以对提高专注力是有十分明显的作用的。

  第二章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中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现状调查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一)内容设置问卷从三个方面进行设计,分别来自校长方面、教师方面、学生方面。校长问卷共设置了9道选题,教师问卷共设置了14道选题,学生问卷共设置了17道选题。(二)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采用随机抽样,选取了H市AJ小学、HS小学等为整体样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了解该市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情况和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二、访谈大纲的设计

  在问卷调查资料收集之后,我又选择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随机抽取了几所学校的校长和若干教师进行了访谈。(详细问题见附录Ⅳ)

  第二节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据有效问卷数据统计显示,在教师的问卷中(见附录Ⅰ),总是提供或推荐传统文化课外读物的老师只占了56%;表示经常运用校外教育渠道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平均只有16%。而在校长的问卷中(见附录Ⅲ),78%表示学校有开设一些传统文化课程,但这个一些究竟是多少,就只有学校自己知道了。另外,虽然只有2个校长对开设传统文化课程表示无所谓,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85%选了比较注重应试。从以上结果可以得出,无论学校或者老师,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都没有准确的认识和理解,认为只是课外教学或语文考试的一部分。

  二、课程和教材体系不完整

  (一)课程1.课程设计缺少系统规划根据教师问卷(附录Ⅰ)数据统计,表示有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有65%。但在最后的问题反馈中,有80%的老师表示相关课程比较混乱,学校没有统一规划和设计课程,而且在设立传统文化课程内容时,缺乏系统的思考与策划。这其中有“唯分数论”的原因在作怪,传统文化教育不会影响成绩和升学率,所以学校大多会选择让其流于形式,既应付了国家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不会对常规课程造成影响,所以难免会缺少系统的规划。2.课程目标窄化从附录Ⅰ的问卷可知,经常使用教学策略进行传统文化教学的老师只有20%,据其他老师的反馈表示,这是因为学校一般将传统文化教育归为语文教学的辅助,将传统文化教育目标窄化成要求学生掌握一首诗词的背诵,或熟悉一个名人典故,所以他们也无须运用什么复杂的教学策略。而据部分学者①研究显示,即使有一些学校提出传统课程在提高师生行为与素质方面的作用,但是所占比例实在是太小。学校没有设定明确而宽广的传统文化课程目标,老师也就不会花心思进行相关教学,所取得的效果也就比较微弱了。

  第三章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中有效渗透的对策

  第一节加强教育管理

  一、更新教学目标要解决当前小学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各种问题,必须首先更新教学目标。发展统一的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性质,教学内容,教学定位,学术水平,评估方式。每个学校的自主权应该给予一个更宽松的选择,允许各个学校根据国家统一的教学目标,根据各校的实际目标发展,使其要因地制宜的渗透到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

  二、挖掘与利用教学的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各种教学资源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将其贯穿于学生的行为规范管理、班级管理和各种向小学生制定的规章制度当中,引导小学生通过生活实践,逐步将传统文化内化为受益终身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校管理工作规律,教学资源情况。寻找更好利用本校设施、师资、资源的方法。在尽量不增加学校运营成本的情况下,令传统文化教育得到更好开展。

  第二节重视课程

  一、充实课程内容

  有效渗透课程需要丰富和充实传统文化课程。基于专家研究,传统文化课程为每个省份加入本地特色。这使得传统文化的课程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实行统一规划,但如何开放,是开设一门课程,还是融入现有的课程体系,尚不统一。我认为,国家基于学校的教材标准的统一规定,可以灵活地开放和全面课程,结合传统文化综合课程。一方面,这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如果没有定量评估的其他传统文化专业课程,则不包括在考试系统中。另一方面,丰富和充实课程内容,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例如在课程内容中加入传统工艺制作、礼仪学习、各个朝代的货币认识、文字的演变等等。另外,教师也需要明白,传统文化的内容,随着时代的改变,有些已不再符合时代的要求。因此,教师需要用传统文化的课程内容与时代背景进行解读,并选择适合的内容进行教学。

  二、构建传统文化显性课程

  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中的有效渗透应该被设置为显性课程。需要提供课程,以确保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传统文化的知识。相关科目包括古代哲学,伦理学等思想,以中华文化,爱国主义为主题,把优良传统作为重要内容。必要的课程学习,学生对传统文化可以深刻的系统认识,扎扎实实学习到理论知识,完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侧重于课程整体性和渐进性。课程内容丰富多彩,让学生学习传统的生活观念,传统价值观和传统美德,如爱国主义,礼仪等传统美德。传统文化教育应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为满足学生的年龄,智力,心理等特征,要提供有针对性的传统文化课程。小学一年级,可设立书法班,三年级,四年级可进行象棋课程,陶艺课程,都设置成学生必修课程。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设置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如开设《声律启蒙》、《说文解字》的经典诵读课程,让学生在经典诵读中慢慢得到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结语

  从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被国家政府所大力提倡为出发点,深度挖掘了传统文化其中所蕴含的重要价值,以及对小学生成长和发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提出在小学教育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本文的主要逻辑脉络如下展开,首先是探讨了传统文化蕴含的重要价值和资源,然后又总结了现在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所存在的各种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整理和归纳,分析出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有效解决对策。但是本文也有不足之处,由于时间、资源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搜集国外文献时,找到很少关于国外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文献,这是本文的主要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刘梦溪.论国学[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

  [2]冯文全.德育原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

  [3]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任博伦

  城市建成区小学教育设施布局优化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扩张,城市空间与以小学为代表的城市基础教育设施出现了发展不协调的现象。传统基础教育设施配置主要是根据住区规模分级配置,而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传统的居住区分级模式正在逐步丧失,使得现有的基础教育设施配置已缺乏科学的依据,因而基础教育设施配布局要需要更加科学、更加与时俱进的配置理论和方法引入。

  关键词:建成区,基础教育设施,布局优化,引力模型,Voronoi多边形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教育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基础因素。因此,教育一直是国家和社会的热点话题。在2015年两会上,教育改革成为了一个持续热点话题,强调教育事业要均衡发展、教育发展的核心在于公平。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教育的不公平最终会加剧社会的不公平,教育对国家安全的维护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1]。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目的

  (1)通过调研以及对数据的分析,直观展示城市建成区现有小学教育设施的布局特征,实现可视化。

  (2)通过建立引力多边形模型的方法,对现有的小学教育资源布局进行评价分析,实现小学优化布局。

  (3)以宝鸡上马营片区小学为例,运用拟定的评价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定量评价,并给出基础教育设施布局优化建议。

  1.2.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理论意义在于,结合教育设施的基础理论研究,对城市建成区小学教育设施分布的特征进行总结。以小学为代表的基础教育设施区位空间布局的合理发展模式和评价方法,丰富城市基础教育设施研究理论。

  (2)现实意义现实意义在于能够将理论研究落实到基础教育设施的布局建设上,将市民对基础教育设施的需求与设施的空间布局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和完善城市教育设施体系建设。通过对各类教育设施及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第二章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本章着重对基础教育设施布局现行标准、相关理论以及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1相关概念与界定

  2.1.1基础教育狭义的基础教育主要指九年义务教育,即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广义来说基础教育还应包括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等,由于幼儿园教育和家教等其布局上存在随意性较大,因此本文对此不做研究。

  2.1.2教育设施以往的研究对教育设施这一概念没有做出完整定义,教育设施是公共服务设施的组成部分,因此,本文参考公共服务设施的定义,对教育设施做出如下定义,教育设施是为满足人们受教育的需求而进行的公共配套设施建设。

  2.2基础教育设施配置现行标准

  关于基础教育设施设置标准,目前主要依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地区和城市之间由于经济水平和人口构成的不同,其对教育设施的需求也是千差万别的,因此用同一国家标准来指导各地的实践存在一定局限性。此外,各部门对教育设施配置的标准不统一,除了国家规划建设部门颁布的标准之外,各省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相继颁布了地方性文件[5]。

  第三章城市基础教育设施发展的困境与实践探索

  本章分析了当前城市基础教育设施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其原因,并介绍了目前对城市基础教育设施布局方法的探索,对于我国优化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和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其研究框架如图。

  3.1城市基础教育设施发展的困境

  3.1.1规划层面(1)城市总体规划对基础教育设施用地的保障不足城市总体规划是一定时期(一般规划期为20年)内城市发展在宏观层面上的战略部署和发展蓝图,对人口分布、功能布局、产业发展、资源利用和基础设施作出总体安排,具有宏观性、战略性、综合性的特点[38]。由于城市总体规划所涉及的内容相当繁杂,这就造成了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建设当中的问题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尤其对一些细节问题无法做出详尽的安排和解释。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有些问题解释的不够具体,不够深入,或者只是简单带过,这些内容在以后的规划实施中往往很难实施。同时,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范围过大,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往往要经历很长的周期,这些问题都导致了城市总体规划不能够有效的直接指导城市基础教育设施的规划和布局。(2)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基础教育设施用地部署的弹性不足目前,资源短缺依旧是我国重要的基本国情之一。在这种背景下,城市规划更应该发挥其公共政策的属性,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公共资源的科学配置中,城市规划应该发挥其自身的优势,使公共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3.1.2实施层面尽管在编制相关规划时,会对规划范围内的基础教育设施配置布局有详细的要求与规定。但是,在规划实施阶段,地方政府往往首先满足的是经济产业的发展的需要,往往把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因此,公益性的教育设施经常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按规划落实。同时,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正在由以往的“增量规划”的方式向“存量规划”的方式转变,因此经常会变更原有用地的性质来满足规划用地的需求,最常见的方式就是为了满足发展的需要,将原有的工业用地调整为居住用地,而这一调整又会造成区域内人口规模的增加,这无疑又加大了教育设施的压力,加剧了教育资源不均衡。

  3.2城市基础教育设施发展问题形成的原因

  3.2.1历史方面在我国各个历史时期,都有着与当时的社会发展条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因此教育设施的配置也因不同的教育制度而不尽相同。在封建社会,教育只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无论是官学还是私学,都只有少数人才能够享受到其提供的教育,全民教育更是无从谈起。到了民国时期,教育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受西方新思想的影响,教育改革在我国形成一股浪潮,出现了大量的新式学校。同时,随着封建制度的废除,原先大量的庙宇、会馆也被改为学校,民间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家经济底子较薄,财力有限,无法大规模的新建学校供学生使用,因此城市中的学校大部分都沿用建国以前的旧校舍。同时,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即使新建了部分学校,也因为片面强调节约造价,导致新建的学校在用地规模以及教学环境上严重滞后。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到了60年代后,国家加大了对教育设施的投入,加大了新建、扩建的学校的比重,不再一味强调节约的思想,学校用地规模以及教学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提升[40]。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社会有了很大的发展,教育也被国家列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国家在教育设施上的投入也在逐年增加。1986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对教育进行约束。在同一年,国家为了满足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紧接着颁布了《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对我国中小学教育设施的配置问题提出了规范化的要求。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人口流动性较小,因此学校规模严格按照所在学区的户籍人口控制。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全面展开以及城市规模的高速扩张,流动人口的增加对城市原来的教育设施造成了相当大的负担。因此,流动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致使原本教育设施配置的模式不能够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

  3.2.2人口方面

  人口因素对中小学的用地规模、教育设施经费的投放等问题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首先,由“S型”曲线增长的学龄儿童人口数量可以看出,在学龄人口的快速增长时间中,教育用地资源变得尤其紧张,因此配套建设的数量有所增加,但是当曲线被拉平,则会出现因为超前产生的用地盈余。因此,导致城市的中小学用地问题的原因是人口的出生率变化的波动性。其次,因为学生的人均用地规模或是学校的土地利用效率有所不同,使得学生的规模与学校用地规模并不一定呈正比,适宜的学生人数对应于适宜的用地规模,一旦学龄人数发生变化,学校的土地使用效率也会发生变化。再者,我国的家庭结构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引导下,由复合式的家庭变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的核心式的家庭组织模式。在这类家庭当中,孩子的教育问题受到更密切的关注。由此,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受到日益严重的“择校”、“借读”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的影响。我国的家庭结构随着“二孩政策”的落地发生着又一次巨大变化。需要规划新增的学校以及学额数,不仅取决于每年新生儿数量,还要根据其长期的变化趋势。“二孩政策”运行之初,新生儿数量会在短期内呈现升高,但是在释放了社会对于二孩长期需求的积压后,新生儿数经过长期的发展必定会呈现下行的趋势,学生人数会随着新增人口不断增加而超出学校的承受限制,就需要建设新校来容纳新增的学生,但是在几年后,人口数的回落又将会面临生源不足所带来的新建硬件被闲置等问题。

  参考文献

  [1]赵媛,诸嘉.基于教育公平的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06:20-22.

  [2]胡梅梅.大城市基础教育设施空间非均衡性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4.

  [3]张荔.论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专科学校数学教学中[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2,02:35-36.

  王家豪


《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中有效渗透及问题研究》
上一篇:地方高校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研究
下一篇:撤点并校后山区农村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困境研究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