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教育职称论文》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研究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1-06-01 09:32

  摘要:在当前新经济形势下,我国整体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普通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但是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优秀大学生体量依然较小,因此加强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迫在眉睫。本研究通过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性、实践性和跨越性的理解和研究,发现创新创业教育对提升当代高校大学生主动性、抗压性、资源整合力和需求感知力方面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并就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改进策略。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就业

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研究

  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下行压力的逐渐增大,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是关系大学生自身生存的问题,对于整体经济运行、社会稳定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育部“六稳六保”的指示里,“抓就业”都被放在了突出位置。正如李克强总理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高校应当提供长久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保障高校毕业生保质保量实现就业。就当代普通高校大学生自身而言,由于受到传统就业观念和就业指导的影响,大学生往往是采取探索自我、探索外界、职业定位、行动计划和调整反馈的思路去寻找工作。在这一环节中,探索外界居于第二位,当学生发现外界的不确定性在逐渐增大时,自身的职业定位和行为计划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创新创业教育正是基于对大学生在不确定的外界环境下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发展的,能够促进大学生具备较强的就业能力。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含义及其特点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含义

  创新创业教育是西方在20世纪提出的教育理念,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本研究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即通过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帮助学生去适应不确定的外界社会环境,在就业资源相对缺乏的条件下发现就业市场的痛点,并提出自己的问题解决方案,找到就业的突破口,从而体现出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势和价值。创新创业教育弥补了传统就业指导的缺陷,将重点放在未来和实践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就业创业的助推器[1]。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

  1.社会性特征

  创新创业教育的展开离不开大学生自身和社会环境的紧密结合。与传统就业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创新创业教育从更加全面的领域引导学生加深对于就业方向、意向企业和就职岗位的认识,更加宏观地去理解就业政策、企业职能部门划分等就业要素,而传统教育多侧重于与学生自身密切相关的领域和岗位。

  2.实践性特征实践性特征

  首先体现在项目制上。创新创业教育要求大学生进行实际的创新创业项目训练,从项目的申报到运作,或者是模拟公司的项目运作。项目制对于大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要求较高,有助于大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公司运营的模式,并培养其集体意识。实践性特征还体现在长期性。大学生创新项目一般持续时间较长,甚至有的大学生可以从本科做到研究生阶段,这些都是传统就业指导不倡导的就业方法。最后,实践性还体现在让大学生接受挫折教育。创业失败的几率相对较大,只有学生不怕面对失败,才能获得更多的创业就业经验,这同传统教育理念倡导的“坚持正确方法”有很大的不同。

  三、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优势

  新经济形势下,的就业政策大幅度向应届毕业生倾斜,应届毕业生面临的就业机遇和优势不断增加。由于当代高校大学生的性格普遍比较外向,个性向明,思维具有跳跃性,接触的新事物较多,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创新和突破意识,这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展开具有较大的促进左右。当代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包容性比较强,在就业中能够适应较强的信息变化速度和工作强度,能够更好更快的融入经济社会的运转。

  (二)高校大学生就业劣势

  1.当代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一项劣势就是自身就业能力较为欠缺由于平时社会实践较少、团队协作意识不强、人脉搭建能力不足,常导致高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较差,在社会就业中面临不利的地位。

  2.大学生就业理念和就业市场的需要不匹配当代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比较倾向于质量高、高收益、高回报的就业岗位以及更灵活的就业形式,以及对新经济形势下就业形势的认识存在不足。当前经济形势下,许多生产性、服务性行业都面临着经营危机,对人员的需求性大幅度降低,但同时就业市场对专业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却在不断增加,出现了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由此可见大学生当前的岗位选择和就业市场需求之间不能很好地对接。

  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影响

  (一)提升大学生的工作积极性

  与传统就业教育相比,受创新创业教育引导的大学生更容易关注整体的工作效益。这要求他们不能以按时完成工作、做好自己的事情为目标,而是需要积极地同外界进行联系,倾向于整体性的构思,提升团队整体的工作效率,降低企业劳动成本,提高企业整体效益。这种新型的创业者理念,不仅能够促进就业单位的发展,对于整个社会的经济运作也将产生引导的作用。

  (二)提升大学生的抗压能力和受挫折能力。

  传统就业教育强调适合学生自己的工作,学生接触面较窄,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机会经历挫折和失败。而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引导的就业教育能够使学生接触到更多创业、就业的失败。据统计,我国的首次创业成功率不足5%,传统就业者通着遵循稳定的上班、生活模式,这样容易成为职场温水里的青蛙。相反,创业者的心态则处于一种相对激荡的状态,市场的变化,创业遇到的困难塑造了他们坚韧的性格,从而更加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节奏。因此,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积极的求职心态,以及不怕挫折的顽强意志。

  五、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策略

  新经济形势下,创新创业教育逐渐成为促进当代大学生就业的新突破口,有利于不断探索高校大学生培养的新模式。本研究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认为应该从以下三点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一)充分发挥当代大学生的自身优势

  当代高校大学生具有思维活跃、善于尝试新事物的性格特征,有承受不确定性的心理预期。高校就业指导应当充分利用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点,在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同时加强因材施教,做好对每一位大学生的就业咨询和指导工作,通过小组互动、集体时间等方式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提升他们对于就业形势和就业方向的认识。

  (二)进行教育形式创新,帮助大学生克服就业障碍。

  高校教育管理部门应加大力度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帮助大学生培养自己就业理念。许多高校已经开设了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类似于《创业管理》《创业基础》等创新创业课程能够帮助大学生塑造正确的就业创业理念,将自己的专业所学同就业市场所需紧密结合起来。除了理论学习外,创新创业教育也应注重时间在大学生就业教育中的突出地位。开设创新创业实践类课程,如《创业者沙盘》等可以帮助大学生实际模拟企业生产运营情况,训练大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高校教育管理部门应着力建设协同创新平台,帮助大学生进行实际的创业演练。

  高校应当将对口企业、学校和相关科研单位进行紧密结合,建立一系列创新创业实践体验基地,着力建设符合经济社会的供需对接,帮助大学生实际体验企业运营中存在的困难,进行就业创业的经验积累。此外,挑战杯的设立对于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具有较大的辅助作用。特别是每年对挑战杯项目的高度重视和资金扶持,胃高校实践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这对于提升学生创业团队的整体意识和团队意识有着重要作用,对促进高校的就业创业质量也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中楷.强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713-715.

  [2]聂振明.创新创业教育对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研究[J].中外企业家,2020(13):173-174.

  [3]秦学斌,昝宏洋,汪梅,等.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升的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8(05):505-509.

  [4]孙渔珽.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途径探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35):82-83.

  刘晓龙


《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研究》
上一篇:如何通过思政教育助力数字媒体专业高质量就业
下一篇:人工智能时代艺术专业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模式分析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