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教育职称论文》基于“活教育”理论的幼儿园科学活动研究

基于“活教育”理论的幼儿园科学活动研究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1-08-28 10:30
扫码咨询

  摘要:陈鹤琴先生的幼儿科学教育思想强调以儿童为主体,培养创造力和研究精神,充分利用周围科学环境,重视幼儿的科学实践活动,注意教学的整体性、游戏化和多样性。当下幼儿园开展科学活动时在目标定位、内容选择、课程的组织与实施等存在诸多问题,基于陈鹤琴幼儿科学教育思想,应在目标设置上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学习内容上以自然科为主、活动实施以探究活动为主要形式、教育方法以游戏活动为主。

  关键词:活教育;幼儿园;科学活动

基于“活教育”理论的幼儿园科学活动研究

  一、陈鹤琴幼儿科学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活教育”

  陈鹤琴先生的教育思想可以在他后期总结的“活教育”理论中找到依据。他早年的留美经历,使其“活教育”理论充满了实用主义的色彩,但是他的“活教育”理论又不是一味地照搬国外模式,而是基于本国国情进行的再创造,并经过长期的实践研究,可见他的教育理论是具有中国化,科学化的特征。

  关于幼儿园的论文范文还有幼儿园职称评定材料要求,您可以点击并前往查看。

  (一)“活教育”的三大目标

  “活教育”反对的是传统的“死教育”,为此陈鹤琴先生在《旧式教育与新式教育的分别》中就特别指出旧式的教育是以社会为中心的教育是旧式的,而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是一种新式的教育。[1]陈鹤琴先生从“活教育”的目的、来源、实施进行陈述,其“活教育”的三大目标定位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二)“活教育”的特点

  “活教育”的特点集中体现在其课程与教学过程之中,笔者基于“活教育”的三大理念,从课程目标的设置、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教学的原则及方法等角度出发,将其“活教育”的特点概括为儿童本位、归于自然、以做为中心、教亦多术四大特点。

  1.儿童本位

  儿童本位在其课程组织上是体现以儿童为中心。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的活动组织应该依据两个原则来拟定。第一个原则是‘根据儿童生活需要’,第二个原则是‘根据儿童的学习兴趣’。”[2]换句话说,一切的活动都应该以儿童为中心,从儿童的角度来组织活动,并且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此外,他还强调活动的组织应该是根据儿童的能力、体力、智力、年龄上的差异而做出不同的安排,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2.归于自然

  “归于自然”是“活教育”的显著课程特征。陈鹤琴在关于“活教育”课程实施这个问题上特别提到“要晓得书本上的知识是间接的,大自然、大社会才是我们活的书,直接的书。过去我们明明有无限丰富的活教材不知采用,只知道捧着书本子死读,其实书本只能当作学习的副工具......现在我们在这里主张大家去向‘大自然、大社会’学习......去向活的、直接的‘知识宝库’探讨研究。”[3]这个思想充分体现在他实施“活教育”的场所,他根据不同阶段儿童的年龄特点,将儿童的活动场所分为了三个阶段,而每一阶段的活动场所都体现着自然的特性,如小动物园,小花园,小工场,小农场等等。

  二、陈鹤琴幼儿科学教育思想

  陈鹤琴先生对于幼儿科学活动实施的目标、内容的选择、活动的组织以及教学所采用的方法都有着一套完整的流程,并且他也将其运用到幼稚园的实践之中,其实践理念可以说是扎根于“活教育”理论。

  (一)陈鹤琴幼儿科学教育思想的特点

  陈鹤琴先生幼儿科学教育思想发源于“活教育”理论的依据如下:第一是坚持以儿童为主体,培养儿童创造力和研究精神;第二是充分利用周围科学环境;第三是注重幼儿的科学实践活动;最后是注重教学的整体性、游戏化和多样性。

  1.以儿童为主体,培养其创造力和研究精神

  陈鹤琴先生在南京国民教育实验区为进行“活教育”理论的实践特地设计了五指活动的课程实施大纲,其中,在幼儿科学活动的目标设置中,他鲜明地提出了要培养儿童实验的兴趣和启迪儿童的创造能力。其目标与过去传统教育强调的对知识的掌握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并且要求每星期的科学活动必须不少于两天半是作为研究时间的。可见陈鹤琴先生更赞同科学教育应该注重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而不仅仅是掌握科学知识。他将幼儿科学教育的理念付诸实践,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图1和图2反映的就是南京鼓楼幼稚园的孩子在科学活动中研究如何打倒水兵和过桥洞的情况。在描述南京鼓楼幼稚园的孩子时,他也对幼儿探索自然的行为赞叹不已[5]。

  2.充分利用周围科学环境

  陈鹤琴先生认为孩子有着爱自然的天性,并且通过这种天性,也可以培养幼儿的科学精神。因此他对于幼稚园的环境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以期能够借助这种环境对幼儿进行熏陶。他特别提到户外活动将会是幼稚教育的新趋势,因此在幼儿园的室外应该尽可能地利用草场、花园、菜圃这些环境,让幼儿从事种植和生产劳动,并借助饲养动物,和大自然亲密接触,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而获得正确的认识,进而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8]。

  三、当前幼儿园开展幼儿科学教育的现状问题

  幼儿期是科学教育的启蒙期,如果在此阶段能够培养他们获取科学知识的兴趣和能力,可以为今后培养他们成为富有创造精神的现代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21世纪对公民的基本素质要求,也是终身教育的需要,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新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文件的颁布,使得科学领域作为幼儿五大领域发展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过去数十年,科学教育常常被称作常识教育,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常识教育更强调的是幼儿对科学知识的掌握,相比较而言,科学教育则更强调对幼儿科学精神的培养,它包括科学的态度、科学的兴趣、科学的精神等等。正是基于我国对于幼儿科学教育认识的进步,科学教育才渐渐取代常识教育成为如今的主流思想[24]。然而,幼儿科学教育的改革起步于最近十几年,一个新的理念往往是需要经历长时间的考验而渐渐走向成熟的。但笔者通过阅读大量各地关于幼儿科学教育开展的现状问题研究,再加上在园的实践观察发现,当前幼儿园在开展科学教育领域的实际实施情况并不尽如人意。笔者将从幼儿园科学活动的目标定位、内容选择、课程的组织与实施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目标定位

  有学者指出中广大幼儿教师在理论层面己经认识到科学教育活动的重点是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引导幼儿自主探究,但是在具体的科学活动幵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而使培养幼儿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的科学教育目标难以达成[25]。例如科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性过强而忽视了幼儿的主体性,这些都说明了教师对于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定位依然停留在浅层的认识,理论上的美好设想与实践层面上操的作并未实现相统一。

  (二)内容选择

  对于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许多教师最大的困扰在于不知如何选材,虽然大多数教师会根据《指南》的要求以及幼儿园课程大纲选择一些合适教材作为教学的内容,但是有学者提到教师在选择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时会有意识避开那些自己不太熟悉的内容,选择自身熟悉的内容。这样就造成了科学教育内容的不均衡,幼儿接受的科学教育也是不均衡的[26]。除此之外,一些教师在选择教材时也存在着内容过窄过难,脱离儿童生活现实,缺乏实用性和适宜性等弊端。

  四、基于“活教育”理论的幼儿园科学活动

  根据上述提及的当下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认为可以结合陈鹤琴先生幼儿科学教育思想,针对当下存在的问题,为当前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课程的开展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一)幼儿园科学活动的目标设置应该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

  一切的科学活动都应该以儿童为出发点,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在陈鹤琴先生的教育理论里,始终坚持以儿童为中心,他将其称之为“新式教育”。这个道理运用到现代教育亦是如此,我们在开展幼儿科学教育,应该时刻谨记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而教师的作用就是从中加以引导,激发幼儿主动探究的欲望,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和研究精神。

  (二)幼儿园科学活动的内容

  应该以自然科为主要学习内容对于幼儿科学活动课程的内容选择,陈鹤琴先生告诉我们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教材,若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因地制宜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是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的。在科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许多教师的选材不当往往会造成幼儿无法获取真正的科学知识,因此教材的适宜性尤为重要。针对这一点笔者认为幼儿科学教育应该以自然科为主要学习内容,因为自然科是最贴近幼儿的生活,同时它又有一定的实用性。袁爱玲在对比中美科学教育课程中就提到美国科学促进会和科学教育委员会提出的科学课程方案中其制定的课程目标是给予幼儿关于自然现象的第一手经验,建构和理解基本概念,发展自由探索和好问的态度[28]。可见其理念与陈鹤琴先生的科学教育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对于我们幼儿园科学活动的开展有很大启示。

  (三)幼儿园科学活动的实施应该以探究活动为主要形式

  在过去的科学教育活动课程中我们虽然强调幼儿必须通过“做”来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但事实是许多教师将“做”流于形式,即一种停留在低水平的实验行为,陈鹤琴先生就曾经强调不能为了做而做,笔者认为“做”更强调的是一种“探究”,“探究”的主体应该是儿童,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之前笔者提到的关于陈鹤琴先生教学四步骤:实验观察、阅读参考、发表创作、批评研究体会到。因此,幼儿园在开展科学教育时,应该以探究活动为主,让幼儿在过程中学会自我体验,自我反思。

  (四)幼儿园科学活动教育方法应以游戏活动为主

  教师在进行科学教育时应通过游戏化的方式来开展,游戏能够满足儿童的多重需要,儿童参与到游戏活动中,能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意识。因此,教师在进行科学教育时,首先是要创设游戏化的探究情境,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使幼儿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之中,感受科学的奥秘。再者就是开展游戏化的探究过程。由于幼儿的注意力、持久性都比较差,教师开展游戏化的科学探究过程,能确保幼儿对科学探究活动保有持久的兴趣。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使科学与活动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2][3][4][5][15]陈鹤琴.陈鹤琴教育思想读本·活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67,169,131,76,77,15,18,81.

  [9][21]陈鹤琴.陈鹤琴教育思想读本·幼稚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32,62,85.

  [6][7][13][14][17][18][19][20][22][23]陈鹤琴,钟昭华.南京鼓楼幼稚园儿童写真[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1-78

  余雅洋


《基于“活教育”理论的幼儿园科学活动研究》
上一篇:现代技术在偏远山区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混合学习模式在内科学教育中的应用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