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农业职称论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区划探析

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区划探析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0-03-01 10:12
扫码咨询

  摘要: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区划为3个不同的区域。筛选出人均耕地、森林覆盖率、秸秆综合利用率、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比重、单位耕地面积农药使用量、种植业产值比、林果业产值比、畜牧业产值比、渔业产值比、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重、油料播种面积比重和蔬菜播种面积比重等12项指标构成高效生态农业区划指标体系,整理得到3个区域高效生态农业区划指标平均值。并结舍各区生态农业自然资源特点和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要求,对3个区域的高效生态农业建设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分区

  2008年1月,江西省提出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并于2009年12月得到国务院正式批复。根据《中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具体范围包括38个县市区。拥有江西30%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省近50%的人口,创造了60%以上的经济总量,是江西综合实力最强、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其功能定位可以概括为“三区一平台”,即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和冈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鄱阳湖生态经济Ⅸ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决定了其在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必然走经济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技术密集、凸显人力资源优势的高效生态农业之路。高效生态农业系统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根据不同Ⅸ域或同一Ⅸ域内不同地点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和对外作用机制的不同,具有不同的缓冲与抗衡能力,产生不同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必须进行分区研究,才能揭示农业生态系统的区域分异规律,为不同区域因地制宜安排生态农、lk模式和技术提供科学依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应该按照各地农业地域分布规律和农业生产合理布局规律,科学划分高效牛态农业类型区,并从农业总体发展战略上考虑区内农业资源的分布、评价及综合利用,分析区内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方向与建设途径,从而因地制宜、因资源制宜安排高效牛态农业模式和配套技术。

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区划探析

  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区划图及各区命名

  该研究借鉴刘秀英等。2+对江西省生态农业区划的研究成果,将鄱阳湖生态经济Ⅸ高效生态农业区划为3个不同的区域,在江西省地图上可以标示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区划图(图1),用l、Ⅱ、Ⅲ分别代表划分的3个高效生态农业区。并依其地形地貌及近年来各县(市).生态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综合各方面因素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Ⅸ命名如下:IIX:赣抚中游河谷阶地与丘陵庭院农牧渔型高效生态农业区,包括南昌市5个区、新建县、安义县、余江县、东乡县、抚州市1个区、新余市1个区、新干县、樟树市、丰城市和高安市等15个县(市、区)。

  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区划结果分析

  根据都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特点,分别筛选出人均耕地、森林覆盖率、秸秆综合利用率、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比重、单位耕地面积农药使用量、种植业产值比、林果业产值比、畜牧业产值比、渔业产值比、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重、油料播种面积比重和蔬菜播种面积比重等12项指标构成高效生态农业区划指标体系。按照2009年《江西省统计年鉴》、《江西省农业县(市)农村社会经济统计概要》等资料,整理得到上述3个区域高效生态农业区划指标平均值如表1所示。

  3结论与讨论

  电解处理,虽可以提高水样pH值,但COD去除率并没有提高,铁盐的积累,对厌氧处理也不利。故在后半段的处理中不采用铁电解预处理。好氧剩余污泥调节pH值,同时其COD的去除率有50.0%左右,主要是通过稀释作用,SO,2-的去除率能高达69.0%,其中一部分的去除是污泥的絮凝沉淀。pH值能上升0.70以上,减少碱的投加量。用颗粒污泥驯化,可以承受较大的负荷,使系统能在各种条件下运行,而不至于崩溃失效,有利于摸索反应条件。糖蜜酵母废水中,含有较高浓度的SO。一,会使得UASB处理效率大大降低,故需驯化出能耐受高浓度SO。-的厌氧生物。通过60d的驯化,UASB的COD去除效率能稳定在60.0%左右。

  参考文献

  [1]余景芝,酵母生产与运用手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2]国家环保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3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3]贺延龄。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503-537.

  [4]甘莉,甘光奉。电絮凝水处理技术的新进展[J].工业水处理,2002,2(5):5-7.


《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区划探析》
上一篇:福建生态农业经济区构建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德兴市做好现代农业新品种展示工作综述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