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户视角的北京市果类蔬菜生产分析
摘要:基于北京市果类蔬菜种植户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北京市果类蔬菜生产经营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究了种植规模、种植技术、流通情况、市场基础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蔬菜生产支持政策对果类蔬菜生产经营所产生的影响。进一步地,将两个不同年度的果类蔬菜生产情况进行对比,从动态视角研究了近四年北京市果类蔬菜生产的发展变化。主要研究结论为:(1)北京市果类蔬菜生产经营主体主要为小规模农户;(2)蔬菜种植户的老龄化趋势明显;(3)农户对于种菜新技术的需求不断增长;(4)土地规模、种菜技术、市场基础建设和政府政策均对蔬菜生产有着显著正向影响;(5)政府对果类蔬菜产业的支持力度持续增大。
关键词:果类蔬菜;生产行为;成本收益;设施蔬菜;蔬菜种植户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食品消费结构也在产生变化。据《中国统计年鉴一2015》,2014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鲜菜消费量达94.1kg,粮食消费量为141kg;农村居民人均蔬菜消费量达87.5k,主要粮食消费量约为167.6kg。可见,蔬菜与粮食消费一样,是我国城乡居民的基本消费品。另据《北京统计年鉴一2015》,2014年北京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蔬菜支出占食品类支出的6.9%,农村居民家庭人均蔬菜支出占食品类支出的8.7%。由此可见,北京市作为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以及人口的高度聚集地,蔬菜的保障供给尤为重要。蔬菜产业在北京市农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2014年北京市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达5.7万hm2,占北京市农作物播种面积的28.5%;蔬菜产量为236.2万t。北京市蔬菜生产以果类和叶类蔬菜为主,2013年北京市果类蔬菜产量占蔬菜总产量的21%,播种面积占北京市蔬菜播种总面积的17%(杨鑫等,2016),由此可以看出果类蔬菜在北京市蔬菜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北京市果类蔬菜生产的设施化程度较高,据《北京统计年鉴一2015》,2014年温室、大棚和中小棚蔬菜及食用菌的播种面积分别为1.99万、0.96万hm2和0.15万hm2,三者之和达3.1万hm2,占同年蔬菜及食用菌播种总面积的54.4%。本文以2015年北京市设施果类蔬菜种植农户的调研数据为基础,对北京市果类蔬菜生产的影响因素和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并将2015年与2012年的调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果类蔬菜生产的变动趋势。
1调查方法
北京市蔬菜生产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特征,顺义区、通州区、大兴区为北京市果类蔬菜的主要产区(穆月英等,2011;范垄基等,2012o本研究于2015年4月下旬开始,针对北京市顺义区、通州区、大兴区、密云县4区县18个乡镇的125户果类蔬菜种植户展开调研,剔除无效问卷,有效问卷共计122份,各区县具体样本分布见表1。2012年针对北京市果类蔬菜生产的调研于2012年4月开始,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196份,样本分布情况见表1。
2种植户的家庭及劳动力基本特征
北京市从事果类蔬菜生产的农户多为本地村民。调研对象中,本地村民共有111户,占样本总量的90.98%。由图1可知,受访农户家庭户主年龄分布于30~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1岁。其中,户主年龄在50—59岁的农户最多,占总体一半以上。在北京市从事果类蔬菜生产的农户中有3/4年龄在50岁以上,40岁以下的种植户占比不到2%,反映出北京市果类蔬菜生产的老龄化趋势愈发明显的特征。图2为北京市果类蔬菜种植户户主文化程度的分布情况。从中可知,户主文化程度为初中学历的最多,占总体的61%,据此可以看出北京市从事果类蔬菜生产的农户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蔬菜生产的人力资本有待提升。受访者家庭人口平均数为3.8人,平均从事果类蔬菜生产的劳动力数为1.9人,表明果菜的生产经营为受访对象的主要谋生方式,生产的专业化程度高。调研对象家庭中从事果类蔬菜生产的劳动力人数分布较为集中:受访农户中有85.25%的家庭有2人从事果类蔬菜生产;14户家庭有1人从事相关生产,占比为11.48%;家庭有3人从事果类蔬菜生产的仅有4户。
3北京市果类蔬菜生产的影响因素及生产特征分析
以下主要从种植规模、种植技术、流通渠道、市场基础建设、农户组织及政府政策等角度分析对北京市果类蔬菜生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果类蔬菜生产特征进行归纳。
3.1果类蔬菜种植规模
在土地规模方面,被调查农户从事果类蔬菜生产的规模不大。调查对象所拥有的耕地面积在0.05~1.33hm2(0.8—20.0亩)之间,平均耕地面积0.42hm2(6.37亩)。在2015年的受访农户中,有11户在从事果菜生产活动时有雇工,这部分农户的平均耕地面积为0.54hm2(8.09亩),略高于总体平均耕地水平。农户所经营的果菜面积越大,越倾向于雇工来保障果类蔬菜的及时采摘。将调查对象果类蔬菜种植规模分布情况整理为表2。
3.2农户的种植技术
除了生产投入情况,是否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对于北京市果类蔬菜的生产也有着重要影响。在调研的122户果类蔬菜种植户中,39户有想用但实际生产中并未使用的新技术,占调研农户总数的31.97%。病虫害防治、良种和优质菜苗、施肥指导是农户最为需要的三项技术,在“需要何种技术指导”问题的答案中,以上三项技术出现的频数分别为68、52和29。病虫害防治成为农户种菜过程中最为需要的技术。根据调研结果,122户果类蔬菜种植户中有63.93%认为病虫害情况“比较严重”或“非常严重”,因此农户格外看重对病虫害的防治以提高果类蔬菜的产量和质量是合理的。此外,良种和优质菜苗与施肥指导两项技术也是果类蔬菜提质增产的重要保证。
5小结
本文基于2015年针对北京市果类蔬菜种植户调研所得的122户调研数据及2012年调研所得的196户农户调研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北京市郊区果类蔬菜生产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北京市果类蔬菜生产多以小规模经营为主,在2015年调研中,种植面积为0.34—0.67hm2(5.1~10.0亩)之间的农户占总体比重比2012年有所上升。大棚、温室等生产设施在北京市果类蔬菜生产中普及较广。第二,务农人员老龄化问题凸显,成为限制果类蔬菜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2015年调研所得果类蔬菜生产经营主体的平均年龄大于2012年调研,并且已经成为导致农户想放弃种菜的最大原因。第三,相比于2012年调研所得情况,2015年农户除了对于提高蔬菜产量的技术需求较高外,对病虫害防治技术的需求也很高。第四,土地规模、种菜技术、市场基础建设和政府的政策均对果类蔬菜生产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北京市果类蔬菜生产也存在一定问题:流通渠道过于单一、农户合作社带动作用小,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果菜生产的发展。第五,在2015年北京市果类蔬菜生产经营情况的调研中,有103户农户得到了政府的各项补贴,占总体的84.43%,这一比例远高于2012年调研中得到政府补贴的受访农户比例。说明政府对于北京市果类蔬菜种植的扶持力度在持续增加。
参考文献
范垄基,穆月英,付文革.2012.大城市蔬菜生产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对北京市196个蔬菜种植户的调研.调研世界,(12):17—20.
黄季馄,牛先芳,智华勇,董晓霞.2007.蔬菜生产和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分析.农业经济问题,(7):4_10.
穆月英,赵双双,赵霞.2011.北京市蔬菜生产的优势区域布局与比较.中国蔬菜,(22):8-12.
穆月英,赵霞,段碧华,马骥,乔娟.2010.北京市蔬菜产业的地位及面临的问题分析.中国蔬菜,(21):7—12.
王欢,穆月英.2015.北京市设施蔬菜生产效率及结构分析——基于农户调研数据.中国蔬菜,(1):45-49.
杨鑫,穆月英,王晓东.2016.北京市蔬菜生产及其特征分析.中国农学通报,(32):182—190.
《基于农户视角的北京市果类蔬菜生产分析》
- 职称论文刊发主体资格的
- 政法论文浅析工会法主体
- 化学在初中教学中的情感
- 中学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方
- 法治论文投稿法治型市场
- 杂志社论文发表浅析推动
- 新疆教育报投稿浅析学生
- 分男女招生录取的合宪性
最新优质论文
- 职称评定需要发表什么样
- 医学领域cscd期刊怎么查找
- 新闻专业有哪些职称
- 教师类职称论文一般多少
- 如何提供职称论文的知网
- 职称晋级论文检索才认可
- 论文发表三步曲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论文发表问题热点
- 简述机械工程师基础考试
- 《教育探索》核心级教育
- 博士生毕业论文答辩技巧
- 电力系统职称核心期刊怎
- 发表职称论文如何鉴别期
- 毕业及职称论文发表需要
- 工程管理专业论文摘要准
- 硕士从助工晋升中级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