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作用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居民日常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并根据地区环境不同,制定具有针对性、科学性以及合理性的治理措施,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生态环境进行实时监测,促使我国各地区环境治理工作效率全面提升。文章指出环境监测的重要性,阐述环境监测的类型与特点,探索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作用,在环境治理过程中充分应用环境监测手段,促进我国环境与经济的平衡与持续发展。
关键词:环境检测;环境治理;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保证人们正常生活的基本要素,保护生态环境是人们的责任与义务。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提高环境治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需要根据环境实际状况对其进行合理监测。真正了解和掌握环境污染情况,才能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理方案,推动治理工作顺利完成。在环境治理的过程中,我国相关部门应保证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和谐共处,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全面提升,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现象。
1环境监测的重要性
环境监测属于基础工程项目,能够对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趋势进行有效监督与管理,详细了解并解决环境中存在的各项问题。环境监测具有实时监控、充分了解污染物分布情况等多种优势,结合相关信息数据,可以明确污染渠道及污染源头,准确预测污染的危害性及治理的可行性[1]。环境监测可以为环境治理工作提供数据信息保障,有效解决生态环境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前解决可能发生的问题,改善环境质量,促使社会与生态环境共同发展。
2环境监测的类型与特点
2.1环境监测类型
(1)监视性监测。监视性监测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监测类型,在环境治理工作中应用较为普遍。监视性监测可以对污染物排放量、种类以及危害程度等方面内容进行监测。长期监测指定区域内环境的变化情况,做好相关数据的详细记录工作,进行深入分析和观察。发现区域内环境恶化时,应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合理治理,践行绿色环保发展理念,真正实现有效的环境治理。
(2)定点性监视。定点性监测指在污染问题发生后,对该区域全方位实时监视,充分掌握污染源的具体位置及污染物扩散发展状况,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治理措施,尽量缩小污染范围,降低污染的负面影响。
2.2环境监测特点
(1)研究性。环境污染会对周边地区环境状况造成严重干扰,并随着时间延长扩大影响范围。环境监测的研究性特点可以针对污染事件发展情况,为环境治理工作提供准确的资料数据,方便治理人员进行研究参考。在环境治理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提前掌握污染事件的基本信息,包含污染源头、成分、程度以及范围等相关指数,针对各项指数进行深入分析,制定科学、合理、完善的环境治理措施,保证治理效果,降低成本[2]。
(2)监督性。监督性指对企业污水排放方式、总量以及具体成分进行有效监督。环境总体评估能够划分不同内容,可以对各个环境治理环节进行综合管理。环境监测的监督性特点通过长期固定监控污染源的形式,获取动态综合性评估与分析结果,有效避免固定时间、特殊因素影响监测结果。环境监测可以对土壤、大气、水体等自然环境污染状况进行准确监测,监督我国各地环保部门日常工作中的不足与成效[3],为调整工作方向提供重要依据,促使我国各地区环保工作水平和效率全面提升。
3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作用
3.1为环境治理工作指明方向
环境监测是相关部门开展环境治理工作的基本要素,切实保障监测工作顺利开展,才能够提高我国各地区环境治理工作的质量水平,贯彻执行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维护生态环境平衡。环境监测是一种保护环境的探测器,能够及时发现环境中存在的污染问题,真实反映相关区域的污染程度,使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充分掌握污染情况,在此基础上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从客观角度分析,环境监测能够为治理工作指明方向,通过严格执行监测工作标准流程,细化各个治理环节监测内容,切实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环境治理过程中,工作人员主要针对土壤、大气以及水源等方面污染进行防治,开展该工作需要合理应用环境监测数据信息,明确治理工作方向与目标,制定科学有效的治理方案[4],进一步提高各地区的环境质量。环境监测除了可以记录和反馈环境变化数据,还能够准确预测环境未来的变化趋势,确保后续治理工作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3.2使环境治理更有针对性
环境污染种类繁多,在环境治理过程中,不同区域位置涉及的污染因素和污染程度有所差异。在制定治理工作内容与措施时,相关人员应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深入分析环境监测数据内容,利用环境监测信息,准确判断问题所在以及污染环境的相关物质,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确保治理工作的高效性、针对性以及准确性,全面提升环境治理的效率。在治理工作中,治理人员应借助环境监测原始数据,精准判断污染情况、种类及影响,详细分析和了解污染物的来源,为后期开展治理工作奠定的基础。我国经济建设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环境污染种类越来越多,污染物多种多样,污染严重程度存在差异。为了确保环境治理工作更顺利,相关人员应充分了解各类污染物的信息数据,充分发挥环境监测的价值与效用,促使环境治理措施更合理、有效。
3.3为环境评估提供依据
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有限,为了降低经济发展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我国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各项目建设开展的环评工作的重视程度。
(1)结合环境保护相关标准要求,将环境评估测试作为各项工程项目建设的关键内容。
(2)有效发挥环境监测的具体功能[5],切实反映工程项目建设期间致使环境质量变化的关键因素,将该部分数据信息内容作为开展环评工作的重要依据,确保环评工作的顺利实施,更好地推动我国各地区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3.4推动环境治理工作不断完善
在相关区域内治理环境污染时,应根据实际的污染情况合理选择治理措施,有效发挥各项治理措施的价值作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借助环境监测设备,直接向当地环保部门精准反映改善情况,利用数据反映治理后该区域污染程度,使环保部门与治理人员及时、准确了解相关地区生态环境基本信息资料,对治理效果进行精准评价,有效判断环境治理中存在的不足,采用相关措施不断优化和完善治理工作,全面提升环境治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
3.5发挥环境监测与环境治理的协同作用环境治理与环境监测具有密切联系,二者相辅相成、协同作用,环境监测可以为环境治理工作提供精确数据支持。随着我国治理环境力度不断加深,对环境监测的准确度、有效性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环境治理能够有效推动环境监测的创新发展。
(1)环境治理的信息数据需求更精准[6],为更好地满足治理工作需要,环境监测技术应进行不断强化和更新,使监测方法更科学。
(2)环境监测设备随着社会发展逐渐发生变化,传统化验仪器设备体型较大且质量大,无法对突发性污染事件进行快速监测。为了进一步提高监测效率和监测质量,自动化、便携式设备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为环境治理提供更快速、准确的信息数据支持,使治理工作更具针对性。
3.6推动生态平衡建设
环境治理的根本目的是缓解或消除污染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建设区域生态平衡。在环境监测过程中,应针对性地监测相关区域污染情况,从宏观的角度监测生态环境,客观反映环境真实的变化状况,进一步消除生态环境风险问题,推动生态平衡创新建设。
3.7反馈环境治理成果
相关地区生态环境出现污染问题时,环境监测设备能够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信息数据,环境治理人员根据数据内容制定解决方案,对该方案进行贯彻落实。环境治理工作易受多种因素影响,治理方案无法彻底解决污染问题,需要环境监测设备持续反馈相关信息和数据[7],深入探索治理方案的可行性。面对较为严重的污染事件,环境治理人员应分阶段开展工作,结合环境监测提供的数据信息,适当调整治理方案内容,通过切实发挥环境治理应用的作用,逐步消除污染物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4结语
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是环境治理的基础内容,为治理工作指明方向。环境治理过程中,我国各地区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环境监测的重视程度,通过不断强化和更新监测技术与监测设备,为治理工作提供精确的数据信息资料,改善和消除污染事件,促使生态环境平衡建设,更好地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鑫,文天云,杨利娴,等.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作用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1(1):73-74.
[2]费秀华.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作用探讨[J].环境与发展,2020,32(1):177,179.
[3]刘文茹,张楠,赵文鹏,等.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作用分析[J].化工设计通讯,2020,46(8):227-228.
[4]陈烨.基于车联网的大气自动监测网络对环境治理的促进作用[J].绿色科技,2021,23(2):130-132.
[5]许杨凯.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作用剖析[J].资源综合利用,2019,37(5):148-150.
[6]陈芙蓉.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作用分析[J].化工设计通讯,2020,46(12):160-161.
[7]王妍,蔡金霞.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作用研究[J].应急管理科学,2021(3):183-184.
李慈花
《浅析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作用》
- 职称论文刊发主体资格的
- 政法论文浅析工会法主体
- 化学在初中教学中的情感
- 中学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方
- 法治论文投稿法治型市场
- 杂志社论文发表浅析推动
- 新疆教育报投稿浅析学生
- 分男女招生录取的合宪性
最新优质论文
- 职称晋级论文检索才认可
- 如何提供职称论文的知网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 医学领域cscd期刊怎么查找
- 教师类职称论文一般多少
- 职称评定需要发表什么样
- 论文发表三步曲
- 新闻专业有哪些职称
论文发表问题热点
- 发表职称论文如何鉴别期
- 电力系统职称核心期刊怎
- 毕业及职称论文发表需要
- 简述机械工程师基础考试
- 博士生毕业论文答辩技巧
- 《教育探索》核心级教育
- 硕士从助工晋升中级职称
- 工程管理专业论文摘要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