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农业职称论文》当前我国农村种粮效益的低迷现象及其对策

当前我国农村种粮效益的低迷现象及其对策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1-12-25 09:30

  摘要:近年来,由于国内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生产成本较高,加之国际粮食价格低迷,导致近年来农村种粮效益持续低迷。尤其2015年,随着粮食的丰收,国内粮食价格下跌严重,市场价已经低于保护价,因为仓库爆满,农民售粮难问题凸显,更使种粮效益进一步下滑,给我国的粮食安全、农业生产、农村稳定带来灾难,急需把握症候,找准病因,找出对策。

  关键词:农业;粮食;效益;低迷

  当前,我国农村种粮效益的低迷,已成社会的热点。由于我国2004年开始,对粮食实施了最低收购价政策,其后又启动临时收储政策,从而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使我国粮食连年增产,各级政府的粮仓爆满。这是好事,但也使得卖粮难问题凸显,国内粮食价格下跌严重,市场价格反而低于保护价,导致种粮大户亏损严重,纷纷破产,退出粮食种植业务,并对土地的流转、规模经营带来困阻,进而使得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放弃农业生产,出现了许多耕地荒废的现象。[1]这种状况如不能迅速得到改变,会给我国的粮食安全、农业生产、农村稳定带来灾难,急需把握症候,找准病因,找出对策。

当前我国农村种粮效益的低迷现象及其对策

  一、当前我国农村种粮效益的低迷已成为社会

  所关注的焦点农业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其粮食问题更是民生之本,只有粮食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才能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顺畅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粮食问题的解决,既不能粮食短缺,但也不能谷贱伤农,需在二者之间保持适度的平衡。我国历史上,粮食短缺、粮价暴涨是主要矛盾,建国后我国曾实行粮食消费定量管控制度,以粮票等票证来限制粮食的消费,大跃进时期还曾发生大批人口饿死的惨剧,直到改革开放后这一问题才得到真正解决。改革开放后,粮食问题得到了解决,但近年来我国农村种粮效益低迷,谷贱伤农现象成为主要矛盾。

  (一)我国农村种粮效益低迷的现状

  种粮效益低迷状态,就起原因,大体有以下几种:一是,农村的种粮成本较高。种植粮食所需要的种子、化肥价格昂贵。况且在收割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机农业械所耗费的成本也较高。再加上,运输、仓储等流通环节的成本更是一笔巨大的花费。另外,农户种植自己家的地虽不用交租金,但没有规模消息,单位成本较高;而若是大规模经营,租地种粮,又会支付租金成本。二是,我国粮食收购保护价政策,因粮仓爆满而难以发挥作用。成本的高昂使我国粮食及其产品在国际市场缺乏竞争力。外国的粮食以较低的价格冲击着国内市场,这就造成了我国粮食价格得不到提高,国内粮价高于国际粮价。虽然我国政府制定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但是因为粮仓爆满,无法大量收购,加之有些商贩进口粮食卖给国有粮仓,更加剧了存储设施的紧张,卖粮难问题更为严重。三是,农村劳动力的成本上升。随着人口拐点来临,老龄化社会到来,农村的廉价劳动力时代已经不存在。因为农村的种粮效益低,而农民单单靠种粮,根本无法负担得起生活的消费,主要靠外出务工来维持全家的生活。由此,大量的农村青年便不再热衷于种植粮食,而是外出务工。这就使得农村缺乏劳动力,由此便使得农村的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国内粮食及其产品更缺乏市场竞争力,形成恶性循环。[2](P8)

  (二)我国农村种粮效益低迷导致的后果

  1、大量耕地荒废。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现状,虽然人们的温饱问题已解决,但是鉴于我国土地资源紧张的情况,我国应积极增加耕地面积。然而,近年来,大量耕地荒废的现象却越来越突出。终其原因是由于农村种粮效益低迷所引起的。由于农村种粮效益低迷,使得原本可以种植两季粮食的农村地区,为降低成本而开始转向种植单季作物。而有些农村则开始放弃种植粮食作物,而转向种植经济效益较高的花生、西瓜、棉花等经济作物。最为严重的一个现象则是,有些农民觉得种粮无利可图,所以就干脆放弃了种粮。由此看来,大量耕地便被荒废,到农村看看就会知道,很多原先耕种的土地都被抛荒。[3](P242)

  2、农村劳动力急剧减少。以往农民都是靠种地生活,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不再只注重追求吃饱,而是开始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可是,农村的种粮效益较低,其农民靠种粮只能维持温饱,根本没有能力去追求精神生活的享受。而农民到城市务工,不仅可以维持生活所需,还可以有剩余的钱去追求生活品质。这一现象的出现,使得大量的农村青年劳动力开始向城镇转移,而农村只剩下一些老人、妇女在种粮。此外,虽然有些劳动力没有离开农村,但是他们也不再从事农业,而是专注于工商业,开始经营生意。农村种粮效益低,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短缺现象日益严峻。

  3、农村发展缓慢,城乡差距拉大。城乡和谐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前提。可是,种粮效益长期得不到提高,使得大量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壮劳动力、精英阶层纷纷进城打工、经商,抑或在城市安家落户,其资金、财产也跟着进程,如此农村的大量人口、资金、财富都流出农村,流向城市,农村日益空洞化,城乡差距自然拉大,严重影响农村的发展,使农村建成小康倍感艰难,城乡关系的和谐也受到影响,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造成阻力。

  二、导致我国农村种粮效益低迷的因素

  (一)农业经营方式落后

  农村传统的经营方式便是以小农户经营为主,这种经营方式难以形成农业规模效应,难以提高农村的种粮效益。小农经营仅能维持农户的温饱,难以发家致富,某些农民为了追求高收入,便开始转向经营其他产业,而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多是老人、妇女,缺少知识精英,他们难以熟练掌握现代育种、选种、农业机械使用、精准施肥施药及滴灌等农业生产技术,会反过来妨碍种粮效益的提高。目前,我国农村居民仍是以手工经营为主,而不使用机器耕种,这样落后的经营方式,自然效率低下,使得粮食种植效益难以提高。我国农村大都是以家庭成员为劳动力,而不使用雇工方式。这虽然可以节约种粮成本,但规模难以扩大,现代农业技术难以推广,也使种粮效益难以提高。

  (二)农村的基础设施薄弱

  我国农村,耕地较为分散,耕地面积较小,难以使用大型耕作机械。因为土地整治、道路修建、农田水利建设、农田电网建设等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小型耕作机械也难以使用,现代农业技术、信息农业的推广也缺乏设施支持,导致农村粮食产量偏低,种粮效益难以提升。同时,农村的水利设施建设大多数还是人民公社时期修建的,年代已久,许多沟渠已进不能够顺畅流通,而且有没有及时得到维护。所以,若是遇到干旱天气,粮食的生产将会面临严峻的挑战。[4](P177)

  (三)农村粮食没有形成品牌效应

  众所周知,任何产品只有形成品牌效应,才能得到较高收益。我国农村,种植人员多是留守老人、妇女,素质较低,他们只会运用传统的耕作方式来进行耕种,难以掌握现代农业技术,也缺乏先进的理念,这就使得农村粮食缺乏特色,所以很难形成品牌效应,取得较高收益。

  (四)人地矛盾突出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在古代就是人口大国,东汉、西汉、隋唐、宋代、明代,极盛时期人口都曾接近或超过6000万,人均土地占有量大大低于同时代的欧洲。清代因实行摊丁入亩,人丁税不用再交,大大刺激了人口的上涨,乾隆时期达到2亿,道光时期达到4亿,人地矛盾大大激化。新建立以后,由于社会安定,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寿命大大延长,加之计划生育没有及时实行,导致人地矛盾越发激化,农户仅仅拥有小块的零散耕地,没法进行规模经营,也难以打造农产品品牌。[4](P97)近年来,虽然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但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的耕地已被用以建房、建工厂等,人均耕地资源进一步减少,在小块土地上进行农业经营,更难以取得较高收益。

  (五)政府对农村种粮的管理欠缺

  农村种粮效益较低,是世界性难题。发达大多通过补贴来保障粮食种植者的利益。近年来,我国政府也对农村种粮给予了一定的补贴,但由于不是补贴给种粮农户,而是补贴给耕地,起不到弥补种粮户损失的作用。加之种粮成本在增加,乱收费、乱罚款屡禁不止,农民的负担还是很重,补贴的作用微乎其微。因对市场管理不到位,一些商贩反而从国外进口低价粮食卖给政府套利,使农户利益受损。[5](P5)

  三、我国农村种粮效益低迷现象的应对之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问题,尤其是粮食问题的解决,我各项事业的提供了坚实保障。可是,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推进,农业发展又出现许多新的问题,尤其出现了粮仓爆满、卖粮难、谷贱伤农等与以往的粮食短缺截然不同的问题,种粮效益持续低迷,严重打压了粮食种植者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反而有可能出现粮食短缺的危机,必须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一)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优化农业经营方式

  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较为落后,导致粮食生产效率低下,从而影响着种粮效益的提高。传统农业主要是以手工经营为主,即人们都是靠自己的劳动,进行粮食的种植、生产、销售等,即费时又耗力。而运用现代化的农业形式,则是以机械工作为主,采用现代育种、选种、精准施肥施药及滴灌等农业生产技术,人们往往只需监督机器设备良好工作,便可以轻松将粮食收获,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收益好。[6](P13)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还要改善农村的用工方式。大力在农村提倡雇工方式,虽然会使得种粮成本较高,但是这样可以减轻农业劳动强度,也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其与不雇工方式相比较,还是比较占优势的。优化农村的经营方式可以使得农村粮食种植便利,进而能够最大程度低提高农村的种粮效益。

  (二)大力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改革开放后

  我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此土地所有制形式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决了困扰我国多年的粮食短缺问题,推进了各项改革事业的前进,促进了农村的繁荣。但这种生产方式也有弊端,就是土地分散,难以进行规模化经营。而如今,大量能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农村土地大量闲费,进行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条件已经日趋成熟。农村的种粮效益长期处于低迷状态,农业发展滞缓,更使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势在必行。目前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属于具体,而承包权属于农户。随着农民大量进程,很多拥有承包权的农户实际已不再经营农业,使用权与承包权也发生分离,我国法律、政策应确认这种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使用权的分离,使承包农户有权利出租自己的土地以获取收益,而他人,不管是本村人,还是外村人,不管是农村人,还是城市人,都可合法向农村土地承包户租赁土地进行粮食种植等农业生产,从事实现土地的顺畅流转,为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扫除制度障碍。农村土地规划经营后,便于推行机械化生产,减少劳动力消耗,也便于采用现代育种、选种、精准施肥施药及滴灌等农业生产技术,使农业生产效率和收益得到提高。[7](P4)与此同时,要大力支持粮食合作社的发展,进一步推动粮食的规模化经营。

  (三)推进农业绿色优质经营,打造农产品品牌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个方面的竞争日益加剧,农业领域也不例外。而农村种粮效益要想得到提高,必须要确保粮食的质量。现在的人已经不太缺钱,如有高质量、好口味的农产品,即便价格高些,也不愁卖,从而取得良好的收益。农村在粮食种植过程中,要以绿色种植为目标,就是要推进使用农家肥,避免使用化肥、农药。同时,还要积极引进优良品种,更要善于借鉴外国先进的种粮方法,这样才可以确保种植出绿色优质的粮食,进而才能提高农村粮食市场的竞争力。品牌效应对于任何产品来说,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想要提高农村种粮效益,其勇于打造农村粮食品牌是必不可少的措施。当前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各种渠道,着力生产优质农产品,积极宣传农村粮食品牌,以此使其被更多人所熟知,打造农村粮食的专属品牌。只有打造出农村粮食品牌,才可以增强农村粮食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进而促进农村种粮效益的提高。[8](P5)

  (四)努力提高农村居民土地占有率

  农村种粮效益持续低迷,与农村耕地面积太小密切相关。由于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耕地被占用,这一现状的出现,必然就会使得农民的土地占有率减少,而耕地的减少,则会直接影响种粮效益的高低。所以,要想改善农村种粮效益低迷的现状,就要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农民耕地占有率。应制定耕地保护政策,以免耕地被用于盖房、建厂等,从而确保农民的耕地面积得到保障。另外,鉴于当前你农村空心化严重,很多老宅无人住,很多宅基地闲置,政府应出台政策,久久没有盖房的宅基地要有偿收回;无人住的老宅,要限期转让,否则集体有权收回。收回的宅基地、老屋,可根据情况,用作公共设施、备用宅基地或复垦。[9](P98)

  (五)政府应完善对农村种粮的管理制度

  目前对农业的补贴,不是直接补贴给粮食种植户,而是按耕地平均分给农村弄人口。是否种植粮食,是否进行农业生产,都有份。显然起不到弥补种粮户损失,提高其收入的作用。要改变这种办法,把补贴发给种粮户等实际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虽有、耕地,但没有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不应再享受此种补贴。政府要合理调控粮食价格,粮食价格低迷时,政府要收进粮食,而粮食价格高昂时,则出售国库粮食,借以平衡粮价,减少粮食涨跌对粮食种植户的风险。政府还要管控粮食市场,防止量贩低价从国外进口粮食售给国有粮库套利。[10](P7)政府也应有效监督农业部门,避免出现对农户乱收费、乱罚款的现象,以此来减轻粮食种植户的负担,确保农村粮食市场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卖粮难再度来袭,粮食太多了吗?[N].人民日报,2015-10-2.

  [2]杨英法,苏庆国.小城镇、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互动发展探索[J].基建优化,2006(09):8-10.

  [3]袁海涛.当前农村的“空心化”现象及其应对之策[J].农业考古,2013(03):241-243.

  [4]杨英法,杜献宁.河北解放前历代农田水利设施状况考[J].经济视角,2011(12月中):176-177.

  [5]魏焕文.浅析提高我县农村土地经营效益的对策与措施[J].福建农业,2014(2):5.

  [6]刘明国.现代农业模式的分类与比较——基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J].农业经济,2011(09):12-13,68.

  宋立娟梅媛


《当前我国农村种粮效益的低迷现象及其对策》
上一篇:GIS在农业物流中的应用
下一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对策研究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