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农业职称论文》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产业耦合机理及其效应

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产业耦合机理及其效应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0-04-14 09:05
扫码咨询

  摘要: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客观要求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转变增长方式,寻求新的驱动力,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持续、健康发展。以生态保护为价值取向的生态脆弱山区工业经济发展受到限制和禁止,而通过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产业共生耦合、延伸产业链可以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生态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多重效益。从生态学视角,以产业共生理论、产业链理论分析了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产业耦合机理,并通过陕南产业发展论证了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产业耦合效应。

  关键词: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产业耦合;产业共生;生态产业链

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产业耦合机理及其效应

  1问题的提出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客观要求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转变增长方式,寻求新的驱动力,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持续、健康发展。面对当前我国资源、环境压力,产业结构优化应该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以及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的产业生态化三个维度。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要求在区域资源、要素禀赋优势和产业发展演化规律基础上以政府为主体进行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培育和扶持。“主导产业选择目的是为了主导产业培育与扶持,而培育与扶持的目的主要有二:其一,对于封闭经济而言,是通过促进主导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获取结构高级化的经济发展效应;其二,对于开放经济而言,是通过促进主导产业发展,争取动态比较优势,获取区际分工的有利地位,推动区域经济发展。”[1]围绕着主导产业选择、培育、扶持基础上的区域产业合理化、高级化、生态化不仅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它还影响着区域资源配置效益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产业耦合机理:产业共生视角

  共生理论首先出现于生物学领域,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1879)认为,共生是相互性活体营养性联系,是一起生活生物体某种程度的永久性物质联系[9]。目前对共生的研究已经上升到了哲学层面的高度,共生理论是一种新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10]。根据产业生态学的研究,产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一样,相关产业、相互联系的实体单元可以建立共生关系,从而确保提高资源效率和在自然竞争中生存下去[11]。产业共生由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三要素构成,在特定的共生环境中,共生单元通过系统耦合进行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共享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共生模式,实现互惠、互利、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随着技术进步、制度创新,产业关联性、融合性不断加强。“产业融合拓展化意味着传统产业边界模糊化和经济服务化趋势、产业间新型的竞争协同关系的建立,以及更大的复合经济效应的产生。[12]”这种由产业关联、产业融合形成的复合经济体及其经营模式,其实质就是区域内共生单元(产业、企业)在共生环境基础上协同进化、共享和合理利用区域资源,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产业共生协作系统,从而实现区域资源的有效利用。

  3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产业耦合机理:生态产业链视角

  生产实践和理论研究证明,任何产业总是和其他产业不断地发生着产品的、技术的、市场的联系,产业在空间上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在时间上顺序发展、有机衔接,从而形成多维立体网络[13]。这种区域产业间的多维立体网络结构,其实质是产业在分工演化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纵向与横向的产业链整合与延伸。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不断促进产业链的整合与延伸,使传统产业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和高级化发展,实现高附加值产业和产业关联效应。基于生态产业链视角的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产业耦合多维立体网络就是在生态学指导下,充分发挥农业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天然联系,整合和延伸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业在农作物种植、农产品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与生态旅游业的耦合,形成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耦合产业链。具体表现为:一是在农作物种植环节,通过科学规划,以农业生态园的园区化发展,实现景观农业、体验农业,这不仅符合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要求,而且特色农业的规模化自然形成一道美丽景观,成为旅游吸引物,吸引并满足游客参观、欣赏、体验的需求;二是在农产品加工环节,充分发挥原生态的传统工艺制作过程,让游客参观、参与、体验特色食品、特色农产品加工制作过程;三是在农产品销售环节,通过规划、开发建设具有地域民俗风情的购物、饮食民俗村镇,在建筑、产品设计包装等各个层面充分体现原生态元素,开发出赋予地域民俗风情的特色民居、地方小吃、特色农产品,满足游客的“食、住、行、游、购、娱”旅游需求。最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创意农业,将地域文化融入到产业发展过程之中,不断丰富农业与旅游产业链的内容,增加体验与文化内涵,实现区域产业高级化发展。

  5结语

  以生态保护为价值取向的生态脆弱山区工业经济发展受到限制和禁止,而通过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产业共生耦合、延伸产业链可以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和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生态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多重效益。特别是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生态脆弱山区,生态旅游开发不能仅仅局限于景区型旅游发展,而是要结合区域特色农业资源,以“景区+休闲村镇”、“景区+生态农业园”、“休闲文化广场+特色农家乐”等形式形成集休闲、养生、体验、度假为一体的旅游产品,以生态旅游业带动生态农业,以生态农业丰富生态旅游业内容,增强旅游的多样性,从而实现规模经济效益、耦合协同效应,才能促使区域产业由低级化向高级化、多样化发展,实现区域资源比较优势向产业市场竞争优势转变。

  参考文献:

  [1]陈刚.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含义、原则与基准[J].理论探索,2004,(02):52-53.

  [2]张晓平,樊杰.长江上游生态脆弱区生态屏障建设与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以昭通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03):310-314.

  [3]党小虎,刘国彬,赵晓光.陕北生态脆弱区小尺度生态恢复响应[J].农业工程学报,2009,(09):306-312.

  [4]赵晓娜.青海省生态脆弱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思考[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56-59.


《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产业耦合机理及其效应》
上一篇:体验经济视角下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下一篇:马克思生态技术观与我国智慧农业发展路径初探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