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高校农业人才培养改革探析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高校农业人才培养指明了新的方向。当前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目标定位不清晰、课程设置思路不清、优质教学资源不足、师生关系嬗变异化、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和科学人文素养断裂等问题。为满足乡村振兴农业人才培养的本土化诉求,亟须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评价机制等方面大力变革高校农业人才培养方式,进而全面加快“三农”事业发展步伐。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高等农业教育;人才培养
一直以来,乡村改革发展任重道远。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基本特征决定了乡村不能衰败,振兴志在必行[1]。为此,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指出振兴乡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于人才,因此农业人才的结构性改革被认为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要素[2]。
随着近年来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农村的急剧变革,社会对高等农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素质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严格要求。如何让农业学科的学生了解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最新趋势,学会应用最新农业技术和技能来解决农村悬而未决的难题,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下高校农业人才培养变革的必然要义。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必须顺应农村发展形势,遵循人才培养规律,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积极探索现代农业人才培养方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适销对路”的农业人才,进而提高我国人才兴农、科技兴农的整体建设水平,真正确保“三农”事业的良性发展。
一、乡村振兴战略下高校农业人才培养改革的逻辑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改革在理论依据与现实动因上一直都表现出较强的适配性。在乡村振兴战略下,高校农业人才培养改革既需要理论上深刻认识变革的必要性,同时又需依附于现实诉求,通过构建二者的逻辑一致性,从根本上让高校农业人才培养变革成为可行的选择。
二、高校农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
专门人才的培养,最主要的途径就是教学。尽管自乡村振兴战略贯彻实施以来,高等农业教育规模扩大、教育类型增多,但农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更新、核心课程的设置、教学资源的配置等方面仍处于艰难的境地。
1.培养目标更新缓慢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活动得以发生的基本依据和各项教学活动安排的内在逻辑主线。梳理国内外的人才培养目标,可将其概括为价值观教育、基本素质、关键能力以及21世纪概念四个方面[9]。农业人才的关键能力和21世纪概念泛指在基本素养基础上,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农村变迁、产业变革,并具有创造、创新的必要能力。由于人才培养活动的惯常性和人才培养质量效果的滞后性,我国大部分高校农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更新较为缓慢,难以真正体现出动态性、时效性的特点。据笔者调查,截至2020年年初,某些农业高校官网上公布的农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居然是2016版,且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游离在科研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之间,与社会需求表现出一定的不协调性。整体来看,人才培养方案更新滞后导致专业定位模糊,难以适应乡村振兴时代对专业化农业人才的需求。
2.课程设置思路不清课程是教学活动中内容和实施过程的统一,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元素,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10]。课程的设置合理与否,课程质量的高低,其实施是否有效,都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在整个课程设置方面,高校基本都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但在农学专业课程设置上却表现出“杂”且“多”、实训课程相对缺乏等问题。尽管各大高校都安排了集中实践课,但基本都只安排在第4~7学期,对一二年级的本科生都较少涉及。毕业实习的要求也暂未作为硬性标准出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导致学生毕业后投身于“三农”工作时,实践能力不足而出现工作被动的局面。另外,部分高校的课程设置相对混乱。以西部某农林科技大学为例,其针对农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制定了2份指导性教学计划,目的分别为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应用型人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面对相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生群体,如何将学生分为拔尖型人才与复合应用型人才?依据什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计划?对这些问题都没有统一的规划,从而造成了一定的教学混乱。此外,部分农业院校的课程高度重合,缺乏特色;课程重复、无关课程以及目标虚置,致使学生学的多,用的少;专业方向边界模糊诱发学生跨专业就业,不利于培养真正的农业人才。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高校农业人才培养改革的对策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持守育人为本的使命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农业人才培养要遵循普适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所谓普适性是指高等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应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高等农业教育发展趋势,而特殊性则要求高等农业院校秉承一贯的办学传统与办学特色,肩负培养卓越农业人才的重任,以乡村振兴战略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高等农业院校要在学校定位、专业设置、实践实习、基地实训等方面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精准对接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农村建设发展的人才需求。在农业学科专业的设置上,遵循基础、优势、特色专业,打造农业教育金课,逐渐将高校的王牌农学专业做大做强,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来源的多样性、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地理环境的特殊性,顺应我国农村区域发展的规律与特性,培养乡村振兴建设所需人才。高校只有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考虑自身特色与资源优势,贯彻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原则,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才能培养出符合乡村振兴时代新农村建设需求标准的农业人才。
此外,大学必须固守育人为本的使命逻辑。若缺乏育人为本的应然抉择和价值持守,那何以期许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大学想要提高和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构建一个完整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好的人才培养体系根植于一个好的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好的人才培养目标依赖于高校的育人为本的办学治校理念。领会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与规律,强化人际关系意识与提升师生关系层级,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创建充满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实现人文素养与教学活动的结合,将人文素养渗透到教育体制中,进而加强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唯有此,大学才能不负众望,在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需求之间实现有效衔接。
2.适时调整课程体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高等农业教育需要遵循“通识+专业”的农业人才培养理念,以兼具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的卓越农业人才培养目标为现实起点,来构建和完善农业人才培养方式。信息时代高校农业人才培养变革的核心是赋予时代新内涵,融入时代新精神,为新农村培养出“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农业人才。高等农业院校应适时调整农学专业结构体系,优化专业课程设置,从而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对农业人才的需求。同时,要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助长学生跨学科知识,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能力,使他们从多学科视角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7]。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变革需要依附一定的实践资源,而资源配置的优化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会企业的积极参与。政府应将教育资源适当向高等农业院校倾斜,从宏观上整合资源补齐短板,积极鼓励农业人才引进,激发教育资源新活力与生命力。首先,、省级政府及其下辖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在指定基本原则和宏观要求的前提下,通过适当的自治赋权和充足的经费保障,鼓励高校积极探索改革之路。同时,各级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助力农业教育人才培养内容与方式的更新和完善。其次,高等农业院校要积极与知名农业企业或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学校培养的农业类人才提供优质的实践实习机会。学校可以适时聘请校内外高等教育教学专家,通过职前培训、职后继续教育、录制视频课等方式积极引导教师逐渐从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以便实现通识教育促进专业理解,专业教育促进通识教育学习的良性循环[18]。此外,要建立健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增加“以学为主、以研为辅”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机会,强化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互补性。
参考文献:
[1]高启杰.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审视农业与农村发展[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52-63.
[2]李秋红,田世野.农业人才供给侧改革与新农村建设[J].理论与改革,2016(4):176-179.
[3]聂建峰.关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几个关键问题的分析[J].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3):23-28.
[4]张宪省,王彪.乡村振兴的人才挖掘与培育策略[J].农业教育,2019(1):6-12.
[5]约翰·S·布鲁贝尔.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郑继伟,张维平,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6]张晓雯,眭海霞,陈俊江.促进“互联网+”现代农业科学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2017(2):95-99.
郭丽君,陈春平
《乡村振兴战略下高校农业人才培养改革探析》
- 职称论文刊发主体资格的
- 政法论文浅析工会法主体
- 化学在初中教学中的情感
- 中学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方
- 法治论文投稿法治型市场
- 杂志社论文发表浅析推动
- 新疆教育报投稿浅析学生
- 分男女招生录取的合宪性
最新优质论文
- 职称论文发表有什么要求
- 北京泓泽文化发展有限公
- 建筑高级职称论文发表期
- 出版科学投稿要求
- hpv论文可以发表哪些期刊
- 评职称一般要求第几作者
- 一篇论文多少参考文献合
- 云南教育论文征稿都有哪
论文发表问题热点
-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格式准
- 当代陕西咨询信箱是什么
- 简述土木工程师参加专业
- 大学生转专业需要发表论
- 数学教师论文可投稿哪些
- 简述什么是网络营销工程
- 进设计院工作对职称有要
- 教师评职称认可的专业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