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农业职称论文》粮食安全视域下的农业金融抑制问题及化解对策

粮食安全视域下的农业金融抑制问题及化解对策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1-11-24 09:41
扫码咨询

  摘 要:经济全球化冲击下的资产金融化浪潮席卷农产品领域。粮食金融化在促进粮食生产的同时也造成了粮食价格的 动荡,进而威胁粮食安全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研究立足我国粮食安全视角阐述了粮食领域的农业金融抑制的危害及其防治 意义;从粮食金融业务环节、粮食金融风险分散环节和粮食金融风控环节等方面展开对农业金融抑制问题及其根源的深入分 析;给出创新金融机构粮食金融业务运作模式,健全粮食金融业务的风险分散机制和强化粮食金融业务的风险监管体系等系 列对策。

  关键词:粮食安全生产;农业金融;金融抑制

  一、粮食是维系国家安全和民生和谐的基础性资源

  近年来, 我国的农业经济取得巨大进步,粮食市场供求格局显著改善, 粮食安全形势日益加强。但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增加了 群众对粮食的需求规模,在粮食生产难以出现巨幅增长的前 提下,粮食的刚性需求与粮食生产的不稳定性之间的矛盾难 以得到有效调和。为此,有必要引入政府的力量来规整我国 的粮食生产领域,以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局势持续进行。但 我国的粮食体制改革正在逐步深入,在我国正式取得世界贸 易组织市场经济资格的当下,政府动用财政资金直接支持粮 农生产的市场干预做法日益难以推广。故此地方政府有必要 动员金融组织的力量来强化粮食购销体系并增强粮食安全水 平。但农业天然的弱质性特点影响了金融机构参与粮食生产 和收购作业的积极性,由此引致的农业金融抑制问题严重影 响了国家粮食安全体系的平稳运行。为此,农业金融工作者 有必要深入从粮食安全生产领域来深入探析诱发农业金融抑 制问题的根源,并有针对性的给出相应的化解对策,以期促 进我国三农问题的有效化解和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切实实现。

粮食安全视域下的农业金融抑制问题及化解对策

  二、影响粮食安全的农业金融抑制问题分析

  (一)粮食金融业务环节的农业金融抑制问题分析

  金融机构在粮食信贷支持领域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小规 模的粮食生产者的高风险性难以控制,金融机构若要直接对 大量的粮食生产者的历史信用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则将耗费 巨量的资金,由此带来的高企的粮食金融业务的交易成本则 又是金融机构和粮食生产者难以承担的。导致这一问题发生 的根源在于部分历史信用水平较差的粮食生产者通过隐匿私 人信用信息的方式来欺瞒金融机构。由于当前我国的金融系 统的征信体制未能有效覆盖到广大的农村粮食生产者,这导 致金融机构在既有的金融征信体制内难以有效甄别并防控此 类道德风险,从而扩大金融机构的粮食金融业务风险敞口。 再者,由于粮食生产者的生产活动遭遇巨大的自然灾害或市 场危机而导致其偿债能力突发性显著下降,而金融机构缺乏 专业人才来把握自然灾害和粮食市场信息变动趋势,从而增 加其风险敞口。

  (二)粮食金融风险分散环节的农业金融抑制问题分析

  传统保险业务在向粮食保险业务推广的过程中面临着理 论障碍。理论上分析,保险机制是基于大数定律来设计的, 这一机制适合于多数保险领域,但却与农业保险的风险事项 发生情形相背离。这是由于粮食生产通常面临着的巨幅的天 灾和市场风险。自然灾害的发生几率不确定,且其灾害威胁 的地域范围通常较广,例如干旱、病虫灾害等风险事项的波 及面广,所到之处农作物无一幸免。这就导致了保险机构需 要将大量的保费收入作为风险准备金,并需积累多年的风险 准备金方可应对一场灾害。再者,粮食保险的定损机理复杂 于一般保险业务,这是由于农作物具有生命性,保险机构难 以依据既有定损公式来准确评估未成熟的粮食的损失程度及 其对农户经济的影响水平。另外,农业生产所呈现的时空分 散性和季节性特点也显著增加保险机构在签约、定损、理赔 等业务办理过程中的交易成本,从而降低保险机构从事农业 保险的积极性。

  三、粮食安全视域下的农业金融抑制问题化解 对策

  (一)创新金融机构粮食金融业务运作模式

  1、创新粮食供应链金融业务运作模式。虽然粮食生产环 节由于易受天灾和市场价格剧烈波动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高 风险性,但是从粮食的消费环节来分析,相对稳定的粮食消 费需求则决定了粮食产业链条内各环节的需求水平的相对稳 定性。考虑到农村的粮食生产者的资金缺乏主要表现为阶段 性资金短缺问题,由于资金的时空分布不均衡导致其资金链 安全受到威胁,故粮食金融机构应当着力解决农村基层的资 金配置问题。具体而言,金融机构应当通过设计一整套的金 融交易制度来汇聚农村闲散资金,将其转移到粮食生产领域。 这就要求金融机构加强与农村金融中介组织的联系,通过设计 村组互相担保制度的方式来集中各户闲散资金,再通过金融机 构放贷到急需资金的粮食生产者手中,以提升有限的农村资金 的利用效率。再者,金融机构应当规避直接向粮食生产者提 供贷款支持的行为,转而向粮食收购和加工领域的龙头企业 提供贷款支持。从涓滴效应角度分析,金融机构利用龙头企 业对粮食供应链系统的主导能力来增强上游粮食生产领域的 粮食价值变现能力,从而间接强化粮食生产系统的安全水平。

  2、金融机构应联合农村基层组织打造支持粮食生产的 异业金融业务。为有效控制金融机构难以精准有效调查并掌 握大量的分散的粮食生产者的信用信息,金融机构应当联合 农村基层组织来组建支持粮食生产的异业金融业务。具体而 言,金融机构可以委托农村信用社、村委会或村民小组来掌 握大量的小规模的粮食生产者的历史信用信息,并通过以村 民小组为单位来组成贷款联合体。村民小组内任意成员在申 请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时,都需要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来打包 向金融机构提请贷款申请。由于当前我国的农村社会仍然保 留着亲缘化社会的特点,村民小组内部成员之间多为亲眷, 相互间的私人信息掌握水平远高于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可以 用此手段来掌握粮食生产者的真实信用信息,从而避免因部 分资信不良的粮食生产者通过道德欺诈的方式来骗贷的风险 的滋生与蔓延。

  (二)健全粮食金融业务的风险分散机制

  1、完善粮食保险业务以切实分散粮食金融业务风险。 考虑到粮食的战略属性和易于受政府政策影响的特点,粮食 保险机构应当深入研究各级政府的粮食政策,根据不同的政 策目标来创新差异化的粮食保险业务模式。由于粮食保险业 务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地方政府应当动用财政资金来补贴粮 农和粮食企业购买粮食保险,以有力支持保险机构推行粮食 保险业务。粮食保险业务实施的本质是由粮食保险企业通过 对于从事粮食生产、购销和加工的企业的业务损失进行兜底 的方式来降低粮食金融标的物资风险水平,间接分散了粮食 金融机构在发放粮食信贷款项过程中可能遭受损失的风险。 考虑到粮食保险业务本身的高风险性,保险监管机构应当鼓 励在粮食主产区大力发展粮食再保险机构,以有效降低粮食 保险机构可能出现的系统性市场风险的威胁,保证粮食保险 机构业务的平稳运行。

  2、健全支持粮食金融的信用担保机制。当粮食购销和 加工企业的信用水平难以被金融机构认可具有信贷资格时, 信用担保机构可为有贷款需求的粮食企业提供信用担保支 持,以有效缓解其资金链紧张的困局。由于粮食价格波动率 较高且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作为直接承接粮食企业的高 业务风险的担保公司在给粮食企业提供信用担保时应当审慎 稽核担保对象的资质,精准计算被担保企业的业务运营能力、 标的物资产保值能力和风险内部控制能力。

  (三)强化粮食金融业务的风险监管体系

  1、规范粮食金融业务的风险监控制度。金融机构要将 粮食金融业务风险防控作为工作重点,将信贷风险管理工作 渗透到信贷业务流程各环节。具体而言,金融机构应当坚持 审慎稽核原则,对申请粮食信贷的企业的经营、管理、财务 等事项进行严格审核,增强信贷稽核监管对贷款申请人自身 业务活动的渗透性监管力度。

  2、强化粮食金融业务的风险补偿机制。金融机构有应 当建立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各商业性金融机构应根据粮食企 业的业务属性来确定其贷款增量,并依据金融机构在该块业 务的净资产、营业额和员工数来敲定粮食企业贷款风险补偿 系数。在完善粮食企业的信贷风险补偿制度时,金融机构有 应当考虑持续优化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的申办流程,并严格强 化对补偿对象的资质审核,严格规避非不良贷款人被纳入到 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的支持范围内。金融机构还应当完善粮食 金融机构的利益补偿机制。开展粮食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需 承受标的物资产市场价格剧烈波动的风险,为增强金融机构 为此类高风险资产提供信贷支持,金融监管机构有必要通过 健全利益补偿机制的方式来为金融机构提供补贴,建立健全 金融机构的资本金及时补充制度,以确保从事粮食金融业务 的金融机构的资本金扩张规模与其资产扩张规模成比例,切 实维护农村粮食金融业务安全有序运行。

  参考文献

  [1]龚锡强 . 构建粮食产销之间紧密的金融链条——泗 洪县粮企助种粮大户解决融资难的启示[J]. 中国粮食经济, 2014,(11):27-28.

  [2]张夏婧,谷秀娟 . 基于互联网金融的小微企业融 资问题研究——以粮食行业为例[J].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5,(3): 23-26.

  [3]奚宾 . 粮食金融化背景下粮食安全问题研究[J]. 农业经济,2013,(1):7-9.

  伍启凤


《粮食安全视域下的农业金融抑制问题及化解对策》
上一篇:玉米联合收割机的使用维护及常见故障的排除
下一篇:民营“ 粮食银行”情况调查 及农村金融创新的思考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