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农业职称论文》立草为业发展草食家畜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立草为业发展草食家畜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1-12-17 09:13

  摘要:从草产业对生态环保的意义、开拓“绿色”蛋白质饲料的新途径、提高光能和生物能的利用率等方面论述了发展草产业的必要性以及草产品在我国的广阔市场、草食家畜在草地农业系统中的特殊功能和重要地位,阐明以草产业发展草食家畜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草产业;草食家畜;农业;可持续发展;饲料;生物能

  1发展草产业的必要性

  1.1生态意义

  科学院院士钱学森教授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曾指出:“草业是密集型产业”、“草产业的概念不仅仅是开发草原、种草,还包括饲料加工、养畜、产品加工”。人工牧草产量高,平均每公顷产蛋白质3000kg左右,相当于4~5hm2地的粮食产量。多年生牧草可连续收割15~20年,平均每月割一次。牧草还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增强地力,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让动物、植物、微生物保持生态平衡,使农业真正进入可持续发展阶段。草产业对国土绿化、调节气候、牧业发展、防沙治沙、净化美化环境、生态建设和发展生态特色经济有着独特的、不可取代的作用。这是因为:(1)草是最雄厚的生物能源,种类多,适应性强,覆盖面广,更新速度快;(2)草是自然能源合成的最廉价优质饲料,是通过家畜转化为肉、奶、皮、毛等畜产品的物质基础;(3)草是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先锋植物;(4)草是城市中天然氧吧。草业的功能在于在综合治理国土退化中起主导作用,在山区优化开发中起主体作用,在再造秀美山川和发展经济中起特殊作用。可以说“草是绿色黄金”、“草是人类生存的立国之本”。为此,发达草地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50%以上,有的高达80%,而我国仅占10%左右(毛玉胜,2003)[1]。

立草为业发展草食家畜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1.2发展草产业是开拓“绿色”蛋白质饲料的新途径

  实践证明,饲料中能量与蛋白质不平衡是限制饲料转化率与影响畜禽生产力提高的根本因素。若能科学地平衡饲料中能量与蛋白质比例,至少可使畜产品增产70%~80%。据测算家畜日粮中可消化蛋白缺少20%~25%时,畜产品减少30%~40%,饲料消耗和畜产品成本则增加30%~50%(毛玉胜,2003)[1]。为此,必须解决好能量和蛋白,特别是蛋白质饲料来源问题。当前,在国际上普遍禁用动物添加剂以确保畜产品安全的形势下,苜蓿等蛋白质含量高、生产环节安全可靠的“绿色”植物蛋白饲料产品的需求量必将增加。据报道,每生产1kg动物蛋白需要转化5.6kg植物蛋白,畜牧业发达主要依靠丰富的植物蛋白饲料发展畜牧业。植物蛋白质含量极高(18%~26%)的人工牧草不仅是肉牛、奶牛和羊等草食动物的主要饲料,而且也是猪、禽饲料的配料。优质牧草粉的粗蛋白含量高达20%以上,且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丰富。将优质牧草粉加入到非草食动物配合饲料中以取代部分精料,不但可降低成本,而且效果好。

  2发展草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

  首先,在国内市场,据有关专家分析和国外的生产实践,在各类畜禽的饲喂标准中,草产品在牛羊饲料中可占到60%以上,猪饲料中可占到10%~15%,鸡饲料中可占到3%~5%。2002年底,我国有近4亿多头(只)草食畜禽,特别是其中有草食大牲畜约1.5×108头,有奶牛5.7×106头,羊约3.2×108只,这是一个巨大的草产品消费市场,仅此推算饲料工业每年就有200~300万t苜蓿及其它豆科草粉的需求。若依据我国1997年配合饲料的产量5500~5800万t估算,则可用于配合饲料的草产品潜在市场约650~800万t左右,同时,随着配合饲料的产量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加,对草产品的年需求也将以年增78万t左右速度增长。因此,今后我国配合饲料用草和规模化养殖场用草的数量至少在1000万t左右。其次,由于近几年疯牛病、口蹄疫的传播,许多纷纷禁止动物源性饲料的使用,转而使用植物饲料。国际市场年需牧草缺口也在1000万t左右,而亚洲是最大的苜蓿进口市场,需求量为400万t,仅日本和韩国市场每年需要进口的苜蓿就多达220万t,年进口总额为4.8亿美元。

  3草食家畜在草地农业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草食家畜,依靠瘤胃微生物消化代谢特性和自我调控功能,决定了它在生态农业中的特殊功能和重要地位。草食家畜的主要优势在于食“草”,据法国试验,山羊采食牧草的种类为607种,占供试草种的88%;绵羊为522种,占88%;牛为685种,占73%;而猪为420种,占64%(岳文斌等,2002)[6]。畜牧生产中家畜日粮组成中牧草所占比例分别为:羊91%,肉牛90%,奶牛61%,马60%,猪饲料中占到10%~15%,鸡饲料中可占到3%~5%。据美国农业部资料,各种畜禽的营养来源,所需精料比率:鸡97%、猪86%、奶牛35%、绵羊为11%。另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牛的代谢能中有85%由粗饲料中提供,羊的代谢能中有94%由粗饲料提供,而猪和鸡的代谢能中最多只有17.7%和8.6%由粗饲料提供(高贵等,1998)[7]。植物生产所生产的产品,无论谷类作物、油料作物、还是纤维作物,为人所直接利用的部分不会超过25%(一般只有10%左右)。草食家畜利用瘤胃这个天然发酵罐,对粗纤维的消化率可达50%~90%,因而能够利用75%以上不能被人类直接利用的各种农副产品,如秸秆资源,以及不适宜在耕作土地上栽培的天然植物,将它们转变为人类生活所必需的奶、肉、毛、皮等绿色动物产品,使得光、热、水、地等自然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从而节约能量和籽食饲料,净化环境,变废为宝,这就比用纯粮生产的猪肉和禽肉有了更大利用资源的潜能。而这75%以上的农副产品通过草食家畜所转化成的动物产品的产值等于或大于植物产品的产值。据测算,如果我国畜牧业依靠现有的饲料资源发展草食家畜,可养羊达2.8亿只,养牛2.1亿头,年增产30亿kg牛羊肉,可少养6000万头猪,节省粮食1800亿kg(曾德芳等,2004)[8]。

  4种草养畜的效益

  4.1经济效益

  据甘肃省定西县实施“草畜转化”工程数据,正常年景每公顷产鲜草45~120t,产饲料干物质7.5~18t,产粗蛋白750~3000kg,是同期种植粮食作物的3倍以上,而且由于当地常年干旱,粮食作物产量低而不稳,牧草由于根系发达,干旱年景也能获得较高产量。旱山地种植0.067hm2紫花苜蓿的产草量可满足一只小尾寒羊的饲草,年可收入500~800元,比种植小麦要高出数倍。湖南省就曾报道,1kg牛羊肉的价值相当于5kg的粮食,与猪肉相比又节约了3kg粮食,增加1kg牛羊肉的价值相当于增加8kg粮食。又据全国农区种草效益的综合报道:种植多花黑麦草,平均24kg鲜草可增重1kg活兔,平均20kg鲜草可增重1kg活鹅,平均18kg鲜草可生产1kg活鱼。华北地区种植冬牧70黑麦草,平均28kg鲜草可增重1kg活羊。种植紫花苜蓿平均1kg干草可增产1kg牛奶。四川和江西等省的实践经验,每公顷多花黑麦草一个冬季可养鹅1500只以上,按每只获利10元计,获纯收入15000元以上。山东陵县养肉牛,每头牛每日喂15kg冬牧70黑麦鲜草,日增重提高0.5kg,日增值5元。而且动物疾病减少,产品质量提高。可见优质牧草,既是动物的绿色食品,又是动物的保健食品。

  4.2生态效益

  农田种植牧草还能够协调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平衡,使碳氮比(C/N)向最佳利用状态发展。如种植豆科牧草之后土壤中的C/N比可达到13.5,与最佳C/N比接近(蒲朝龙等,1997)[10],可提高土壤中营养元素的转化和利用率。又据专家测定,在冬闲田种植多花黑麦草,一年后可使土壤有机质增加27.1%,速效N、P、K的含量分别增加11%、25.5%和57.2%,土壤微生物总量增加38%,对后作早稻的分蘖、株高、穗长、千粒重和产量都有显著促进作用。一些研究还指出,多花黑麦草在施氮量约为100kg/hm2的条件下,每千克氮素可生产黑麦草干物质25kg,粗蛋白质4kg,即氮素回收率可达到64%,通过农田种植牧草可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在很大程度上可避免氮素损失带来的环境污染。黄淮海地区冬闲田地种草,覆盖地表,可减少水土流失,春季也不起风沙。根据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的测定资料,草地比农田的水土流失量低40~100倍;种植牧草的坡地与未种植牧草的坡地相比,地面径流量减少47%,冲刷量减少77%(苏大学,2000)[11],而在山区,中高山区人工草地比农田水土流失减少74.4%(邓蓉等,2001)[12]。

  5具体措施

  对现有的天然草场进行改造,扩大人工草场和森林的种植面积,大力种植多年生豆科、禾本科牧草,特别是高蛋白饲草紫花苜蓿。开发以紫花苜蓿为主的生态林草、乔灌草立体草场。在紫花苜蓿种植连片且面积大,交通方便的地方建立苜蓿加工厂。用快速高温低耗烘干等技术加工优质草粉、草粒、草块等系列绿色蛋白饲料。我国目前的农业结构还是典型的粮食与经济作物二元结构,种植品种比较单一,尚未建立饲料原料生产体系,饲料生产在农业生产体系中尚未得到应有的地位,必须尽快改变这一耕作制度。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变“粮-经”二元种植结构为“粮-草-经”三元种植结构。在我国北方“两季不足,一季有余”以及南方某些地区“三季不足,两季有余”的地方,推广间作套种豆科绿肥、粮草轮作技术,把养地与养畜结合起来。在林果隙地“四边地”上种植一些生长期短的青绿、多汁饲料和绿肥牧草等。目前最需要的是草和草地与农业各个分支进行有机结合,不仅实行草田轮作,更要加速建立起果草系统、林草系统以及草地畜牧业系统,以提高青绿饲料的利用率和营养价值。

  参考文献:

  [1]毛玉胜.论黄土高原区生态经济与肉牛产业化[J].肉牛经济,2003,(4):16~18.

  [2]蒲朝龙,周寿荣,毛凯,等.草粮轮作与农田生态平衡[J].四川草原,1997,(2):6~10.

  [3]廖开文.抓好结构调整,发展肉牛经济[J].肉牛经济,2003,(4):20~26.

  [4]李毓堂.近现代草地管理开发科学技术的长期滞后与发展对策[J].草业科学,2003,(10):5.

  [5]张正河.牧草产业市场与经营[J].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3,20(9):14~16.

  [6]岳文兵,刘喜生,冯旭,等.21世纪我国牛、羊等草食动物发展趋势与展望[J].畜牧与兽医,2002,34(3):17~19.

  张吉鹍1,谢金防1,黄光明1,李龙瑞2*


《立草为业发展草食家畜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精确农业背景下我国农业发展趋势分析
下一篇:基于技术经济范式的黄河流域农业文明演进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