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空间、文化与规划的关系
[摘 要]从一个影视片断谈起地下室设计与存在对家庭生活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的背景空间与文化形成的联系; 规划与设计的关系、设计与文化的关系表现为 规划给定了设计的环境、设计给人提供了环境,而环境又因人的存在形成了氛围,某种文化逐渐形成。
[关键词]空间 文化 规划 设计
一、一个影视片断与空间
“地下室在丰富家庭生活方面有很大贡献”,这是日本的芦原义信在其著作《街道的美学》① 中对 “住宅与庭园的探索”中一个表述,他在书中还提到了美国住宅地下室里的“业 余 爱 好 车 间”( hobby shop) ,墙上挂着各种木工工具。借着作者的描述,突然想起了“芒果台”一档生活服务纪实节目《向往的生活》。某一集,“巴图按照黄老师的安排去做鸡笼,面对满墙的木工工具,一脸茫然; 现场拿起了一本木工工具图集开始了零的突破,最后在同伴的帮助下,勉强搭起了一个‘鸡笼’框。”当然,节目中巴图的表现有夸张的成分。但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里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由钢筋水泥构筑起来的“陌生人社会”已然形成; 人与人交往的空间受到了影响、交往的对象受到了局限,再之社区功能的缺失,以及实施了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孩子的成长空间、成长过程不仅缺少了大人的陪伴也缺少了同龄人的相伴,孩子们生活在玩具越来越多的模拟空间中,对现实的生活缺少参与。所以,面对现实生活时类似巴图这样茫然的人会越来越多。
二、一个空间与文化
2013 年,北京海淀区出现了有好多咖啡馆的一条街。这些咖啡馆并非意在售卖一杯咖啡,而是为一些怀揣梦想的青年提供了交流、融资与实践的空间。之后,各地出现好多类似的空间,名称各异。 2015 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 新 创 业 的 指 导 意 见》( 国 办 发〔2015〕9 号) ,提出了“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为广大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 空 间、网 络 空 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意见》进一步提出“积极倡导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树立崇尚创新、创业致富的价值导向,大力培育企业家精神和创客文化,将奇思妙想、创新创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创业活动。”至此,不仅 “双创”“创客”等名词进入寻常百姓家; 而且,这个群体有了一个称谓“创客”,活动的领域称为“众创空间”,这个群体还将形成一种文化,即“创 客 文化”。
从“双创”的兴起,再到“众创空间”的兴建与改建,再到一批又一批创客的进驻,我们看到的是“双创”主要是成年人的狂欢。但想像力与创造力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宽容失败与接受失败、认识失败是社会与自己的较量,奇思妙想、创新创意转化为行动还需有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众多的创新、创客、创业研究中,美国的“车库文化”多数要被提及。无论是孕育苹果的车库、还是诞生惠普的车库、还是迪士尼小老鼠爬行过的车库与阿里巴巴起步的住宅小区、诞生了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的中关村,都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低廉的使用成本、相对完善的制造空间、周围孤立的环境,有一种“大隐隐于市”的味道。另外一个“DIY” 文化也会被提及。“DIY”就是英文“Do It Yourself” 的缩写,意思是“自己动手做”。该文化的主要特征是自己动手做本来用不着自己做的事②。从目前 DIY 们所从事的活动来看,“主要包括实物改造、影像制造、空间游走,通过在实物、影像和消费空间中的创造性活动”[1]。除空间游走外其他活动都需要一个相对独立、不受打扰也不影响他人的空间。相对于早期的“车库文化”,这些“DIY”活动者的精神空间与物理空间是相互独立的。
刘荣秀在其硕士论文《“双创”背景下我国创客文化的培育研究》中,通过对 69 位国内外的创客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创客文化“可以凝练为 兴趣执着,富于创新; 鼓励冒险,宽容失败; 崇尚竞争,平等合作; 科技引领,乐于共享。”创客文化的特征集中表现为四点,即“兴趣性、创新性、草根性、与共享性”。[2]
从“车库文化”、“DIY 文化”到中关村大街的咖啡馆,我们看到的是一条创新创业的自组织的发展轨迹,与国务院办公厅意见中倡导的众创空间有一定的区别。结合前述的创客文化特征,本文旨在探讨一种鼓励创新、面向大众、包容实践的类自组织的前创客活动空间。
“双创”在我国兴起的时间不久,创客文化还在培育、形成当中。但创新精神是创客文化的核心是毋庸置疑的。创新精神的培养应当是从孩提时代开始的教育,这种教育既是一种家庭教育也是一种社会教育,既是一种知识的传授也是一种实践能力的培养,更是一种思维能力的培养。“拥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让人受用终生”。③
三、一种文化与规划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是亘古不变的愿景。从最初对房屋居住功能的关注开始对居住环境的关注,社区的环境与氛围渐渐成了关注的对象。一种文化的形成需要大众的关注与参与,一种文化的形成需要物质环境提供平台供给。雷德·威廉斯为文化下了三个宽泛的定义,其中第二种用法是指 “一群人、一个时期、或一个群体的某种特别的生活方式”,文化还可被用来指涉“智力、尤其是美学所创造的作品和实践”,“而这些文本与实践的主要功能是对意义进行指涉和生产,并为这一过程提供场所”。④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国家层面提出到整个社会的积极响应与参与,“双创”不仅仅是一种行动实践,也可能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进而可能形成一种文化。这种文化能否成为大众文化,还是一个群体在这个时期所形成的文化很难界定,但创业与创新有成为一种文化的态势,这种文化需要一个又一个的承载,需要培养创新思维、创业想法的场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一条规定了该法的立法目的,即“为了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集约高效合理利用城乡土地,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法。”针对城市规划的编制,原建设部于 2005 年第四次修订了《城市规划编制办法》,该办法指出“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编制城市规划应当遵循的原则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目标,坚持五个统筹,坚持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文资源,尊重历史文化,坚持因地制宜确定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还应当“考虑人民群众需要,改善人居环境,方便群众生活,充分关注中低收入人群,扶助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⑤ 规划不仅是政策与法律也是设计的环境,建筑设计方案是规划之下的合规性方案。规划师( 或者称之为规划部门) 与设计师的不同之处在于 规划师( 或者称之为规划部门) 服务于大局,设计师服从于自己的灵感。换句话说, “城市规划并不像和它相关的“环境”学科( 建筑学、地景建筑学、城市设计、环境设计) 那样仅是依赖根植于国家机构之内的学科,它完全服从意识形态功能的基础,并由它定义。”⑥
相对于规划的宏观层面,设计的理念、方案与实施就是针对具体环境的微观叙事。规划给设计提供了一个环境,而设计要体现规划所给定的条件,设计方案要服从于规划的理念与规划的方案,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注意建筑物所处环境的保护和维护,同样建筑设计要考虑人与建筑物的关系。这样,规划、设计与人就形成了这样的关系 规划给设计提供了环境,设计给人提供了环境,而环境又因人的存在,形成了氛围,文化慢慢地形成了。这个逻辑似乎表达了某种文化的自然形成过程,但这只是文化形成的一个方面; 文化也有可能因预设的逻辑、预设的环境而加快了进程。就如“双创”在全国落地的产业园、孵化器、创业园,相对于北、上、广、深的创业园区,预设的气氛就要强烈很多。集群式的办公环境、共享空间使创业、创新的氛围更加浓郁,身在其中的人因环境的触动而表现出奋发向上的行动、努力革新的拼搏。一个小范围的“兴趣执着,富于创新; 鼓励冒险,宽容失败; 崇尚竞争,平等合作; 科技引领,乐于共享”文化就会形成,进而会辐射周边。
2015 年 3 月 25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国制造 2025》,提出了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为落实《中国制造 2015》,2016 年 12 月 30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以工信部联产业印发《关于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6]446 号) ,该意见明确“大力弘扬中国工业精神,夯实工业文化发展基础,不断壮大工业文化产业,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工业文化,提升国家工业形象和全民工业文化素养,推动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这是当前“双创”所处的一个大环境。从规划的法律层面和制度层面,城市规划要服从于这个大环境。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规划还应当立足于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个适当的空间,这是和谐社会的要求。所以,规划要以人为本、立足于当前给设计提供一个环境,而设计要尊重本性、尊重历史与现实、尊重环境给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个空间。
四、结语 空间与文化的相互依存
空间是个物理概念,但空间又能超越给定的范围形成一种精神存在的“空间”。一定空间既是人实践的场所,又是制度、文化形成与实践的场所。空间给人以自由,而人的发展又受制于空间。空间的给定源于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规划是连接空间与文化的中介。
“双创”的效应已经在全国形成了一定局面、成绩已有成效,但“双创”的文化还未形成,给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个空间既是规划者( 或规划部门) 的责任,也是设计者的责任。空间与文化的形成相互依存。相关论文推荐:人工智能与文化产业融合模式及规制路径研究
[参考文献]
[1]陈 敏. 从消费主义看 DIY 一族的文化实践[J].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7. ( 5) ,62.
[2]荣 秀. 双创”背景下我国创客文化的培育研究[EBOL]. 中国知网硕博论文库,21.
《浅谈空间、文化与规划的关系》
- 职称论文刊发主体资格的
- 政法论文浅析工会法主体
- 化学在初中教学中的情感
- 中学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方
- 法治论文投稿法治型市场
- 杂志社论文发表浅析推动
- 新疆教育报投稿浅析学生
- 分男女招生录取的合宪性
最新优质论文
- 医学领域cscd期刊怎么查找
- 如何提供职称论文的知网
- 新闻专业有哪些职称
- 论文发表三步曲
- 职称评定需要发表什么样
- 教师类职称论文一般多少
- 职称晋级论文检索才认可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