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文史艺术职称论文》工艺观念在近代中国的演变

工艺观念在近代中国的演变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赵编辑时间:2019-06-25 09:26
扫码咨询

  摘 要:“工艺”是一个经过近代多层内涵积淀,具有现代意义的传统词汇。鸦片战争之后,受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和影响,传统主要表达手工技艺方面的实用、技巧和审美创造意义的“工艺”一词,具有了不同的近代形态与内涵,形成了有别于传统的现代工艺观念。文章立足于“工艺”的语言学考察,通过对“工艺”一词的重点分析与讨论,延伸出包含工业、工艺美术、手工艺内涵在内的近代工艺观念,以揭示出“工艺”概念演变的内在思想逻辑。

  关键词:工艺 工业 工艺美术 手工艺

工艺观念在近代中国的演变

  关于现代“工艺”的科学解释是“把原材料或半成品加工成产品的工作、方法、技术等”,或称之为“手工艺”。[1] 关于“工艺”的解释:一是指“把原材料或半成品加工成为产品的方法、技术和过程”,其中的方法、技术、过程,涵盖了手工与机器两种操作方式,强调了“工艺”的实用性,接近英文technology;一是指“手工技艺”,突出手工技艺方面的审美创造,强调了“工艺”的艺术性,对应英文 industrial arts与handicraft,表达了现代社会对“工艺”概念的理解和认同。事实上“工艺” 是一个现代意义下的传统词汇,是经过近代多层内涵沉淀后的结果。

  学界已经关注到以“工艺”为关键词的研究,并延展到“手工艺”、“工艺美术”等概念的探讨。这些研究多侧重于梳理考察相关词汇产生及词义演变的事实和过程,即回答“是什么”,而尚少深入分析工艺词汇演变的内在思想逻辑。[2]-[7] 赵云川在《从“工艺”概念的演变看日本近现代工艺的变迁》一文中,阐述了日本近现代“工艺”概念的复杂内涵及其多重意义,但其论述仍显模糊。 [8]

  本文拟在已有研究基础上,从“工艺”词源入手,着重讨论在中国古代传统意义的基础上,“工艺”在近代与西文industry、technology、arts and crafts、handicraft等词汇如何发生联系并互相关照,且形成了包含工业、工艺美术、手工艺等多重意义在内的新内涵,较为清晰地揭示现代工艺观念形成和演变的内在思想逻辑。

  一、“工艺”的词源考察

  “工艺”由“工”、“艺”两字组成。“工”是象形字,依据许慎《说文?工部》的解释:“工,巧饰也。象人有規榘也。與巫同意。凡工之屬皆从工。古文工,从彡[9] 即工是巧饰之技。而杨树达在《积微居小学述林?释工》对“工”的本义提出不同的看法:“许君谓工象人有規榘,说颇难通,以巧饰训工,殆非朔义。以愚观之,工蓋器物之名也。知者:《工部》巨下云:‘規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按:工為器物,故人能以手持之,若工第为巧饰,安能手持乎?”,而且“以字形考之,工象曲尺之形,蓋工即曲尺也”,表达了“工”的本义是人们在劳作过程中具有的“无形技能”,亦或“有形器物”。 [10] 后世主要沿用了“工”为巧饰之技的本义,从中引申出“工”是从事各种造物的技艺、技巧和技能的意思。“艺”是会意字,《说文解字》释义为: “埶,种也。从丮坴,丮持种之。《诗》曰:我埶黍稷”,([9],p.307)故“艺(埶)”的本义是“种植” 的意思,且是古书中的常用义。而后“艺”的内涵由最初作为动词的“种植”之义引申为名词的“技艺、才能”的意思。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释述了这一意义:“周時六艺字盖亦作埶。儒者之于礼、乐、射、御、书、数,犹农者之树埶也。” ([9],p.307)

  据考,“工”与“艺”成为一个复合词“工艺”,较早出现在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图画》载:“凡此数公,皆负当时才名,而兼擅工艺”,[11] 指代匠人(画师)所拥有的灵慧智巧的技能和技艺的意思。 “工”与“艺”由造字初始时表示劳作过程中的“巧饰、种植”的意思,逐渐演变为传统社会普遍观念中所认同的以“手”为中心的百工技艺和技能,由此构成了涵盖传统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工艺技术体系。作为“巧饰之技”的“工艺”是中国传统手工技术形态的全部,即“工艺是艺能,工艺是‘技’之工艺”。[12]

  二、“工艺”在近代中国的使用

  笔者以“工艺”为关键词,通过对“晚清及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发现,“工艺”条目总计出现7330次,且其使用次数的变化趋势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如下图1。第一阶段是1894年前,“工艺”共出现8次,可见其极少被使用。第二阶段 1895-1929年,“工艺”使用次数迅速增加,且保持较平稳的变化态势,并出现第一个小峰值505次。第三阶段(1930-1939年)和第四阶段(1940-1949年)“工艺”使用次数经历了前十年和后十年一个大起大落的过程,骤然上升达到2247次最高峰值,而后又陡然下降至441次。

  观念的转变支配着语言的使用。“工艺”一词的使用在1895年甲午战后迅速增加。甲午战败民族危机的加深,激发了一部分国人对生产技术方式的重新思考,以图救国救民。突出地表现在他们逐渐转变了传统“重道轻器”思想观念,更加主动全面地接受和学习西方强国富民之技,主张利用西方工业技术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这样的思想观念影响下,“工艺为一切事物之本”[29] 的认识形成并逐渐强化,累代边缘化的制器史事,一时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工艺”不再是避而不谈的话题,而是通过各类报刊杂志等新型媒介被广泛传播和扩散,成为“热门”词汇。民国时期“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的呼声以及主张增强中国工业基础以挽救民族危亡的“以工立国”言论取得胜利,加速了“工艺”作为重要的生利技能的使用次数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不过很快,由于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破坏,“工艺”使用次数又迅速下降了。

  对比分析数据库显示不同时期的“工艺”意义,可知“工艺”内涵受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影响,超出了传统仅指代手工技艺方面的实用、技巧和审美创造的意义,形成了一种有别于传统工艺概念和相关观念的现代“工艺”。突出表现在“工艺” 一词与西文technology,industry,art and craft等词汇彼此关照,包含了技术、工业、工艺美术、手工艺等词汇的部分或全部意义,并且“工艺”一词在绝大多数条目中是指代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现代生产方式。1929-1939年最典型,“工艺”一词在期刊杂志中出现频率排位前五的依次为《科学画报》(824)、《小工艺》(299)、《实用科学》(145)、《实业公报》(132)和《生产工艺》(89),五种期刊分属科普、技术、工艺美术、行政不同性质,其主要目的之一是集学者的思想财力,挽救中国工艺颓废之势,且介绍各类工艺的制作方法以求实用。这里的“工艺”一词已超出了传统意义,成为了“科学化的工艺”来迎合社会大众的需要。近代“工艺”内涵这种看似“混乱”的现象,却正是它本身最真实的状态。

  三、“工艺”在近代中国的新内涵

  1. 工艺与工业

  近 代 中 国 传 统“ 工 艺 ” 一 词 首 先 和 西 文 industry(工业)在概念和意义上产生了密切联系,并且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作为同义词来使用,出现“工艺”即“工业”的现象。如“征之古训,工业尤为女子之天职”[30] 、“商务之广狭,恒视工业之巧拙”[31] 、“泰西史乘上最足注目者,即十九世纪之工艺及商业之发达也”[32] 等。传统“工艺” 一词指代手工技艺方面的实用、技巧和审美创造的属性和行为,而工业(industry)则是以近代科学知识为基础与具组织的机械生产及一系列的机械发明结合在一起的,两者似乎“毫无关联”。那么,为什么会发生“工艺”与industry同义替换现象呢?

  第一,有必要对Industry进行词源学的考察。 Industry最接近的词源是法文industrie,由拉丁文 indo和struere结合而成,长时期具有habileté à faire quelque chose(手艺)、invention(发明)、savoirfaire(本领)等含义且可引申为métier(工艺、职业、行业)的意义。到19世纪中叶伴随着以机器代替手工的“工业革命”的发生与发展,传统industrie 的含义发生转变,成为了基于系统性、机械式的生产技术和产业意义的“工业”的通用含义。“人几乎从他诞生的那天起,当他能用双手或原始的工具从事劳动时,便与工业打交道;燧石是工具,掘地棒、锤、刀、剪、铲、镐、锄、锯更是工具。后来出现的杠杆、曲棍、脚踏车床、滑轮等‘人力推动的器械’同样也是工具”[33] 可知“工艺” 与“工业”在词源上具有天然联系和近似意义。

  第二,接受日本近代工艺观念的影响。日语 “工芸”(“工兿”)是由中国传入的古语词,其意义与中国传统“工艺”概念没有本质区别,且“工芸”的出处和释义也是从中国的古史文献中加以说明。自明治初年,“工芸”内涵开始发生变化,逐步涵盖了农业种植、生产制造、艺术创造等诸多技艺和技术,与西方泛指一切生产活动的“工业”(industry)成为了同义词,出现两词混用的现象。最直观地反映是明治十八年(1885)大島貞 益 把“The Technical History of Commerce”(by John Yeats)一书訳成《商業工芸史》,[34] 用“工芸”翻译近代工业基础—Technical,论证了“工艺”的技术特征,technology被译为“工艺”、“工艺学”,不仅是对技艺的描述,而且是对“机械的器械”的描述,technology是对工艺做有系统的研究,“工艺”与‘technology’发生了联系;且“工芸” 与“商業”二词并列使用,也蕴含“工芸”暗指“工業” 的意味。近代日本工艺观念的上述转变深刻影响了地缘靠近特别是遭受甲午重创的中国,国人认同与接受由日本转译的“工業”一词。1877年《万国公报》发表了一组原载于日本出版的一份中文报纸《华字新报》的连载文章,其中《论工業制造之利》一文中“工業”(industry)一词开始在近代中国使用[35] ,尚未与“工艺”严格区分,“工艺” 一词在不同语境中体现出了传统手工技艺或现代工业技术的双重意义。“吾国工艺实居最幼稚时代,補救之方,约分二种。一手技工艺,宜就旧有者,扩张而改良之。二机器工艺,宜取本无者提倡而仿效之。此二者吾国稍明时势之人类能言之。抑亦东西友邦人士所为代谋忠告者也。虽工艺中千端万绪,终不能出此二语范围。”[36]

  四、小  结

  综上所述,从近代“工艺”一词所呈现出来的丰富而复杂的意义结构可知,“工艺”一词是反映人的思想、认知、价值和现实需求之间内在逻辑的产物。事实上,近代“工艺”的新内涵作为传统语言的现代转型,其诸多意义是彼此关联的,且构成了一个整体结构。“工艺”既是工业(industry), 又 是 技 术(technology), 还 是 工艺美术(Arts and Crafts)和手工艺(handicraft),中国现代工艺观念是传统“工艺”的意义和西文 industry、technology、arts and crafts、handicraft 意义互动交融的结果,是一个综合性概念,现代“工艺”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得以最终确立。

  “工艺”内涵经历了从与传统的技艺、艺术保持互融而协调的关系,到近代与工业、技术、工艺美术、手工艺等被视为同类性质词语的演变发展过程,人们始终承认“工艺”技术操作规范的本意和人类求生存的生利技能,尊重“工艺”的实用和美两大关键要素。传统工艺、多元社会模式与高等教育,“工艺”近代内涵的确立实质上是中国传统语言文化深层结构对西方工艺观念选择、吸收和重构的结果。

  [参 考 文 献]

  [1]字词语辞书编研组. 新编现代汉语词典[M].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 2016, 406.

  [2]赵盼超. 中日近现代“工艺美术”词义演化考略[J]. 南京设计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12, (3): 80-84.

  [3]赵屺. “手工艺”概念辨析[J]. 南京设计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12, (3): 85-88.

  [4]陈路. 从工艺美术概念的演变看中国设计观念的发展 [D]. 中央美术学院 , 2007, 4-14.

  [5]姜倩. “工艺作家”与日本传统工艺文化的现代转型- 兼与中国传统工艺文化的转型比较[D]. 北京服装学院 2009, 17-22.

  [6]郑工. 演进与运动: 中国美术的现代化(1875-1976)[D]. 中国艺术研究院 , 2000, 33-39.

  [7]贺晓舟. 近代中国艺术教育研究-清末学堂艺术教育的发生与演进[D]. 华东师范大学 , 2009, 10-18.

  [8]赵云川. 从“工艺”概念的演变看日本近现代工艺的变迁[J]. 艺术设计研究 , 2011, (4): 52-68.

  [9]许慎. 说文解字2[M]. 北京: 中国戏剧出版社 , 2008, 558.

  [10]杨树达. 积微居小学述林[M]. 北京: 中华书局 , 1983, 58.

  [11]封演. 四库家藏封氏闻见记[M]. 济南: 山东画报出版社 , 2004, 24.

  [12]柳宗悦. 工艺文化[M]. 徐艺乙译,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92.

  [13]丁纪. 论语读诠[M]. 成都: 巴蜀书社 , 2005, 424.

  [14]吕友仁、李正辉. 周礼[M]. 郑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 , 2010, 369.

  [15]滕一圣. 礼记译注[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 2015, 39.

  [16]陈冬冬. 春秋公羊传通释[M]. 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 , 2015, 352.

  [17]马光磊. 晏子春秋[M]. 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 2016, 103.

  [18]唐莫尧. 诗经新注全译[M]. 第2版 , 成都: 巴蜀书社 , 1998, 783.

  [19]杨倞. 荀子[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14, 100.

  [20]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 临川先生文集[M]. 北京: 中华书局 , 1959, 414.

  [21]曾运乾、黄曙辉. 尚书[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15, 155.

  [22]王常则. 孟子[M]. 太原: 山西古籍出版社 , 2003, 77.

  [23]郭象. 庄子[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89, 65.

  [24]刘知几. 史通[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08, 165.

  [25]李维琦. 国语[M]. 长沙: 岳麓书社 , 2006, 115.

  [26]蒋冀骋. 左传[M].长沙: 岳麓书社 , 2006, 86-87.

  [27]张弘苑、高磊. 中国全史纪传卷[M]. 呼和浩特: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1619, 1184.

  [28]李昉. 太平御览第7卷[M].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4, 680.


《工艺观念在近代中国的演变》
上一篇:浅谈空间、文化与规划的关系
下一篇:基于跨文化交际的中西茶文化对比研究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