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医学职称论文》加味小建中汤联合神阙灸治疗小儿脾虚泄泻临床

加味小建中汤联合神阙灸治疗小儿脾虚泄泻临床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1-05-18 09:38

  摘要:目的探讨加味小建中汤联合神阙灸治疗小儿脾虚型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脾虚泄泻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45例,治疗组予以口服加味小建中汤联合神阙灸,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10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疾病总有效率为91.1%,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疾病总有效率73.3%,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71.1%,治疗组疾病及中医证候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总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大便残渣、自汗、面色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腹泻次数及性状改善的初始时间对比,治疗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小建中汤联合神阙灸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医儿科学;脾虚泄泻;小建中汤;神阙灸;中医综合疗法

加味小建中汤联合神阙灸治疗小儿脾虚泄泻临床

  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大便性状改变和大便次数增多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1]。小儿腹泻病仍然是我国关注的重点,其发病率极高,仅次于呼吸道疾病[2],同时也是发生胃肠功能紊乱后,就诊率最高的疾病[3]。若腹泻迁延不愈,影响肠道吸收及免疫屏障功能,容易导致儿童营养不良、贫血、反复呼吸道感染,严重者可出现生长发育迟缓[4]。我院儿科运用加味小建中汤神阙灸治疗小儿脾虚泄泻获得满意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90例患儿均来源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儿科门诊。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6~35个月,平均(16.38±7.65)个月;病程2~16周,平均(5.62±3.27)周。对照组中男22例,女23例;年龄6~33个月,平均(16.13±6.53)个月;病程2~15周,平均(5.82±3.12)周。2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构成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第8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5]。必要条件:大便性状有改变,呈稀便、水样便、黏液便或脓血便。辅助条件: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每日≥3次。

  1.2.2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中小儿泄泻的诊断标准。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5次,多达10次以上,呈淡黄色,如蛋花汤样,或色褐而泉,可有少量黏液。中医辨证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小儿泄泻脾虚证的诊断。主症:久泻不止,或反复发作,大便稀薄,或呈水样,带有奶瓣或不消化食物残渣。次症:神疲纳呆,面色少华,或自汗,舌质偏淡,苔薄腻,指纹淡。

  2结果

  2.1.2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2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小儿脾虚泄泻的发生,因小儿素体脾虚,或久病不愈,或暴泄失治误治,迁延不愈,或风寒、湿热等实证,虽外邪已解,而致脾胃损伤,胃弱不能腐熟受纳,脾虚则运化失职,水谷停滞,清浊不分,清浊相干混走于大肠,而成脾虚泄泻。脾虚湿盛是导致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二者互为因果。受外来之湿,如雨露、地气、泥水,困阻脾胃,损伤脾阳,或因脾胃虚弱,运化不及,水谷不化,津液停滞,聚为内生为湿,故脾虚与湿浊二者常相互影响。所谓“湿胜则濡泄”“湿多成五泄”,湿性缠绵,泄泻易迁延不愈。

  脾虚泄泻的患儿,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乏源,荣卫不足,卫气虚则不能护卫御邪,多外感六淫邪气致病;荣气弱则无以濡养脏腑经络,不能荣润肌肤毛窍,无所受气而内生他病,如发生疳病等;脾胃损伤,百病由生,是故脾虚泄泻患儿,容易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生长发育障碍等,加重家长的心理与经济负担,西医在该病治疗上无特异性,方法局限,疗效欠佳。而中医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点,且治疗方法多样,例如中药穴位敷贴、小儿推拿、针灸、中药汤剂等。本研究采用内服中药汤剂联合神阙灸治疗,内外合治,疗效更佳。外治法选取灸法,以灸盒覆之,既避免了针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穴位贴敷可能导致的局部过敏,同时也避免了直接灸可能导致的烫伤等。

  本病治疗以健脾祛湿为原则。健脾者,建立中土也,本研究采用经典名方小建中汤为主方以甘温培土建中。小建中汤出自于《伤寒论》,方中重用饴糖为君药,力求甘温质润培土,《黄帝内经》指出“土生甘,甘生脾”,饴糖,为米、大麦、小麦、粟或玉蜀黍等粮食经发酵糖化制成,乃土育之物,具以土之甘味而培中土之气也,《长沙药解》谓其:“入太阴而补脾精,走阳明而化胃气”。桂枝辛甘温,合饴糖辛甘化阳以助阳化气,芍药苦酸,微寒,合饴糖,酸甘敛阴以益阴生津。桂枝、芍药俱为臣药,二者配伍,有荣卫不足者,润而散之,正气虚弱者,受而行之。原方生姜者以干姜代以强温中暖脾之功,枣、草健脾益气,合而升腾中焦生发之气以行津液。《医方考》:“湿淫于内,脾胃不能克制,平胃散主之”。祛湿者,先顺其气,气行湿亦消,以平胃散配伍,使气行湿去,脾胃自健。平胃散为理气燥湿的名方,方中陈皮、苍术、厚朴,辛温燥湿,走而不守,蕴含理气之功,助中焦气机升降恢复,津液散而不滞。两方配伍,一治脾弱,一助脾运,脾土健旺,津液布散有序,以绝湿邪内生之源。加味豆蔻、更助温中健脾消散阴浊,白术培土益气,茯苓淡渗利水,以实大便。

  神阙位于脐中,为任脉之穴,与督脉相通,关乎一身之阳气,通经络,连百脉,系全身,“为人身之命蒂”。神阙宜灸不宜刺,温灸之可培元固本,益气健脾。《铜人》称其“治泄利不止,小儿奶利不绝......肠中鸣状如流水声”。神阙灸,通过艾灸的热力给神阙穴以温热刺激,通过激发脏腑经络之气,调节阴阳平衡,以达到温中止泻的目的。本研究采用加味小建中汤联合神阙穴,内外合治,更能温健脾阳,激发脏腑之气,消除阴翳,所谓脾得阳始运,脾气健运,湿浊无所内生,津液运行输布正常,泄泻则愈。

  本研究采用加味小建中汤联合神阙灸治疗小儿脾虚泄泻,不仅可以有效治疗腹泻,改善脾虚症状,且与西医常规治疗相比,起效更快,疗效更佳,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卫平,孙锟,常立文.儿科学[M].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26-227.

  [2]方鹤松.小儿腹泻病的诊断和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19):1537-1540.

  [3]刘伟,肖丽萍,李云,等.上海市闵行区婴幼儿轻度胃肠功能紊乱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儿科杂志,2009,47(12):917-921.

  [4]张扬,全淑燕,曾力楠,等.全球现有儿童腹泻临床实践指南的循证评价[J].药房,2018,29(8):1109-1116.

  观察王静1杜渊2冉志玲2△


《加味小建中汤联合神阙灸治疗小儿脾虚泄泻临床》
上一篇:系统性幼年黄色肉芽肿4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儿童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后不同引流方式的比较研究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