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职称论文范文》美好生活需要的时代意涵及其价值导向

美好生活需要的时代意涵及其价值导向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赵编辑时间:2019-06-26 09:23

  摘 要: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党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需求侧特征的准确提炼。改革开放 40 年来,我们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 “美好生活”,但是人民群众的需求并没有因此而饱和,更多的美好生活需要逐渐被唤醒。人民的需要作为驱动人民主动追求客体价值的动力源,总是在不断超越和否定客体的过程中引导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路径。因此,美好生活需要是破解社会主要矛盾不可忽视的力量。准确理解美好生活需要的时代意涵,把握美好生活需要的历史唯物主义向度和伦理向度,才能找准引领人心的 “关键处”和 “要害处”。树立马克思主义立场在追求美好生活需要中的价值导向,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驱动 “美好生活”的创造力,以马克思主义的理性精神提高 “美好生活”的获得感。这是正确引领美好生活需要并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崭新思路。

美好生活需要的时代意涵及其价值导向

  关键词: 新时代; 社会主要矛盾; 美好生活需要; 时代意涵; 价值导向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党审时度势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需求侧特征的准确提炼。促进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不仅要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且还要正确理解和引导这种需要[2]。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剖析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时代意涵,树立马克思主义在人民追求美好生活中的正确价值导向,才能在牢牢抓住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主体性动因基础上,不断把党的理论创新转化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生产力和创造力,不断推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

  一、美好生活需要在破解社会主要矛盾中的重要作用

  社会主要矛盾是围绕人展开的,也只能依靠人来解决,做人的工作首要就是思想引领。只有转换视角,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需求侧切入,才能找准引领人心的 “关键处” 和 “要害处”,不断把党的理论创新转化为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物质力量。

  ( 一) 在美好生活需要中探寻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主体性因素

  从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文本表述来看,矛盾的基本语境架构没有变,仍然是日益增长的主体需要和满足需要的客观条件之间的矛盾。但是,该构架下的具体内容已有了质的变化: 在主体方面,从 “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 “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在客体方面,从 “落后的社会生产”转变为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长期以来,我们的着眼点一直放在满足需要的客体方面,把着力解决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我们通过新时代的 “五大建设”提供结构更优化且质量更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条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要和刚性需要、多元化需要和发展性需要。这个过程是必要的,特别是在夯实基础的阶段更是必不可少,而且这个过程还要一直不断推进。可是,人民 “美好生活”获得感的提升并不是一个线性发展的过程,虽然社会发展给生活条件带来的改善和过去相比有了明显的进步,但人民群众的需求也比过去更丰富、更复杂。随着改革开放 40 年来的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现代化治国理政的过程也越来越强调多元主体和人民群众的参与,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也要越来越需要倾听人民群众内心的声音。因此,也必须适时转换角度和方法,在认真研究美好生活需要时代意涵的基础上,利用广大人民群众需求侧的张力,处理好主客体之间诸关系的统一性和协调性。恩格斯说: “社会规律是在有意识、有激情、有目的人的活动中形成的。”[3]可见,社会主要矛盾是围绕人展开的,也只能依靠人来解决。人民的需求作为驱动人民主动追求客体价值的动力源,总是在不断超越和否定客体的过程中引导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路径。因此,美好生活需要是破解社会主要矛盾不可忽视的力量。从研究思路上看,从主体的需要入手是激发主体价值认同、驱动主体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关键所在。

  ( 二) 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引领人的本质力量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人的意志和需要不断得到实现和满足的动态过程,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活动。作为主体性动因,人的本质力量在改造世界过程中起到了主导作用,但其作为自发产生的力量具有盲目性,如果没有科学理论将其引导至正确方向,不仅会导致这种力量的虚耗,还会给社会建设带来负面影响。要从新时代人民群众需要的变化出发,寻找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的本质力量的结合点。

  人民群众需求的 “日益增长”,客观反映了人的需求本身就有随着主体经验增多和客观条件进步被不断开发出来的趋势。但是,与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前期表述相比,新时代的 “日益增长”已经发生了内涵上的根本变化。过去, “日益增长”主要体现为物质需要和文化需要在数量和质量上的积累性扩张,而新时代人民群众 “日益增长”的是对 “美”和 “好”的需求。 “美” 和 “好” 两个词,规 定 了 “日益增长的需求” 的实质,说明人民群众的需求层次提高了,需求种类更加多元了。最重要的是需求的内涵相比过去物质文化的层面更加深化了,它不再局限于衣食住行等物质方面的 “硬需求”,而是更加强调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 “软需求”。改革开放 40 年推动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巨大进步,人民群众的需求并没有因此而饱和,而是有更多的美好生活需要逐渐被唤醒。这是人的本质力量逐步得以发展的体现,也是人逐渐从必然王国一步一步迈进自由王国的体现。人民群众这种不满足于现状的内驱力是推动实践不断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的强大动力。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长期以来对党和人民在复杂环境中进行革命与建设起到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目标和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夙愿是同向同行的。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引导力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着内在结合的基础。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导向作用,在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实践活动中,把人民群众的本质力量引领到追求中国梦的道路上来。用新时代理论创新的巨大精神驱动力,推动人民群众自觉自愿认同国家的价值立场,不断开创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

  二、正确理解美好生活需要的时代意涵

  对 “美好生活”的不同理解会导致对社会基本矛盾的不同认识。所以,探究什么是当代中国人的 “美好生活”是我们找准主体性因素、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逻辑起点。当今中国,社会发展迅猛、信息开放、交通便利,人们开始衍生出种种新的需求。其中,哪些是真需求、合理需求,哪些是被西方拜金主义和腐朽思想所误导的虚假需求,我们还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识别,透过光怪陆离、千变万化的现象发现新时代人民群众最真实的美好生活需求。

  ( 一) 美好生活需要的概念解析

  “美好生活”是党根据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提炼出来的一个概念。从字面意思上理解,“美”和 “好”是价值概念,与 “幸福”类似,都带有强烈的主体性色彩,都被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和阶级立场所塑造,并受到文化背景因素的影响。但是, “美好生活”的概念除了包含幸福概念在普遍意义上的要素之外,还包含了中华民族特殊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历史文化的要素和独具中国特色的观念要素。

  从中国传统观念来看, 《尚书》中有五福观念,“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4]它把传统观念中人生境遇顺利美好的主要方面都提出来了: 身体健康、物质生活充裕、精神状态安宁、性格仁善宽厚、长寿和善终。五福观根植于中国传统的文化土壤,具有较强的文化渗透力,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理解。

  从西方的观念来看,最广为人知的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提出了需求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五个层次: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爱和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马斯洛从人本主义视角阐述了人性、人的需要、人格发展的动力和规律[5]。这个理论的优势是强调了需求的进阶性和发展性,同时也兼顾了多种需求并存的客观事实。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主体需要发展的客观规律,对我们研究当今中国人的美好生活需要有一定借鉴价值。

  但是,在阶级社会中, “美好”的概念和主体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制约,受到时代发展状况的影响。因此,植根于封建等级社会和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都不能够真正反映我国新时代社会发展中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本质。在马克思主义的视域下,离开社会历史发展的具体条件抽象地谈论美好生活需要是没有意义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它本就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可能有固定的版本。马克思主义认为,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6]。人类在创造自身历史的过程中不断摆脱异化和束缚、不断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努力,就是美好生活不断生成的动态过程。马克思主义站在全人类解放的立场上,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揭示了 “美好生活”的本质,为我们创造新时代的美好生活找到了最根本的内驱力。中国共产党为之奋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本质上就是为中国人民争取美好生活的事业。

  改革开放 40 年来,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的发展理念,让中国人民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美好生活,特别是物质生活方面。但是,随着主客观条件的进步,人民群众的各种软需求也逐渐上升为硬需求。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的那样,人民期盼着 “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7]。可见,进入新时代,我们对 “美好生活”的追求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 二) 美好生活需要的历史唯物主义向度

  美好生活需要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离不开感性的生活经历,是在人生轨迹中被创造和被满足的。因此,把握其历史唯物主义向度是我们客观认识美好生活需要内涵的必然要求。

  1. 美好生活需要具有现实性和具体性,是实实在在构筑在感性现实里的,不是空洞的想象,更不是彼岸的寄托。画饼无法充饥,主观需要被满足离不开客观的实体世界的发展进步。当前,收入不平衡,地区发展差距较大,供给结构存在一定问题,食品药品安全质量问题突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突出,民生领域还有短板等方面的客观情况制约着 “美好生活” 的实现。所以,当前我国发展 “不平衡不充分”是需要我们着力攻克的重大问题。必须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为满足美好生活需要提供客观条件。

  2. 美好生活需要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人。美好生活是人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只有通过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活动才能创造出属于人的美好世界。所以,主体的素质和能力对创造美好生活和感受美好生活两方面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得到了极大提升,这对创造美好生活是极有利的主体性条件。

  3. 美好生活需要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内契于社会发展中,加之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相互联系的,各种客观条件的发展变化和互相影响都会对美好生活需要产生作用。随着主客体矛盾的进一步展开,新的需求不断产生,新的客体价值也不断被发现,美好生活需要的新内涵也就随之持续生成。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必然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政治体制的健全完善、生态文明的发展进步和国际地位的持续提高而不断衍生出更加丰富的新内容。

  ( 三) 美好生活需要的伦理向度

  美好生活需要的伦理向度指的是在美好生活需要中体现出来的社会道德伦理内涵。人的本能需求是从感官欲望到精神幸福等多个层面逐步展开的复杂体系,并在其中客观存在着利己和利他这两个辩证统一的行为动机。在伦理学的论域中,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但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无论是利己主义还是利他主义,在抽象层面上谈论人性都会对社会历史现象产生曲解。人类的利益在本初意义上是统一的,利己和利他对立的根源是旧式分工和私有制导致了人类统一利益的分裂以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严重对立[8]。当人类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后,对立的物质根源消失,利己和利他的对立也会消除,人类就能恢复到原初利益统一的状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决定了利己和利他两种动机的同时存在。随着精神文明的进步,二者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美好生活需要的伦理向度包含了互相独立又内在联系的两方面内容的动态展开:

  1. 高度依赖于客观条件,尤其是物质条件的充足和便利所带来的美好感。它的动态发展是一个横向扩张的过程: 从人生存发展的基本需要开始逐渐发展到更多的、更丰富的欲望的满足。比如,从满足饥饿感发展到对各种奢侈美食的追求,从满足社交需求发展到对广泛社会声誉和更高的社会地位的追求。这类美好感从获得手段来看具有物质性、功利性,从享受方式来看具有直接性、个体自足性,从需求的比较序列来看它偏向于基础性层面。

  三、正确引领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但是,如果没有科学理论的武装,没有新时代的思想共识,人民群众无法超越自身经验的局限并团结起来共筑希望。党作为人民群众的先锋队承担着价值引领的职责和担当,有责任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引领驱动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主体自觉,引导人民群众将追求美好生活需要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力量。

  四、结语

  个人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离不开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美好生活需要的时代意涵必然和国家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紧密相连。个人只有把追求 “美好生活”的实践与社会主义建设融为一体,才能筑牢实现 “美好生活”的现实根基。离开正确理论的指导无法理解美好生活的时代意涵,也无法实现个人的幸福人生。习近平同志强调: “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12]民族复兴的使命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是外在于每个公民的,只有从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才能实现其外在认知到内在自觉的转化。把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价值引领的发力点,这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 “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是党执政能力的价值吸引力所在,也是让党的理论创新走进民众内心并获得认同感的逻辑起点。推荐阅读:新时代下网络媒介对政府公共关系传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N]. 人民日报,2017 - 10 - 28 ( 1) .

  [2] 沈湘平,刘志洪. 正确理解和引导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 ( 8) : 125 - 160.

  [3] 马 克 思,恩 格 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4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2: 253.

  [4] 江灏,钱宗武. 今古文尚书全译 [M].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245.

  [5] 李芬. 马斯洛 《动机与人格》述评 [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 ( 7) : 11 - 14.

  [6] 马 克 思,恩 格 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1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2: 422.

  [7]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 2 卷 [M]. 北京: 外文出版社,2017: 61.

  [8] 罗国杰. 伦理学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4: 176 - 177.

  [9] 习近平. 之江新语 [M].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7: 289.

  [10] 陈国平,韩振峰. 把握新时代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三个维度———基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 ( 9) : 98 - 101.

  [11] 马克 思,恩 格 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1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459.

  [12] 本报评论员. 努力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论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 [N]. 人民日报,2018 - 8 - 24 ( 1) .


《美好生活需要的时代意涵及其价值导向》
上一篇:培育和发展生态文化的主要路径
下一篇:桥梁损伤安全评定与维护策略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