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教育职称论文》2019—2035年我国城乡小学教育资源需求分析

2019—2035年我国城乡小学教育资源需求分析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1-04-21 09:20
扫码咨询

  [摘要]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使用Leslie人口预测模型,预测2019—2035年城乡小学适龄人数,分析教育资源需求趋势。结果显示,全国小学在校生数在2024年达到峰值10322.53万人,之后持续下降至2035年的7235.43万人。城镇小学在校生数在2025年达到峰值6663.59万人,之后持续下降至2035年的5039.46万人;农村小学在校生数在2019—2021年呈下降趋势,2022年略有回升至3798.91万人,之后持续下降至2035年的2195.97万人。据此,结合实地调研情况与中国教育现代化要求,提出以下建议:动态、精准监测,合理完成城乡教育布局与资源配置;提升城乡教师数量和质量,让乡村教师“招得来、留得住、教得好、流得动、有发展”;扩大城镇小学校舍建筑规模,结合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情况及乡村振兴计划,合理处置农村闲置校舍;提高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将教育信息化建设纳入地方政府和学校校长的工作考核;明确教育经费事权和支出责任,多渠道扩大经费来源,提高使用效率。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全面二孩”政策;人口预测;城乡小学教育资源

2019—2035年我国城乡小学教育资源需求分析

  2016年1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的主要发展目标。“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学龄人口会有什么样的变化,面临教育现代化战略,如何实现城乡小学教育资源优质均衡配置,这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更新了一篇教育相关的论文,如儿童教育论文怎么投稿,您可以点击并前往查看。

  一、我国小学适龄人口预测结果与教育资源需求分析

  本研究采用李汉东和李流提出的人口预测模型来预测我国未来的出生人口数量和结构[1],该模型针对中国现存的城乡二元结构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特点,充分考虑到不同子人口群体在生育、死亡和迁移等方面的特征和变化,可更好地反映生育政策对人口数量和年龄结构的影响。因此,本文按照设计的人口预测方案,预测2019—2035年小学适龄人口数、在校学生数,并据此测算城乡小学教职工数、校舍规模、计算机信息技术资源需求和经费投入需求。

  二、城乡小学教育资源配置政策建议

  (一)动态、精准监测,合理完成城乡教育布局与资源配置各地区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印发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2018),组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地方实际,统筹做好本区域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协调发改委、卫计委、编办、人社、财政、国土、统计等相关机构部门,共同对本区域小学学龄人口总体规模变化、城乡变化和资源配置需求进行科学预测。针对小学教育城乡学龄人口、教职工数、校舍面积、信息资源、公用经费等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科学制订、调整和完善教育资源配置规划。中央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动态监测数据库,实时监测城乡小学学龄人口的变化,科学设计和细化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规划周期内的小学阶段及公办与民办学校的发展目标与重点任务,及时合理调整学校布局结构,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教育资源增量与提质。

  二)提升城乡教师数量和质量,让乡村教师“招得来、留得住、教得好、流得动、有发展”根据预测结果,乡村教师需求量将在2022年达到199.94万人,对比目前乡村小学教师人数,有约10万师资的需求缺口。为增加乡村教师编制数量,使其不受事业编“只减不增”基本原则的限制,需将其从事业编制系统中剥离出来,实行教师编制单列管理[5]。课题组在“三区三州”等贫困地区调研发现,农村年轻教师数量少,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结合预测到的小学教职工需求规模增长趋势,以及农村偏远地区教师“招不到、留不住”的突出问题,为建设并稳定乡村教师队伍,必须坚持乡村教师的本土化培养,提高本地生源率,建议实施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计划,加强乡村小学教师配备补充。由于乡村小规模学校数量增加和教师结构性缺编严重,需以学校课程设置、学生数量的年级和班级分布为基本参数构建科学的教师编制测算标准。

  [参考文献]

  [1]李汉东,李流.中国2000年以来生育水平估计[J].中国人口科学,2012(5):75-83.

  [2]刘善槐,邬志辉,史宁中.我国农村学校教师编制测算模型研究[J].教育研究,2014(5):50-57.

  李玲周文龙钟秉林等


《2019—2035年我国城乡小学教育资源需求分析》
上一篇:C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小学教育)教学能力现状调查研究
下一篇:1927—1937年河南省小学教育研究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