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障碍因素提炼及层级体系构建
摘要: 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框架,通过对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中产学研协同创新相关文献的编码分析,构建出由产学研主体异质性障碍、产学研交互过程障碍和外部环境障碍所构成的产学研协同创新障碍因素层级体系。其中,产学研主体异质性障碍作为内生结构性障碍,是产学研交互过程障碍的前因变量; 外部环境障碍对产学研主体异质性障碍和产学研交互过程障碍具有强化作用。
关键词: 产学研; 协同创新; 障碍因素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核心标志就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充分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就是要联接科学研究与技术商业化,形成以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为核心要素,以政府、中介组织、金融机构等为辅助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模式,实现知识创造主体与技术创新主体间的深度合作和资源整合,达成科学研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无缝对接[1 - 2]。
但是,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异质主体之间的一种跨界合作模式,深受主体异质性差异的制约,至今仍然难以真正实现。我国现行的科技体制源于 20 世纪 50 年代的苏联模式,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分别属于不同的界域,且长期处于相互分离状态,彼此之间形成了截然不同的组织文化、价值观体系和资源能力。受此影响,我国产学研合作始终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之间的创新资源相互封闭,缺乏深度互动融合[3]; 产学研合作缺乏面向前沿科技创新的长期战略性合作[4]; 大学和科研院所的技术供给与产业技术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导致科技成果的转化利用效率严重偏低[5]等。
产学研协同创新难题之所以长期存在,无疑是众多显性和隐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多年来,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指出了制约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各种障碍,但是仍感缺乏系统的整理,未能整体建构障碍因素层级体系。为有效破解产学研协同创新难题,本文拟全面搜集有关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研究文献,从众多的文献当中尽可能完整地提炼出制约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各种障碍因素,并重点关注产学研主体异质性层面的内生障碍,在此基础上建立障碍因素层级体系。
1 文献回顾
学术界对产学研协同创新障碍因素的探讨,主要包括文化冲突、知识产权冲突、利益分配冲突等过程因素。关于文化冲突方面,李雪婷等[6]指出产学研主体拥有不同的价值观,并在合作过程中呈现出价值观冲突,这种组织间的文化冲突往往会造成产学研交流沟通障碍。张绍丽等[7]认为产学研主体间的文化差异引发文化冲突,最终导致协同创新目标实现错位和利益共同体难以形成。方建强等[8]认为主体价值取向多元化、管理制度缺失、物质载体建设滞后以及开放融合度不高制约着组织文化的融合。
关于知识产权冲突方面,董静等[9]指出交流沟通程度、合作时间长度、中介参与程度、组织灵活程度、契约完备程度对产学研合作影响较大。张丽娜等[10]认为知识产权所具备的独占性等特性,与协同创新所具备的知识共享等特征存在冲突。付晔等[11]认为产学研知识产权冲突在知识搜寻环节主要归因于信息不对称和契约不完备,在知识转移环节主要归因于知识价值评估不合理和诚信缺失,在知识吸收再创新环节主要归因于企业吸收能力和知识产权归属,在知识市场应用环节主要归因于利益分配不合理。
部分学者从政策环境角度探讨了阻碍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环境因素。张玉赋等[12]认为目前科技成果转化某些关键阶段,如小试和中试环节,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且缺乏对中小型企业有效的扶持,政府投入的投向有待调整。胡冬雪等[13]认为法律法规更新不及时,不适应技术转化现实需求,未能充分保护技术转让双方的利益等制约着产学研的有效合作。
现有研究的不足,一是对源于产学研主体异质性的内生结构性障碍关注不够,对产学研主体异质性障碍的分析仅停留在组织文化等联结性资源差异层面; 二是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障碍因素缺乏系统的归纳和层级划分,障碍因素的识别存在逻辑分类上的混乱,障碍因素的层级体系欠清晰。
2 方法与数据
2. 1 研究方法
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从现有相关研究文献中逐级归纳提炼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障碍因素。研究思路参见图 1。
2. 2 文献搜集
( 1) 文献语种确定。鉴于本文研究重点为中国国情背景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问题,研究对象为我国的企业和院校院所,因此将文献语种确定为中文文献。
( 2 ) 文 献 数 据 库 确 定。 考虑到中国知网 ( CNKI) 具备的资源综合性强、注重二次加工、强大的整合能力等优点[14],故将文献数据库设定为中国知网。
( 3) 文献检索条件设定。本文研究重点在于当前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障碍因素查找,为了实现检索的精确性及内容的全面性,本文将文献检索主词设定为 “产学研” “障碍” “制约” “冲突”,并将检索项目设定为 “主题词”。鉴于期刊论文同其他类型文献相比具备更强的学术性,本文将文献类型设定为 “期刊论文”。此外,从时效性考虑,本文将文献发表时间设定为最近 10 年,即 “2008— 2017 年”。
( 4) 文献检索。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按照以上文献检索条件对研究文献进行了检索。为了控制检索信度,由两名研究人员分别处在不同位置、使用不同设备,按照上文的文献检索规则进行文献检索。两人的检索结果均为 133 篇期刊论文,表明检索结果可信。
( 5) 文献的初步阅读筛选。对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的 133 篇期刊论文进行初步筛选。初筛标准为: 文献的研究内容是否属于产学研协同创新? 若是则通过初步筛选,反之则不通过。为了保证初步筛选的信度,拟由多名具有产学研合作研究背景的专家同时进行筛选,遵循全体专家意见一致性原则,初步筛选出 68 篇符合研究主题的期刊论文。
( 6) 文献的深度阅读筛选。对初步筛选出的 68 篇期刊论文进行深度阅读筛选。深筛标准为: 文献的研究主题是否涉及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障碍因素? 若是则通过深度筛选,反之则不通过。采用与初步筛选相同的信度控制手段,最 终 选 定 52 篇 期 刊论文。
2. 3 编码提炼流程
从收集的文献资料中抽取产学研协同创新障碍因素,编码提炼流程参见图 2。
开放式编码是将原始材料分解、提炼、赋予概念、重新组合,形成副范畴的过程[15]。轴心式编码是将开放式编码结果按照潜在脉络或因果关系进行类聚,形成主范畴的过程[16]。选择式编码是通过描述现象的 “故事线”来提炼核心范畴,建立核心范畴与主范畴间的逻辑关联[17]。
为了保证数据编码过程的信度,综合采用多人参与、专家讨论等信度控制手段。开放式编码和轴心式编码由多名研究人员共同参与其中,编码结果由研究人员经过多次商讨确定。选择式编码邀请产学研合作相关领域专家对编码结果进行讨论评判,以此确认核心范畴的设立及最终故事线是否符合现实情形。
3 障碍因素提炼
3. 1 开放式编码将原始期刊论文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概念化和范畴化,包括初始概念提取、副范畴归纳两个环节。
( 1) 初始概念提取。对最终选定的 52 篇文献进行深度阅读和分析,将与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障碍因素”相关的描述做好标记。在统计操作上,同一篇文献的同一观点仅记录一次,而不同论文中阐述的类似观点则分别进行记录。基于以上统计准则,经过多次整理分析,本文得到 207 个开放式编码点。由于开放式编码点中有些是重复或内容接近的,于是对这 207 个开放式编码点展开进一步的提炼,最终获得 84 个初始概念,以 “a + 序号”的形式进行编号。
( 2) 副范畴归纳。对提取出的初始概念进行反复比较分析,将含义相近的初始概念逐级聚合形成副范畴,最终获得 25 个副范畴,以 “A + 序号”的形式进行编号 ( 参见表 1) 。
3. 2 轴心式编码
发现和建立副范畴间的联系,拟按照两条路径开展。
( 1) 路径一。基于“条件→行动/互动策略→结果”编码范式[18],将开放式编码得到的副范畴联结在一起,得到主范畴。如,副范畴“信息沟通障碍”“人际信任缺失”与“人际关系不协调”可以在范式模型下形成一条轴线: “产学研主体间存在信息沟通障碍 →主体间难以进行良好沟通以建立信任关系→主体无法通过沟通、信任构建协调稳定的合作关系”,由此将上述 3 个副范畴进一步整合为主范畴“关系协调障碍”。
( 2) 路径二。将两个及以上的副范畴直接合并为一个主范畴。如副范畴“技术能力差距”和“商业能力差距”可以合并为“能力异质性障碍”。以此方法类推,最终将 25 个副范畴归并为 10 个主范畴( 参见表 2) 。
3. 3 选择式编码
分析轴心式编码结果,将 10 个主范畴与现有理论进行对接和互动比较,归纳出核心范畴。参见表 3。
( 1) 主范畴“组织异质性障碍”“文化异质性障碍”“能力异质性障碍”皆与主体异质性相关,可归纳为核心范畴“产学研主体异质性障碍”。
( 2) 主范畴“资源互动障碍”“关系协调障碍”“利益协调障碍”“交互学习障碍”反映的是产学研主体交互过程的阻滞因素,可归纳为核心范畴“产学研交互过程障碍”。
( 3) 主范畴“社会环境障碍”“政策环境障碍”“市场环境障碍”反映的是产学研外部环境,可归纳为核心范畴“外部环境障碍”。
综合选择式编码结果,形成如下故事线: “产学研交互过程障碍”作为过程因素,对协同创新有着最为直接的制约作用; “产学研主体异质性障碍”作为内在因素,是产学研交互过程障碍的重要前因变量; “外部环境障碍”作为环境因素,对产学研主体异质性障碍及产学研交互过程障碍具有强化作用,三者共同构成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制约瓶颈。
4 障碍因素层级体系构建
根据编码分析结果,对制约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障碍因素进行层级体系划分,如图 3 所示。我们发现,障碍因素包含 3 个层面: 一是作为内在因素的产学研主体异质性障碍; 二是作为过程因素的产学研交互过程障碍; 三是作为环境因素的外部环境障碍。下文,我们从以上 3 个层面进行归纳分析,进而提出相关命题。最后,综合上述命题构建核心范畴的总体逻辑关系网。
4. 1 产学研主体异质性障碍
产学研主体异质性障碍包括组织异质性障碍、文化异质性障碍、能力异质性障碍。其中,组织异质性障碍是前因,文化异质性障碍是中介,能力异质性障碍是结果( 参见图 4) 。
(1) 组织异质性障碍。首先,院校院所作为非营利性组织,其承担了知识创造和传播职能,以实现学术引领为目标; 企业作为营利性组织,其开展技术研发活动的最终目标是取得技术领先以攫取商业价值。产学研主体组织性质差异带来了文化价值取向差异。其次,我国院校院所的组织结构通常具备典型的科层组织结构特征,组织形式完整且严密,组织结构僵化[19]; 而企业为了适应市场变化,组织结构灵活性较强。产学研主体源于组织结构的差异性,组织决策效率、新事物接受能力、市场反应能力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最后,两类主体用人聘任制度、考核评价机制等制度层面的差异对主体间的人才、知识等创新要素流动共享造成较强阻碍。
( 2) 文化异质性障碍。企业同院校院所由于长期相互孤立于不同领域,形成了截然不同的认知、文化和目标体系。院校院所多是将自身定位于纯科技角色,教学和科研往往同产业界的技术需求相脱节,无法较好地履行社会服务职能; 反观企业,多是将自身定位于纯经济角色,以利润最大化为导向,追求商业价值实现。二者角色定位差异导致其在价值观、研究理念等认知要素上的明显偏差。与此同时,院校院所内部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企业内部形成强烈的商业氛围。产学研主体文化属性差异引起研发行为差异,进而导致能力异质性的形成。在实际的交互过程中,产学研主体文化属性差异易演变为文化冲突,阻碍人际关系的协调发展。
( 3) 能力异质性障碍。产学研主体能力异质性包括技术能力差距和商业能力差距,前者主要包括技术研发能力差距和技术前沿敏感性差距; 而后者主要包括技术商业化能力差距、市场反应能力差距和市场洞察能力差距。产学研主体能力异质性是产学研结合的基础和主要动力之一[20]。然而,产学研主体过大的能力禀赋差异一方面使得二者缺乏共同的知识基础和认知基础,阻碍合作双方的协调配合; 另一方面,合作双方容易在技术研发子环节中形成对伙伴的单边依赖,无法参与到整个创新价值链过程,同时难以突破知识学习门槛。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命题 1: 产学研主体组织异质性障碍是前因,文化异质性障碍是中介,能力异质性障碍是结果。同时,产学研主体异质性障碍作为内生结构性障碍,是产学研交互过程障碍的重要前因变量。
4. 2 产学研交互过程障碍
产学研交互过程障碍包括资源互动障碍、关系协调障碍、利益协调障碍、交互学习障碍。其中,关系协调障碍、利益协调障碍是并列前因,资源互动障碍、交互学习障碍是并列结果( 参见图 5) 。
(1) 资源互动障碍。产学研协同创新建立在参与方优势资源互补的基础上,双方资源的充分交换和共享是实现互补效应的前提[21]。但在实际产学研交互过程中,资源的共享、流动往往受到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致使合作各方的创新资源相互封闭,加之技术供需往往存在偏差,资源难以有效匹配,最终形成资源的互动障碍。
(2) 关系协调障碍。保持信息的交流和各种渠道的沟通对于协同效应达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但在实际产学研交互过程中,由于文化差异、信息沟通平台缺失等因素存在,合作双方往往缺乏共同语言、难处同一语境,信息沟通障碍由此形成,有效沟通的缺乏使得合作双方无法加深对彼此的了解,双方也难以增进对合作前景的信心,互利共赢导向下的信任关系难以建立起来,最终容易引致合作后期的种种纠纷,进而阻碍产学研主体之间的资源互动和交互学习。
( 3) 利益协调障碍。实现互利共赢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出发点,也是维持各方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关键。在利益协调过程中,主要涉及到有形经济收益的分配,以及无形知识资产的分配等。不管是经济收益的分配或是知识产权的分配在目前的研究和实践中都有着较多局限。在实际的产学研交互过程中,由于各参与主体对于自身投入均有自己的评判标准,利益认同有所差异,加之技术或知识难以估值定价、中立权威的技术估值平台缺失,合作各方的利益关系往往难以调和,进而阻碍产学研主体之间的资源互动和交互学习。
( 4) 交互学习障碍。通过知识学习过程调整和更新产学研主体知识储备,提升其创新能力是协同创新的核心,而知识学习过程的关键在于主体对所需知识资源( 显性或隐性知识) 的识别、消化吸收进而将其转化为自身的核心能力。但在实际产学研交互过程中,由于受到知识学习门槛、主体自身知识学习能力不足等不利因素的制约,产学研主体之间知识学习转化困难,难以形成高价值知识资源“识别 - 消化吸收 - 再创造”的良性循环。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命题 2: 产学研交互过程障碍作为过程因素,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有着最为直接的制约作用。同时,关系协调障碍和利益协调障碍对资源互动障碍和交互学习障碍具有强化作用。
推荐阅读:中关村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时空演化
《制约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障碍因素提炼及层级体系构建》
- 职称论文刊发主体资格的
- 政法论文浅析工会法主体
- 化学在初中教学中的情感
- 中学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方
- 法治论文投稿法治型市场
- 杂志社论文发表浅析推动
- 新疆教育报投稿浅析学生
- 分男女招生录取的合宪性
最新优质论文
- 论文发表三步曲
- 职称晋级论文检索才认可
- 医学领域cscd期刊怎么查找
- 职称评定需要发表什么样
- 教师类职称论文一般多少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 新闻专业有哪些职称
- 如何提供职称论文的知网
论文发表问题热点
- 《教育探索》核心级教育
- 电力系统职称核心期刊怎
- 简述机械工程师基础考试
- 硕士从助工晋升中级职称
- 博士生毕业论文答辩技巧
- 工程管理专业论文摘要准
- 发表职称论文如何鉴别期
- 毕业及职称论文发表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