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经济管理职称论文》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的城市发展愿景及实现路径研究

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的城市发展愿景及实现路径研究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1-01-23 09:03
扫码咨询

  [摘要]根据党中央确定的我国到本世纪中叶不同时间节点的发展愿景,对标全球重要城市发展愿景设计理念及“高线目标”与“底线目标” 双线融合路径,面向2035展望2050的城市发展愿景及实现路径,一方面要提高站位和境界,展现高质量发展的“城市高度”;另一方面要体现立足市民期待、关注市民需求的温情与温暖,展现高品质生活的“城市温度”​‍‌‍​‍‌‍‌‍​‍​‍‌‍​‍‌‍​‍​‍‌‍​‍‌​‍​‍​‍‌‍​‍​‍​‍‌‍‌‍‌‍‌‍​‍‌‍​‍​​‍​‍​‍​‍​‍​‍​‍‌‍​‍‌‍​‍‌‍‌‍‌‍​。在路径设计上要细化研究交通、产业、科技创新、人才集聚、人口等基础性支撑条件对保障发展愿景的要求,系统分析实现城市定位及发展愿景的支撑性条件,把发展愿景落实在富民强市高质量发展上,把发展愿景体现在富有魅力和温度的高品质建设中。

  [关键词]高线目标 底线目标 高质量发展 高品质生活 城市高度 城市温度

  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我国到本世纪中叶不同时间节点的发展愿景,即第一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2035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与2050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今后各项工作阶段性规划安排的重要时间标尺。国外一些城市发展愿景及国内相关城市“两步走”战略安排、城市发展定位、面向2035展望2050发展愿景及路径选择等方面研究主要通过城市规划修编成果体现出来。面向2035展望2050,合肥一方面要以纽约、伦敦、东京和巴黎等国际城市为“标杆”[2],提高站位和境界,展现高质量发展的“合肥高度”;另一方面要体现立足市民期待、关注市民需求的温情与温暖,让所有工作和生活在合肥的人们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展现高品质生活的“合肥温度”。

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的城市发展愿景及实现路径研究

  一、研究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推动下的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全球城市配置资源内容与方式也随之发生动态变化,进而影响全球城市的功能内涵。哪座城市能够掌握新一轮产业兴起的核心技术与创意环节,开发出新的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与服务模式,哪座城市就能占据新兴主导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影响全球经济、文化与政治发展的脉搏,从而确立以及进一步保持其世界城市的地位与优势。因此,未来 30年,创新将成为城市竞争和演化的主要因素[3]。

  (一)“城市”作为区域的重要载体正发挥着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日益重要的作用

  进入21世纪,创新资源加速在世界范围内流动,全球经济进入创新竞争阶段 。哪座城市能占据世界原始创新、新兴技术与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哪座座城市就能影响全球创新资源、经济、文化与政治发展的脉搏,从而确立其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与优势。并且全球化的核心连接纽带从全球生产网络(GPN) 转向全球创新网络(GIN)[4]。全球创新版图变迁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区域”正在取代 “国家”成为创新的主体,“城市”作为区域的重要载体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并且城市发展模式逐步从“资本驱动”走向“创新驱动”[5]。从全球城市体系格局看,在纽约、伦敦、东京和巴黎等顶级全球城市继续保持全球资源要素配置主导地位的同时,部分新兴全球城市获得崛起机遇。从全球城市网络节点功能看,除以顶级全球城市为代表的综合型全球城市体现多个领域的竞争力、控制力外,更多的专业型全球城市将在优势专业领域发挥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网络节点功能。在全球资源配置方式不断创新的情况下,城市将取代国家成为资源配置中心。合肥要充分理解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的意义和价值,以专业型全球城市为标杆,在全球城市体系格局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肩负国家使命、代表国家形象、体现国家意志,自觉地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科学竞争的原始创新、知识产出策源地的责任和义务。

  (二)全球重要城市更加重视发展愿景中的“高线目标”与“底线目标” 双线融合

  随着世界经济重心东移和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以城市网络为基础条件,全球城市的成员不断扩容,网络体系的覆盖范围相应扩大,网络密度持续加深,全球城市的位序在不断变化中,但始终没有撼动纽约、伦敦、东京、巴黎前四强地位。进入21世纪,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轮国际大都市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实践浪潮。纽约、伦敦、东京等全球城市纷纷制定其面向未来的发展规划。这些战略规划均突出体现了全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双线融合互动,在愿景目标上强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竞争性”高线目标和巨型城市所面临一系列挑战的“生存性”底线目标,更加关注城市领导者的“竞争力”(高质量发展)和居民的“宜居问题”(高品质生活),包括建设韧性城市等新理念。在城市宜居性方面,这些大城市规划的着重点大多放在与市民生活和宜居城市密切相关的问题上,体现出以人为本、绿色宜居的新理念。从具体问题入手解决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如纽约、东京在制定它们的未来城市规划时,都提出切实的城市发展目标,更加贴近市民生活、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图1)。这些城市发展理念对新时代合肥设计既体现国家战略要求又响应市民发展需求的合肥愿景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面向2035展望2050合肥愿景设计思路

  根据国际经验,全球城市都拥有与其功能地位相匹配、国际一流水准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有序、高效并符合国际惯例的社会治理体制,充满活力、特色鲜明、引领全球的文化生态和创新创业与生活环境。面向2035展望2050,先从当下开始。对合肥来说,高速发展带来城市实力和城市面貌巨大变化,城市发展位次也在快速跃升。但是,城市产业转型、新型产业育成、城市更新、城市管理水平等方面面临的挑战也如影随形。在创新驱动能力和经济发展质效、城市功能品质和生态环境质量、对外开放程度和城市特色塑造、社会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质量、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差距。

  新时代要从“合肥高度”与“合肥温度”两个维度,以“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为落脚点设计体现国家战略要求和市民发展需求,面向2035展望2050的合肥愿景(图2)​‍‌‍​‍‌‍‌‍​‍​‍‌‍​‍‌‍​‍​‍‌‍​‍‌​‍​‍​‍‌‍​‍​‍​‍‌‍‌‍‌‍‌‍​‍‌‍​‍​​‍​‍​‍​‍​‍​‍​‍‌‍​‍‌‍​‍‌‍‌‍‌‍​。

  一是提高站位和境界。以纽约、伦敦、东京和巴黎等国际城市为“标杆” ,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自己的定位。站在国家战略和国际化战略的高度为城市未来进行谋划。深化城市创新“软实力”和特色产业体系建构,在世界原始创新与知识产出以及产业价值链中,创造属于合肥或独属于合肥的知识产品、高端价值链产业模式 。

  二是体现立足市民期待、关注市民需求的温情与温暖。全新阐释并拓展“合肥这个地方是养人的”的内涵。让所有工作和生活在合肥的人们就业体面、住有安居,幼有优育、学有优教、弱有优扶、劳有所得、病有良医、老有善养,出行顺畅,买用放心、游玩舒适 ,生活有尊严,家庭有保障,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带来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等发自内心的认同感 。

  三是从区域经济、产业经济学等理论层面细化研究交通、产业、科技创新、人才集聚、人口等基础性支撑条件对保障核心定位、发展愿景的要求,为合肥打造“文化+”“生态+”“风景+”的可识别、有特质的特色功能空间 ,提升城市整体能级,形成和谐优美、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国际化、现代化城市形态和城市功能。把发展愿景镶嵌在青山绿水间,推动城市发展方式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型,构建空间适度、生态宜人的绿色发展体系。完善新型城乡体系,深化城乡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建立城乡发展新格局。实现经济体系现代化、社会治理现代化和社会福利现代化,构建与国家战略、市民需求、资源禀赋、环境条件、人口布局、产业形态相适应的城市愿景、目标和空间功能布局、城市品质、社会文化环境等实现路径。

  三、面向2035展望2050的合肥发展定位

  从中长期发展来看,合肥要以经济综合竞争力、城市特色竞争力为依据,落实国家与区域战略要求,以纽约、伦敦、东京和巴黎等国际城市为“标杆”,深化城市创新“软实力”和特色产业体系建构,并在世界原始创新与知识产出以及产业价值链中,创造属于合肥或独属于合肥的知识产品、高端价值链产业模式。我们建议从全球、全国、长三角、全省4个维度上认识与设计面向2035并展望2050的合肥城市定位,建设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创新枢纽城市,建设国家创新之都,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西翼腹地中心城市,打造全省协调融合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引擎。

  (一)聚集全球高端创新要素,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城市

  全球化将向纵深发展,进入网络化的新阶段。在全球化深化发展格局中,全球化的核心连接纽带从全球生产网络(GPN)转向全球创新网络(GIN) 。全球创新版图变迁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区域正在取代国家成为创新的主体,“城市”作为区域的重要载体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全球新一轮城市发展模式正从“资本驱动”走向“创新驱动”。从全球城市体系格局看,在纽约、伦敦、东京和巴黎等顶级全球城市继续保持全球资源要素配置主导地位的同时,部分新兴全球城市获得崛起机遇。从全球城市网络节点功能看,除以顶级全球城市为代表的综合型全球城市体现多个领域的竞争力、控制力外,更多的专业型全球城市将在优势专业领域形成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网络节点功能[12]。科技创新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新动向,顶级全球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从资本控制能力转向创新能力,资本枢纽和创新中心成为全球城市的必备功能。随着全球创新网络的不断深化,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逐渐由单极向多极化发展,多中心、多节点的创新格局逐步形成,城市间争夺创新主导权的全球竞争更加激烈。

  在全球资源配置方式不断创新的情况下,城市将取代国家成为资源配置中心。因此,合肥要充分理解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的意义和价值,肩负国家使命、代表国家形象、体现国家意志,自觉地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科学竞争的原始创新策源地的责任,依托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技大学等大院名校,聚集全球高端创新要素,实现基础前沿研究重大突破,形成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原创成果。以国际视野在国际原始创新价值链高端介入上进行主体创新和功能建构,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全球创新网络重要节点城市、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中心(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科学竞争的原始创新策源地),成为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城市。

  (二)落实国家战略目标,建设国家创新之都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平台。合肥是全国三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中唯一以城市命名的(有别于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拥有国家实验室最多的城市中,北京全国排名第一,而合肥全国排名第二,比上海多3所。在国家级科研机构数量上,合肥拥有13个国家级科研机构,仅次于北京,比上海多6个。在已经建成和计划建立的国家大科学装置总数中,合肥有9个,上海、北京也分别只有6个、5个(表1)。并且在规划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中,超前统筹布局前瞻未来的具有国际原始创新引领水平国家实验室,将极大提升合肥在国家知识创新能力系统中的地位。未来一段时间,通过建设大科学装置,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汇集高层次人才和科研机构,开展基础研究和前沿交叉研究,为产生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和变革性技术,建设国家级前沿性引领性技术研发中心、关键性共性产业技术产业化中心和新经济新动能制度创新中心,为国家创新之都奠定基础(图3)。

  四、面向2035展望2050的合肥发展愿景设计

  面向2035的合肥,要站在全球视野和国家战略高度重新审视,对标国家“两个阶段”战略安排,确立新时代合肥 “两步走”战略目标,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科学设计2035年并展望2050年的发展愿景和时间节点目标,突出面向全球、面向未来,发挥特色优势,打造全球顶尖创新平台,吸引国际科技人才,全面提升合肥城市原始创新核心功能,成为国际科技创新的引领者。从“合肥高度”与“合肥温度”两个维度,以“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为落脚点,设计体现国家战略要求和市民发展需求,面向2035展望2050的合肥愿景。

  (一)到2035年:第一个15年的关键时间节点

  初步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发展模式,建成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城市基本框架,兼具实力、活力、魅力的城湖共生美丽城市图景显现出来。

  到2035年,初步建成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城市基本框架。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国际科技资源聚集效应凸显, 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为中远期目标实现奠定良好基础。

  到2035年,初步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发展模式。初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产业创新体系,创新型经济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到2035年,建成独具特色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西翼腹地中心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城市精神充分彰显,科技实力领先,经济实力、城市管理水平、宜居水平并肩长三角的沪宁杭,领先国内省会城市发展水平,初步形成兼具实力、活力、魅力的城湖共生美丽城市图景。

  到2035年,形成较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初步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初步形成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社会发展环境,初步形成与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城市相匹配的社会建设领域基本制度体系。

  (二)展望2050年: 实现第二个15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间节点

  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城市建设三大主题(全球创新资源集聚能力、原始创新成果产出能力、绿色发展能力)实现重大突破。实现包括经济体系现代化、治理体系现代化和福利体系现代化在内的高水平现代化。建成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城市,成为实力之城、活力之城、魅力之城​‍‌‍​‍‌‍‌‍​‍​‍‌‍​‍‌‍​‍​‍‌‍​‍‌​‍​‍​‍‌‍​‍​‍​‍‌‍‌‍‌‍‌‍​‍‌‍​‍​​‍​‍​‍​‍​‍​‍​‍‌‍​‍‌‍​‍‌‍‌‍‌‍​。

  到2050年,世界科学名城建设实现重大突破。融入全球科技创新体系,形成若干有影响力的知识创新集群,出现一批对全球创新格局产生颠覆性影响的人物,产生一批对世界科技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成果,汇聚3-4个世界一流大学,集聚一批世界一流科研机构,培育成长一批旗舰式科技型企业和国际科技组织。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若干技术领域领跑全球,进入全球知识创新价值链顶端,主要产品攀升至全球产业价值链端。建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际科技研发转化和技术扩散基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成为全球创新资源配置网络战略节点和区域枢纽,迈向城湖共生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城市。

  到2050年,韧性城市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城市安全与预警、应对经济危机和人口老龄化、应对交通污染和环境变化等危机能力大幅提高。以多元经济结构为发展目标应对外部经济动荡能力的经济韧性,通过社会整合应对社会变化、实现自我振兴能力的社会韧性以及应对自然灾害,自我承受、消化、调整、适应、实现再造和复苏能力的生态环境韧性等韧性城市指标在国内城市中处于领先位置,全面提升城市发展的适应力、弹性、灵活性,建成能应对不同风险、具备弹性和恢复力的城市。

  到2050年,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形成透明高效互动的政府服务、公正开放的竞争环境和有保障能力的制度环境。确立与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城市相匹配的社会建设领域基本制度体系,基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治理体系基本建立,实现宽容、和谐、稳定、有序、创新的全球城市社会发展愿景,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的多元主体间功能互补、合作共治社会善治模式,形成多元文化融合、不同阶层和谐互动的社会发展格局,成为亲和包容、和谐多元的人文城市。

  五、实现面向2035展望2050愿景的路径设计

  合肥不断积累的优势是支撑合肥核心定位和愿景实现的支撑性条件,比如综合性国家交通枢纽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以及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建设等。要进一步细化研究交通、产业、科技创新、人才集聚、人口等基础性支撑条件对保障发展愿景的要求与实现路径,系统分析实现合肥城市定位及发展愿景的支撑性条件,把发展愿景落实在富民强市高质量发展上,把发展愿景体现在富有魅力的城市品质建设中,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重视战略空间预留,优化空间资源配置,优化空间规划体系,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有机融合。提升全球科技创新资源配置能力,集聚全球创新资源,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创新动力与活力,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创造特色产业模式和特色竞争力模式为核心的“合肥模式”,构建高质量发展新发展动力,提升经济发展动能、城市品质、城市治理水平,建设宜居宜业城市,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塑造城市新形态,促进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

  (一)重塑城市空间布局

  在顶层设计上构建资源、效能、机制“三位一体”空间管控格局。更加注重城市有限而宝贵的空间资源再分配和复合利用,注重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多重政策的顶层设计和相互贯通。城市空间是城市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要素的物质载体,影响决定着城市的功能品质和经济运行效率。新时期合肥总体规划要基于对合肥城市潜力空间和未来可拓展发展方向的准确识别,根据经济地理分布与人口分布,构建既符合合肥发展实际又富有弹性的资源、效能、机制“三位一体”的空间管控格局,合理安排居住用地布局及其配套设施建设,促进职住均衡发展。通过分向、分区确定城市的发展策略和功能定位,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优化城市形态,构建以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为中心,引导城市结构与资源禀赋相匹配,逐步实现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发展格局。保障各级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空间管控目标和要求落地,强化城市空间管控,推动发展模式从“产-城-人”向“人-城-产”转变;形成“网络化、多中心、组团式、集约型”的空间体系。

  (二)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制定“面向2035的高质量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行动方案”和“面向2035的美丽合肥建设行动方案”等作为实现“两步走”发展战略和2035年发展愿景的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路径与政策支撑体系,摈弃“传统”与“新兴”的简单划分,在聚焦高附加值、高技术产业领域的同时,全力推动“老产业”释放新动能,探索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形成由传统优势产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潜力产业、未来产业构成的梯次产业体系,构建可持续的增长动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9.

  [2]倪鹏飞,曹清峰,马科尔·卡米亚,郭金红.重构全球城市分级框架[N].经济日报,2019-11-13 (13).

  [3]王丹,彭颖,周海蓉.上海对标提升综合性国际城市排名问题研究[J].科学发展,2020(1):39-43.

  作者孔令刚 蒋晓岚


《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的城市发展愿景及实现路径研究》
上一篇: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的农民经济利益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下一篇:城郊型乡村振兴的路径探析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