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异化现象的审视及消解对策
摘要:因材施教是以关照不同差异个体位出发点,教学工程关注教学公平,追求个体能力、需要、兴趣等基础差异发展。但是,目前教学实际可见因材施教异化,即由关注人转变为关注外在期望、资本、分数。本文首先对因材施教的行为异化原因进行分析,并探究小结对策。
关键词:因材施教;异化现象;审视;消解对策
引言
最早起的因材施教由孔子提出,其主张根据不同“材”而问同答异,均得以发展。在孔子之后,孟子、王守仁、陶行知等教育家不同程度的主张因材施教。目前,在实际教学中过程中,因材施教与理论内涵相偏离,发生异化,且因材施教异象化使人们混淆因材施教的真正与异化,因此,深度审视因材施教的异化现象是十分必要的,分析异化原因,提出消解对策,并回归真正的因材施教。
一、因材施教异化的现象
(一)因分选材
教学起点是对判断学生的“材”,也是教师基本任务。学生的性格类型、潜在天赋、接受教育等,均是教师在判断学生时所需考虑因素。在此过程中,教育具有重大意义,对教师期望学生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产生影响。因材施教的异化现象中,教师将取得成绩视为判断学生的关键因素。比如,在义务教育阶段,考试采用的评价方法为标准化智商测验,教师将分数领先者视为上等人才,可细细雕琢,将分数较低者视为差生或后进生。
(二)因财施教
根据个体差异进行教学是教师中心任务,但是在当下的教学实际中,悄然刮起因财之教的风气。在因财施教中,财是指多种回报,如学生的经济、社会资本、政治等家庭背景给教师带来的汇报,还包括升学率、成绩提升、知识掌握等。教师因财施教是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对回报更多的学生给予特殊关照。
(三)因主观愿望或外部因素设定
教师是课堂教学组织者,拥有绝对控制课堂内容的权利,在受到因财施教影响之下,教师在授课时课堂内容呈现趋势如下:课堂主要内容为应试内容,只有学生考试成绩优异,才可带给教师更多好处,最终教学便以反复训练必考内容为主;课堂主要科目为应试科目,排挤副课课时与活动时间;教学主要内容为解题思路与答题技巧的分析,忽略探索知识与品位文化;教师上课时主要关注成绩优秀的学生,容易忽视其他学生。
二、因材施教异化的原因分析
(一)从影响行为发生的外部因素来看
当下,我国处在由传统社会转型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时期,典型特点为社会价值观失范,也即是原来的制度规范、行为模式、价值观念受到社会成员的严重破坏、否定与怀疑,失去约束与引导社会成员的力量,但新制度规范、行为模式与价值观念未形成或者未被人们接受,不具有约束、引导与调节社会成员的力量,使其行为缺乏社会规范、方向与目标约束。在社会混沌状态与市场经济负面影响下,价值观更加功利,学校作为教育活动核心场所,与社会有着密切联系,这就使得社会不良风气通过各种方式、途径影响着学校课堂教学。学生、家长与教师间形成微妙复杂的关系,无法使教师公平、公正的对待所有学生,并使课堂更加商业化与功利性。
此外,学校考评具有单一僵化的特点,使得对学生的考评以分数为主,对教师的评价以成绩为主,学生只有考出好成绩才能读好大学,教师只有指导学生获取好成绩才能得到肯定。在如此考评制度的影响下,教师教学行为逐渐异化发展,过于追求学生升学率与学生成绩。教师行业具有经济收入较低,其经济待遇与师德问题、教师工作积极性存在密切关系,而我国教师待遇地位长期处于尴尬地位。
(二)从影响行为发生的内部因素来看
教师的职业价值认同较为片面,对自身行为产生影响。此外,在学生与教师的教育活动者,该两者作为基本社会角色,彼此成全,互相联系,而由于社会角色与行为、期望、规范、义务、权利、地位、身份等存在关系,表现为冲突性与复杂性特点,使得角色意识发生错误。
三、消解因材施教异化现象的对策
(一)外部政策改进之策
社会问题影响着教育问题深度与广度两个方面,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核心活动,极易受到社会不良价值观影响,需加大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力度,建立健全制度规范,引导与约束人们行为。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一个被评价的角色,学校领导、政府与社会分别从不同角度与不同评判标准对教师给予评价,而这些评价方式多带有主观性,在某些方面缺乏客观性与实效性。因此应当全面开展教师自我评价,建立健全多元化考评制度,改变教师的因财施教。同时使学生过程性评价多元化,不断挖掘学生优势与长处,重点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并引导其多方面发展。
教师的经济地位提高不仅是财力问题,还是认识问题。人们应当认识到教师也有物质需求,不等于清贫,只有满足物质需求,才使其后顾之忧摆脱,在课堂更加关注学生,以及课堂教学真正意义。因此,应当落实教师工资的公务员化政策,社会与政府重视其经济收入问题,教师也应当具有维权意识。
(二)教师自身改进之策
深入认识教师的职业价值,使教师工作中职业倦怠消除,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健康积极状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为重要参与者,在师生互动中当以更高价值态度看待,将其视为生命成长与非机械知识传递,以及实现自我价值且交换非基本的生存资料,此时教师才能以学生角度、以人为本初发,思考学生特点的不同,并采取教学方式。教师应当转变个人角色,树立正确角色意识。在新课标要求下,不断更新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同时对教育目标要求更高。当下社会教育为可持续性、创新、开放的个性化教育与终身教育,这就要求了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自主学习能力、系统学习方法。教师作为学生社会化引导者,应当及时转变角色,并适应当下教育教学,确定新角色,明确教师在新时代背景下是学生发展开发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从而形成新教学行为,最大程度发展学生潜能。
结语:
因材施教异化是教师个人行为转变,体现了当下教育的浮躁现象,给学生与教师发展带来挑战,同时也是教育自身的挑战。人们应当正视并审视因材施教异化现象,分析产生原因,采取措施遏制,从而回归真正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刘飞.试论语文教学目标设计中的"异化现象"及其消解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7,(14):25-29.
[2]刘飞.教学目标设计中的"异化现象"及其消解策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2017,(8):50-55.
[3]冉志,曾勇华.社会“二重化”视域下的网络异化及其消解[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1):83-86,97.
作者郑建华
《因材施教异化现象的审视及消解对策》
- 职称论文刊发主体资格的
- 政法论文浅析工会法主体
- 化学在初中教学中的情感
- 中学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方
- 法治论文投稿法治型市场
- 杂志社论文发表浅析推动
- 新疆教育报投稿浅析学生
- 分男女招生录取的合宪性
最新优质论文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 如何提供职称论文的知网
- 新闻专业有哪些职称
- 职称评定需要发表什么样
- 职称晋级论文检索才认可
- 论文发表三步曲
- 医学领域cscd期刊怎么查找
- 教师类职称论文一般多少
论文发表问题热点
- 《教育探索》核心级教育
- 博士生毕业论文答辩技巧
- 发表职称论文如何鉴别期
- 工程管理专业论文摘要准
- 电力系统职称核心期刊怎
- 简述机械工程师基础考试
- 毕业及职称论文发表需要
- 硕士从助工晋升中级职称